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91.34KB ,
资源ID:1442469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4246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docx

1、浙江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考报告】学考要求考纲细解必考要求d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某区域城市化过程,正确归纳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d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能够结合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b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加试要求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及解决措施以某城市为例,综合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影响领域表现城市高楼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农村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

2、农村青年向往着都市的繁华城乡差距因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而大幅度缩小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方面。影响因素表 现原 因气候改变了下垫面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高强度和持续的经济社会活动水文水系紊乱;河道富营养化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环境城区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遭受干扰和破坏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结果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演化为建设用地,形成城市功能分区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演化为现代化工业社会乡村景观逐步为城市景观取代

3、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中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二、城市环境问题1.表现: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社会不稳定等。2.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人口向环境质量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特点(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2.建设(1)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2)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

4、病”。(3)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必考d)城市面积的扩大及城市建设,可能对地表结构及土地质量带来哪些负面影响?提示:破坏地表形态和结构,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城市建设及工业、生活废弃物导致土地污染,使土地质量下降等。探究归纳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结 果地形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局部地区的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水

5、文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造最大的地方(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转变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景观特征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人口分散、农业人口密集、非农业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低高信息、交通闭塞、不便灵活、便利

6、文化、观念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学以致用下图是“某城市热力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B.城市绿地面积小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余热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2)下列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可行性措施有()扩大绿地面积完善城市道路网提倡坐出租车加强城市管理A. B. C. D.解析第(1)题,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第(2)题,提倡坐出租车会增加交通流量,加剧交通拥挤与大气污染。答案(1)C(2)C二、城市环境问题与我国城市发展趋势(必考

7、d、b) 大城市地价昂贵,向来有“寸土寸金”之说,然而上海市却在地处市中心的黄埔、静安、卢湾三区交界地带,营造了2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你同意这种做法吗?为什么?提示:同意。市中心建设绿地可以改善城市中心的环境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探究归纳城市环境问题及整治主要表现原因危害治理措施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工业废气、汽车等交通尾气、燃烧煤炭所排放的烟尘引发酸雨和光化学污染,危害人体的健康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等产生的影响人们的工作、休息,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

8、离带水污染城市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地面径流所造成的水体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筑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占用城市用地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堵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增加就业难度,扩大失业队伍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乡村人口的无序进入造成贫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学以致用图甲和图乙为研究性学习小组观察记录的我国某城

9、市相关资料。读图,回答(1)(2)题。(1)由图甲分析,解决该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合理措施有()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积极推广使用电动汽车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所有车实行单双号出行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A. B.C. D.(2)若该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结合图甲、图乙判断该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可能在()A.04时 B.69时C.1015时 D.1519时解析第(1)题,图甲显示8点左右和18点左右车辆通过次数最多,即上下班时间为车辆通行高峰。为防拥堵,应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错开上下班高峰时间。无益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说法太绝对,不可行。第(2)题,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

10、应当是污染气体最多(汽车拥堵高峰)又不容易扩散(气温较低,对流微弱)的时段。对比题目中的四个时段,69时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微弱,污染气体不易扩散,且该时段车辆通过次数高,排放尾气多,因此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答案(1)D(2)B1.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生物多样性减少C.环境污染加剧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解析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破坏了原有生物的栖息地,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大,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城市人口、工厂、企业密集,排放的废气、废热过多,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平均气温升高;由

11、于城市内部地表水下渗有限,造成集水速度加快,特别是夏季,河流下游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答案A读沪宁交通走廊与城市扩展关系图,回答23题。2.如图所示,城市扩张的特点主要是()A.沿主要交通线扩展B.垂直于主要交通线扩展C.以老城区为中心,均衡扩展D.向郊区航空中心扩展3.图示城市扩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是()A.城市规模过大 B.人口过于密集C.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恶化 D.城市连接成片解析第2题,观察图中每个城市扩展区的形状,可以明显看出,城市扩展表现出明显的沿主要交通线扩展的特点。第3题,城市扩展反映出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会加剧城市环境的恶化。答案2.A3.C4.网约车是出租汽车的一种形式。据统计,一

12、辆出租车或网约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一辆公共汽车占用城市道路面积65平方米,而运能相当的60辆小汽车占用1 600平方米城市道路。结合下表和材料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表:佛山市20142016年前3个季度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情况2014年2015年2016年拥堵指数6.436.766.95平均时速24.93 km22.95 km21.73 kmA.公共汽车比私人小汽车运能大,灵活性更好B.网约车占用道路资源比私人小汽车大C.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日益严重D.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可能与网约车有关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交通以及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看

13、到公共汽车比私人小汽车运能大,但是灵活性没有私人小汽车好,A错误;网约车占用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比私人小汽车大,B 正确;表中数字显示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日益严重,C正确;网约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可能与网约车有关,D正确;故选择A。答案A下图为某地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蒸发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5.该城市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比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A.降水量减少 B.硬化地面增加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水资源利用率低6.下列措施对缓解图示变化趋势作用不大的是()A.增加城市绿地

14、面积B.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C.完善城市排水系统D.限制建筑物的高度解析第5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地表径流量上升,地下径流量减小,这是因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地面进行硬化,导致地表水下渗减弱而形成的,故B正确。由题设及图得不到该地降水量下降的信息,故A错误;城市中过度开采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影响地下径流,但不会影响地表径流,故C错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大小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无关,故D错误。第6题,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会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增加水分的蒸发,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有利于提高地表水排泄的速度,这些都对图示蒸发量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大、地下径流减小有缓解作用,故

15、不选A、B、C。而限制建筑物的高度对缓解图示变化趋势无作用,故选D。答案5.B6.D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下列环境污染源的代表字母填入图中:A.工业“三废”;B.建筑工地;C.汽车;D.居民炉灶;E.生活垃圾;F.生活污水。(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污染治理的措施分别是:甲:_;乙:_;丙:_;丁:_。(3)使城市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主要原因是:_,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此图尚未反映出来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解析第(1)题,看懂此图,AF污染源不难填出。第(2)题,考查的是固体废弃物、大气、水体、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根据不同的污染物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第(3)题,由于人口增

16、长造成生产与生活规模扩大和不合理的城市发展,导致城市生态破坏。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有: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绿化面积少等。而此图主要反映的是环境污染。答案(1)从左至右、由下至上依次是AEFBCD(EF可互换,BC可互换)(2)除综合利用外,进行外运、焚烧或掩埋 改造设备,增加除尘设备,消除烟尘,通过化学手段消除废气中的SO2、CO、氮氧化合物等 减少、减弱噪声,制定噪声排放标准,并加强管理建污水处理厂(3)人口迅速增长、工业大量集中、缺少合理规划和有效的环保措施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绿化面积少等教材P41活动思考提示随着城市化

17、的发展,对于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城市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应当优先发展公共汽车和电车,这样可以减轻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现象。教材P43活动探究提示1.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2.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发,会给当地地理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3.可以联系实际从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教材P45P46活动探究提示1.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2.山区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和河流下游的生态环境

18、、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下游城市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生态城市应该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效、自然和人造景观和谐、生态意识浓厚的城市生态系统。一个城市不管它目前比较贫穷还是富有,只要它能够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在系统内部与外部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使城市充满活力,这个城市就处在健康状态,即在向生态城市前进。大城市在绿化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乔灌草藤合理配置。坚决制止破坏山体、乱砍滥伐、侵占绿地的违法行为。

19、一、选择题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逆温现象 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 D.“臭氧洞”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在城市里大规模植树造林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解析本题组结合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人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易出现“热岛效应”。第2题,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

20、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易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答案1.C2.A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完成34题。3.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A.人口数量增多 B.生态环境改善C.社会经济发展 D.用地规模扩大4.关于新型城镇化过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B.城市景观完全取代乡村景观C.影响和改变着地方文化D.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解析第3题,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新型工业化属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选C。第4题,新型城镇化注重民生、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内在质

21、量的全面提升,因此会尽可能的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干扰,降低对环境的损害,所以A、B、D错误。答案3.C4.C5.下图所示做法有利于减少城市内涝的是()A. B. C. D.解析打通硬化道路、停车地面与绿地之间的通道,大雨时地表径流能顺利进入绿地,被土壤吸收,因而不会形成地面积水。在城市的低地势区,大面积保留天然植被地带,有利地表水下渗,减少内涝;设计露天排洪沟,利于迅速排水及地表水下渗;透水砖、石子、网格等有利雨水的下渗。答案D“半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

22、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我国在2010年前后进入了“半城市化”阶段,随之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至少需要20年时间才能逐步解决。据此回答67题。6.“半城市化”给乡村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是()A.用地紧张 B.农业发展缓慢C.老龄化程度加剧 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7.在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过程中()A.城市人口比重会短暂下降B.城市住宅用地面积会扩大C.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增加D.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半城市化”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主要迁移人口是劳动力人口,导致乡村老龄人口比重增大,给乡村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是老龄化程度加剧,C对。乡村人口迁出,用地不紧张,A错。农业人

23、口减少,机械化水平提高,不会导致农业发展缓慢,B错。不会导致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D错。第7题,在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解决的是住房问题,所以城市住宅用地面积会扩大,B对。人口迁入城市,城市人口比重不会下降,可能提高,A错。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减少,C错。城市劳动力充足,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不会迅速发展,可能减慢,D错。答案6.C7.B下图为六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变化坐标图,读图完成89题。8.读图可知,六城市植被生长期所表示的共同分布规律是()越靠近城区的地方,植被的生长期越长越靠近城区的地方,植被的生长期越短越远离城区的地方,植被的生长期越长越远离城区的地方,植被的生长期越短A. B

24、. C. D.9.形成六城市植被生长期分布规律的原因,可能是()A.城市的雾岛效应 B.城市的科技效应C.城市的热岛效应 D.城市的雨岛效应解析根据图示曲线变化规律可以看出,离城区越近的地方,植被的生长期越长;离城区越远的地方,植被生长期越短。最可能是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中心气温较高。答案8.D9.C读“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图”,完成1011题。10.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A. B. C. D.11.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A.天然调蓄

25、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解析甲曲线径流最大值较高且出现的时间较早,而乙曲线径流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较晚且较低,说明乙过程中径流速度较慢且向地下下渗较多,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而甲则相反,长期下去会导致城市地下水不足,出现水荒。一般城市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硬化较好,则水流汇集速度要快一些,必然导致地表径流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要早些。答案10.C11.D读“城市温度与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变化关系图”,回答1213题。12.下列判断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人口与城市面积不相关该城市职能为政治、文化中心A. B. C. D.13

26、.由此必然会带来的现象有()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改善A. B. C. D.解析第12题,从左图可以看出城市建成区面积越大、城市温度越高,城市热岛效应越明显;从右图可以看出城市人口越多,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温度越高。第13题,图示信息反映出城市面积增大,城市人口增加,因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气温升高,城郊间必然形成热力环流。答案12.A13.D上海世博会上,很多建筑都使用了“垂直绿化”的概念,世博会主题馆外的一面总面积5 000平方米的植物墙更是创下“世界第一”。据此回答1415题。14.城市推广“垂直绿化”的最大好处是()A.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使我

27、国成为世界上林木资源丰富的国家B.缓解我国普遍存在的夏季能源紧张的局面C.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D.解决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状况15.下面哪些措施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可供选择()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植树种草,提高绿地面积建立立体交通道路系统,增加私人汽车数量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高大稠密的高档住宅楼A. B. C. D.解析第14题,城市推广“垂直绿化”的最大好处是增大城市绿地面积,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C对。对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影响不大,不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林木资源丰富的国家,A错。不能缓解我国普遍存在的夏季能源紧张的局面,B错。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挤、住房

28、紧张状况,D错。第15题,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可以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对。可以植树种草,提高绿地面积,对。增加私人汽车数量,不利于城市环境改善,错。规划建设高大稠密的高档住宅楼,可能增强城市热岛效应,错。A对,B、C、D错。答案14.C15.A二、非选择题16.读“城市化过程演化模型图”,回答问题。(1)比较城市区位优势时常用的地理条件有_、_、_等。(2)城市化速度太快而产生的“城市病”有哪些表现?(3)城市周边地带进入城市化的要素和标志有哪些?解析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有地形、气候和河流。城市化的主要标志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加、用地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问题表现主要是环境质量下降以及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住房紧张质量低劣、增加就业困难;还会影响社会治安,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答案(1)地形气候河流(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环境质量下降;就业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定等。(3)要素:随着大城市的扩张需求,产业、人口集聚,形成经济增长新区,促进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17.(加试部分)读甲、乙两幅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信息体现了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一是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