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38.37KB ,
资源ID:1449481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4948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汇总.docx

1、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汇总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 0814 授 工学 学位)一、培养目标土木工程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宽广的土木工程理论基础,掌握系统、深入的土木工程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独立从事土木工程学科或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新型数值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2、地基处理理论与应用;3、地震和风荷载下结构隔震减震(振)和智能控制;4、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5、大跨度结构与高层结构; 6、新型材料与高性能混凝土;7、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补强修复技术;

2、 8、结构防火防雷理论和技术;9、大跨桥梁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 10、隧道抗震分析和设计理论;11、道路工程; 12、交通工程。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30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4学分。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总学分54学分30学分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修课学分34学分,其中:高水平课程6学分(全英课程2学分,国际一流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

3、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辩证法/经典著作选读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1学分10学分,其中:全英课程2学分或国际一流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课4 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专业课4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20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20学分文献阅读与

4、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校 级公 共课 程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322秋外国语学院博 士专 业选修课 程240.802土木工程中的数值方法及仿真技术322秋土

5、木学院4学分240.804岩土工程研讨专题322秋土木学院240.806现代结构工程及桥隧工程研讨专题(国际一流课程)322春土木学院240.807交通系统优化与模拟322秋土木学院跨一级学科 课跨一级学科课程(博士生可选修硕士生课程)2春、秋2学分研究环节650.8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土木学院20学分650.802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650.803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650.804发表论文1650.502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0次1650.805学位论文15备注:本专业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硕士阶段课程,需参照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

6、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博士生除了需要修满所规定的课程学分外,其培养主要通过研究实践来进行。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科点的作用。2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选定的研究方向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并撰写选题报告,然后就选题向本学科相关专家作报告,听取专家们的质疑并进行答辩,选题报告通过后方可正式进入博士论文工作阶段。 3论文课题进行到中期(选题后一年左右),博士生应向本学科相关专家作论文阶段进展报告,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并形成书面报告交与会者审议。4博士生应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至少参加一次国

7、际学术会议或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或做报告。5博士生在攻读期间应参加不少于10次的公开学术报告,用学院规定的统一形式的记录本记录报告内容,并请报告人或主持人签字。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前应向学院有关负责人提交记录本,获得认可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6.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至少发表(或被正式录用)3篇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发表在SCI收录的外文期刊上,会议论文和增刊论文一律不计)。所发表的3篇期刊论文中,至少1篇B类,或2篇C类及以上论文。7. 博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后,经导师审核认为论文符合要求的,由学院会同导师组织学科相关

8、专家对学位论文进行预答辩。博士生应根据预答辩中所提出的问题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8修改和完善后的博士学位论文经导师审核并经学院相关负责人形式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名单由学院相关负责人批准。已有硕士学位的博士生正式注册不满3年,硕博连读、直攻博学生正式注册不满5年者申请提前答辩,博士论文需由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组织盲审。9有学术失范行为经认定情节严重者,取消学位申请资格。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814 授 工学 学位)一、培养目标1、学位获得者具备土木工程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2、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

9、学科的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3、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二、主要研究方向1、新型数值方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2、地基处理理论与应用;3、地震和风荷载下结构隔震减振和控制; 4、混凝土结构与组合结构理论与应用;5、大跨度结构与高层结构; 6、新型材料与高性能混凝土;7、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补强修复技术; 8、结构防火防雷理论和技术;9、大跨桥梁结构分析和设计理论; 10、隧道工程监测与设计理论研究。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10、: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全英语课程2学分,国际水平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辩证法/经典著作选读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任选专业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注明全英课程和国际一流课程)校级公共

11、课 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春马克思主义学院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一 级学 科基 础课 程240.501结构动力学322秋土木学院8学分240.502有限元分析322秋土木学院240.505结构可靠度设计原理与应用322秋土木学院240.518复合地基理论及应用(国际一流课程)322春土木学院240.528高等桥梁结构理论322秋土木学院二 级学 科基 础课 程240.504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322春土木学院4学分240.506高层结构分析与概念设计(国际

12、一流课程)322春土木学院240.514高等岩土力学322秋土木学院240.524统计土力学及应用(国际一流课程)241.5春土木学院240.530桥梁健康监测与评估(全英语课程)241.5春土木学院240.531桥梁试验与检测(国际一流课程)241.5秋土木学院硕 士专 业选 修课 程240.503结构稳定理论322秋土木学院4学分240.507大跨度结构理论322春土木学院240.509高等结构试验(国际一流课程)322春土木学院240.511高等混凝土材料(全英语课程)322春土木学院240.512随机振动与地震工程322春土木学院240.513工程结构减振与控制理论(全英语课程)322

13、春土木学院240.515塑性力学241.5秋土木学院240.517高等土工试验161春土木学院240.520深基坑工程241.5春土木学院240.521隧道工程(全英语课程)241.5春土木学院240.523边坡工程(全英语课程)241.5春土木学院240.525板壳力学322春土木学院240.536岩土工程中的数值计算方法(全英语课程)241.5春土木学院240.537岩土动力学及动态测试技术322秋土木学院240.526桥梁结构振动与抗震(国际一流课程)322春土木学院240.527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322春土木学院240.529桥梁施工监测与控制241.5春土木学院240.532桥梁结

14、构诊断与加固241.5秋土木学院240.538大跨度桥梁(全英语课程)322秋土木学院跨 一级 学科 课011.500矩阵论483秋数学系2学分011.501数理统计483秋数学系011.502数值分析483春数学系非学位课补修课程240.B01结构力学土木学院非本专业需修本科课程2-3门,不计学分240.B02结构数值分析与程序设计土木学院240.B03混凝土结构土木学院240.B04钢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学院240.B05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土木学院240.B06结构试验土木学院240.B07桥梁工程土木学院240.B08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土木学院240.B09土力学土木学院240.B10基础工

15、程设计原理土木学院240.B11地基处理技术土木学院240.B12材料力学土木学院研究环节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土木学院12学分650.502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5次1650.503学位论文10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研究实践并重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2硕士生在正式进入课题研究之前必须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撰写选题报告,并向本学科相关专家作报告,听取专家们的质疑并进行答辩,选题报告通过后方可正式进入硕士论文工作阶段。3硕士生在攻读期间应参加不少于5次的公开外学术报告,用学院规定的统一形式的记录本记录报告内容,并请报告人或主持人签字。硕士生在申请学位

16、论文评阅前应向学院有关负责人提交记录本,获得认可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4硕士生在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经导师审核,并经学院相关负责人形式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名单由学院相关负责人批准。5根据学习成绩和课题研究表现评定学业奖学金。6有学术失范行为经认定情节严重者,取消学位申请资格。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0823 授 工学 学位)一、培养目标1、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言,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科学论文写作。2、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创新求实的科学精神,能在本学科与工程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 二、主要研

17、究方向1、道路规划与几何设计理论; 2、路基工程;3、路面工程; 4、数字道路;5、道路环境工程; 6、道路工程管理与经济;7、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 8、交通规划理论及应用技术;9、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10、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11、物流理论与交通运输管理 ; 12、交通运输信息技术;13、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 14、车联网技术;15、交通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 16、交通运输信息技术;17、交通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18、:总学分36学分修课学分24学分其中,全英语课程2学分,国际水平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辩证法/经典著作选读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程1学分: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1学分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任选专业课4 (任选)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12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注明全英课程和国际一流课程)校

19、级公 共课 程408.6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春马克思主义学院6学分408.6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春马克思主义学院411.500第一外国语(英语)322春外国语学院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程1一 级学 科基 础课 程240.550现代道路几何设计(国际一流课程)322秋土木学院8学分240.553数字道路483春土木学院240.719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理论与实务322秋土木学院240.720现代交通规划与设计(国际一流课程)483秋土木学院二 级学 科基 础课 程240.551路基工程理论322春土木学院4学分240.552路面工程理论(国际一流课程)322春土木学院240

20、.554道路工程经济分析322秋土木学院240.721交通枢纽规划与管理322秋土木学院240.722现代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322春土木学院240.723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方法(国际一流课程)322春土木学院硕 士专 业选 修课 程240.555道路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仿真(全英语课程)322春土木学院4学分240.556沥青及沥青混合料322秋土木学院240.702交通流理论(全英语课程)322秋土木学院240.704计算机辅助交通建模322秋土木学院240.707城市交通网络分析(全英语课程)322春土木学院240.705交通工程理论与实践(全英语课程)322春土木学院240.711现代物流相

21、关技术483春土木学院240.712交通需求管理322春土木学院204.724交通安全与环保322秋土木学院跨 一级 学科 课011.500矩阵论483秋数学系2学分011.501数理统计483秋数学系011.502数值分析483春数学系非学位课补修课程240.B21公路勘测设计土木学院非本专业需修本科课程2-3门,不计学分240.B22城市道路设计土木学院240.B23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学院240.B32交通工程土木学院240.B33交通规划土木学院240.B34交通控制与管理土木学院研究环节650.501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土木学院12学分650.502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5次1650.5

22、03学位论文10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研究实践并重的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2硕士生在正式进入课题研究之前必须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撰写选题报告,并向本学科相关专家作报告,听取专家们的质疑并进行答辩,选题报告通过后方可正式进入硕士论文工作阶段。3硕士生在攻读期间应参加不少于5次的公开外学术报告,用学院规定的统一形式的记录本记录报告内容,并请报告人或主持人签字。硕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评阅前应向学院有关负责人提交记录本,获得认可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4硕士生在完成硕士论文的写作,经导师审核,并经学院相关负责人形式审查通过后方可提请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名单由学院相关负责人批

23、准。5根据学习成绩和课题研究表现评定学业奖学金。6有学术失范行为经认定情节严重者,取消学位申请资格。工程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 1201Z1 授 工学 学位)一、培养目标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4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工程管理信息化; 2现代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 3土地资源及房地产管理; 4. 旧城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5可持续建筑与绿色建造技术; 6交通工程与管理; 7. 土木工程质量管理; 8土木工程风

24、险与安全管理;9. 建设企业与房地产企业管理; 10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与合同管理。 三、学习年限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四、学分要求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30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4学分。类别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普通博士研究生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总学分54学分30学分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修课学分34学分,其中:高水平课程6学分(全英课程2学分,国际一流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辩证法/经典著作

25、选读1学分;硕士一外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分: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课1学分10学分,其中:全英课程2学分或国际一流课程2学分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学分,其中:中国马克思主义2学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硕士专业课4 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专业课4学分(任选)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研究环节20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20学分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

26、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1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学位论文15学分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工程管理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课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季节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程校 级公 共课 程408.810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36 2秋马克思主义学院4学分411.800英语论文写作322秋外国语学院博 士专业课 程240.861现代工程管理专题322秋土木学院4学分240.862精准建造与管理(国际一流课程)322春土木学院240.863可持续城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