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0 ,大小:6.05MB ,
资源ID:146556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6556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成都市城市设计导则.pdf)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成都市城市设计导则.pdf

1、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研究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041.3 1.3 编制历程编制历程2009年年6月底月底-7月: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前期协调月: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前期协调2009年年7月月-8月:完成导则编制框架及案例研究月:完成导则编制框架及案例研究2009年年9月:月:先期完成“先期完成“198”地区城市设计导则地区城市设计导则2009年年10月月12日:日:第一次局长办公会审议(研究框架及初步内容)第一次局长办公会审议(研究框架及初步内容)2009年年10月月-12月:根据第一次局长办公会主要意见,逐条落实导则条文月:根据第一次局长办公会主要意见,逐条落实导则条文

2、2009年年12月月4日:日:专家组审查专家组审查2009年年12月月11日:日:征求局各业务处室及分局意见征求局各业务处室及分局意见2010年年1月月26日:日:第二次征求局各业务处室及分局意见第二次征求局各业务处室及分局意见2010年年03月月16日:日:第二次局长办公会第二次局长办公会2010年年04月月13日:日:征求建设单位意见征求建设单位意见2010年年04月月19日:日:征求法制办意见征求法制办意见2010年年04月月26日:日:第三次局长办公会第三次局长办公会1.4 1.4 历次沟通审查意见历次沟通审查意见2010年年03月月16日,第二次局长办公会意见:日,第二次局长办公会意

3、见:(1)原则同意按“总体)原则同意按“总体+特殊地区”的框架编写导则条文;特殊地区”的框架编写导则条文;(2)导则条文着重聚焦在对建筑本身的控制;)导则条文着重聚焦在对建筑本身的控制;(3)先期完成导则的框架搭建,特殊地区专项研究分年度逐步完善;)先期完成导则的框架搭建,特殊地区专项研究分年度逐步完善;2010年年04月月13日:日:征求建设单位意见:征求建设单位意见:(1)原则同意城市设计导则送审稿;)原则同意城市设计导则送审稿;(2)导则条文符合简便、易行、弹性和开放原则,以鼓励引导为主,少)导则条文符合简便、易行、弹性和开放原则,以鼓励引导为主,少用“禁止”类刚性控制条文;用“禁止”类

4、刚性控制条文;(3)扩大公众参与度;)扩大公众参与度;(4)增加“一图一表”;)增加“一图一表”;(5)进一步强化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图片尽量以示意为主;)进一步强化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图片尽量以示意为主;2009年年12月月11日,各业务处室及分局意见:日,各业务处室及分局意见:(1)加强条文与规划管理的进一步结合;)加强条文与规划管理的进一步结合;(2)特殊地区控制内容建议区分为“总体控制要求”和“设计导则”两)特殊地区控制内容建议区分为“总体控制要求”和“设计导则”两部分;部分;2010年年03月月16日,第二次局长办公会意见:日,第二次局长办公会意见:(1)补充风貌控制条文;)补充风貌

5、控制条文;(2)取消交通枢纽核心区,补充商务核心区控制要求)取消交通枢纽核心区,补充商务核心区控制要求结论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写需要在城市或城市局部的地域尺度范围内进行,范围上的跨度是依据不同的个案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写需要在城市或城市局部的地域尺度范围内进行,范围上的跨度是依据不同的个案和目标要求而定的。因此,结合成都市城市发展现状和远景目标,建议成都市城市设计导则采用和目标要求而定的。因此,结合成都市城市发展现状和远景目标,建议成都市城市设计导则采用城市总体城市总体层面控制和特殊地区控制以及专项控制三个层级层面控制和特殊地区控制以及专项控制三个层级相结合的形式。相结合的形式。在在总体层面总体层面可

6、参考可参考旧金山总体城市设计导则旧金山总体城市设计导则,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根据城市,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根据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的发总体空间形态的发展目标展目标,确定制约目标实现的确定制约目标实现的关键地区关键地区予以重点控制,以满足管理需求。予以重点控制,以满足管理需求。对于对于重点地区重点地区的设计引导,可参考的设计引导,可参考香港城市设计指引香港城市设计指引,采用问题导向型的编写方式,主要从,采用问题导向型的编写方式,主要从控制控制要求、设计导则要求、设计导则两个方面入手,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两个方面入手,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体层面控制总体层面控制总体目标总体目标控制原则控制原则控制要求

7、控制要求重点地区重点地区控制模式控制模式设计导则设计导则2.4 2.4 研究结论研究结论重点地区引导重点地区引导城市景观照明、建筑色彩、城市景观照明、建筑色彩、城市风貌、建筑外立面等城市风貌、建筑外立面等专项通则引导专项通则引导目目录录1 1 总则总则1.1 目的1.2 作用1.3 适用范围1.4 制定修改2 2 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控制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控制2.1 总体目标2.2 控制原则2.3 重点控制地区2.4 专项控制要求2.4.1 城市景观照明2.4.2 建筑色彩2.4.3 城市风貌总体控制2.4.4 建筑外立面控制3 3 城市重点地区设计导则城市重点地区设计导则3.1 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

8、则3.1.1 控制对象3.1.2 总体要求3.1.3 设计导则3.2 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3.3 主要临路地区设计导则3.4 城市核心区设计导则3.5 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设计导则3.6“198”地区设计导则4 4 附则附则以以“城市设计编制“城市设计编制的层次和城市重点地区的层次和城市重点地区控制”控制”相结合的思路和相结合的思路和构架简单清晰。构架简单清晰。基于“重点受控,基于“重点受控,局部放任”的城市设计局部放任”的城市设计思想,能够突出重点,思想,能够突出重点,也赋予城市生长的弹性也赋予城市生长的弹性空间;既满足城市设计空间;既满足城市设计编制的要求,亦能满足编制的要求,亦能满足具

9、体管理的需要。具体管理的需要。3.3 3.3 本次导则框架本次导则框架3 3.4 4 城市重点地区控制城市重点地区控制重点控制和引导区域:重点控制和引导区域:主要滨河地区主要滨河地区主要公园周边地区主要公园周边地区主要临路地区主要临路地区城市核心区城市核心区历史文化地区历史文化地区“198”地区地区中心城重点控制地区控制要点一览表中心城重点控制地区控制要点一览表重点控制地区控制原则控制要点控制要求设计导则主要滨河地区主要滨河地区建筑多样性空间亲水性绿化渗透性交通可达性整体空间形态建筑退距建筑布局公共通道建筑高度建筑连续面宽商业设置建筑绿化围墙视线通廊主要公园周边地区主要公园周边地区建筑协调性景

10、观均好性交通可达性建筑风貌步行联系静态交通地标景物建筑高度视线形体建筑连续面宽主要临路主要临路地区地区主要道路建筑协调性空间多样性环境相融性建筑界面建筑退距建筑高度建筑立面商业设置建筑连续面宽建筑裙房高度围墙辅助道路建筑界面建筑退距城市核心城市核心区区商业核心区布局簇群化建筑个性化空间品质化用地集约化功能复合化整体空间形态第五立面地块开口街道尺度节点空间公共步行系统建筑界面地下空间利用建筑裙房高度围墙商务核心区建筑立面建筑尺度建筑室外设施用地发展模式公共空间历史文化历史文化风貌保护风貌保护区区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原真性文脉完整性可持续发展性环境相融性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建筑色彩传统符号空间尺度视线

11、通廊近现代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建筑色彩与材质视线通廊绿化及水体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风貌视线通廊历史文化风景区建筑风貌视线通廊绿化及水体优秀近现代建筑建筑风貌建筑退距“198”地区地区建筑协调性空间开放性环境生态性建筑布局和形体建筑界面生态绿地交通联系建筑高度建筑连续面宽视线通廊3.5 3.5 导则条文导则条文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则则1.1 目的目的为塑造人性化、生活化、特色化的城市空间,彰显城市魅力塑造人性化、生活化、特色化的城市空间,彰显城市魅力,实现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制定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以下简称本导则)。1.2 作用作用在满

12、足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导则对成都市(以下简称本市)中心城区城市形态进行引导。1.3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管理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管理工作。工作。在中央商务区、人民南路沿线、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规划确定的城市重点地区,宜结合本导则编制单独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进行引导和管理。1.4 制定修改制定修改本导则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和现有法定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完善。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控制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控制

13、2.1 总体目标总体目标中心城区应致力于构建“多中心、簇群状、梯度式多中心、簇群状、梯度式”的总体空间形态的总体空间形态,自内而外形成由高到低、由密到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意象鲜明、节点突出,色彩协调、风格多样的高品质城市空间环境高品质城市空间环境。2.2 控制原则控制原则(1)技术支撑与政策管理相结合技术支撑与政策管理相结合;(2)弹性引导与刚性控制相结合弹性引导与刚性控制相结合;(3)因势利导与循序渐进相结合因势利导与循序渐进相结合;2.3 重点控制地区重点控制地区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出发,按照整体分级、主次分区和要素分类整体分级、主次分区和要素分类的思路,对城市主要“路径、边界、区域、节点

14、、标志”等要素实行重点控制。中心城重点控制地区包括:主要滨河地区、主要公园周边地区、主要临路地主要滨河地区、主要公园周边地区、主要临路地区、城市核心区、历史文化地区和区、城市核心区、历史文化地区和“198198”地区地区等。3.5 3.5 导则条文导则条文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控制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控制2.1 总体目标总体目标中心城区应致力于构建“多中心、簇群状、梯度式多中心、簇群状、梯度式”的总体空间形态的总体空间形态,自内而外形成由高到低、由密到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意象鲜明、节点突出,色彩协调、风格多样的高品质城市空间环境高品质城市空间环境。2.2 控制原则控制原则(1)技术支撑

15、与政策管理相结合技术支撑与政策管理相结合;(2)弹性引导与刚性控制相结合弹性引导与刚性控制相结合;(3)因势利导与循序渐进相结合因势利导与循序渐进相结合;2.3 重点控制地区重点控制地区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出发,按照整体分级、主次分区和要素分类整体分级、主次分区和要素分类的思路,对城市主要“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等要素实行重点控制。中心城重点控制地区包括:主要滨河地区、主要公园周边地区、主要临路地主要滨河地区、主要公园周边地区、主要临路地区、城市核心区、历史文化地区和区、城市核心区、历史文化地区和“198198”地区地区等。3.5 3.5 导则条文导则条文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控制

16、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控制2.4 专项控制要求专项控制要求2.4.1 城市景观照明2.4.1.1 控制对象根据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和景观处理的协调,将规划管理范围划分为以下六类控制区六类控制区,作为一般情况,各类控制区照明设置的规划技术要求详见下表:3.5 3.5 导则条文导则条文限制等级限制等级照度控制照度控制光色控制光色控制气氛控制气氛控制适用范围适用范围类控制区类控制区鼓励照明整体上为高照度区较丰富,整体以暖色为主丰富多彩、繁华、欢乐的包括商业、服务类(商业、服务业,小区级以上市场等)、商业办公类(金融、商业性办公等)、旅游区和文体娱乐类(影剧院、活动中心、体育中心等)二类控制区二类控制区鼓励照明

17、整体上为高照度区以冷色为主高效、简洁包括对外交通用地、车站、机场、码头门户口岸等三类控制区三类控制区允许照明整体上为中等照度区以中性色为主稳重、简洁、明快包括行政办公、团体、社区用地等四类控制区四类控制区允许照明整体上为中等照度区以中性色为主高效、简洁包括各类工业区、仓储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以及其他用途用地(如保税区、军事保安区)所属范围。五类控制区五类控制区限制照明整体上为较低照度区以中性色 为主稳重、简洁、明快包括文化机构、医疗卫生、教育科研、宗教、社会福利等机构六类控制区六类控制区限制照明整体上为低照度区以暖色为主和谐、宁静包括城市居住用地、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自然保护区、农田保护区

18、、风景区、水域及其保护区、各种园地、耕地及发展备用地3.5 3.5 导则条文导则条文2.4.1.2 控制原则整体统一、绿色环保、突出重点、展现城市夜景文化。整体统一、绿色环保、突出重点、展现城市夜景文化。2.4.1.3 控制要求(1)一般建筑景观照明应根据被照明对象的特征确定,不宜采用单一的泛光照明;表面反射比小于20时不宜使用泛光照明;玻璃幕墙建筑不宜使用泛光照明;住宅区范围内的居住建筑不宜在建筑的屋顶以下的外墙实施景观照明。(2)标志性建筑景观照明现代建筑高层现代建筑应采用三层布光的照明方法。建筑屋顶用投光灯或串灯照明呈现建筑的天际轮廓线;建筑主体用各具特色的墙面泛光形成中景;建筑裙房以高

19、照度的内透光或重点灯光,强调建筑入口和视野内的近距景观;玻璃幕墙建筑宜采用内透光;轮廓灯宜用于比较清晰、整齐的建筑;照明设施不得破坏建筑白天的景观。历史建筑利用不同的灯光手法,通过照明亮度、光线性质(直射光、漫射光等)、照明光色、正面照亮或背光剪影等方面的差别,体现历史建筑的形体感和层次纵深感;可在屋脊和檐口敷设线光源勾勒轮廓线,强调历史建筑丰富多变的建筑轮廓;用散射光对建筑构件照明,体现景观对象具有特色的细节;结合具体情况,使用暖色调的照明,形成与人亲近的效果;使用冷调光色,增添怀古气氛。3.5 3.5 导则条文导则条文2.4.2 建筑色彩2.4.2.1 控制对象成都市的建筑色彩依据成都市中

20、心城建筑色彩分区管理图被划分为“城市色彩一类控制区城市色彩一类控制区”、“城市色彩二类控制区城市色彩二类控制区”和和“城市色彩三类控制城市色彩三类控制区区”。成都市中心城建筑色彩分区管理图3.5 3.5 导则条文导则条文2.4.2.2 控制原则整体协调、局部统一、突出特色、展现风貌。整体协调、局部统一、突出特色、展现风貌。2.4.1.3 控制要求建筑色彩选用色卡为中国建筑色卡中国建筑色卡GSBl6GSBl6151715171 120022002。数量化表色体系以色调、明度、彩度三属性来确定颜色标号,表示方法为彩色H H V/CV/C(色相(色相 明度明度/彩度),无彩色彩度),无彩色 N VN

21、 V(中性色(中性色 明度)明度);基本色是复合灰基本色是复合灰(为明度在N6-N85之间,彩度5的色调)之下的多元化组合。(1 1)城市色彩一类控制区城市色彩一类控制区主要包括中心城以内的部分历史文化风景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区域内建筑色彩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区域内建筑主色调依据控制图相应地块色号确定;区域内禁止使用任何破坏整体环境色调的建筑色彩。现状建筑色彩与本区域环境色调不协调的,需通过色彩整治等措施进行改造。(2 2)城市色彩二类控制区城市色彩二类控制区三环路以内部分现状已建成或部分建成,且建筑密集的区域,区域内建筑色彩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区域内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和幼儿园、中小学、农

22、贸市场、社区用房、公共服务设施等建筑)主色调依据控制图相应地块色号确定。主色调调整范围宜为:色相H2,明度V1,彩度C2;丰富城市建筑特色、增加城市色彩活力,区域内非居住建筑,如:商业、办公、图书、会展等公共建筑可不控制色调,但应符合基本色是复合灰(为明度在N6-N85之间,彩度5的色调)之下的多元化组合的规定,并注意与相邻城市色彩控制区建筑颜色的协调与过渡。(3 3)城市色彩三类控制区城市色彩三类控制区中心城以内除一、二类控制区以外的区域,区域内建筑色彩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原则上只控制区域内建筑的明度和彩度,不控制色调;区域内建筑色彩应符合基本色是复合灰(为明度在N6-N85之间,彩度5的色

23、调)之下的多元化组合的规定。2.4.3 城市风貌总体控制城市风貌总体控制2.4.3.1 控制对象需要风貌改造的特殊地区需要风貌改造的特殊地区:如历史文化地区、城市核心区、主要街道、河道及公共开敞空间、重要节点等。2.4.3.2 控制原则遵循如下风貌改造原则,达到改善城市景观、提升建筑形象。总体协调与多样统一总体协调与多样统一保护和利用历史风貌环境保护和利用历史风貌环境,延续城市空间特色城市功能复合,增强开发活动的适应性适应性多重开发引导,提高风貌区的适居性适居性2.4.3.3 控制要求风貌改造区的开发项目不得增加该地块的开发强度不得增加该地块的开发强度。针对用地紧张的风貌改造特殊地区,可利用人

24、行横道作为风貌改造区的半开敞空人行横道作为风貌改造区的半开敞空间间,加建檐廊等构筑物,但必须满足消防要求。3.5 3.5 导则条文导则条文3.5 3.5 导则条文导则条文2.4.4 建筑外立面控制建筑外立面控制在建筑外墙设置空调室外机搁板、各类管道等时,各类管道及搁板的位置宜结合立面统一设计结合立面统一设计,冷凝水宜有组织排放,并设置装饰构件以达到统一美观统一美观的效果。鼓励高层建筑临道路侧主体部分直接落地临道路侧主体部分直接落地。二、三分区住宅建筑高度不宜超过二、三分区住宅建筑高度不宜超过100100米米。Part4 Part4 城市重点地区设计导则城市重点地区设计导则4.1 4.1 主要滨

25、河地区设计导则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4.2 4.2 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4.3 4.3 临主要道路地区设计导则临主要道路地区设计导则4.4 4.4 城市核心区设计导则城市核心区设计导则4.5 4.5 历史文化地区设计导则历史文化地区设计导则4.6 4.6“198198”地区设计导则地区设计导则2 控制对象控制对象本导则针对蓝线宽度大于等于40米的滨河地区提出相关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包括锦江(原府河、南河)、沙河、东风渠、清水河、江安河等。4.1 4.1 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城市主要河流控制示意图3 控制要素控制要素4.1 4.1 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

26、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4 控制目标控制目标5 控制原则控制原则建筑多样性建筑多样性空间亲水性空间亲水性绿化渗透性绿化渗透性交通可达性交通可达性控制要点控制要求设计导则整体空间形态建筑退距建筑布局公共通道建筑高度建筑连续面宽商业设置建筑绿化围墙视线通廊注重滨河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空间的相互融合相互融合,创造层次丰层次丰富、高低错落、景观良好的空间富、高低错落、景观良好的空间形态形态,改善人居环境。滨河地区层次丰富的空间形态滨河地区与周边的绿化渗透滨河地区与周边的交通联系滨河地区多样化的建筑形式(1 1)三环路外整体空间形态)三环路外整体空间形态三环路以外主要河流两侧200200米范围划为沿河建筑高度

27、控制区米范围划为沿河建筑高度控制区,河流两侧第一排住宅建筑宜以多层建筑为主,后排住宅建筑高度宜自河道向外依次递增,呈“U U”形布局,公共建筑高度不受限制形布局,公共建筑高度不受限制。河流沿线鼓励形成高低错落高低错落的建筑空间形态,丰富天际轮廓线。当主要滨河地区纯住宅建筑布局连续过长,在局部位置对住宅高度进行适当变化。纯住宅建筑纯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公共建筑4.1 4.1 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6 控制要求控制要求河道河道(d d4040m m)河道河道(d d4040m m)(2 2)三环路内整体空间形态)三环路内整体空间形态三环路以内的主要河流两侧住宅建筑可结合实际情况以多层

28、或高层布置,但建筑布局宜体现景观视线的通透性建筑布局宜体现景观视线的通透性。4.1 4.1 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3 3)建筑退距)建筑退距建筑退距宜错落有致错落有致,避免出现单调的“一层皮”形态。(4 4)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建筑布局宜与河流水系相互呼应相互呼应。(5 5)公共通道)公共通道建设用地内鼓励设置通往滨河开敞空间的公共通道,加强用地与滨河空间的联系,公共通道之间间距不宜超过公共通道之间间距不宜超过200m200m。4.1 4.1 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d d200200m m 7 设计导则设计导则4.1 4.1 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主要滨河地区

29、设计导则河道河道控制宽度大于控制宽度大于4 40 0米的河流两侧建筑高度控制米的河流两侧建筑高度控制h h2 2h hh h2 2h h200200m m200m200m(1 1)建筑高度)建筑高度三环路以外住宅建筑高度与建筑外墙距河流蓝线的垂直距离之高度与建筑外墙距河流蓝线的垂直距离之比不宜大于比不宜大于1 1:2 2。(2 2)建筑连续面宽)建筑连续面宽多低层住宅建筑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宜大于面宽投影不宜大于8080米米。高层住宅建筑高度不大于80米时,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宜大于面宽投影不宜大于6060米米;建筑高度大于80米时,最大连续面宽投影不宜大于面宽投影不宜大于4040米米。dd606

30、0m mdd6060m m高 层高 层(hh8080m m)dd4040m mdd4040m m高 层高 层(h h8080m m)d d8080m md d8080m m河道河道多层多层dd8080m mdd8080m m河道河道多层多层 河道河道河道河道4.1 4.1 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3 3)商业设置)商业设置住宅项目兼容商业部分若滨河设置,宜独立建设独立建设,并保持绿化保持绿化景观通透性景观通透性。(4 4)建筑绿化)建筑绿化鼓励建设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建筑、覆土建筑生态建筑、覆土建筑,加强建筑立面垂立面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直绿化和屋顶绿化。4.1 4.1 主要滨河

31、地区设计导则主要滨河地区设计导则(5 5)围墙围墙围墙宜保持开敞通透,体现绿色生态开敞通透,体现绿色生态,避免连续实体墙面。(6 6)视线通廊)视线通廊建筑滨河布局宜开敞、通透,提供适当的视线通廊以避免河流景观资源被连续展开的建筑物所遮挡,视线通廊的宽度不宜小于视线通廊的宽度不宜小于1515米米,可结合道路、公共绿地设置,两相邻通廊间距不宜大于间距不宜大于8080米米。河流河流dd1515m mdd1515m mD80mD80m2 控制对象控制对象本导则控制对象主要针对人民公园、百花潭公园、清水河公园、望江公园、东湖公园、塔子山公园、新华公园、游乐园、沙河公园、动物园、新益州公园及大源城市公园

32、等周边地区。4.2 4.2 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3 控制要素控制要素4.2 4.2 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4 控制目标控制目标促进公园环境与周边相邻地区的相互融合相互融合,保证景观资源的均好性和宜人性均好性和宜人性,进而提升公园周边地区的空间环境品质。5 控制原则控制原则建筑协调性、景观通透性、交通可达性建筑协调性、景观通透性、交通可达性控制要点控制要求设计导则建筑风貌步行联系静态交通地标景物建筑高度视线形体建筑连续面宽公园与周边建筑的协调融合公园的景观视线通透公园环境的协调公园的交通联系5 控制要求控制要求4.2 4.2 主要公园周边地区

33、设计导则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1 1)建筑风貌建筑风貌公园周边建筑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并在风貌、体量、材质等方面与公园建筑相协调协调。(2 2)步行联系与静态交通步行联系与静态交通城市公共步行系统宜与公园直接联系,以保证其公公共性和开放性共性和开放性,周边街区宜设置直接通向公园的步行通道。停车场的设置宜充分结合公园环境,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建设地下停车场。室外地面停车场宜采用树荫式停车场树荫式停车场(位)设计,用地宜为植草砖铺地植草砖铺地。(1 1)建筑形体建筑形体公园周边建设用地临公园一侧50m范围内建筑宜为多低层或高多低层或高层点式建筑层点式建筑。(3 3)地标景物地标景物公园内宜设置别具特色的地标景物,或保持现有地标景物的视线通畅。4.2 4.2 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主要公园周边地区设计导则5 设计导则设计导则(2 2)视线通廊)视线通廊 公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