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420.24KB ,
资源ID:144165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416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53工程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53工程测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

1、50m钢尺把轴线量测、标高传递DZJ2激光垂准仪轴线的竖向传递1.2 平面轴线控制网测设1.2.1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2.1.1 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的选用:本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北京坐标系统。1.2.1.2 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1.2.1.3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测设。1.2.1.4 控制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1.2.1.5 桩位用混凝土保护,工程施工中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如下图。轴线控制桩护桩示意图1.2.2 主轴线控制网的测设主轴线控制网采用TOPCONGTS-701(2,2+

2、2ppmD)智能型全站仪进行测设。按照工程测量规范,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要求,控制网精度符合下表规定:序号技术要求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一级71/300003二级15/1/15000注:n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1.2.3 轴线控制网的加密测设经校测精度指标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方案中流水段的划分,对主轴线控制网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的需要。加密方法在原主轴线方向上采用内插法进行,轴线定位。1.3 高程控制网的测设1.3.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3.1.1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1.3.1.2 根据场区内甲方

3、提供的水准点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1.3.1.3 高程系统:宜采用国家85国家高程基准。1.3.2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大型建筑场区的高程控制应分为两级布设,首级为三等水准,次级用四等水准加密。小型建筑场地可采用四等水准布设一次,水准点应从附近的高等级水准点引测,作为高程起算依据。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布设为三等水准网,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下表。每千米高差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闭合差(mm)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闭合平地山地三等650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4DS3双面四等1620L 为往返测段、附合导线、闭合导线的水准线路长度(km),n为测站数。1.3.3 水

4、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1.3.3.1 水准点的埋设水准点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如水泥墩柱等),点位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场区内及周围须有3个首级高程基准点(招标人方提供),水准点间的距离控制在50m-100m。(1) 三等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下图规定。图:三等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1盖;2土面;3砖;4素土;5冻土;6贫混凝土(2) 四等导线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下图规定。四等导线标石埋设图(单位:1土面;2素土;3冻土线;4贫混凝土1.3.3.2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线长度(m)前后视距较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5、m)基辅分划读数差(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1000.31.01.5752.03.050.25.01.4 平面轴线投测1.4.1 0.000以下平面轴线投测1.4.1.1 0.000以下平面控制主要采取外控法,即用经纬仪或者全站仪根据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轴线投测方法详见外控法平面轴线投测示意图。 外控法平面轴线投测示意图1.4.1.2 在测量前要对经纬仪、全站仪的轴线关系进

6、行严格检验,观测时要对中整平,减少竖轴不垂直误差。1.4.1.3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时,在墙、柱拆模后,应在墙、柱体立面抄测出建筑1米水平标高线。(1米标高线相对于每层设计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1.4.1.4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报验。1.4.1.5 利用正倒镜法取投测得平均位置,以抵消仪器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1.4.1.6 自检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保证几何关系正确。1.4.1.7 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L30m允许偏差5mm30mL60m10mm60m90m20mm

7、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倍。1.4.2 0.000以上平面轴线投测1.4.2.1 内控点布设本工程建筑物0.00以上的轴线测量,由于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场地及周围条件的限制,外控法在定位、投测等方面已无法保证精度要求,因此在宜选择内控法进行轴线的投测,采用激光垂准仪将点位投测到工作面。内控点布设:施工现场内拟定流水作业,在施工作业中为保证每段可独立进行施工,且具备一定的检核条件,每段必须布设足够的测量控制点。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制点,但第一流水段要求布设4个内控点,构成矩形或者四边形,要求构成直角的三个内控点通视。相邻流水段间均应有两个相互检核的内控点。1.

8、4.2.2 埋件的埋设:内控点所在平面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200mm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预埋件作法:预埋铁件由200200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直径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并要求尽量水平,是预埋钢板高出结构底板5mm为宜,内控点宜采用电钻在钢板上钻孔做标记,钻孔直径小于2mm。1.4.2.3 控制点的测设: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用TOPCON-601全站仪进行角度、边距、坐标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

9、精度。1.4.2.4 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接收靶示意图:1.4.2.5 仪器简介在进行内控点的竖向传递时,宜采用仪器为瑞士徕卡仪器公司的LeicaZL型激光铅直仪。该仪器精度高,投点精度1/200000。在我公司承建的类似工程测量工作中采用该仪器进行内控点的竖向投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4.2.6 内控点竖向投测在已做好的内控点架设激光铅直仪,并发射激光,作业层用激光接收靶接收。首先将激光垂准仪安置在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仪器发射激光束,通过调节望远镜聚焦,使激光束聚成的红色光板穿过楼板预留洞而直射

10、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垂准仪操作人员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移动接收靶制点位置。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项目内容允许偏差(mm)轴线竖向投测每层总高H(m)H3030H6060H901590H1201.4.2.7 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

11、细部线。1.4.2.8 作业层轴线放样作业层轴线放样时首先用全站仪对投测到作业层的控制点进行测角、测边校核,校核无误后根据设计尺寸放样轴线。1.5 标高测设1.5.1 0.000以下标高测设1.5.1.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引测方法见下图基础标高引测示意图1.5.1.2 基础部分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

12、基准点应标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埋置固定的标桩,将高程引测到标桩上。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1.5.1.3 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精度要求如下:每层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H60m1.5.2 0.000以上标高测设1.5.2.1 高程控制点的竖向传递竖向传递高程时,首先采用瑞士ZDS3型水准仪将标高基准线引测到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弹出墨线并用红漆标出高程数据,然后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竖直量测,测设高程控制点。钢尺量测时须加温差、拉力、尺长改正。1.5.2.2 作业

13、层标高抄测作业层标高抄测时,第一段施工时首先校测传递到作业层的标高控制点,经校测无误后取其平均值引测标高,标高抄测时,各流水段标高闭合差不应大于3mm,不允许就近引用上一个流水段的标高线,防止误差累积。1.6 施工监测1.6.1 施工监测目的为了正确反映建筑体在施建时与功能性使用时的变形量与变形趋势,保证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安全和质量,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同时检验设计数据的正确性、积累相关施工经验和信息化的施工理念。1.6.2 施工监测内容结合本工程结构施工期间的特点,本工程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建筑体沉降观测(配合由招标人指定具有相关测绘资质单位完成)、结构施工期间基坑边坡水平位移观测、结构施

14、工期间的塔吊的垂直度监测。1.6.3 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变形监测控制网应根据变形监测的内容及变形监测的区域环境和条件进行设计,布设,埋设的控制点要点位稳定,布局合理,并能满足监测设计要求及精度要求。变形监测控制点在施工过程中应12月复测一次,在点位稳定后宜每季度观测一次。1.6.4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3.0.3条规定,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1.6.4.1 观测

15、点的布置(1) 在基坑边缘外相对稳定地方(基坑深度的12倍)设置测量基准点,作好标记作为边坡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点;(2) 边坡坡顶水平位移、垂直沉降观测点按设计文件的要求,在护坡桩桩顶连梁及土钉墙坡顶上分别布设,测点原则上放在开挖阳角部位,测点间距可以适当调整;上述观测点与第三方监测应为同点,以便相映证。1.6.4.2 观测时间方法(1) 采用方向法进行观测,从基坑开挖开始观测。位移观测点在第一步护坡做完后布置,并做好基准点的维护(2皮砖墙)。土方开挖期间,要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完成稳定后至结构底板完成前为3天1次,结构底板完成至回填土完成前为15天1次。(2) 设专人专用水准仪及经纬仪进

16、行观测,记录要准确工整严禁涂改,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3) 如地面变形产生裂缝超过预警值范围时,应增设观测点,随时观测裂缝的变化。(4) 安全巡视:基坑开挖至开挖完成后稳定前为每天2次,基坑开挖完成稳定后至结构底板完成前为每天1次。(5) 监测基线测设(6) 变形监测基线必须设置在基坑变形影响范围之外,基坑每边护坡均须设置一条监测基线。(7) 基坑位移观测在基坑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过程中,须及时对基坑护坡桩进行监测,并将观测数据及时报告监理和施工单位。1.6.5 建筑物沉降观测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1.6.5.1 沉降观测要求在实际观测时,应按“沉降观测

17、点平面布置图”上设置沉降观测点(以表示)进行观测,观测应从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起直至建筑沉降稳定(1mm/100d)为止,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祥见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有关章节,施工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1.6.5.2 沉降观测基准点的布设及测量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施工测量所埋设的三个高程水准点。(1)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 布点原则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情况,布设沉降观测点。 2) 埋设方法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本工程沉降观测点采用暗藏式。(2) 观测技术要求 1) 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

18、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过程中应遵循观测仪器、观测路线、观测方法、观测环境、观测人员五固定的原则。地上部分沉降点埋设完毕进行首次观测时必须与地下部分沉降点进行联测,以保证沉降数据的衔接和完整。 2) 观测仪器观测仪器选用德国蔡司ZeissDini10数字式精密电子水准仪及与其配套铟瓦条码尺。该仪器相对于光学精密水准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度高。该仪器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0.3mm;自动化程度高。该仪器采用CCD测量传感器自动测量条码尺,自动显示与记录标尺读数和视距,并能够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讯,对观测数据进行自动平差。它取代了观测员肉眼观测、人工记录、计算,消除了读数误差

19、,提高了作业速度。 3) 观测数据分析反馈I 基准网观测:按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往返较差、附合或环形线闭合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0.13mm,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0.5mm。由于该工程规模较大且工期较长,监测控制网作为沉降观测的起始依据,所以其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水准基点埋设完毕,待其稳定后即进行首次观测。II 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沉降观测的精度指标:环线闭合差0.6 mm,每站高差中误差0.3mm,视线高0.3m,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对于整体工程作为独立的变形体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在联测时必须按附合水准路线至少联测两个水准基点,以保证具有测量施工时所必须

20、的检核条件,减少测量误差的发生。在将高程向下传递时也应进行往返观测。(3)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 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作好测量中的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工作(包括气象条件、施工阶段等);在基本相同的环境的条件下工作。 2) 提供观测资料包括:每次观测中间成果;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沉降观测分析报告等。1.6.6 塔吊垂直度测量1.6.6.1 监测工具:经纬仪(含弯管目镜)、0.5mm刻度钢板尺1.6.6.2 测量方法:利用经纬仪从两个不同的方向采用直视法进行上下对点观测,以测得塔身上下的竖向偏差,观测方

21、法详见下图。塔吊垂直度观测示意图1.6.6.3 监控报警值限:2/1000H(H为塔吊高度)1.6.6.4 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如果塔吊垂直度偏差已接近或达到报警值立即口头通知塔司停止吊装作业,并立即将观测数据以书面报告形知通知现场机械管理员1.7 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经纬仪稳定性。操作人员不得从竖向传递洞口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高程、引测完毕,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弹线或其它事情,忘记仪器不管

22、。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1.8 测量质量保证措施测量工作是项目施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测量工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及顺利交验,同时也是项目创优工作的必要保证。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应认真贯彻落实项目测量管理运行程序、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及质量过程控制。1.8.1 设立测量组织管理机构总承包设专职测量负责人2-3名,实行统一管理。各专业分包单位自设测量组,负责相应专业分包工程的测量与验线工作。各测量

23、组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测量专业工程师、测量高级技师和测量技师,测工的最低级别为中级工。测量组长必须由工程师、高级技师或技师担任。测量工作的整体管理和统一协调由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控制测量、变形监测等高精度测量工作由总承包部委托具有测量专业资质的公司负责;施工测量、安装测量由各作业队测量组自己负责。本工程施工测量设立两级测量机构,采用三级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框图见下页图。测量工作组织管理框图1.8.1.1 总承包部测量组职责(1) 负责制定工程测量管理细则,贯彻执行测量工作有关规定。(2) 负责审核施工测量方案。(3) 负责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导线点、控制点的交接工作,接桩后及时组织复测和报验工

24、作。(4) 负责对主要建筑物或构筑物平面位置、控制轴线等测量放样后的复测。(5) 负责总结和推广施工测量的先进技术、经验,组织对测量工的技术及业务培训。(6) 负责所属范围内测量仪器的定期检测和保养工作。(7) 负责指导、监督、检查测量管理工作。1.8.1.2 各专业作业测量组职责(1) 负责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填写测量施工日志。(2) 接桩后对控制点复测及桩位保护工作。(3) 建筑物或构筑物测量放线工作。(4) 组织(或参加)工程竣工测量工作。(5) 负责主要控制线和标高的测设工作。(6) 负责所属范围内测量仪器定期检查和保管工作。(7) 负责工程测量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工作。1.8.2 测量仪器

25、人员管理所有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均应经过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与建设方办理交接桩手续;检核红线桩和水准点;承担测量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编制测控布置;建立测量数据库;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业务培训。1.8.3 数字化测量管理本工程在测量工作中将全面使用电子测量仪器和计算机。数据计算、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内外业计算、成果输出全面使用计算机管理,以数字化测量模式取代传统的常规测量模式。在平面测量过程中主要采用全站仪、铅垂仪进行。高程控制和沉降观测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对于比较简单的细部测量亦可采用常规测量方法。1.8.4 测量验线验线工作由总承包测量工程师组织,组织各专业

26、分包单位、各专业分包单位主管部门、专业资质的测量单位、监理公司,根据所放线的精度等级和重要性分别进行验线。验线工作与放线工作要做到人员、仪器和测量方法三分开,独立进行。验线的精度要求要不低于放线精度。在施工工序安排上要给验线留出必要的时间,严禁不经验线就擅自施工的现象发生。验线工作必须有下道工序的工长参加,并填写交接单。1.8.4.1 验线要求(1) 各专业分包单位测量组首先自检合格后,将各种资料准备齐全,经公司技术部门授权的测量工程师签认后,方可向总承包部测量工程师申请验线。(2) 总承包测量工程师组织验线合格后,向监理公司申请验线。(3) 经监理公司复检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

27、验线不合格,需立即改正,复检合格后,重新整理资料,申请验线。1.8.4.2 验线程序1.8.4.3 验线范围(1) 监理验线范围:现场和作业面各级平面、高程控制点,各种分部、分向工程的定位桩点,基槽位置、几何尺寸和标高,楼层轴线、标高和各种关键部位的线。(2) 总承包测量工程师组织验线范围:除了以上监理验线范围内的必验项目,随时检查各种细部线,验线结果及时反馈各作业队,以便改正。1.8.5 质量过程控制1.8.5.1 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1.8.5.2 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1.8.5.3 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的精度要求。1.8.5.4 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1) 自检: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并填好自检记录。(2) 复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3) 交接检: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