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4.62KB ,
资源ID:143841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3841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0课教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0课教学案.docx

1、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0课教学案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2、了解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与犯罪行为作斗争。3、懂得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可能构成犯罪,树立自觉的防意识。2、情感态度观念教导学生认识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认识犯罪行为及其刑法处罚,保护人民,远离犯罪。 3、运用分辨身边的与犯罪行为,增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做守法的劳动者。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什么是犯罪,犯罪有什么主要特征怎么区分与犯罪,什么是?什么是犯罪?违反了治

2、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等法规的,属于一般行为;如果是触犯了中华人民国刑法的,则属于犯罪行为,是具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中华人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一犯罪的法定概念,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为什么这些行为是犯罪

3、的问题,它是划分罪与非罪的总的标准。2、教学难点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这是两个道德概念,不属于法律用语。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是本课道德方面的要求。因为特定群体中小学生一般是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能力还很差,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所以对未成年人不提倡见义勇为,而是把它作为公民的义务。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不提倡”并不等于反对,而是要让学生认同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的同时,强调见义勇为的方式方法,要见义智为。换句话说,要求未成年人懂得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见义勇为,要教育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使用有效手段,结合自己的身心特

4、点进行见义勇为;要避免蛮干,以免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和死亡。3、结构线索本课的主题是 “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自觉预防犯罪,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教材共有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从了解犯罪与刑罚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引导学生增强认同法律、自觉守法的意识。第二个大问题,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入手,通过对吸毒、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参与赌博等严重不良从加强未成年人自觉预防犯罪意识入手,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主观原因,帮助学生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预防犯罪,培养学生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

5、,引导学生提高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三、学情分析由于中职学生一方面是未成年人,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时间不长,文化知识较为薄弱,认知水平也相对较低,心智仍不成熟;另一方面还因为思想意识、心理发展不成熟,看问题容易偏激,爱钻牛角尖,加上生活经验的欠缺,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和意外灾害的侵害,个别中职学生误入犯罪歧途。所以对学生而言,既需要认识犯罪的危害,远离犯罪,防止犯罪的发生,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惩治犯罪、保护自己。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协作活动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案例1:抢劫八毛钱 被判罚八千由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华(化名)抢劫8毛钱

6、一案,法院作出判决,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8 000元。16岁的华是日照市某酒店员工。因嫌自己的收入不够花销,就与朋友王某(另案处理)预谋“抢几个钱花花”。2006年3月6日18时许,被告人华伙同王某窜至日照市东港区楼街道文登路居委菜市场处,将路经此处的日照市某职业学校的学生某、安某拦住,采取殴打、语言威胁等手段,实施抢劫。不料翻遍某、安某全身上下,只有某的衣服口袋里有8毛钱,某、王某二人不甘心,又继续殴打、搜身,后某、安某趁某不备逃跑。2006年3月16日,华到被害人所在的日照市某职业学校玩耍,碰巧被某、安某二人认出,被抓获归案。该案起诉至法院后,法庭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认

7、定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鉴于其系未成年、初犯、认罪态度好等情节,依法减轻处罚,作出上述判决。 思考问题:某只抢了8毛钱?为什么法院要判罚这么重? :假设某是在公交车上偷偷划破了某的衣袋,也是偷到了8毛钱,会被判得那么重吗?【新课讲授】(一)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行为抢劫之所以会判得重,主要是因为在抢劫过程中,罪犯不单侵犯了受害人的财产权,同时也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也就是说,抢劫行为的危害不仅仅是财产,还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和公民人身安全,所以,即使获得的钱财都很少,一般偷窃行为和抢劫行为相比,其社会危害性是有本质区别的。只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才能构成犯罪。案例2: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

8、、植入木马程序后盗号牟利,此种行径为广大网民深恶痛绝,但一直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导致对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不够。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国刑法修正案(七)经批准后公布,中华人民国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中增加两款作为第二款、第三款:“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9、。”根据这一新增的条款,鼓楼检察院3月2日以“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一起盗号木码案提起公诉,使此案成为全国首例起诉提供程序工具“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案件。中华人民国刑法修正案(七)实施以前,对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植入木马程序后盗号牟利等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为什么?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加以点拨和总结:某种行为是否可以定为犯罪行为,不仅要看它的社会危害程度,还必须有刑法作为依据,即,它必须触犯刑法。什么是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极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其阶级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刑事责任

10、,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我国第一部刑法是1979年制定的。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刑法进行了修订。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容涉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侵犯公利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方面的容,这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刑法所作的一次新的修正,是刑事法律自我完善的最新体现。老师提出问题:通过对上面两个案例的讨论和思考,我们能够概括出犯罪有哪些主要特征?学生归纳,老师加以补充,师生共同得出结论:2、犯罪的主要特征:1)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11、2)触犯刑法和应受刑罚处罚。资料分析: 三因殴打他人导致重伤,是否应算作犯罪行为?如果他在街头与人斗殴,并未造成重大伤害,还是犯罪行为吗?如果不是犯罪行为是不是就不能对他进行任何处罚呢?学生根据上面学到的知识进行判断,巩固对犯罪的特点的认识。老师补充:殴打他人,如果仅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那么它属于一般行为;如因殴打他人导致重伤或死亡,触犯了刑法,则属于犯罪行为。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中华人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老师:刚才我们了解

12、到,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那么,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分为哪两大类?分别包括哪几种?学生分组学习教材中的容,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三种。主刑的特点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附加刑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同时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15页关于“管制”、“罚金”的相关容。我国刑法将各种犯罪行为归纳成十大类:(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权利罪;(5)侵犯财产罪;(6)妨害社

13、会管理秩序罪;(7)危害国防利益罪;(8)贪污贿赂罪;(9)渎职罪;(10)军人违反职责罪。案例:“熊猫烧香”电脑病毒案2007年2月12日省公安厅12日宣布,根据统一部署,网监在、等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一举侦破了制作传播“熊猫烧香”病毒案,抓获病毒作者俊。这是中国警方破获的首例计算机病毒大案。其他重要犯罪嫌疑人:雷磊(男,25岁,新洲区人)、王磊(男,22岁,威海人)、叶培新(男,21岁,人)、顺(男,23岁,人)、王哲(男,24岁,仙桃人)通过改写、传播“熊猫烧香”等病毒,构建“僵尸网络”,通过盗窃各种游戏账号等方式非法牟利。 这是中国近些年来,发生比较严重的一次蠕虫病毒发作。影响较多公司

14、,造成较大的损失。且对于一些疏于防的用户来说,该病毒导致较为严重的损失。由于此病毒可以盗取用户名与密码,因此,带有明显的牟利目的。所以,作者才有可能将此病毒当作商品出售,与一般的病毒制作者只是自娱自乐、或显示威力、或炫耀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另,制作者俊在被捕后,在公安的监视下,又在编写解毒软件。你的电脑受过病毒的侵害吗?如果没有刑法的有效打击,后果会怎么样?学生自由回答思考问题:结合案例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谈谈我国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分析提示:中华人民国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

15、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刑法规定的任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法制建设的要求决定的。我国刑法的根本任务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我国刑法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保卫国家安全以及人民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二,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第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权利和其他权利。第四,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二)、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因盗窃罪判刑3年的小华在上小学时,就曾多次有过小偷小摸的行为,逐渐养成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

16、尽办法据为己有的不良品性。初中二年级的一天,他从居民家的窗户爬进室,将钱和首饰偷出,结果被判刑。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说明未成年人小华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同学们,未成年人犯罪是全世界共同的话题,它已经被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公害。为什么未成年人犯罪如此猖獗呢?隐藏在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要想弄懂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容,第十课第二个大问题,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看一看教材首先提到什么观点?1、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 人的行为是在一定思想的支配下做出的,大家来说一说小华走上犯罪的道路的原因是什么? 很显然,小华之所以

17、走上犯罪的道路,是因为他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而且认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据为己有。概括地说,就是贪婪自私,价值观扭曲。那么,未成年人犯罪还有其他原因吗?学生观察体会,思考讨论,总结归纳。1.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教育的目的是什么?2.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看课本116117页,我们阅读课本上的案例,再继续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我们先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略)读得不错!下面大家一起来分析这个案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老师把每个问题布置给我们几个学习小组,由各组派代表来总结发言好不好?龙某为什么打伤医生某?龙某故意伤害他人受到了什么法律处罚?我们青少年应

18、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教师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为什么要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意识。进一步探讨总结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找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大致情形。层层推进,深入探究,及时拓展。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交流研讨案例,进行思维整合,解决问题: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据教材容回答对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教育,并结合课本上的案例讨论,分析说明龙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总结发言。(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义总结: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犯罪的

19、意识。(2)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原因及常见情形(材料)片刀的“用途”市某中学三个初一的学生,上课传递“片刀已买好”的纸条,被老师发现,经过耐心的开导教育,三个学生说出片刀的用途。其中一个学生的邻居是私营企业主,买片刀是想将其杀死,他们享用企业主的钱财;另一个说他母亲爱唠叨,买刀想趁母亲熟睡时将其杀死,这样就不会有人烦他了。当问及三个学生杀人的后果时,他们都摇头说:“不知道。”一纸条被及时发现,避免了血案的发生,挽救了三个孩子。 (讨论)上述案例中的三个学生差点误入犯罪的歧途。简要说明他们差点误入犯罪的原因。总结:三个学生差点误入犯罪的歧途,就是因为认知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念扭曲,不能正确

20、对待父母、邻居和金钱。归纳:青少年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扭曲,缺乏正确的交友观。比如龙某就是因法律意识淡漠,自控力差,价值观念扭曲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给他人、家庭和自己带来严重的损害。由学生叙述:未成年人犯罪的大致情形。(略)(3)中职学生如何自觉预防犯罪讨论总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充分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在中学阶段预防犯罪的发生,健康成长,还要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2、廉洁自律,做守法的劳动者 看书第118页中间的案例,思考下列问题。(1)程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了 由学生

21、据教材相关容总结回答。(略)阅读课本118-119页相关的容,归纳总结刑法中规定的职务犯罪都有哪些。由学生讲述。(略) 生活中有就有阴影,有光明就有黑暗。说一说:(2)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怎样防犯罪?学生分组交流研讨,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试一试)写出一个小贴士:预防犯罪的小提示同学们,我们不仅要自觉预防犯罪,还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怎样同犯罪行为作斗争呢?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体地讲就是3、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小组活动)看书119页下方的案例和图片,讨论回答书上的两个问题:结合案例说明面对犯罪现象,做到见义勇为的必要性。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依法同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要回

22、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看课本120页第1自然段。比一比,看谁找得快,看谁找得准。(1)见义勇为的涵及其重要意义见义勇为,就是公民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面对各种犯罪行为、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所实施的救助行为。 分析归纳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一是以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目的;二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三是实施了同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这三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见义勇为行为。举例:2008年抗震救灾小英雄事迹介绍。(略)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由这些感人的事迹,我们可以

23、看到见义勇为之所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见义勇为有着重要意义。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见义勇为的意义?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学们,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不仅有高尚的见义勇为行为,也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看书120页相关容。比较: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思考)未成年人如何同犯罪行为作斗争?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一个活动,P120互动在线,回答问题:结合上述案例,说明如何做到见义智为?假如在公交车上遇到小偷行窃,应如何智为?师生共同讨论回答问题。(略)(2)见义智为,积极同犯罪行为做斗争见义智为的涵就是,面对不法侵害,要依

24、靠自己的智慧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以避免造成更大悲剧和更多不必要的伤害。如:在公交车上遇到小偷,可采取认亲戚的方式提醒受害者,而不是贸然与小偷打斗;或者打110报警等。因本节课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增强预防犯罪意识,认同法律,自觉守法,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为达到此意图,在教学中设置“交流研讨”环节。【体验导行】 1、2008年7月14号下午五点多,浦东飞在家中服毒自杀,年仅27岁。在留给家人的遗书上,第一句话是“别碰纸杯,剧毒氰化物”。氰化物毒性很强,摄入几秒钟就使人致死且无救,对其生产、销售、运输都受到严密监控。随后一个多月里,的小亮、的某也因服用氰

25、化钠自杀死亡。为什么受严密监控的氰化钠会落入三个普通自杀者手中呢?经警方侦察发现,它来自手中。审讯代,他从网上查阅信息并从网上邮购过来,然后再加价倒卖给三位自杀者,从中牟利2万元。而且他还有准备寄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单20多份危险在扩散。2009年2月13号,因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1)私自买卖剧毒氰化物触犯了什么法律?会受到什么处罚?(2)谈一谈为什么走上犯罪道路? 2、2005年4月份一天中午,市17岁的小蕾在西餐厅为客人服务时,发现客人落下一部价值6000多元的手机,随手装入自己的口袋中,同时还用客人手机给老家打了一个长途。在客人返回寻找时,她拒不承认自己拿走手机。在警方

26、调查时,依然拒绝交出客人手机。(1)你认为小蕾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属于什么犯罪?(2)说一说当我们捡到物品时应该怎么做?3、2003年3月22日下午4时左右,市初二女生小坐公交车回家时,无意发现一个男子正盯着一名60多岁用手机与人通话的老太太。突然该男子夺过老太太的手机跳下车,跑出十几米远。小见状把书包抛在地上,跳下车追歹徒。曾是足球队员的她飞起一脚踹了过去,歹徒像足球一样在地上翻滚,挥手一刀划过了小的腋间。随后歹徒抛下抢来的手机,穿过数十个围观者扬长而去。当时没有一人上前助见义勇为的小姑娘一把,而老太太拿回被抢的手机,仅说了一声“”后就不见了人影。一名摩的司机则称赞小:“好样的!”晚

27、上小洗澡时才发现伤口,被送到医院缝了六针。(1)谈谈怎样看待小的见义勇为?(2)面对歹徒时,我们该怎么做?六、教学反思法律方面的教学有相当丰富的案例,既能吸引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互动,又能从案例中学到法律知识,所以,教师的提问与案例的分析极为重要,这关系到学生到案例的理解,对法律知识点的掌握。但部分学生容易用自身有限的生活经验去思考,甚至钻牛角尖,所以要注意对这部分学生的引导。另一方面,有丰富的案例就有复杂的案情与判决,太过复杂的话,部分中职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应该尽量找些与日常生活联系较紧密的,案情与判决相对较简单的,易于学生理解的案例。还有提问的问题也不应该太理论,太复杂,以便于学生思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