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44.15KB ,
资源ID:1443986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4398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课标版历史练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课标版历史练案.docx

1、新课标版历史练案一、选择题1(2012河南郑州检测)陈胡公妫满系舜帝之子商均的32世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把他封于陈,侯爵,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对此,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初年曾经分封过异姓贵族B周统治者通过政治联姻巩固统治C陈胡公在封国内居于大宗地位D陈胡公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继承人解析由材料可判断A、B、C都是正确选项。在西周宗法分封制下,陈胡公只能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确定继承人,而不能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继承人,D项错误。答案D2(2012山东滨州模拟)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

2、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到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解析由材料信息“早期阶级社会”可判断为商周时期;“邦联”“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说明国中有国,并且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较为松散,由此判断为分封制。答案B3(2012江西南昌模拟)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天下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解析“天子建国”即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家”即诸侯立卿大夫,“卿置侧室”即卿立下级之卿或大夫,“大夫有贰

3、宗”,即大夫立下级大夫或“属大夫”。“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指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材料中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卿大夫表明血缘关系是宗法制的体现。材料中同时体现了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大夫等的关系。答案B4“分封制”被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封地。按照上述说法,下列现象与其概念不符的是()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B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C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D康熙封四子胤禛为雍亲王解析分封制的“封邦建国”指的是一种在地方广建诸侯的制度,A、B、C三项均与其相符。D项中的雍亲王是爵位封号,不是地方诸

4、侯。答案D5宗法分封制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的一些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形态的演进,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其衰落的实质是()A诸侯国力量增强,彼此进行兼并战争B政治关系中的地缘关系逐渐取代血缘关系C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D受封的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便利其势力增长解析注意材料设问“实质”。宗法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维系等级秩序的政治制度,宗法分封制逐渐衰落,说明其政治关系中的血缘关系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平等的地缘关系,B项正确。A、C两项是具体表现,D项是原因。答案B6(2012湖北武汉模拟)西周时,周王和各国诸侯都把自己直接统治的地区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国”,是统治中心;另一

5、部分称“野”,是在国之外。在国中及近郊,主要是奴隶主贵族和直接为他们服务的工商奴隶、平民。鄙野中居住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种族奴隶,称为野人或庶人。这种划分()A揭示了分封制的等级色彩B不符合大宗统率小宗的原则C是西周社会等级严格的反映D说明平民有一定的统治权解析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有特定的居住区域,这是等级制度的体现。答案C7(2012广东佛山模拟)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A郡县制 B皇帝制C分封制 D三公九卿制解析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的重要内容,是秦王朝加强对全国管理的基本政治制度,

6、郡县长官负责征发赋役、管理人民。通过这一制度可以有效地调动全国之力,有利于驰道的畅通。答案A8(2012福建六校模拟)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立石琅邪,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规定了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B皇帝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C蒙古大漠也受秦朝统治D反映了国家的大一统解析“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说明A项正确;“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说明B项正确;以上说明秦朝完成了国家统一,D项正确。秦朝疆域北至长城一带,并不包括蒙古大漠,材料记述有夸大溢美之意,C项错误。答案C9(2012天津模拟)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

7、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说法是()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解析“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指的是秦朝克服了西周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权力的弊端,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10(2012福建厦门模拟)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

8、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解析秦朝的中央机构既是国家行政部门,又是皇家事务的管理者,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国一体、君权至上的政体本质。答案B11(2012江苏南通调研)“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拟,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C官僚制度 D朝议制度解析郡县制始于春秋战国部分诸侯国的改革尝试,秦统一后在全国推广,符合材料信息“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秦汉帝国所承袭”,B项正确。皇帝制度为秦首创,排除A项;官僚制度、朝议制度古已有之,并未经过“

9、个别尝试”,排除C、D两项。答案B12汉书载:“秦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监郡。”这表明()A秦仿效中央官制建立地方官制B秦朝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治国理念C秦地方官制有分封制遗风D秦军政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解析从材料可知,秦朝仿照中央官制,在地方设置了(郡)丞、(郡)尉、(郡)监三个机构,三者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但这与西方的三权分立有本质区别,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郡县制的推行,与分封制有根本不同,排除C项;材料未能体现皇帝大权独揽,排除D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13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是社会意义、政治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0、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材料二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材料三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白虎通宗族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材料四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1)材

11、料一中中国古籍里出现的人名体现了中国人心中哪一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一观念的产生与商周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有关?(2)观察材料二图示,你能解释这一制度中涉及的核心概念“大宗”“小宗”吗?基于这一制度,西周社会把整个统治阶级分为哪几个等级阶层?(3)概括材料三包含的主要思想。说说这一制度对于巩固西周王朝统治的作用。(4)据材料四,你怎样看待“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可知,其列举的人名与“祖”“宗”“先”等有关,是宗法制对人们思想观念影响的表现。第(2)问第一小问,解释“大宗”“小宗”的确立标准即可;第二小问再现教材知识可得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其反映的是

12、嫡长子继承制;第二小问考查基础知识。第(4)问要从不同角度理解,如政治体制的需要、传统观念的反映等。答案(1)观念:宗法观念。制度:宗法制度。(2)凡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都被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等级阶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3)思想:确保大宗的地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14(2012江苏南京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

13、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日知录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

14、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1)据材料一回答,“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

15、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解析第(1)问比较简单,结合所学即可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要从西周宗法分封制度瓦解的角度阐释;第二小问要求回答秦在完成和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措施。第(3)问根据“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都必须通过任命”等信息概括作答。第(4)问要注意辩证分析。答案(1)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3)特征: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4)认识:官僚体制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稳定);一方面强化了皇帝的专制,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