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8 ,大小:98.34KB ,
资源ID:1464464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6446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docx

1、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解释稀缺性 二、选择题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 以上都是2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稀缺的?( )A医生 B苹果 C铁矿石 D经济学课程 E空气三、案例分析案例1:占座“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无论是三九严寒,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候在教学楼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教室,瞧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置于桌上,方才松一口气,不无得意守护者自己的“殖民地”。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

2、,大呼“占座无理”。资料来源:佚名.占座现象EB/OL.(2011-10-12)2014-07-28.简单分析:西方经济学中,一般都存在“经济人”假设,即每一个经济个体在任何一个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行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案例:2: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比如在自由市场里买东西,我们喜欢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到银行存钱,我们要想好是存定期还是活期,经济学真正的主题内容是理性,其隐而不彰的深刻内涵就是人们理性地采取行动的事实。经济学关于理性的是针对个人而不是团体。经济学是理解人们行为的方法,它源自这样的假设:每个人不仅有自己

3、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地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这样的假设虽然未必总是正确,但很实用。在这样的假设下发展出来的经济学,不仅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这样的学问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娱人心智,令人乐而忘返。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有意无意地运用了一些经济学知识,但如果对经济学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就容易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理性不足,给自己的生活平添许多不必要的烦扰。比如,刚刚买回车子,没过两天,这款车子却降价了,大部分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垂头丧气,心里郁闷得很;倘若前不久刚刚买了房子,该小区的房价最近却上涨了,兴高采烈是一般购房者的正常反应。这些反应虽然符合人之常情,但跌价带来

4、的郁闷感觉却是错误的。 经济学认为,正确的反映应该是:无论是跌价,还是涨价,都应该感觉更好。经济学认为,对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你消费的是什么房价、车价是多少以及其他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在价格变动以前,你所选择的商品组合(房子、车子加上用收入余款购买的其他商品)就是对你来说是最好的东西。如果价格没有改变,你会继续这样的消费组合。在价格变化以后,你仍然可以选择消费同样的商品,因为房子、车子已经属于你了,所以,你不可能因为价格变化而感觉更糟糕。但是,由于房子、车子与其他商品的最佳组合取决于房价、车价,所以,过去的商品组合仍然为最佳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现在还有一些更加吸引人的选择,因此,你的感觉应该

5、更好。新的选择虽然存在,但你却更钟情于原来的最佳选择(原来的商品组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烦扰于别人为什么挣得比我多,总是觉得自己得到的比应得的少,而经济学却告诉我们这样的感觉是庸人自扰,也是错误的。经济学认为别人比自己挣得多是正常的,自己得到的就是应得的,如果自己不能理性地坦然面对,只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烦扰和忧愁。 我们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扰,主要还是因为对经济学有一些误解,这可能是经济学说起来比较简单的缘故。“供给与需求”、“价格”、“效率”、“竞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济学词汇,而且这些的词汇的意思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很多时候,似乎人人都是经济学家。人们

6、不敢随便在一个物理学家或数学家面前班门弄斧,但在一个经济学家面前,谁都可以就车价跌了该高兴还是该郁闷等实际问题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经济学中有许多并非显而易见的内容,并不是每个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在经济学领域,要想从“我听说过”进入到“我懂得”的境界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因此,掌握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将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小到油盐酱醋,大到谈婚论嫁,就会减少生活中的诸多郁闷和不快,多一些开心,多一些欢笑。 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资源是稀缺的,时间是有限的,选择是有代价的。我们要学会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而选择机会,选择未来,坚持学

7、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适应新的变化。如果你能多懂得一点经济学,就会多一点机遇,少一点风险。 讨论题: 1. 为什么学习经济学? 2. 如何学好经济学? 案例点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烦扰于别人为什么挣得比我多,总是觉得自己得到的比应得的少,而经济学却告诉我们这样的感觉是庸人自扰,是错误的。经济学认为别人比自己挣得多是正常的,自己得到的就是应得的,如果自己不能理性地坦然面对,只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烦扰和忧愁。我们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扰,主要还是因为对经济学有一些误解,这可能是经济学说起来比较简单的缘故。“供给与需求”、“价格”、“效率”、“竞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济

8、学词汇,而且这些词汇的意思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很多时候,似乎人人都是经济学家。人们不敢随便在一个物理学家或数学家面前班门弄斧,但在一个经济学家面前,谁都可以就车价跌了该高兴还是该郁闷等实际问题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经济学中有许多并非显而易见的内容,并不是每个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在经济学领域,要想从“我听说过”进入到“我懂得”的境界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掌握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将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小到油盐酱醋,大到谈婚论嫁,就会减少生活中的诸多郁闷和不快,多一些开心,多一些欢笑。 第二章 供求理论课后习题一、名词解释需求

9、需求曲线 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 供给 供给曲线 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 最低限价(支持价格) 最高限价(限制价格) 供求定理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 富有弹性 缺乏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替代关系 替代品 互补关系 互补品 二、选择题1设需求由Qd=100-P描述,如价格为P=20,则需求量为( )A.50 B.60C.70 D.802设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现在的价格为P=100元,需求量为1000个,那么价格上升10元,需求量减少多少?( )A.100 B.200C.300 D.4003设需求方程为为P=40-Q,供给方程为P=10+2Q则均衡价格

10、为( )A.30 B.20C.25 D.354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玉米价格上升 C、大豆供给量锐减 D、大豆价格上升5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价格上升6在得到某棉花种植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中可以变动的一个是( )A.土壤的肥沃程度; B.技术水平;C.棉花的种植面积; D.棉花的价格。7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可以是(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D.消费者的

11、收入水平提高;E.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8下面哪一种情况有可能将导致供给的减少( )。A、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B、技术的变化 C、成本的下降 D、替代品价格的上升9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商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变动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的需求量(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10当两种商品之一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程度,那么,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 )A.正; B.负;C.0; D.1。三、简答题1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如果

12、考虑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录像机一类高档消费品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3通常,公共巴士、自来水公司都会一再要求涨价,请以需求价格弹性的有关理论来说明其理由。4什么是供求定理?结合现实经济生活的实例给予说明。四、计算题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为。(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做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做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做出几何图形。 2假定表22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

13、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表22 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元)12345需求量4003002001000(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做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3、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P1.3,需求的收入弹性Em2.2。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案例1:睡帽和汽车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

14、。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仅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1999年6月的上海车展是在上海少有的漫长雨季中进行的,参观者人头攒动,但看的多,买的少。在私有汽车最大的市场北京,作为晴雨表的北方汽车交易市场,该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只相当于上一年同期的1/3。尽管当年全国轿车产量可达75万辆,但一季度销售量不过11.7万辆。面对这种局面,汽车厂商一片哀鸣。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简单分析:

15、这两个故事说明需求的两个条件: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是缺一不可的。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案例2“ 旧帽换新帽律八折”在市场上各商家之间“挥泪大甩卖”、“赔本跳楼价”的价格人战从未仔细考虑过究竞是为什么,只是觉得很开心,因为在可以节省大量金钱,有一次我路径一家安全帽专卖店,看到它打出这样的广告“旧帽换新帽一律八折”。店家的意思是,如果你买安全帽时交一顶旧安全帽的话,当场退二成的价格;如果直接买新帽,对不起只能按原定价格买。这一种促销方式让人觉得好奇,是不是店家加入了什么基金会或是店家和供帽厂家有什么协定,收旧安全帽可以让店家回收一些成本,因此拿

16、旧帽来才有二折的优惠呢?如果大家是这么想,那可就猜错了,大凡这种以旧换新的促销活动土要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而采取的区别定价方法,即:给定一定的价格变动比例,购买者需求数量变动较大称为需求弹性较大,变动较小称为弹性较小。对需求弹性较小的购买者制定较高价格,对需求弹性较大的顾客收取较低价格。而这家安全帽专卖店的促销作法正是这个理论的实际应用,实际上,店家拿到你那顶脏脏旧旧的安全帽,并没有什么好处,常常是在你走后往垃圾筒一丢了事。如何理解薄利多销? 案例点评:店家以顾客是否拿旧安全帽,来区别顾客的需求弹性。简单地说,没拿旧安全帽来的顾客说明他没有安全帽,由于法令规定:驾驶摩托车必须要戴安全帽,

17、故而无论价格的高低,购买摩托车的人一定要买顶安全帽,因此这种顾客的需求曲线较陡,弹性较小。相对地,拿旧安全帽来抵二折价款的顾客表明他本来就有一顶安全帽,如果安全帽的价格便宜他有以旧换新的需求,而如果价格太贵他也可以以后再买,因为已有了一顶安全帽,对该商品的需求没有迫切性。因此,这类的顾客需求曲线较平坦,弹性较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该安全帽专卖店采用这种“旧帽换新帽八折”的促销活动,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定价的方法,不仅不会使其减少营业收入,反而会吸引那些本不想购买新帽的消费者前来购买,增加了收益。因此,我认为:认真研究消费者心理,了解市场需求,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价格策略,一定会

18、给单位、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第三章 效用论(P89-P144)课后习题一、名词解释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预算线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条件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 价格消费曲线 消费者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 恩格尔曲线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二、选择题 1.当总效用增加时,( )A.边际效用小于零而增加 B.边际效用小于零而减少C.边际效用为零 D.边际效用大于零但递减2.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U(X,Y)=XY,PX=1,PY=2,I=100,则在(50,50)处其边际替代率为( )A.1 B.2C.3 D.43.设边际替代率MRS

19、12Y/X,M80,P1=2,P2=1,最优消费组合为( )A.(26.7,26.7) B.(15,50)C.(20,40) D.(25,50)4.政府对某种商品的消费给予价格补贴,那么,( )消费者的预算线向原点方向移动; 向远离原点的方向移动;价格下降; 生产者将处于不利地位。5.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 )A.消费者效用最大 B.效用不最大C.可能最大也可能不最大 D.没有更多的信息而无法回答6.下面那一个不是消费者的最优条件?( )A.消费者在每种商品上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C.边际替代率等于市场价格比率;D.消费者的支出最少。7.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

20、替代效应表现为:( )A.沿着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移动; B.移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C.不动; D.都可能。8.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收入效应表现为:( )A.沿着原有无差异曲线移动; B.移动到另一条无差异曲线上;C.不动; D.都可能。9.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三、简答题1根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若MU1/P1MU2/P2,则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2请

21、解释亚当斯密提出的“价值之迷”水的使用价值很大,而交换价值却很小;钻石的使用价值很小,但交换价值却很大。3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当MRSxyPx/Py时,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4简述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区别。5简要分析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四、计算题1某人每月120元可花费在X和Y两种商品上,他的效用函数为UXY,Px=2元,Py4元。要求:(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会购买几单位X和Y?(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各多少?(3)假如X的价格提高Px=4元,Y的价格不变,其两种商品购买量的最优组合是多少?2.如下图所示,U代表效用曲线,AB代表预算线,横轴代表商品1的消

22、费数量,纵轴代表商品2的消费数量。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点。五、案例分析案例1:最好吃的东西兔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兔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兔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呀!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兔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呢?请你说明为什么三个动物的回答不一样?简单分析:效

23、用的概念及其属性。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主观能力的评价。效用具有主观性的特点。案例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简单分析: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是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与劳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某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

24、满足程度。我们就从罗斯福总统让记者吃面包说起。假定,记者消费一个面包的总效用是 10 效用单位,2 个面包是总效用为 18 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再吃 3个面包总效用还为 18 个效用单位。记者消费一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 10 效用单位,2 个面包是边际用为 8 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再吃 3 个面包边际用为 0 个效用单位。这几个数字说明记者随着消费面包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第四章 生产论(P145-P176)课后习题一、名词解释 短期 长期 固定投入 可变投入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等产量曲线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等成本线 规模报酬 二、选择

25、题1.如果连续的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与( )相交。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2.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 )首先发生。A.边际产量下降 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 D.B和C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一定程度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4.等产量曲线( )A.说明了为了生产一个给定的产出量而可能的各种投入要素组

26、合B.除非得到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画出该曲线C.表明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表示无论投入数量怎么变化,产出量都是一定的。5.已知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既不相交也不相切,此时,要达到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出水平,应该( )A.增加投入 B.保持原投入不变 C.减少投入 D.A或B6.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5%,而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 )A.产出增加5% B.产出减少5% C.产出的增加少于5% D.产出的增加大于5%三、填空题填制表4-2表4-2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产出表资本K劳动L总产量Q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边际产量120012175122100123100124380125

27、5012675四、计算题1.已知生产函数为,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且K=10,L表示劳动。(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2)分别计算出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2.已知生产函数为Q=L3/8K5/8,求当=3,=5, Q=10时,使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五、案例分析案例1 :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早在 1771 年英国农学家 A?杨格就用在若干相同的地块上施以不同量肥料的实验,证明了肥料施用量与产量增加之间存在着这种边际产量递减的关系。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经验性规律。假如农民在一亩土地上撒一把化肥能增加产量 1 公斤,撒两把化肥增产 3 公斤

28、,但一把一把化肥的增产效果会越来越差,过量的施肥量甚至导致土壤板结粮食减产。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现实生活的绝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是适用的。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全世界有一亩土地就能养活全世界所有的人,那才是不可思义的了。 简单分析: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相结合生产一种产品时,如果其中一种要素是可以变动的,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这一可变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其边际产量开始会出现递增的现象,但在达到一定数量后,会呈现递减现象。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提示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高

29、投入未必带来高产出,因此要注意投入的合理限度,寻找最佳的投入数量。在现实生活中边际产量递减的例子很多,目前我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其实也是这个规律作用的结果,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我们就不会有失业问题了。第五章 成本论(P177-P201)课后练习一、名词解释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经济成本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短期边际成本长期边际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二、单项选择题1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这一成本定义是指( ) A 会计成本 B 隐成本C 机会成本 D 边际成本2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

30、定成本( ) A 在开始时减少,然后趋于增加 B 一直趋于减少C 一直趋于增加 D 在开始时增加,然后趋于减少 3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 A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B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固定不变的C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D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4在短期,全部总成本等于( ) A 固定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 B 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之和C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D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和5平均成本等于( ) A 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边际成本之和 B 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C 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D 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和6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 A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 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7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8当边际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时( ) A平均成本曲线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