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72.79KB ,
资源ID:1469810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6981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211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BOT项目.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211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BOT项目.docx

1、1211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BOT项目20131211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BOT项目关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BOT项目有关问题的汇报市城乡建设局为尽快改变农村环境特别是农村垃圾管理的无序状态,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卫生的发展水平,不断加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努力营造一个洁净、舒适的城乡宜居环境,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安排,市城建局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到广东、江苏和我省济南、青岛、寿光等地区学习考察先进城市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拟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BOT项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目前农村垃圾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自去年以来,我市通过实施城乡环境整治、农村垃圾处理达标镇和示范镇活动,农村垃圾处理工

2、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全市1788个村庄只有建成区内211个村庄的生活垃圾纳入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行了集中收集、进市级垃圾场无害化处理。镇驻地和154个中心社区村的生活垃圾则实行了统一收集、就近简易填埋处理。其余大部分村庄的垃圾收运处理基本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乱倒的各种垃圾被随意堆放于村边、道边、沟边、湾边和田边,由此形成的垃圾污染日趋严重。农村垃圾收运处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虽然各级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大多数镇村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尚停留在设想上、形式上,对农村垃圾处理等方面的管理、投入明显不足,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对农村垃圾处理束手无策。2、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农

3、村垃圾量每年都在增加,但受传统形成随意倾倒垃圾的不良习惯影响,大多数农民群众对垃圾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垃圾集中投放收集处理的自觉性、自律性不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3、农村垃圾收运处理设施配备滞后,远不能满足农村垃圾处理的实际需要。市、镇两级财政对农村垃圾处理经费虽有安排,但缺口较大。目前投入的财力十分有限,缺乏稳定经费保障和配套资金,无法保障农村垃圾收运处理到位。4、农村环境卫生保洁人员虽有一定配备,但远不能满足农村日常保洁工作需要。大多数镇仅镇驻地环卫人员落实了保洁责任、工资报酬及奖惩管理措施,开展了低标准的保洁清运工作,其它行政村尚未配备保洁人员,未正常开展保洁清运工作。二、推进农村垃圾

4、收运BOT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垃圾污染是重点和难点所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广大群众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解决农村垃圾问题愈加迫切。近期中央领导同志对浙江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给予肯定,要求在全国推行,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置也做了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拟将农村垃圾收运处理列为2014年为民办实事之一,因此推行农村垃圾集中收运处理尤为必要。目前国内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有三种:一是以镇村为责任主体组织清扫保洁、收集垃圾运至转运站,再由环卫部门负责转运至市级垃圾处理场处理。胶州、莱西、即墨等市基本

5、上采取此种方式。二是由环卫部门直接管理,负责镇村环境卫生包括村庄保洁、垃圾清运、处理在内的所有日常养护管理任务,如潍坊市的寿光、昌邑就实行此种办法;三是采取BOT模式,实施市场化、公司化运营管理,济宁市金乡县就采取此种办法。前两种模式本质上都是由政府直接从事环卫生产和作业养护,也是多年来传统管理模式,优点是可控性强,但管理的灵活性、创新性不足。采取BOT模式就是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这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可以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公众参与环卫意识,增加环卫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提高环卫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其优势如下:一是选择有实力的运营商可减轻财政一次性投资

6、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选择有经验的运营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镇村垃圾收运处理启动起来,提升管理水平;三是选择有品牌、信誉度高的运营商,有利于建立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因此,我们认为应迅速实行。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涉及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和转运处理等多个环节。就我市实际情况来看,“政府监管、统筹发展、市场运作、规范运行”的农村垃圾收运BOT管理新机制是可行的。与此同时,应同步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扩大垃圾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能力。如此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问题,消除垃圾污染,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三、推行农村垃圾授予BOT项目成本测算为稳妥实施该项目,前段时间我们

7、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学习,实地考察济宁市金乡县BOT项目,深入了解寿光、昌邑等有关城市经验与做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经分析测算我市农村(不含街道和开发区)每天产生 吨垃圾,按60%收集率计算该项目每天需清运转运农村生活垃圾(不含街道办事处和开发区)预计在500吨左右,清运转运每吨垃圾的政府补贴费用预估大约在3600万元左右。四、工作目标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基本建立“户分类、村收集、统一清运、集中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新体系,按照“卫生整洁、设施齐全、管理到位、体制完善”的要求,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全方位覆盖保洁、无缝隙收运,一体化处理。到2014年底,力争全市范围内村庄

8、全部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垃圾统一收运处理率达到100%。五、推行农村垃圾收运BOT项目推进计划:实施农村垃圾收运BOT项目是个社会主流工程,需各方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具体推进计划如下:(一)确定项目投资运营商。采取适当方式在2013年12月底前择优确定管理经验丰富、信誉度高、综合实力强的项目投资运营商。(二)在2014年1月上旬确定转运站建设地点。由建设局会同各镇政府,按照选址要求,确定垃圾转运站建设地点。(三)签订BOT特许经营协议。市城乡建设局代表市政府与确定的项目投资运营商在1月底前签订BOT特许经营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服务标准、收费标准、争议解决等事项。(四)项目正式启动

9、运行。农村垃圾收运BOT项目在2014年4月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试运行。六、实施农村垃圾收运、BOT项目保障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镇两级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各镇和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2、进一步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按照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各镇及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工作顺利、规范、有序进行。市城建局负责,各镇要根据全市工作目标,全面负责行政管辖区域内的镇驻地、村庄道路保洁、垃圾收集工作;建立健全资金保障、管理制度等长效化管理机制。负责组织

10、环卫工人将辖区居民产生的所有生活垃圾集中于垃圾价各镇工作情况。对城乡垃圾管理一体化工作成绩突出的镇,市财政将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适当补助。各镇要把该项工作纳入对镇村两级干部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切实提升城乡环卫工作水平。附: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BOT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2013年11月6日附件:农村生活垃圾收运BOT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组 长:杨钊贤 市委副书记、市长副组长:刘玉明 市政府副市长成 员:倪平 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赵建波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史洪杰 市财政局局长黄武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张炳卫 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万昌海 南村镇镇长高明江 蓼兰镇镇长刘凯森 崔家集镇镇长肖永文 明村镇镇长杨海波 田庄镇镇长 杨春光 新河镇镇长于钦彬 店子镇镇长崔咏梅 大泽山镇镇长 万俊菊 旧店镇镇长张海波 云山镇镇长 陈鹏程 古岘镇镇长 孙光林 仁兆镇镇长 董云寿 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城乡建设局,董云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