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1,011.22KB ,
资源ID:1465260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6526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对现状机制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点思考.pdf)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对现状机制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点思考.pdf

1、文章编号:1 0 0 9-6 0 0 0(2 0 0 9)0 2 0 0 4 4 0 8中图分类号T U 9 8 41 1文献标识码B作者简介:傅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g0c oN现代城市研究4 4【1 日城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对现状机制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点思考R e f l e c t i o n so nt h eC u l t u r a lH e r i t a g eC o n s e r v a t i o no fA r c h i t e c t u r eu n d e rC u r r e n tM e c h a n i s m:E v i d

2、e n c ef r o mT w oC a s eS t u d i e s傅阳F UY a n g本文试图通过近年来作者在工作中亲身经历的实例分析提出自己的思考与价值判断,并试图通过对深层次的机制剖析,找出我们在管理,决策方面的不足,为完善建筑遗产保护做一点工作。案例1:武定门公园武定门公园是南京市2 0 0 1 年为迎接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而实施的环境整治项目它位于南京老城东南,龙蟠路双桥门至长乐路段,全长近1k m,占地约5 h m 2。它是从机场高速进入南京的最先看到的古城墙,是进入南京的第-E J 象。根据市政府整治城墙沿线环境的意见,拆除古城墙与护城河间的破败建筑,对残缺的古城墙进

3、行修复,建成武定门公园。该段城墙主体基本保存,上部已经毁坏,城墙南端为城墙拐弯处,这里已经被破坏至地面1 m 左右,其它部分城墙段已经坍塌下来5 6 m,城墙上杂草乱树丛生城墙下存有大量民居农贸市场和小工厂等,环境破败。根据最初的设计对残破的城墙维修至雉堞。为强化城墙拐弯的意象,对这里进行局部修复延长,体现出城墙拐弯的空间感,为强化拐弯节点,设计单位在城墙拐角处设计了角楼。文物部门的意见是:不大修城墙,只对影响城墙安全的杂树砍伐,保留现有的残缺状态,对城墙至护城河边的地段进行绿化。建设部门意见是对城墙维修至雉堞,复原城墙的原貌,但是画蛇添足的角楼没有必要,应当取消。市政府最终按照建设部门的意见

4、确定了方案:对城墙进行维修,并修复至雉堞角楼的设计取消沿河的绿地设计成开放的武定门公园。对残缺部分的 万方数据恢复采用了内部作混凝土框架,外面镶贴明城砖的做法。为了使武定门公园有较好的可游性开发城墙的登高游览功能,方便居民登城墙游览,结合原有的门洞和城墙内的防空洞,建设单位专门设计一个登城的内部梯道。这样的设计需要从城墙内部中挖出一个登城的通道,这个方案的好处是城墙的外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缺点是需要破坏一点城墙内部结构。但是由于原城墙内部已经被挖了一个防空洞,加之此段城墙仅存原城墙一半在此基础上挖出个登城的通道对城墙的破坏并不太大。但是这个设计遭到文物部门的强烈反对。据此,建设单位又做了第

5、二个方案,就是在城墙的内侧附加上个登城步道。在城墙维修清理过程中,发现这段城墙的南段中内部的城墙是用小尺寸的城砖,完全不同于现状的明城砖经过专家的鉴定,认为这里是南唐时期的城墙明代在原城墙的外面包砌成现在的明城墙。对这-I 常有意义的发现,建设部门认为应当能够展示出来,为此,建设单位结合城墙上现存的一个门洞,同时为方便居民登城墙游览,专门设计一个登城步道进入城墙内部时可以游览内部小城砖的结构,同时可以将后造的城墙F i n i s 空间利用起来,成为城墙文物展示等活动的场所。当然这样的设计需要适当清理一点城墙原物大约3 0 5 0 c m的厚度,面积只有2 0 m 2 左右,这个方案的好处是几

6、乎没有对城墙破坏,同时可以开发利用加建城墙的内部空间,其缺点是在城墙的内侧多出一条登城步道,对城墙的外观有一定的影响。这个设计同样遭到文物部门的反对,他们意见的核心是对文物要绝对的保护,不应受到任何的破坏,如此一来,对城墙的开发利用大大受到了限制。迫于工程时间要求等原因,最后,建设部门放弃了登城和内部空间利用的方案。由于没有中部登城的通道游人只能从两头登上城墙,可达性较差,后造的城墙内部空间没有得到利用。2 0 0 1 年1o a,武定门公园顺利建成,实现了环境整治的目标。今天回顾当时的工作,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探讨和反思特别是对待建筑文物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我们的工作程序是什么7 我们应该如何做

7、才能达到完美7当时项目的立项,是从环境整治美化城市的角度出发,并没有太多考虑城市文化和城市历史的保护与展现,它是在项目方案中出现的文物保护课题。oo里旦现代城市研究4 5 万方数据oo竺t-3一现代城市研究4 6从文物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角度所做的一些反思:威尼斯宪章在关于保护的宗旨中提出:”保护和修复古迹的目的旨在把它们既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还规定要保护文物建筑的全部,从平面、立面,到室内的装饰,雕刻绘画,强调保护全部历史的信息,保存各个时代的叠加物,修复时添加的部分必须保护整体的和谐一致,但又必须和原来的部分明显地区别,禁止任何重建。南京的这种复建合适吗7 是否就应该让

8、它残缺在那里7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局部损毁得到了修复,但是采用了不同的材质加以区分人们可以轻易分辨出来这种修复使用最精简的建造量,用最少修复达到满足人们视觉完整性的要求。从中我们是否可以得到一点启示:(1)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我们要尽最大可能地保护好现存的城墙原物,可以恢复部分城墙但是,我们并不需要完整建造。就本方案而言,只需在城墙拐角处,复原一段城墙有2 0 0 m 长就行,能够展示南京明城墙的历史风貌即可,要”惜墨如金”。现状的完全修复无疑会混淆历史真实性破坏城墙的历史感和沧桑感。(2)现代复建的部分需要与原物有所区分,充分尊重历史的真实性。现代建造部分完全可以用现代烧制的城墙砖替

9、代,不必将原城墙砖再砌筑上去。(在月牙湖四期修复的城墙砖就有现代烧制的年代等文字信息)(3)对于复原部分尽量采用传统的做法。要有可逆性,即可实现拆除现代加建部分。对钢筋混凝土框架5 1、覆城墙砖的做法尽管其荷重较轻对下部城墙保护有好处,但是这种虚假的道具式做法应当慎用。(4)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明城墙只是一个连续的墙,并没有太多设计和变化,因此,只要在节点处加以重点修复,便使人们能够清晰地把握城墙的轮廓与走向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文物保护的管理工作的反思:文物保护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那么,在具体的保护项目中,如何协调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其中的度如何把握7

10、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想,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的判断,其最佳解决办法就是通过专家委员会的方式,集体研究决策,这样可以避免个人的主观决策造成判断的失衡。在专家委员会上可以采用无记名票决的方式避免个人的因素而影响决策的结果。行政人员可 万方数据以参加专家委员会,充分参与讨论,但是在表决程序上要严格办法防止个人对决策过程和结果的控制。本项目中需要对南京明城墙进行修复,是直接对文物本体的维修因此,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自勺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要求加强对有关维修活动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来操作:首先设计和施工队伍的确定必须按照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承担文物保护单

11、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工程的单位,应当同时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其中,不涉及建筑活动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应当由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罗马斗兽场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而武定门公园的设计单位本身不具备对文物修缮的设计资质,在工作中对城墙文物保护的思考是非常不够的。开始的时候他们的设计方案在城墙的拐角处设计了个角楼,这种欠妥的设计对于一个具备文物资质的设计单位是可以避免的。从程序上讲,一开始就应当意识到此工程涉及文物。因此,需要有相应资质要求的单位来设计和施工。其二,在方案的审查过程中需要

12、有文物新 的主导意见;需要组织文物方面专家进行严谨的方案论证审查。其三,从审查的级别上,南京明城墙作为国家级文物对其保护维修的方案应当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当然,为了加快审批的过程,省市两级的审查可以安排在一起实行省市联合审批。其四,从设计的角度讲,在开始设计以前,需要对设计项目进行评估,要充分调查现状的历史渊源确定重点环节和要素。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对武定门遗址公园,对城墙的维修方案,到底是修到雉堞还是保留原状,应当在设计中明确。其五,强化公众参与,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要细化和落实方案实施前的社会公示制度,让社会各方面能够得到有关信息并能够参与其中。通过社会监督,避免因个人决策造成的工作

13、失误。案例2:南京察哈尔路西延工程。南京察哈尔路西延工程是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条道路,从察哈尔路向西过城墙,跨小桃园护 万方数据城河,西接姜家圩路,工程全长大约1k m 该项目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市政工程但是,由于道路穿越南京明城墙。由此工程变得复杂起来。该工程从2 0 0 5 年立项一直拖多J 2 0 0 7 年才最后完工。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城墙。由于文物部门对道路穿越城墙迟迟不予批复致使工程直停顿。这一段城墙是依山而建的城包山形式,建设单位做过多方案的比选,当时有桥从城墙上跨越方案也有地誉下穿越方案。最终的方案是,采用道罴路平穿山体和城墙最后恢复山体现和城墙的形态最大限度地恢复原代城寡丝艽4

14、 8|状。在迟迟得不到批复的情况下,建设单位迫于通车压力强行施工,最终完成了这个工程。虽然工程已经完工通车但是后续的问题依然存在。对这个工程,为城市道路建设,拆除一小段城墙并非绝对不可加之这里原来就有坍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修建穿城通道应该是可行的,总体上这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当然,这里还有关于后建门洞采用方洞还是圆拱形式的问题具体采用“门”还是其他什么名称的问题等等。从建成后的实际效果来看,圆拱门的形式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一,圆拱门为双数,形制上不对;其二,比例关系也不谐调。与其如此,不如采用方门的形式彻底区别古代的城门,就像集庆门的形式,以免造成混淆。关于取名问题可以采用另外的方式区别古代南京

15、13 个城门如果采用区别的方式,就要对之前建设的通道重新取名彻底解决名称混淆的问题,否则意义不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但是从我们工作中感到,在处理城市和文物的关系问题上,不同的思想统一是最为关键的。万方数据对城市建设中建设与保护关系的一些思考:通过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发现:文物部门与建设部门对待建筑文化遗产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够保护好文物。但是现实中到了具体问题时两方的意见常常相左。究其根本是由于双方所处的立场角度不同,因此对问题的看法常常不能一致。文物部门更多看重的是文物的历史信息总希望能完整地保留文物直至永久:建设部门常常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文物认为文物保护不能阻碍城市的发展,当

16、双方难以达成一致时,建设部门往往会觉得文物成为城市建设的绊脚石。在法制不够健全的年代工作自勺决策往往依据部门的强势与否,依据于领导的个人判断,在当前现实中,物质的需求常常会强于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其结果常常是文物反而遭到破坏。如何在工作中能够做到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统一,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东西,它已经上升为一个包含公共管理的重大课题,各方观念的转变与统一,将是首要的问题,它比其他的技术问题更加重要,观念的统一无疑将带来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大机遇。威尼斯宪章指出:文物古迹“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

17、境。这不仅包括伟大的艺术作品而且亦适用于随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由此可见,建筑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的文物古迹,它往往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它具有体量大,不可移动性等特性。建筑文化遗产常常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塑造了城市的特色。正如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写道:“大城市自勺主要作用之一是它本身也是一个博物馆:历史性城市,凭它自身的条件由于它历史悠久,巨大而丰富比任何别的地方保留着更多更大的文化标本珍品。人类的每一种功能作用,人类相互交往中的每一种实验,每一项技术上的进展,规划建筑方面的每一种风格形式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它拥挤的市中心区找到。那种巨

18、大浩瀚,那种对历史和珍品的保持力也是大城市的最大价值之一。“建筑文化遗产又与市民朝夕相处,有些文物就是市民生活居住的场所。因此,将建筑文化遗产等同于放在博物馆里的化石无疑会遭到绝大多数市民的反对其结果反而会使建筑文物更快消亡。我以为城市是一个场所,也是一个生命体它有人类居住和工作。因此,城市中的建筑必须是有使用价值的是被使用着的。对于城市中的建筑文化遗产,要充分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就要将保护与使用完美统一,要充分考虑和发掘它的使用价值,现实中的哲学常常是,利用好古迹就能更好地保护古迹。因此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利用常常比单纯保护来得更加重要。我们今天遗存下来的建筑文化遗产就其建筑使用功能来分析大致可

19、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原设计的功能一直延续着在现代生活中依然发挥着作用这如同于一个生命体其生命依然延续着,这种建筑的保护常常是最好的。在这种不问断的生命过程中,我们应当在保护其主要历史信息的基础上。不断地维护修缮,使其如同生命体一样延续长生不老。这种建筑如南京人民大会堂,中山陵纪念馆等。南京人民大会堂做为典型的民国建筑它一方面作为文物,一方面也是江苏省和南京市重要大会的场所,因此,对于这种功能延续的建筑,要不断地维修保护,使其青春永驻,长生不老。对它内部的装饰空调灯光等定期整修,更新使其功能不减。这种渐进式的改进使大会堂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使其老而弥新。在东大的中大院建筑我们也看到这种不断修补的更

20、新,让我们放开思想想象一下,如果中大院延续着这种功能不大变化,1 0 0 0 年后我们依然看到这座年轻的建筑文物事实上它已经从里到外脱胎换骨无数次了。由于它的历史信息在历次的修缮中都被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下来Noo一一现代城市研究坶 万方数据h joo竺竺现代城市研究5 0罗马城历史建筑的修缮,使之焕然一新因此,我们依然会让它永续下去。我想中山陵大概也会如此吧。中山陵南京博物院,欧洲的古老教堂等都是这样。第二类是原设计的功能逐步被一种新的使用功能所取代,但是它依然是一种活着的建筑,只是功能发生了转变,典型的如北京的天安门,它从明清两朝皇宫中轴线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演变成为了今天中国的象征,成为最重要

21、国事活动的场所(国庆大典)。天安门由于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任务,而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天安门的保护,就是在保持其历史信息不丢失不改变的前提下,始终保持其朝气与活力,如同一个精;肚的汉子,永远不让他衰老下去。北京的故宫,南京的朝天宫夫子庙大成殿等,这类建筑一直在人们的照料之下只是岁月变迁用途有了变化,有的从过去的宫殿转变成了博物馆,从国家行政功能转变成旅游功能。由于这些建筑是使用之中因此要让它们长生不老。在不改变原物的前提下,修旧如新,使其老当益壮,对其缺损的要及时修补始终保持其最佳的状态。这类建筑,可能是最多的类型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功能会逐步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这时建筑的功能会随之变

22、化发展适应新的需求,经过变化成为新的。只有随着时代变化适应新功能建筑才能又重新焕发生命活力。第三类建筑,是一种死亡的建筑它完全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它做为一种文化化石而存在。因而可以真正称之为文物。如南京的明城墙,明故宫午朝门等,这些建筑已经完全失去了它的功能,只能成为人们凭吊留恋的场所,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城市文化遗产。这种遗产应当看作城市白勺建筑化石。对这类建筑化石,应当以保护为主以防进一步破坏灭失。原则上它们应当定格在最后的那一刻通过人们的照料使其永续保存。南京明城墙的军事防:I Z 平n 管理功能已经没有了,它是死亡了的废墟,但是历史在它上面留下了太多的沧桑,我们在对明城墙的修缮保护中,应当

23、让它凝固在过去,一般不要再在它上面添加什么东西了。站在今天回顾2 0 0 1 年迎接华商大会环境整治工作中,武定门城墙的修复从文物的角度看确有画蛇 万方数据添足之嫌。从建设者的角度看在残缺的城墙上适当地恢复一些它的外形,让人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当年风采,应该是可以的,但是要严格把握好度,宁少勿滥。在水西门至集庆门一段城墙已经不复存在在仅有的城墙基础上生造了一段城墙,则显得有些盲目。对比之下2 0 0 1 年狮子山下城墙的维修,把民国时期的留在城墙上的机枪眼堵上,这种处理破坏了过去历史信息,是不足取的做法。到了2 0 0 6 年,在月牙湖四期环境整治工程中,对发掘出的抗日战争期间南京保卫战中留下的

24、城墙地堡加以保护并展示很好地保留了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这种处理比之以前大有进步,值得称赞。对于这三类历史文物,都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利用或是继续使用或是旅游凭吊,或是展示研究。不论哪种方式,都应当让历史文化遗产发挥其作用。对于城市中的建筑文化遗产,绝不能将其束之高阁,看似保护实则荒废。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再认识:历史文物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因而对其维修保护处理的方式需要特别审慎,不当的处理往往遗憾终生。因此对建筑文物的修缮原则:另可少加一笔,绝不多添一笔,另可少作为甚至不作为不要多作为乱作为。没有研究清楚的,可以放一放,留给后人研究。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前期工作。在修

25、复方案确定以前,需要对方案进行审慎的研究在吃透文物和求得最佳方案的基础上,才能动手建设,不要为了赶上一个时间节点,在方案没有论证清楚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马结果是花的代价大,成效差甚至是好心办坏事。强化依法行政。在工作中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和环节办事杜绝行政中的长官意志。变对上负责为对人民负责,对历史和社会负责。提高全民意识,强化社会监督。全民认识的提高可以增强社会监督的力量,通过社会监督,可以有效减少工作中的失误。近年来南京在这方面有不少案例,南京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过不少的作为对建设中的破坏行为起到了有效的遏制。I -302,一!现代城市研究5 1 万方数据通

26、过两个案例分析对现状机制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点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对现状机制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点思考思考作者:傅阳,FU Yang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刊名:现代城市研究英文刊名:MODERN URBAN RESEARCH年,卷(期):2009,24(2)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韩胜发.HAN Sheng-fa 关于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5)2.周学鹰.马晓.Zhou Xueying.Ma Xiao 江南水乡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期刊论文-华中建筑2007,25(1)3.陈扬州 试论文化遗产保护与闽东旅游事业发展之间

27、的关系期刊论文-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11)4.陈艳萍.李耀华.CHEN Yan-ping.LI Yao-hua 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27)5.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总目次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2001(1)6.金磊.Jin Lei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为纪念中国文化遗产日设立五周年而作期刊论文-建筑创作2010(6)7.武晶.韩立新.武守国 古磁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期刊论文-集团经济研究2007(34)8.钟冠球.肖明慧.ZHONG Guan-qiu.XIAO Ming-hui 历史性城市伯尔尼古城的认知期刊论文-现代城市研究2008,23(12)9.秦向东.闵庆文 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会议论文-200610.王莉莉.田利 当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察与反思会议论文-2003 本文链接:http:/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