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53.49KB ,
资源ID:147209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7209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温习散文阅读导学案教师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温习散文阅读导学案教师版.docx

1、高考语文温习散文阅读导学案教师版高三语文yw-13-03-63现代文之散文阅读编写人:余宗波 审核人:高三语文组 编写时间:2013-12-29班级:_ 组别:_ 姓名:_(1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罗曼罗兰徐志摩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

2、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

3、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

4、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

5、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

6、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C第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

7、人因此受益。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试题评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A.原文第段主要是讲音乐对罗兰精神上的作用,并没有说他有所选择。E.作者认为罗兰和贝多芬“一样”是指二人在不被世人理解的情况下,都绝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答案:A、E。(注意: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见错无分。)17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答:_试题评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要抓住文中两个主要方面解答:一是音乐尤其是德国音乐对罗兰的影响,二是

8、罗兰对“德国”和“德国人”的认识,每个方面2分。参考答案: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2分)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2分)18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答:_试题评析本题考查“概括中心意思”和“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所谓“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意味着什么,实际上就是要求概括罗兰本人的特点,说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天才,二是不懈的追求者。参考答案: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2分)

9、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2分,答出两点即可。)19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答:_试题评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本题要求围绕“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谈启示。题干要求结合原文,联系现实。结合原文探究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转益多师,二是选择真正的“英雄”,三是自身不懈努力。联系现实谈“英雄”对个人成功的影响,要具体。参考答案: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

10、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哲与圣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历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答出其中任意2个要点给6分;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给2分。)(2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浙江的感兴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埠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到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于是我

11、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加饭酒,并且站在店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面涂了厚厚的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和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谨严、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间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方,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而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水是浙江的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

12、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而同时他又总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他是最严格的,又是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于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为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郁、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几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情。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浏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少年时代的踪迹,走了一个旧的市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

13、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洗得白白的木柜台,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挑选。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切下去,一股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这次重来,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却始终不得空儿,只在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在我游历过的城市里,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人情味的,即使车站旁边的闹市也闹而不乱,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同时有一些老铺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任何风尘仆

14、仆的远来人也是一见湖光山色而顿时感到清爽。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总算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抹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在湖岸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是淡淡的几抹青色。然而它们都引人遐想,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没有人能把西湖看得轻飘飘的。它是有性格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灵秀,山却给予它骨气。(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15、4分)()()A饮食在作者关于故乡的感兴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源于作者无法追怀的童年。B作者书写的是对故乡的追忆和游历,感物寄兴,表达了对浙江性格的体悟。C作者插叙初次游览杭州的经过,揭示了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特征。D“水”既是浙江灵秀风景的精髓,也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E文章勾勒出一幅融汇了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因素的江南图景。试题评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的能力。这篇文章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主要从浙江的饮食、乡土色泽、街道、店铺、水乡特色几个方面介绍了作者对浙江的感兴,表达了作者对浙江性格的体悟。

16、A.原文中关于饮食的描写主要是第1段的“吃馄饨”和第3段的“吃油豆腐”,作者所花的笔墨并不多,因此,谈不上在“故乡的感兴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吃馄饨”在作者的记忆里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作者写这个片段,目的是为了说明“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写“吃油豆腐”是为了说明“自己是喜欢这乡土的”,与“根源于作者无法追怀的童年”无关。B.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文章借写所见之景、物来表达自己对浙江这方乡土的深层感悟,表述正确。C.依据在第8段,这一段主要叙述的是1981年作者第一次到杭州的经历。通过回忆陪一位老友追寻少年时代的踪迹,介绍了杭州店铺(布鞋店、咸肉店)的物品陈设及店铺建筑特点,而这些店铺特点又都

17、具有一定的传统特征,C项表述正确。D.考查文本的结构及作者的思路。本文所写的内容有山有水有物有人有场景,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谈不上“精髓”,更谈不上“核心线索”。E.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表述准确。答案:A、D。18文中说:“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作者从鲁迅的故乡环境中看出了哪些特色?(3分)答:_ 作者对鲁迅又多了哪些了解?(4分)答:_试题评析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的能力。相关内容在第4段,只须对段中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即可。第4段主要有两层意思:黑白为主的色泽使人感觉谨严、素净;庞大的空间、厚实可靠的

18、物件使人感觉朴质而有温厚的人情。题考查“依据文本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的能力。相关内容在第6段。本段较长,但实际上只写了两个意思:一是对鲁迅作品的认识,包括艺术素描朴质而弥漫着温情、用笔经济而有抒情气氛、叙述平常而有感染力;二是对鲁迅性格的认识,即严格而又温情。整合这些信息即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色彩鲜明、谨严素净以及质朴温厚的特色。要点一:鲁迅创作中即使最平常的叙述也富于感染力。要点二:鲁迅性格中既严格又不乏温情的一面。19作者从湖光山色中感受到西湖的哪些特点?(4分)答:_试题评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相关内容在最后三段,这三段都与西湖有关,但表

19、达的意思不同,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即可,难度不大。参考答案:要点一:模糊了市区与郊外的界限,虽处闹市,却清净脱俗。要点二:明媚但更显清幽、素淡,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要点三:因环湖的群山而具有了厚重的性格。20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请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本文进行具体阐述。(不少于200字)(12分)答:_试题评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的能力。这一题是体现北京卷特色的阅读延伸题。所不同的是前几年都是由文内延伸到文外,而本题是由文外延伸到文内。延伸的路径有所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只要按照题目指令答题即可

20、。答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其一,明确观点,即谈谈自己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不举例。其二,从文中列举“景语”的例子,分析其为何是“情语”,甚至可以分析情景结合的好处。 参考答案:“一切景语皆情语”出自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原句是这样的:“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其中“景语”指对景物的描摹,“情语”指对情感的抒发。通常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对景物的描写其实旨在表达情感,而非单纯的写景,正所谓“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抒情才是目的,写景只是手段。如杜甫的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最

21、好注解。再结合这篇文章来看,无论是作者对吃“油豆腐”的描述,还是对故乡黑瓦、白墙、绿水、店铺、街道、西湖、群山的描述,无不透出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之情。因此,在作者的笔下,“黑水、白石、绿水”既“纯朴”,又“弥漫着温情”;“街道和店铺”是“最富于中国人的情味的”。(或者,作者在描写绍兴和杭州特定景物的时候,突出的是与之相关的鲁迅的特征,这样,作者在描写鲁迅故乡黑与白搭配协调的环境时,自然会将鲁迅的性格浸透其中。这样,情与景便实现了有机的融合。)(3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平常的沈从文黄永玉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在“文革”时

22、,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他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的作品选的序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他自己也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如果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的“平常”。他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状态运行。老子说“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好些年前

23、,日本政府部门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说是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在服式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不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在他的客厅里客人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

24、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在长安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舍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并且说:“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看到我,他又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

25、了四个字:“要从容啊!”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要从容啊!”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有一次,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又有一次,他说,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糨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26、!”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在河北磁县劳动了三年,我们有通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你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是故乡山水的影响吧。(本文有删改)16请概括本文的主题。(5分)答:_试题评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这是体现江西命题特

27、色的试题,自2005年江西自主命题以来,多次考查对作品主题的概括。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主题的概括角度不同,方式各异。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然后概括人物或事件的主要特点(特征),以及作者借此表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常采用的概括方式为“本文通过(什么人物的什么事件),表现(赞美、批评等)了(人物或事件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等”。参考答案:本文通过叙述沈从文平常而又不平常的工作、生活,表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从容潇洒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的尊崇和缅怀之情。17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

28、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答:_ (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答:_试题评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重要句子含意,必须要回归原文,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理解,不能孤立地看文句本身。理解句子的关键在于句中的关键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如本题中的“红光满面,长生不老”“这里”“灿烂极了”等。另外,对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还要注意手法技巧的运用和作用。题目的思考方向一般包括“是什么”(句子内容)、“为什么”(这样写的作用好处)、“怎么写”(手法技巧等)三个方面,审题和答题尽可能全面且有条理。参考答案:(1)运用拟人等方法,形

29、象地表现出沈从文的作品现在有魅力,将来也会有永久的生命力,会拥有越来越广泛的读者。(2)鼓励作者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心态,表达深厚的叔侄之情,同时体现沈从文身处逆境却豁然达观。18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文中不乏精彩的议论。试分析“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这句议论的作用。(5分)答:_试题评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叙事件发表意见、主张和看法。记叙中议论的位置和作用有:用在开头,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并鲜明地表达主题,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用在全文结尾或一个事件(情节)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用在结尾部分,是为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思考本类题目,还要关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