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693.40KB ,
资源ID:1480882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8088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章节复习与测试》109.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章节复习与测试》109.docx

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章节复习与测试109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2 第一单元 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一、单选题1下图为20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关于2010年我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2亿 B沪宁杭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2读“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 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扶持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 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2016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统计显示,2015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 722万人,常住人口9 480

2、万人。是名符其实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3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主要的原因是()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4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5图中甲省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6叙利亚内战引发了25年来全球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大量难民涌入欧洲。下图为叙

3、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读图,难民潮对欧洲的主要影响有( ) A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社会负担 B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C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剧环境污染 D增加城市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8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小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D农村生存环

4、境已优于城市2017 年 2 月 21 日,2017 年春运返程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火热出炉,报告选定 1 月 30 日至 2 月 21 日春节后出发的列车数据,对 2017 春运返程形势进行了整体描述和分析。下图为“2017 年春运返程主要出发地和到达地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C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10这种人口流动的有利影响是A增加沿海地区的人口容量 B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C减缓中西部地区的老龄化 D缓解了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15年的73

5、亿增长到92亿。读某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和人口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1该国可能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俄罗斯12根据预测,从2015年到2050年,该国( )A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B人口数量增长较快C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棒棒”是指以竹棒和绳索为劳动工具,在城市爬坡上坎、流动揽活,专门为市民日常生活、商 业活动提供零星搬运劳务服务的打工农民。“棒棒”群体的工作形式不同于其他的打工族,更不同于 城市工矿企业的工人。他们主要活动于街头、菜市场、汽车站、码头、家电商场等,承担了城市人 不愿意干的以苦、脏、累、险为特征的工作。据此完

6、成下列问题。13“棒棒军”最可能出现的城市是()A深圳 B成都 C兰州 D重庆14“棒棒军”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流行起来,其原因可能是()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城乡收入差距 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高农村生态环境变差 农村人地矛盾尖锐独特的地形A B C D1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棒棒军”正逐步走向消失,其可能原因是国家户籍制度改革 工作环境差,收入少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装卸、运输机械化 城市生活成本高 劳动力不足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市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6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A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 B老龄人口比重较小C女性人口比重较大 D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大17流入

7、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A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 B提高了该市人口增长率C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 D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2018年户籍人口约30万。上世纪80年代起,化隆人凭借精湛的拉面手艺走向全国各地,目前常年在外的从业人员超过10万,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影响化隆人迁往我国东部城市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 B政策因素 C经济因素 D婚姻家庭19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市可以缓解A化隆县的人地矛盾 B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C东部城市就业压力 D东部城市的环境压力20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

8、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5左图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下图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下题。“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将(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缓解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减少的趋势 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A B C D图a示意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图b示意某发达地区(该地区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图a中三条曲线分别对应20052016年上海市总人口、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的是()A甲、乙、丙

9、B丙、乙、甲 C乙、丙、甲 D丙、甲、乙22根据文字和图b信息可以推测,该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缓慢1529岁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出生率低,人口抚养比下降3050岁劳动力比重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增长快A B C D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23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B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二、综合题25下表描述了A、B两国人口按年龄结构分布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10、B国大于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0%,说明出现了严重的_化。(2)A国的人口结构,对该国人口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年轻人的比例_,人口将_;对该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_。(3)A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4)A、B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除可以用表格表示外,还有其他形式,如下图所示。请你再设计一种新图形来表示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情况。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原因。(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

11、好哪些方面的工作?(3)在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研究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提供依据。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 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 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

12、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下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指出苏北老龄型人口类型的变化。(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B【解析】据图计算可知,全国老年人口数量未超过2亿,故A项错误;据图可简单读出,沪宁杭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故B项正确;上海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山东,但老龄化人口的数量

13、低于于山东,故C项错误;青藏高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故平均年龄最低,D项错误。2B【解析】根据图例,俄罗斯国内东部地区迁入人口多,西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人口由西部向东部迁移。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到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扶持东部地区开发,B对。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是人口迁出的原因,A错。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C错。 俄罗斯鼓励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D错。3A 4C 5A 【解析】3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河南人口多是历史遗留问题,七大古都河南一个省就占了三个,河南从古代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地形平坦,适宜农业发展,气候适宜人类生存

14、,土地很肥沃,人们的繁衍思想浓厚,传统观念较强。重视家族和人丁兴旺的习俗,造成人口出生率高。商品流通量大,故 A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4图中的乙地为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其人口的分布主要受水资源分布的影响,C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C。5甲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低,应控制人口的增长,A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A。6B【解析】叙利亚内战导致大量难民涌入欧洲,难民潮对欧洲的主要影响有劳动力人口增多,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B对。人口增多,加重了社会负担,A错。迁入劳动力素质较低,不能提高工业化水平,C错。大量难民进入,社会负担加重,可能减缓城市化进程,D错。

15、7A 8C 【解析】7图中明显可以看出,自2002年开始,该市机械增长率一直高于自然增长率,所以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A正确;由于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是正值,该市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B错;该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为正,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大,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是经济因素,C错;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呈下降趋势,D错。选A正确。8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珠三角产业升级、劳动密集产业外迁,对外来劳动力吸引力减弱,并不是经济速度减缓和生态环境恶化,A、B错;近年来人口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流动减缓,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应是当时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吸引了人

16、口向该区域流动,C正确;农村经济和基础设施等都较城市落后,生存环境优于城市是错的,D错。选C正确。9A 10B 【解析】9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流动的原因。由图可知春运返程的主要出发地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春运返程的主要目的地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由此可推知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A选项正确。故选A。10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由图可知人口主要由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迁移,大量的人口迁入到沿海地区将减少沿海地区的人口容量,A选项错误;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B选项正确;这种人口流动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流出将加速人口老龄化

17、进程,C选项错误;增加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D选项错误。故选B。11B 12D 【解析】11从人口比重图可以计算出2015年该国人口总数为3亿多,从人口增长变化示意图可以判断自然增长率较低,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判断该国为美国,故选B。12根据预测,从2015年到2050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人口数量增长较慢;人口增长模式一直是现代型;美国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选D。13D 14B 15C 【解析】13由材料可知,“棒棒”是指以竹棒和绳索为劳动工具,在城市爬坡上坎、流动揽活,专门为市民日常生活、商业活动提供零星搬运劳务服务的打工农民,说明该城市地形

18、崎岖,在四个城市中深圳、成都及兰州地形较为平坦,而重庆地形崎岖,多棒棒军,故选D。14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农村经济体质改革,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有关,城市收入较高,对于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高,农村地区人口较多,人地矛盾尖锐,加之地形崎岖,导致“棒棒军”出现,故选B。15由于工作环境差,收入少,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以及装卸、运输机械化,城市生活成本高,棒棒军逐渐消失,故选C。16C 17D 【解析】16通过读图可知,流入人口中男女性别比小于户籍人口的男女性别比,说明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小,即流入人口中女性人口的比重大,选C。17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有:增加了该市的

19、就业压力、加大了该市的环境压力、加大了该市的基础设施的压力,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增加,对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影响不大。据此分析选D。18C 19A 【解析】18影响现代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东部地区经济远比内地发达,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流入,选C。19化隆人大量迁往东部城市可以缓解化隆县的人地矛盾,由于迁出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故该现象可能引发化隆县的老龄化问题;会加剧东部城市就业压力及东部城市的环境压力,据此分析选A。20A【解析】“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人口出生率将上升,能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对。人口出生率增加,将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对。人口出生率增大,有利于缓解劳

20、动适龄人口比重减少的趋势,对。可以缓解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不能解决,错。A对,B、C、D错。21D 22A 【解析】21图a中,总人口=户籍人口+常住外来人口,总人口曲线形态与外来人口曲线形态一致,丙是总人口,甲是外来人口,三条曲线分别对应20052016年上海市总人口、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的是丙、甲、乙,D对。A、B、C错。故选D。22根据文字和图b信息可以推测,该发达地区是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自然增长缓慢,对。1529岁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总人口呈上升趋势,人口抚养比上升,错。3050岁劳动力比重下降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数量下降

21、,错。A对,B、C、D错。故选A。23B 24B 【解析】23甲为人口金字塔图,塔基宽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丙为三角坐标图,0-14岁人口比重22%,15-64岁人口比重为72%,65岁以上人口比重6%,属于中年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D为柱状图,自然增长率是个负值,B正确。24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型;乙自然增长率低,但是死亡率和出生率都很高,属于原始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可知该国是发展中国家,B正确;从图中看不出丙地人口合理容量;丁地城市化水平从图中不能直接读出,且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速度一般较慢。25(1)人口老龄(2)高 增长快,人口压力增大 少年儿童比例上升,

22、教育培训经费增加;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增高;经济发展缓慢,消费水平降低(3)计划生育或控制人口数量(4)要求图例或注记正确,图形美观。如以下两例,其他形式合理也可。【解析】(1)B国大于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0%,说明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2)A国的人口结构,对该国人口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年轻人的比例高,人口将增长快,人口压力增大。对该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少年儿童比例上升,教育培训经费增加。人口增长快,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增高。少年人口抚养负担重,经济发展缓慢,消费水平降低。(3)A国人口增长过快,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或控制人口数量。(4)A、B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除可以用表

23、格表示外,还有其他形式来表示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情况。如用圆形、扇形、柱形图表示不同年龄人口所占比重。26(1)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2)防治土地沙漠化;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实行农牧结合;发展经济。(3)环境承载力决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达到最大值,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因此应控制人口。【解析】(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有石油、煤炭资源,说明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有铁路说明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2)

24、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必须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进行分析。(3)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实际人口密度必须低于这个值,如不加以控制,人口密度很快会逼近极限值;从环境角度分析新疆气候干旱,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27(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G型减幅显著, 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为A2 型;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A3、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2)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

25、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小,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年型人口。(3)苏南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 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4)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建构完善的养老体系;弘扬优秀的敬老文化。【解析】(1)阅读图文材料可知,2000-2001年,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G型减幅显著, 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为A2 型,说明老龄化加剧,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2)本题主要分析南通市优越的大气环境对南通老年人口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气候、空气质量等方面分析即可。(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南经济发展较快,从图中得知,苏南人口呈现年轻化,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吸引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同时高等教育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口,降低了苏南老龄化水平。(4)本题可以迁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来解答,主要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体系,弘扬敬老文化等方面分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