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62.15KB ,
资源ID:1463307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6330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x

1、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八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3、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4、单位换算关系:(1)长度单位:1l.y.=9.46051012km=9.46051015m ;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m=0.000001m=10-6m;1nm

2、=0.000000001m=10-9m (2)时间单位:1h=3600s=3.6103s;1min=60s;1ms=0.001s=10-3s;1s=0.000001s=10-6s;1ns=0.000000001s=10-9s(3)体积单位:1dm3=10-3m3; 1mL=1cm3=10-6m3 ;1L=1000mL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放。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视线要垂直于尺面。(4)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6、

3、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为了减小误差,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3)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7、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处相平。8、悬线长度相等时,摆球的摆动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材料)无关。摆球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悬线的长度有关;悬线越长,摆球的摆动越慢。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1)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2)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均可作传声的介质。(2)声

4、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真空不能传声。(4)单位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叫声速。(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慢些,气体中最慢;在同一介质中,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5、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1)声音的高低音调。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声音的强弱(即大小)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

5、声体越近,响度越大。(3)声音的品质音色。取决于材料、结构和发音方式的不同6、回声是指声音碰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 ,所以要想听到回声,说话者要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17m 。7、弦乐器的音调高低与弦的长短、松紧程度和粗细有关。当弦的粗细、松紧程度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低;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拉得越紧音调越高;当弦的松紧程度、长短相同时,弦越细音调越高。8、声音的利用:(1)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5)总的来说,人们对于声的利用有两大类:一是利用声传递

6、信息;二是利用声传递能量。(6)超声波的利用:声呐B超仪,超声波洗衣机、超声波洗碗机;超声波探伤仪;超声波粉碎肾结石,超声盲人探路。(7)次声的应用:次声定位系统;次声监测系统;“水母耳”次声预报仪。9、噪声的来源和控制:(1)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叫乐音,使人感到厌烦的声音叫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凡是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杂乱无章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噪声的控制:主要在消声、隔声、吸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防止噪声产生的方法:改造噪声源、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声源处加消音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使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植树造林;避免噪声入耳的方法:带耳罩、塞棉花、捂住耳

7、朵。第三章 光和眼睛3.1 光世界巡行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是指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是光源)。(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4)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影子的形成;立竿见影;日食、月食现象;小孔成像。(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射击瞄准;排队看直。2、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其大小为c=3.0108m/s=3.0105km/s。(2)天文学上常用光年(符号为l.y.)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它是光在1年里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1l.y.=9.46

8、051012km。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现象:(1)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法线是指过入射点垂直反射面的直线;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光的反射的例子:潜望镜;自行车后的反光镜;水面倒影;万花筒;镜子使商店的货物看起来琳琅满目。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是光射到平滑表面所发生的反射,而漫反射是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所发生

9、的反射。这两类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表面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这一物体的表面对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我们平常看黑板会“反光”,是因为光在光滑的黑板上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把反射面呈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2、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简记为“等距、等大、对称、虚像”)。(2)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虚像。3、平面镜的应用:潜望镜

10、;万花筒;梳妆镜;牙医用的反光镜等。4、球面镜:(1)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球面镜可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两类。(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用:汽车观后镜、马路边的反光镜)。(3)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光镜、汽车头灯、显微镜中的反光镜)。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光的折射现象:(1)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靠拢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

11、(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入水(或玻璃)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当折射角增大时,入射角随着增大; (4)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不等、光路可逆”)。(5)当光在空气与其它介质的界面发生折射时,空气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其它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光的折射的例子:海市蜃楼;筷子在水面处发生弯折;看到水中的鱼(在水面上观察到的鱼的位置,总要比鱼的实际位置高些,因而渔民使用钢叉捕鱼时,总是将钢叉向看到的鱼的下方投掷);池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35 奇妙的透镜1、透镜的种类及几个名词(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

12、对光有会聚作用。(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光心O:透镜的中心;主光轴:通过光心O和球面球心C的直线;焦点F: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且对称;平行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这些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两侧各有一个且对称。焦距f: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2、三条特殊光线(1)凸透镜(见图3-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焦点;从焦点发出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之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凹透镜(见图3-2):平行于主

13、光轴的光线被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正对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物距和像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u);像到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v)。2、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结:物距(u)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虚实像的位置像距(v)应 用u2f倒立缩小实像透镜两侧fv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透镜两侧v=2ffu2f幻灯机、投影器、电影机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透镜同侧放大镜3、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一倍焦距分虚实(uf成实像、u=f不成像);二倍焦距分大小(u2f成缩小的像)。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14、1、眼睛的结构和视力的矫正(1)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近视眼:远处景物的像位于视网膜前。近视眼戴凹透镜做的眼镜。(3)老花眼(远视眼):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戴凸透镜做的眼镜。2、影像的保存照相机(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人眼中所成的像相对于景物来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4、显微镜由一个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这两个镜都是凸透镜。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4.1 从全球变暖谈起1、温度和温度计(1)物

15、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的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汞(水银)、酒精、煤油等。2、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1)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100等份,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2)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用符号“K”表示,它是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它以-273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绝对零度。(3)两者的关系:T=273+t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 玻璃泡 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 或 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

16、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4、体温计:人体正常体温是36-37;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体温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先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1、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液、气态。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 和 沸腾 。(1)蒸发: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2)沸腾:沸腾是在一定温度

17、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必须继续加热;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3)水的沸腾图象(如图4-4)。从图象可知, BC 段表示的是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 保持不变 ,但需要 吸 热,此实验所得水的沸点是 99 。蒸发沸腾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内部和表面条件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温度必须达到沸点;需要不断吸热受其它因素影响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沸点的高低与

18、大气压有关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4)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如下表4-5所示。(图4-4) (图4-5)3、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汽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 和 压缩体积。4、 汽化 要 吸热 ;液化要 放热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如冰、石英、水晶、食盐、金属、海波、萘、明矾等是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如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是非晶体。(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物质从液态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凝固点。3、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19、4、物质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则要放热。5、熔化的例子:铁变为铁水;冰熔化成水;吃冰棒解热。6、凝固的例子:水结成冰;钢水浇铸成钢锭。 活动一: 海波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48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全部融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升高。活动二: 海波在熔化过程(从开始出现也液体都全部变为液体)中,温度保持不变。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4.4 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1) 升华要吸热。(2)升华的例子: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变小了;冰冻的衣服晾干了;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进行人工降雨;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

20、态的现象。(1)凝华要放热。(2)凝华的例子:冬天,玻璃窗上形成的冰花;霜的形成;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4.5 水循环与水资源1、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1)露:这是一种液化现象。(2)雾和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液化现象。(3)霜:这是凝华现象。(4)雪:这是凝华现象。(5)雹:这是凝固现象。(6)雨:这是熔化现象。2、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97.2%以上是海洋的咸水,人类无法直接利用,可直接利用的只有不到0.03%。(2)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水资源受到污染和人类过量使用水。(3)节约用水的措施:减少水龙头的滴漏现象;用洗米洗菜水浇花;用拖地的水冲厕所;农业上用喷灌代替沟渠灌溉;使用节水型洁具;养成

21、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3、物态及物态变化:如图4-7所示。5、熔化、凝固、沸腾图像(1)熔化图像如图4-8所示。AB段 过程:固态海波吸热升温状态:固态 过程:海波吸热熔化 晶体熔化(海波)的熔化图像 非晶体(松香)的熔化图像BC段 状态:固液共存态 (图4-7) (图4-8)温度:48不变CD段 过程:液态海波吸热升温状态:液态(2)凝固图像如图4-9所示。 液体(海波)的凝固图像 液体(松香)的凝固图像EF段 过程:液态海波放热降温 (图4-9)状态:液态 过程:液态海波放热凝固 FG段 状态:固液共存态温度:48不变GH段 过程:固态海波放热降温状态:固态(3)沸腾图像如图4-10所示。

22、AB段:水吸热升温BC段:水吸热沸腾,温度保持100不变 水沸腾的图像(图4-10)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1、质量: 1、(1)定义: 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千克,符号是kg。 (3)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 形状 、位置 、状态 等的变化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2、单位换算: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3、测量: 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放”:

23、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把游码放在左端零刻度线上。“调”:调节天平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这时横梁平衡。“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2、密度:1、定义: 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 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

24、.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 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4、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mV=原理浮在水面:工具(量筒、水、细线)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物体体积V=V2-V1沉入水中:形状不规则形状规则工具:刻度尺体积质量工具天平5、测固体的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6、测液体密度: 原理:=m/V 方法: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

25、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得出液体的密度=(m1-m2)/ V 7、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求质量:用公式 m=V 算出它的质量。求体积:用公式V=m/算出它的体积。判断空心实心:3、物理属性容易导电的物体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酸、碱、盐的水溶液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如:各种金属; 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如:塑料、木材、橡胶、棉布、水。4、新材料1、纳米材料 2、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有锗、硅、砷化镓。3、超导材料:温度降至一定程度时,电阻为零。4、隐形材料:能强烈地吸收电磁波的材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