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75.49KB ,
资源ID:1475526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7552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学期中研究论文 1119.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学期中研究论文 1119.docx

1、心理学期中研究论文 1119关于短时记忆(STM)的若干研究南方科技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心理学小组论文 2014.11.19摘要 短时记忆包括多种方式、多种方面,现对自由与顺序回忆、视觉与听觉回忆、即时和延缓回忆、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效应四个方面进行调查问卷与实验研究,探究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关键词短时记忆、自由回忆、系列位置效应、有效、印象深刻1、引言1.1 研究背景初入大学,面对海量的需要被记忆的知识量,我们小组对关于记忆的探究产生了兴趣。众所周知,记忆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之一,从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到理解一个人的言语,都离不开记忆过程的参与。20世纪50年代后期,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作是对输入信

2、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并按照储存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短时记忆被看作是信息的感觉接收器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中间环节,它在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中起重要的作用。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次研究的目的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的记忆水平,觉得哪种记忆方式更有效,干扰会对短时记忆产生怎样的影响,所给信息中哪一部分的记忆会印象更加深刻,从而获取实验结果的基本预测;第二是通过实验来验证调查问卷所得的基本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并探究提高记忆能力与效率的更好方法。有效的记忆方式会对学习与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小组希望本次研究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记忆、减少记忆之苦。1.3 基本解释记忆

3、方式的假说之一“自由回忆”是Kirkpatrick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时首次采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由回忆中存在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而Postonoman和Phillips则通过即时回忆和延缓回忆对系列位置的影响实验证明了延缓回忆只对近因效应产生了影响,但对首因效应没有产生影响,从而证明了短时记忆的存在。2、调查问卷2.1 问卷内容(见附录)与结果2.2 问卷结果分析 2.2.1 近半数同学认为自我记忆水平良好,少数则认为很好、一般或不好,这反映出同学们的记忆能力大致相似且处于中等水平。 2.2.2 倾向于乱序记忆(自由回忆)的人比倾向于顺序记忆的人少6.34%,但两者比较接近

4、,说明有些同学思维有序严谨,有些同学擅长跳跃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对应不同的记忆倾向,且因个体不同而产生记忆能力的差距。 2.2.3 大多数同学认为分心会对短时记忆产生较大影响,少数认为会产生较小影响,只有极少数认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说明对大多数人来时,即时回忆比延缓回忆正确的百分比更高,我们应该尽量在记忆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减少分心行为。 2.2.4 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视觉记忆比听觉记忆更有效,这可能是因为前者所需要的反应时长比后者短,使得我们更容易接收并记住信息。 2.2.5 过半数人认为最先给出的信息印象更加深刻,三分之一认为最后的印象更加深刻,只有极少数认为中间信息印象更深刻。这体现了首因

5、效应和近因效应;认为前面信息记忆较好,是因为它们只受到后面项目的干扰,即倒摄抑制的影响,而认为后面信息记忆较好,是因为它们只受到前面项目的干扰,即前摄抑制的影响。与Murdock于1962年做的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不同的是,问卷结果显示首因效应大于近因效应,而经典实验结果显示的则是近因效应大于首因效应,这可能是因为实验数据不够充分,或不同地区、不同人种所产生的记忆特性差异,这值得更加深入的探究。三、实验3.1 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涉及四个方面:自由回忆与顺序回忆,视觉回忆与听觉回忆,即时回忆和延缓回忆,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效应。每组12位被试同学,共进行两组实验。3.2 实验对象 8位自愿参加的同

6、学、4位小组成员(每次实验由一位小组成员负责)3.3 实验材料(详见文件) 事先制作若干20页的PPT,每张PPT上展示一个二字词语、大小适中,设定为自动播放,时间间隔为2.0s。再用电脑录制若干20组词语语音(与PPT展示的词语不同),作为实验材料。3.4 实验过程 3.4.1 视觉记忆:(1) 像被试展示20组文字词语,展示结束后要求被试按顺序写下所见到的词语,记录各部分(前后6个各为一部分,中间8个为一部分)正确的数目及正确的总的数目。(2) 然后给被试播放一段音乐(作为短期的分心),音乐结束后再次要求被试按顺序写下刚刚所见到的词语,记录各部分正确的数目及正确总数。(3) 为被试展示另一

7、组PPT,展示结束后要求被试写下自己记住的词语,可以不按照所展示的顺序写,记录各部分正确的数目及正确总数。 (4) 然后给被试播放一段音乐(作为短期的分心),音乐结束后再次要求被试写下刚刚所见到的词语,依然可以不按照展示顺序记录各部分正确的数目及正确总数。 3.4.2 听觉记忆:(1) 为被试播放录制好的词语,播放结束后再次要求被试按顺序写下词语,记录各部分正确的数目及正确总数。(2) 重复上述过程,这次不要求被试按顺序写下词语,同样记录各部分正确的数目及正确总数。3.5 实验结果与统计 在对“记忆方式”的研究实验中,参与实验的12位同学里,7位同学表现出较强的顺序记忆能力,另外5位同学则更擅

8、长乱序记忆。 而在“听觉记忆”与“视觉记忆”的相关实验中,12位同学中,有10名同学在“视觉记忆”里表现出色,只有2位同学在“听觉记忆”里略胜一筹。在“即时回忆”与“延缓回忆”中,11名同学在“即时回忆”里表现良好,每次大约会忘记1到2个词语,只有1名同学出乎意料在“延缓回忆”中有突出成绩,几乎分心前后记忆无差异。在各部分信息的记忆中,6名同学前6个词语的记忆程度较高,5名同学对后6个词语的记忆较为清晰,只有一名同学记忆中间词语的数量较多。 最具有启发性的实验结果来自于对“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效应”的研究,表现优异的同学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记忆。3.6 实验结果分析 本次实验的结果

9、大致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相符合,这也佐证了问卷调查结果的可信度。个人不同的记忆方式与表现与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长期以来的记忆习惯相关。实验还证明了人们在面对大量信息时总是对前面或是最后的信息的印象较为深刻,所以在记忆时,我们要把相对重要的东西放在这两部分,这样更有利于记忆。4、参考文献1 Kirkpatrick E.A.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Mem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1894, 1 (6):602-6092 Deese J.,Kaufman R. A.Serial Effects in Recall of Unorganized an

10、d Sequentially Organized Verbal Materi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57,54:180-1873 Murdock B.B.The Serial Position Effect of Free Recall.Journal Experimental Psychology,1962,64:438-4824 周仁来等. 心理学经典实验案例.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1):122-1255 乐国安 韩振华等. 认知心理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11:77-80,88-985、附言5

11、.1 总结与反思 5.1.1 优势 1.我们小组的研究借鉴了一些心理学上的经典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我们经验,知识的不足对实验造成的偏差和影响。 2.我们小组采用调查问卷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并查询了大量相关阅读资料,加以讨论、整合,使得论文逻辑较为严密,探究结果更具真实度、可信度。 3.我们小组事先经过商量确立了研究主题,之后明确了个人的分工,通力完成了调查问卷、实验探究和论文写作,大家一起努力才完成了本次心理学小组论文。 5.1.2 缺陷和不足: 1.选题所含内容较多,工作量大,缺少更细致的探究。 2.由于时间紧迫,使得问卷发放渠道有限,收回的有效问卷数量还不足够,可能导致探究结果的不准确性。5.2 选题确定过程与分工 在本次小组研究中,选题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为由张显鹤提出的“关于短时记忆的若干探究”,然后由陈为、王海燕设计了调查问卷;张显鹤、王鑫宇进行了问卷宣传,仅半天便收到了126份问卷报告;王鑫宇负责了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制图与初步分析;陈巧、王海燕随后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张显鹤、陈为、陈巧主要负责了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的统计;最后实验做完后,每位组员一起齐心协力完成了这篇小组研究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