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74.04KB ,
资源ID:146668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6668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b****)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doc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今后中外交流史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而且瑰丽的史实更是有力的证明了: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利用本课的教学资源更可以挖掘出:交流才能进步,开放才会发展的深刻内涵。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课本内容作了一些调整和拓展。围绕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铁骨铮铮英雄史通西域、古道漫漫梦驼铃丝绸路、长江后浪推前浪班超记。通过基于史实的合理想象,感悟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水平和认知能力,我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配以图

2、片、文字等资料,通过创设历史情境,以历史想象力的思维培养为核心,启迪学生进行合理想象,组织学生参与游戏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较容易理解汉朝对外交往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学情分析】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就是兴趣为主,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他们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对张骞出使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历史也略有耳闻。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引导教学的开发性资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开辟道路。而且初一学生是一个热情奔放的群体,他们愿意展示自我;也是一个自信、有思想的群体,他们敢于发表见解。基于以上的考虑,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

3、,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在对话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沟通和感悟,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整体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立、丝绸之路、班超出使西域的史实。2.通过分小组讨论,加强同学之间团结合作、沟通交流的意识。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从而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本课重点:一是张骞出使西域,二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汉代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向外传播的重要通道,中西方的首次直接交往正是通过它实现的,而张骞开通西域促成了这条中西方贸易要道的形成。本课的主题是中原地区与祖

4、国西北边疆地区不可分割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这一主题集中地体现在张骞通西域这一重点问题上。此后,汉朝和西域的联系日趋密切,终于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教学难点】本课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同时也是一条文化之路。丝绸之路更大贡献就在于它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目前,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

5、专门学问。那么让学生感悟领会其内涵和作用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张骞出使西域的图片和名胜古迹”也可从网上下载,制成幻灯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收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表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探究法、活动法、联系对比法、归纳法等。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对外关系)采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梳理知识。采用质疑法、体验式等教学方法,达到师生的和谐互动,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载体,实现生生的融洽合作,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见解、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

6、播放初一学段学生比较喜欢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小故事张骞出使西域动画视频材料,导入新课。学生观看视频。师:看大屏幕,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这样评价张骞“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那么张骞是谁?西域在哪儿?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又有什么关系?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大家一起来学习。以动画片张骞出使西域视频材料导入新课,从学生兴趣点出发,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本节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讲授新课】师: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一.张骞通西域,二.丝绸之路,三.班超经营西域一、铁骨铮铮英雄史通西域提问

7、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一目的相关内容,针对学案上的相关问题在课本上做出标记。1、西域在哪儿?谁派张骞出使西域?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结果如何?有什么不同?后来,西汉政府是如何管理西域的?活动设计: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简单扼要回答完成学案填空。张骞出使西域,作为本课的重点之一,通过展示地图和张骞拜别汉武帝的图片,让学生对此事件和人物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引领学生了解张骞、匈奴、西域、西域都护等历史名词。1.西域的地理位置:两汉时期,人们把甘肃_和_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_。2.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第二次时间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目的联络,夹击匈奴。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结

8、果了解西域各国的情况及西域各国想和往来的愿望。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为的开辟奠定了基础。3.西域都护的设置(1)背景:西域各国纷纷归附。(2)时间: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3)职责:总管。(4)意义:今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问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诗句当中与阳关、玉门关有关的呢?(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总结补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联系语文以及地理知识,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以及整合能力,形成大的网络式知识体系。提问张骞出使西域后,加强了汉朝和西域的联系。中原和西域的一些物品也互相传播,请指出有

9、哪些?并完成课本86页活动与探究。(展示活动与探究中原和西域的特产图片)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讨论得出葡萄、石榴、核桃、苜蓿是从西域传入的。让学生从风土民情等方面更进一步的领会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的关系更为密切。深刻感悟汉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发展。联系现实,让学生对当今食用的的一些水果、蔬菜的最早的传入有明确的认识,更加喜爱历史课堂。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中原和西域互通有无的物品。汉族的丝绸、铸铁、开渠等技术传到西域。教师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完成学案表格我会填张骞通西域的要点填空。作为第一栏目的小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快乐学习、体

10、现学习的乐趣。二、古道漫漫梦驼铃丝绸路提问张骞出使西域的另一项重要意义就是对外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道丝绸之路。有关丝绸之路的内容,我想设计一个小游戏解决,也就是让同学们比较喜欢的贴字游戏,能够把写有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点的纸板与其对应的位置快速贴准确。(画面展示幻灯片丝绸之路示意图和相关图片)。请大家阅读课本第二目的相关内容,针对学案上的相关问题在课本上做出标记。本课用的地理知识较多,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指图说出西域的地理概念,并能标出陆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区,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掌握。也可以把丝绸之路作出以下简单图示: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的大秦提出问题张骞作为开通这条路线做

11、出巨大贡献的人,想象他在出使西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应学习他的什么精神?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意义?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去时扣留了十年,回来时又被扣留了一年多呢。2所到之处,有茫茫的戈壁滩,有人迹罕至的雪山峡谷,道路不熟、语言不通、缺衣少食,环境恶劣,非常人所能承受。”3.好不容易找到大月氏,但大月氏不愿再回来打匈奴。学生活动预期效果:1.他的执着,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不怕艰难险阻。2.他的性格,刚毅坚强,不屈不挠。3.有胆有识、敢于冒险、开拓进取。4.我最佩服他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像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教师总结: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为汉朝的兴盛打下

12、了良好的基础,同学们说的真好,爱国、执着、刚毅、坚强、开拓进取、永不言败,言必行,行必果。这就是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的榜样。(画面展示幻灯片想一想:张骞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教师过渡: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 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和保护。1.本目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2.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关注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3.在学生阅读、思考问题的同时,教师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三、长江后浪推前浪班超记提出问题看教材P84-85归纳一下自学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的基本概况。学生活

13、动预期效果:学生应该能够比较准确的回答并完成填空,班超经营西域:(自学了解)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出使西域。2.班超派出使大秦。3.166年,安敦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的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首次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板书设计】一、张骞出使西域二、丝绸之路三、班超经营西域【课堂总结】1.丝绸之路:一条古道东西方文明交汇通道。2.两件大事: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3.三位人物:出使西域的张骞;经营西域的班超;出使大秦的甘英。他们为中西交通畅通和文化经济交流贡献非凡。【当堂练习】1.公元前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其使命是()A.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B.帮助

14、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统治C.联络西域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D.联络西域乌孙国王,夹击匈奴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就开始管辖今新疆地区。西汉政府管理新疆的地方机构是()A.安西都护府B.西域都护C.北庭都护府D.伊犁将军解析:掌握各朝代对新疆的管理机构,如,汉西域都护;唐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伊犁将军。)答案:B3.东汉初年,为恢复对西域的管辖,派遣了一位人物出使西域,该人物是( )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卫青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历史事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注意题目提示时间是“东汉末年”和提示地点是“西域”,结合课本的“史海拾贝”,可确认该人物为班超。4.某同学到新疆旅游,在博物馆里见

15、到了许多在当时出土的中原丝织品。他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出:大量丝织品从中原传入新疆最早始于()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高祖统治时期C汉武帝统治时期 D光武帝统治时期解析:丝织品从中原传入新疆开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后,而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故本题答案为C。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和班超出使西域相距多少年()A209年 B210年 C211年 D212年解析:本题考查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和公元纪年的计算方法。解题的关键首先搞清张骞第一次出使的时间是前138年,班超出使的时间是73年。然后根据公元纪年的计算方法:公元前+公元后-1即可(注:由于没有公元零年,所以减一)。因此相距时间为:73+13

16、8-1=210答案:B6.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A秦朝B汉朝C唐朝 D明朝答案解析: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故张骞功劳最大。答案:A7.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句话中的真正含义是( )A张骞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 B张骞为开发西域做出了贡献C张骞是最早发现西域的人 D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解析:“西域道”即丝绸之路 8.19世纪德国杰出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注意到中国汉朝时期,在中国与中亚地区以及中国与南亚地区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和主要动力,形成了一条交通路线,他把这条路线称为丝绸之路。对这段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与中亚地区的陆上丝绸之路在汉代已

17、经开通B中国与南亚地区的南方丝绸之路在汉代已经开通C丝绸之路的名称源于以丝绸贸易为媒介D李希霍芬为开通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析:李希霍芬只是为这条贸易通道起名而已,与丝绸之路开通没有关系。答案:D9.“丝绸之路长跑之旅”是由世界著名儿科专家仁志田博士发起的一项以“关爱儿童健康成长,支持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为宗旨的活动。如果让你选择这条长跑路线,则应该包括下面的( )西安 敦煌 新疆 北京A B C D解析:注意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向西,故不经过北京,所以有的选项都排除,选出正确答案为B。10.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境外路线以古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18、()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中洲际铁路明显与题干中古丝绸之路不相符。答案A11.阅读下列材料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有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这就是占中国面积1/6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下辖5个州和8个地区以及3个省辖市。 新疆风光壮美,同时具有雪山、草原、沙漠、盆地、河谷等自然景观;不仅如此,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又给新疆带来了多姿多彩的东西方文化,在新疆各地留下了饱含文化意味的遗迹,今天,那些为数众多的古城和洞窟已经成为最可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 新疆的主要旅游城市有乌鲁木齐

19、、喀什、伊犁、库尔勒、吐鲁番,这些城市周边也都有上佳的景点。飘香的瓜果和少数民族同胞们欢畅的歌舞构成了新疆这个各民族友好相处的乐园,正象有首歌里唱的那样:“咱们新疆好地方”。请回答:(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知道新疆地区汉代称什么吗?(2)在汉朝时期最早为加强我国与新疆地区的密切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请你列出他的主要事迹。(3)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并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4)除了材料中介绍的,现在的新疆你还了解哪些?请试着说出来。答案:(1)西域。(2)张骞。他在汉武帝时期,两次出使西域,使内地和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西来东去的

20、人员增多。(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4)如新疆盛产葡萄,生活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等等。【课后拓展】新华网乌鲁木齐2004年10月22日电长期以来,人为滥牧、滥采、滥樵使沙漠边缘脆弱植被遭到破坏。在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等省(区)的腾格里、巴丹吉林、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毛乌素沙地边缘风沙区,生态治理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导致土地沙化严重。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包括西北风沙区的全国沙化土地达.万平方公里,并以年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如果你是国家经济发展部门的领导,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丝绸之路?同时,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更好地利用这一

21、古道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服务?本课的课后习题贴近生活、贴近时政,让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紧紧跟随中央政权才有了新疆的发展、正是有了祖国的统一才有了各民族的安乐生活。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将采取保护丝绸之路,并且怎样利用,献计献策,为国家的将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反思】鉴于七年级学生对于历史接触不多,我在设计引入时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即从对自己家乡的描述引入,这样就使得历史贴近了生活。本课有两大重点内容: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我认为历史的学习与其他科目一样,不仅要让学生学,而且要让学生懂,让学生喜欢是最重要的目的了,因为这样就会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在课前设计的时候我也仔细思考了这一问

22、题,如: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等简单的问题就由学生自己看书了解就好了,不用事无巨细的一律在课堂中呈现,而是通过让学生看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来体会张骞出使过程中的路途遥远、艰险并想象可能会遇到的危险,为了让学生感受深刻,我特意插播一段视频,意在加强学生识图能力同时升华张骞的爱国精神,以及学生应当如何学习他,以他为榜样。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并没有达成预期的目的,但是并不能就此否定,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提出了自然引发学生思考,事实上也由此过渡到了下一环节内容: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以及为什么会第二次出使西域。自古已是如此:往来频繁自交好。所以才会设立西域都护府,这点证明了中央政权的强大凝聚力,在这里

23、我抓住时机适时渗透了反分裂、维稳定、倡繁荣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本课设计的一个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紧紧跟随中央政权才有了新疆的发展、正是有了祖国的统一才有了各民族的安乐生活。在讲到另一个重点丝绸之路时:以丝绸之路路线图来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教学前,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制作了很多精美的课件,还布置学生提前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我首先设计了让学生看课题质疑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围绕课题提出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叫做丝绸之路而不是葡萄之路或是是哈密瓜之路呢?从问题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讨论

24、,课堂上学生人人有事可做,大家动脑思考。在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时,我借助课件再现情景,然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西部辉煌的历史,激起自豪感。最后为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我以2101上海世博汇新疆馆的图片说明新疆目前受到关注的情况并联系当今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让学生设计新疆的未来,学生兴致勃勃、畅谈未来,提到了新疆可开发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以及在开发过程中药注意的诸如:环境保护、民族以及宗教习惯的尊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这一课堂拓展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锻炼了他们思维能力和关注未来的意识。但是,教学时,我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虽然我在不断尝试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的兴趣,但由于这段历史发生的年代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实在是太远了,学生理解起来感觉太陌生,所以对了解比预期的效果差了一点点。看来要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还是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都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