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2.95KB ,
资源ID:145518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5518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思想政治为北京奥运喝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思想政治为北京奥运喝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1、小学思想政治为北京奥运喝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第1分题 第1课)(总第17课)为北京奥运喝彩教学设计1.课题分析为北京奥运喝彩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的内容。本单元设计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日益富强的祖国、告别贫困奔小康、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四个分题。本单元力求选择让学生能感受、能理解、能进行比较的人、事、物,从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事件切入,让学生感受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为北京奥运喝彩是第一个分题站起来的中国人的第一个色块课题。教材从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到辉煌北京奥运,使

2、学生认识到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成绩,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2.学情分析: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时,五年级的学生当时也就两三岁左右,对奥运会的认识没有任何概念,所以查阅信息、观看有关奥运方面的视频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承接第二单元的内容,让学生在充分体会贫穷、落后的旧中国的基础上感受中国参加奥运会的不易从而理解国家衰落体育方面也不会取得好成绩,所以只有国家富强了国力强盛了才有中国体育事业的昌盛。3.教学目标情感

3、、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中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2.引导学生关注祖国体育事业的变化和发展,成为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新一代接班人知识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2.让学生认识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成绩,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列表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图文分析:教材

4、56页有两幅图片,是在夜幕降临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烟花衬托下的整个鸟巢的辉煌画面和中国运动员进入主会场的画面这两幅画面体现了出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实力,反映出中国经济和科技的提高。课本57页通过刘长春参奥画面和许海峰参奥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感受旧中国的落后,反衬新中国的强大,体会中国站提来了的自豪感。课本58页呈现的画面有1984年-2008年中国参奥奖牌统计图,让学生感受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巨大进步。体会中国国力的巨变和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58页还有运动员领奖和获奖后表现出喜悦心情的画面,让学生体会成绩的取得是靠国家的培养和运动员自己努力的结果,激励学生为建设祖国努力学习。5.教学要点(1)重点:通

5、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体会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声望。(2)难点:引导学生用联系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奥运看国力,体会国力盛则体育昌。6.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奥运的资料、观看北京奥运会相关视频。7.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第一环节:揭示课题,深入了解北京奥运会。第一个节点:畅谈奥运,了解有关奥运的信息。1.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节新课,齐读课题。2.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奥运的信息,能谈谈你所了解的奥运吗?第二个节点:观看北京奥运视频,初步感受国力的强大。同学们交流了这么多有关奥运的信息,老师发现大家对北京奥运会最感兴趣,下面观

6、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视频,然后让学生说说此刻的心情如何?你为谁感到骄傲、自豪?小结: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在全世界数10亿人的关注下成功落下帷幕,中国向世界递交了一份令全世界都惊叹的圆满答卷,他们惊叹的不仅仅是大型的鸟巢建筑、精彩的舞台表演和运动员们取得的优异成绩,他们更惊叹的是通过盛世奥运折射出一个经济和科技都迅猛增长的强大中国。【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振奋人心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辉煌时刻,体会中国的强大,激发爱国热情】第二环节:今昔对比体会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的艰辛和骄傲。第一个节点:旧中国艰辛的奥运历程。师:视频中讲到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的百年梦圆,在这10

7、0年的追梦历程中中国在奥运方面到底经历了什么?想知道吗?那就从100年前的1908年说起。活动一:解决三个问题,理顺旧中国参奥历程,感受旧中国的落后。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曾向所有中国人提出过三个问题:1. 中国何时能派一名选手参加奥运会?2. 中国何时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3. 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1.解决问题三(1)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学生对第三个问题最有把握,随着学生的解答让学生了解张伯苓先生有关奥运的观点。1908年8月,张伯苓作为中国代表赴美国参加世界第四次渔业大会,会后顺路到欧洲考察教育。时值英国伦敦举行第四届奥运会,目睹了大会盛况的张伯苓,不仅成为亲临现场观摩奥运会的第一个中国

8、人,而且坚定了推进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建设繁荣富强中国的信念。回国以后,张伯苓在天津创办了南开学校并预言:“奥运举办之日,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时!”(2)同学们,结合今天的中国和你现在的幸福生活,你赞同张伯苓先生的观点吗?作为中国人你自豪吗?那就跟老师底气十足的齐读,读出中国人的自豪感。【设计意图:解决问题三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现代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对奥运的期盼实际是对繁荣中国的期盼,同时点燃情感火花,让学生体会今天中国的富裕和强大,感受作为中国人的骄傲。】2.解决问题一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能详细说说你所了解的情况吗?(1)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满怀信心去参加比赛,却在预赛中就被淘汰,你心里会怎么想?(2)

9、到底是什么原因取得了这样的结果,你到底为谁伤心、难过呢?【设计意图:问题设计你到底为谁伤心难过?这个问题简单又有深度,让学生一下就想到衰落、贫穷的旧中国。】3.解决问题二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都不会时,课件给出答案。1936年,中国派69名运动员组成一支队伍参加第11界德国首都柏林奥运会。在田径、游泳、举重等七个项目的比赛中,除符保卢在撑杆跳高比赛中进入复赛,其余运动员都在预赛中被淘汰,最终中国代表队全军覆没。当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捧着鲜花,戴着奖牌,神采奕奕地回国时,中国运动员又一次黯然神伤地踏上归途。途经新加坡时一幅外国漫画嘲笑中国人,画中的情景是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身着长袍马褂,

10、形如枯草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只硕大无比的鸭蛋。漫画题为:“东亚病夫”。许多外国人讥笑中国队为“鸭蛋队”。(1)根据这段文字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鸭蛋队”的?(2)中国的第一只奥运队伍参加完奥运后,外国人讥笑我们,再次被提起“东亚病夫”,你如何理解“东亚病夫”的?(3)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再出示吸鸦片和裹脚的图片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讲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最后,教师从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分析使学生深入了理解“东亚病夫”的含义。【设计意图:通过对“东亚病夫”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旧中国不仅中国人体质弱、体育落后,还有麻木不仁、兵败国衰之意,“东亚病夫”这个词是对国人最大的羞辱,是我们的耻辱】活动二:补充旧中国194

11、8年的参奥队伍,感受旧中国的贫穷。教师继续介绍另一支奥运队伍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在全国体协努力下,中国派出了33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代表团由于经费不足,足球队和篮球队双双采取先赴南洋表演比赛的办法,靠门票收入解决路费。经过艰苦的旅程,鞍马劳顿,队员们参加了田径、足球、篮球、游泳、自行车等项目的比赛,结果无一进入决赛。 可叹的是在奥运会结束后,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也没有了着落。最后还是爱国华侨伸出援助之手,捐赠路费,才使他们回到祖国。(1) 这又是一支奥运队伍,你想说点什么?(2)他们获奖了吗?为什么中国参加的这三次奥运会都没有获奖?【设计意图:通过旧中国参加的这3次奥运会都没

12、获奖,甚至被外国人讥笑,让学生体会旧中国的衰败、落后、贫穷。】第二个节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辉煌活动一:新中国参加奥运的第一支队伍1.新中国成立后谁获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能详细的说说吗?2.当数百名的中国运动员进入主会场,会场上有了很大的反映,说明什么?3.通过新旧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小结:不同时代造就不同结果,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被人歧视任人欺凌的弱国了,它用自己独特的魅力感染世界,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也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说过,同学们齐读:“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表格对新旧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对比,让学生体会旧

13、中国的落后、衰败,同时衬托出新中国的强大、富裕。】活动二:体会国力盛则体育昌师:中国站起来了,自从1984年至今,每4年一届的奥运会中国再也没有缺席,从1984年-2008年中国参加了7届奥运会,想了解一下中国参加这7届奥运会的情况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本58页。1.课件出示1984-2008年奥运会中国奖牌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师:2008年中国的体育事业已经是世界第一,我们又怎能不为北京奥运喝彩呢!(再次点题)2.小组讨论:中国体育事业靠什么才能取得这样可喜的成绩?3.中国体育事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靠运动员的努力和祖国的培养这两方面,你觉得哪个更重要?(祖国的栽培更重要)祖国能培养你,就说明祖

14、国强大了,所以说国力盛才有体育昌,板书:国力盛则体育昌 。 4.组内交流:课本中给我们介绍了一些运动员,你还认识哪些运动员?小组交流一下。老师带来这7届奥运会中国首金获得者的视频,一起看一下,然后说说你的谈感受。【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在学习中要想取得好成绩为启发,小组探讨运动员要取得好成绩要靠祖国的强大和运动员自己的努力,从刘长春参加奥运没有获奖体会只有国力盛才有体育昌,国家强盛更为重要,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三环节:感情升华,讴歌伟大祖国,增强学生使命感、责任感。师:当国际运动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时,当我们的运动员身披国旗亲吻国旗吸引世人目光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

15、一个个矫健的身影,更看到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已经崛起的中国。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世界。1.作为中国人你自豪吗?你能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讴歌一下我们的祖国吗?2同学们说得太感人了,光有语言没有行动行不行?我希望同学们今后用实践行动来回报祖国对你们的培养,好好学习将来做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把祖国建设的更强大,你们有信心吗?【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骄傲,同时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8.板书设计: 为北京奥运喝彩 国力盛则体育昌【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的内容是教学难点的引领,通过板书使学生深入理解通过奥运看国力,只有国家强大国力昌盛才有体育事业的辉煌成绩。其中

16、国力强大更重要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鲁教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第1分题 第1课)(总第17课)为北京奥运喝彩学情分析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时,五年级的学生当时也就两三岁左右,对奥运会的认识没有任何概念,所以课前查阅信息、观看有关奥运方面的视频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本节课教师要补充很多有关奥运的知识,让学生把中国参加奥运会的事件串联起来,这样学生才有真实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课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承接第二单元的内容,让学生在充分体会贫穷、落后的旧中国的基础上感受中国参加奥运会的不易从而理解国家衰落体育方面也不会取得好成绩,所以只有国家富强

17、了国力强盛了才有中国体育事业的昌盛。鲁教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第1分题 第1课)(总第17课)为北京奥运喝彩效果分析本节课采用课前搜集奥运信息的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教学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和我当小老师等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效地把知识和能力训练融为一体。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继续建设强大中国的使命感。 奥运会的相关知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几乎是空白。在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向学生输入知识为主,这样平淡的讲述过于乏味。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在教学时一边讲授知识,一边引导学生与所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这样一

18、个知识点谈一次感想,同时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再加上老师激情的语言,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增添了几分感情色彩。鲁教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第1分题 第1课)(总第17课)为北京奥运喝彩教材分析为北京奥运喝彩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教育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的内容。本单元设计了四个分题。本单元力求选择让学生从能感受、能理解、能进行比较的人、事、物,从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事件切入,让学生感受祖国的进步和发展。为北京奥运喝彩是第一个分题站起来的中国人的第一个色块课题。教材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落下帷幕

19、入手,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情感,使同学们在情感上获得共鸣。教材通过旧中国刘长春参加奥运的结果和新中国许海峰参加奥运的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体现旧中国的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反衬出新中国国力强盛,进而体会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真正站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教材第58页,呈现了19842008年7届奥运会中国获奖统计,充分体现我国代表团在参加奥运会中成绩的进步。配以学生熟悉的奥运明星的成绩、成就,获得奥运冠军的场景图片,反映祖国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让学生从中感受祖国日益强大,中国人真正站起来了。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正因为祖国强盛,中国运动员才能

20、展示实力,取得好成绩。教材从体育这个角度,反应中国不断提高的影响力。鲁教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第1分题 第1课)(总第17课)为北京奥运喝彩评测练习我来填:1.( )年举办北京奥运会。2.( )是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3.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性的运动会,简称( ),每( )年举办一次。4.我们的民族将不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 )了。5.中国获得奥运金牌第一人是( )。6.1984年中国参加了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一共获得( )枚金牌,位居奖牌榜第( )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事业世界排名第( )。鲁教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21、第一课(第1分题 第1课)(总第17课)为北京奥运喝彩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教师做到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把三方面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时,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每一位老师都想法设法让自己的课堂变成活泼的、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本节课的教学有一定的优点,如:本节课补充了许多教学内容,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感和亲近感,便于学生情感的抒发。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做的也有不足之处:1. 学生热衷于本节课的教学,都能积极回答老

22、师提出的问题,我让学生回答问题时叫到的人数过少,没有做到全面照顾每一个孩子的思维。2. 教师表扬、激励的语言太少,如果运用得当,课堂气氛会更高涨。 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多表扬、多鼓励学生,这样才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课堂上我会努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多给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我的课堂更活跃,充满活力。鲁教版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第1分题 第1课)(总第17课)为北京奥运喝彩课标分析品德与社会纲要指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条件,以及自身的教学特色,从体现学科特点、时代精神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内涵,积极探索德

23、育的多种教学途径,充分开发、利用、拓展课程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本节课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教育呢?1、紧扣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结合北京奥运会的相关信息,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中,教育教育在整个课堂中自然而然渗透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把握本课特点,注意德育渗透的生动性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学科,把握住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教育时,才能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本节课我抓住品德与社会学科“活

24、动性”这一重要特点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渗透的生动性。例如:通过搜集奥运信息进行全班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系统了解奥运会,再通过观看视频深入了解北京奥运会,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百年奥运梦圆新旧中国参加奥运会的鲜明对比活动引导学生赞美新中国,激发爱国情感;最后通过认识运动员及7届奥运会首金获得者的视频的活动引导学生讴歌祖国,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将来要报效祖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寻求学生最佳结合点,增强其针对性德育教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还应选准它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当学生陶醉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精彩视频时适时问学生,你的心情如何?你到底为“谁”感到自豪、骄傲?以此为德育教育的渗透点直接把学生的情感教育“热爱祖国”引入主题,是教师最佳的选择。总之,德育教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它必须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若能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有机的渗透德育工作,学生定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接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成为建设未来祖国的栋梁之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