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53.14KB ,
资源ID:1459309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5930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1、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单元教材研究与教法建议(以校本研修的形式完成)单元内容七、小数的初步认识计划课时5课时教学 内容 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教学 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教学 重难 点及 解

2、决 措施教学重难点:认识小数,会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解决措施: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运算。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在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 设计 思路 含教 法设 计学 法指 导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教师要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2、把握好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不能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小数的认、读、写位数不能超过两位,加减也限于一位小数。3、放手让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

3、加减法的算法。本单 元教 材知 识结 构图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小数的认识和读写法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内容、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1、2题。教学内容分析教科书88页内容,展示了食品商店的一角,货架上有三种食品及单价,图下留空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每种单价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数”和“小数点”。例1以一组同学测量身高为题材,教学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其写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4、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难点: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思路1、教师可课前布置学生跟随家长购物,注意观察商品的价格,做好记录。2、教学88页插图,可让学生尝试说出三种商品的价格,允许有不同的读法,然后采用互教互学的方法,跟着同学自己学读小数。3、例1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报出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然后提出问题,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接下去可让学生展开学习或讨论。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二、探究新知、认识小数 三、教

5、学例1 四、巩固练习五、课堂小结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1出示商品标价牌。展示标价牌,并交流商品的价格。2区别整数与小数。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标价牌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标价牌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谁还能举出其它整数的例子吗?3引入课题。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二、探究新知、认识小数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你会读小数吗?让学生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

6、提醒学生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问:标价牌上的小数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元角分 4 5 0 4元5角 0 7 0 7角 0 6 5 6角5分3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分别表示_元_角_分。4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3、教学例11、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同学们可以自己先看书,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2、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0.1米。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用小数写成几米?3、想一想:为什么小

7、数点的前面写“0”?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指着米尺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用分数表示是 米,还可以写成0.01米。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呢?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5、小组讨论。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全班交流,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就是3分米)。6、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什么样的分数能改成两位小数?7、学生类推。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四、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一第1题,巩固对小数含义的认识。(让学生填在课本上)

8、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巩固小数的读法,并让学生说,在这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五、课堂总结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在数学信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交流中倾听他人发言,体会、理解小数的含义。在学生已学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基础上讲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及小数的含义。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富有知识性的内容练习小数的读写。作业设计(可附页)(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7.89元7()8()9() 4.54米4()5()4()(2)填适当的数。 0.56米( )米()厘米 0.89元( )元()角()分 6.18米()米()厘米( )厘米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像5.9

9、8 0.85 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3 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3米(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 1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3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03米 (3)、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 检查意见 检查人时 间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比较小数的大小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2、“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3-5题。教学内容分析例2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材给出了四位同学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都是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成

10、绩给他们排出名次。教材并且 提示给出了几种比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但结果由学生完成,方法由学生选择。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2、通过对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难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思路1、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由整数的大小比较引出、迁移到小数的大小比较。2、 例题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各自跳高的成绩,然后给出要排列名次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名次先后与米数大小的关系,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

11、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比较的方法,通过交流相互启发。3、 教材给出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多种方法,但教师可通过尝试不同估算策略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二、比较小数大小,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7.89元7()8()9()4.54米4()5()4()2、填适当的数。0.56米 米 =()厘米0.89元 元()角()分6.18米()米()厘米()厘米整数、分数有大小,小数也有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较小数的大小。二、比较

12、小数大小,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1、出示课本例题看了他们的跳高成绩,你能比较出哪个成绩跳得最高,比一比,到底谁的成绩最好?请同学们帮他们排出名次。2、小组讨论、比较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书上。3、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4、小结方法: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的比较方法相同,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有整数部分的小数,要先比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看图比较各组数的大小。2、P92第3题:看数轴比较数的大小。3、第4题:直接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4、第5题:颁奖台。四、小结加强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为学习小数

13、的大小比较作准备。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引子,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主动探究解决的方法。作业设计(可附页)1、比一比 0.75 0.8 5.69 56.9 7.217 7.22 6.04 6.004 0.9 0.839 3.503.6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1) 0.720、 0.702, 0.712 ( ) ( ) ( )(2) 8.09, 8.91, 9.08( ) ( ) ( )(3) 3.87、4.53、3.45、3.78、4.53 ( )( ) ( ) ( ) ( ) 板书设计 比较小数的大小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1.2 1.15 0.9 0.88教学反思或案例

14、分析 检查意见检查人时 间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小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的练习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94页练习二十一的6-10题。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节关于小数的读写与比较大小的综合练习。其中6、7题属于课外实践,6题要求学生到商店了解指定商品的价格,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旨在促进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小数,7题要求学生动手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用小数表示出来。8题是小数的读写练习,通过读写使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的课外知识,9、10题是比较小数大小的练习区别在于10题要求学生现提出问题再作比较,通过练习,能使学生看到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会读写

15、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2、能够较熟练地比较小数的大小,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正确比较小数大小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思路这是一节关于小数的读写与比较大小的综合练习。1、6、7题属于课外实践,教师要早做安排,让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上只让学生交流汇报,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价钱及测量的结果。2、8题是小数的读写练习,通过读写使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的课外知识,教师可以再搜集许多课外的、学生感兴趣的、与小数相关的知识与学生分享。3、9、10题是比较小数大小的练习,老师要结合10题,通过练习,能使学生看到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对

16、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积极植树造林的思想教育。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设计意图一、交流汇报二、基本练习三、比较大小。四、你知道吗?五、课堂总结六、随堂作业1、交流汇报:93页6、7题。二、基本练习1、填单位名称7.89元7()8()9()4.54米4()5()4()4.63分米=4( )6( )3( )2、填适当的数0.56米( ) 米 =()厘米0.89元 元()角()分6.18米()米()厘米()厘米3、写出小数:练习P938三、比较大小1、借助数轴上比较大小。P92-32、比较以元、米、分米做单位的小数。P92-43、借助情景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P92-5,以上各题在学生独立

17、比较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深化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三、分析思考P94-10让学生提出问题后思考,体会我国人均绿地的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结合本市申请生态绿化城市的需要。四、你知道吗?五、课堂总结六、随堂作业课外实践,早做安排,让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上交流。 作业设计(可附页)1、在里填上“”“”。0.9 0.7 0.20 0.53 0.03 0.310.40.04 0.02 0.16 2.04 0.422面的小数从小到在排列起来。7.01 1.07 0.71 0.17 7.10_ _3、你会填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检查意见检查人时 间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简单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课时安排第四课时

18、教学内容教科书95-97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1、2题。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通过例3和例4两道例题,教学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材中的插图展示了文具商店的一角,有许多小朋友正在挑选文具。图中标出了8种文具的价格。例3和例4以及“做一做”的三个问题,都来自于这幅插图。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有比较直接的帮助。例3和例4的解答中各提示了两种算法,重点是引出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做一做”的后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第(2)问“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有多种选择。第(3)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看

19、图发挥的空间较大。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前可以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及其竖式计算,以便学生将这些知识迁移到新的学习课题中来。2、教学时,除了采用课本的例题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并自己提出问题。再从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进行讨论。3、教师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答案。例如,把0.8元改写成8角,把0.6元改写成6角,相加以后再改写

20、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当然也可以用小数直接计算。学生不用竖式直接口算出答案也是可以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二、探究新知。三、巩固练习四、总结全课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五一劳动节已经过去了,你们过得一定很愉快吧?老师也利用假期陪孩子去公园转了转,买食物就花了58元,玩各种游戏花了39元,谁能用竖式帮老师计算一下一共花了多少钱?再算算买食物比做游戏多花多少钱?(学生板演)说一说整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出示主题图: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1、3)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问题和一个减法问题。(板书 )(4)(教师选择例3)提问:该怎么解决? 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5)集体反馈。(6)集体讨论:0.6+0.8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8)学生试笔算0.6+0.8 指名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竖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2、最后做什么?(9)反馈练习:2.8+2.1 6.4+0.9(10)、总结:怎样计算小数加法?2教学例4:(1)教师选择例4(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3)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4)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学生尝试板演。(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7)反馈练习:3.6-0.5 2.1-1.2(8)教师总结: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

23、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三、巩固练习:1、观察商店图,解决问题。、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2、计算训练 练习二十二第1、2题四、全课总结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及其竖式计算,以便学生将这些知识迁移到新的学习课题中来。0.6+0.8的教学,可放手让学生进一步自主探索,并以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竖式过程,教师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答案。作业设计(可附页)1、小丽身高1.30米,比小明矮0.2米,小明身高多少米?2、小明带5元钱到文具店买了一支3.7元的钢笔,他还剩下多少元钱?3、一本童话故事定价6.4元,一本动脑筋大王定价12.7元。(1)童话故事

24、比动脑筋大王便宜多少元?(2)他各买一本书,20元钱够不够?4、一根绳子剪去2.5米后,还剩1.7米,这根绳子原长多少米? 5、巧算。0.1+0.2+0.3+0.4+0.5+0.6+0.7+0.8+0.9=( )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例3:0.8+0.6= 1.4 (元) 例4:1.2-0.6=(元) 0 . 8 小数点对齐 1. 2+ 0 . 6 - 0. 6 1 . 4 0. 6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检查意见检查人时 间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课时安排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7-98页练习二十二的3-6题。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节练习课,其中第3题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数据

25、再计算。第4题,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计算。第5题,要让学生读题后通过复述题意,搞清10千米以内1元,是指坐10站或10站以内都只要1元。坐十几站就要1元加几个0.5元。第6题,将条形统计图与小数加减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图列式计算。思考题,要求学生用指定的数字按要求写数。答案很多,练习时不必要求每个同学都把答案写全,学生能写出几个都应加以肯定。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 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思路这是一节练习课,1、基本的练习题要面向全体

26、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2、第5题,要让学生读题后通过复述题意,搞清10千米以内1元,是指坐10站或10站以内都只要1元。坐十几站就要1元加几个0.5元。3、第6题,将条形统计图与小数加减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图列式计算。4、思考题,要求学生用指定的数字按要求写数。答案很多,练习时不必要求每个同学都把答案写全,学生能写出几个都应加以肯定。但老师应把写数的方法(简单的排列)教给学生。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个性化设计设计意图一、口算练习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四、布置作业1、口算练习。4.6 + 5.4 0.6 + 0.8 0.36 + 0.4 0.9

27、0.7 0.8 0.4 1 0.6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1、完成P97 第4题。 2、P98 第6题。3、P98 第5题。第5题,要让学生读题后通过复述题意,搞清10千米以内1元,是指坐10站或10站以内都只要1元。坐十几站就要1元加几个0.5元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1)4.9比2.5多多少?(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 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 1.3 = 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四、布置作业:完成学习之友部分习题。加强学生基本的口算能力训练。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知识的拓展及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可附页)一、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1米23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