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355.93KB ,
资源ID:1485062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8506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学考试 专题复习光现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学考试 专题复习光现象.docx

1、中学考试 专题复习光现象专题复习:光现象光现象是中考必考内容,题量、难度都不大.题型多以选择、填空、作图、实验探究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和应用、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考试说明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知道光的折射现象;3.知道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4.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的一些实际应用;5.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和光的三原色;6.知道红外线及其实际应用;知道紫外线及其实际应用.7.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

2、镜的发散作用;认识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8.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认识凸透镜成像的一些实际应用;9.了解人眼成像的原理;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10.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一、考点解读: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光源能够_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电灯等.可分成_光源和_光源.月亮_(填“是”或“不是”)光源光线表示光的_和_的带箭头直线.它是为了表示光构建的一种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而光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影子小孔成像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的物体,

3、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_,如日食、月食、手影等成_立的_像;像的大小与孔和物体的距离有关,还跟孔和像的距离有关;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_.如:树下圆斑、针孔照相机等.应用激光准直、站队看齐、射击瞄准等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间物质运动得最快的速度,真空中的光速c_m/s;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_,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_.光年是光在一年里传播的_.它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1光年_m考点2:光的反射定义光射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在界面处被 回原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反射角 入射

4、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类型漫反射镜面反射反射面粗糙光滑图示特点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向着 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 视觉特征能从 看到物体只能在反射光的方向上看到物体且物体看起来明亮、刺眼相同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提示】(1)由于发生光的反射时,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故表述光反射定律时,应先说“反射光线”和“反射角”,反之就不符合逻辑关系.(2)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等于0度,反射角也等于0度;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增大.(3)光学作图时,一定要注意:线的虚实;角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这三个问题.(4)不要误以为镜面反射就一定亮,漫反射就一定暗,亮与暗,

5、是相对的.感觉亮暗关键是看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考点3:平面镜成像及应用装置过程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找到_,便于比较像物特点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_方格纸(或直尺)的用途:更好比较_在虚像处放置光屏的原因:_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像与物大小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成像原理应用梳妆镜、增大空间【提示】(1)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有两个距离很近的虚像的原因:玻璃板前后两个表面各成了一个像;所以用薄玻璃板进行实验时,蜡烛通过玻璃板前后两个面成的像距离近,

6、看起来几乎是一个像.(2)在较暗环境中进行实验,像就明亮些,更便于观察.(3)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发现普遍性规律.实像虚像形成实际光线会聚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承接能用光屏承接不能用光屏承接画法用实线表示用虚线表示观察可以用眼睛观察,可以用相机拍摄(4)实像与虚像: 考点4: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图示与规律与光反射定律的异同相同点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不同点反射角度相等;折射角度不等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 _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方向偏折,折射角_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

7、,折射光线向_方向偏折,折射角_入射角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水中鱼儿位置比实际位置高、玻璃砖使钢笔“错位”、海市蜃楼等应用解释光折射的相关现象和利用光折射规律进行相关的作图池底变浅原理:从池底A点来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_,折射角_入射角,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光是从A点射来的,A点就是A点的变_(填“高”或“低”)的虚像【提示】(1)发生光的折射的原因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线斜射时,才能发生折射现象.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等于0度,折射角也等于0度.光线发生折射时,在介质表面处,光线还会发生反射.(2)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

8、大.(3)在折射成像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点和像点在同一直线上.这一规律常用来进行相关的作图.考点5: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_成_ _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定义光谱上红端以外的光光谱上紫端以外的光特性热作用强化学效应强应用检测病情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合成维生素D遥控、遥感杀死微生物烘箱、烤炉致病、致癌【提示】(1)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白光不是单色光;(2)红、绿、蓝叫做色光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3)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升高时,它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加.声光传播 介质 介质 在真空中传

9、播 在真空中传播分类可听声可见光不可听声超声波不可见光红外线次声波紫外线(4)声与光的比较:考点6:透镜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外形特征中间_、边缘_中间_、边缘_光学作用对光有_ _的作用对光有_ _的作用相关概念三条特殊光线实际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远视镜近视镜【提示】(1)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凸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其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2)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若光线相互“靠近”,则光线_了;若光线相互“远离”,则光线_了.考点7: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实验装置过程蜡烛和光屏分居在凸透镜_;点燃蜡烛前,

10、调节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烛焰中心大致在_ _,目的是使像成在_ _.成像规律物距u像的特点像距v应用u2f_ _ _ _u2f_ _v2f测焦距fu2f_ _ _投影仪uf不成像uu(物像同侧)放大镜图示【提示】(1)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概括为“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2)同一凸透镜成像时,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远,像越大;物体离焦点越远,像越近,像越小;可概括为“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3)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可能原因:一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二是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或物体在焦点上.考点8:眼睛和眼镜 1.眼睛与照相机眼睛照相机成像元件晶状

11、体、角膜凸透镜承像元件视网膜光屏看远近不同物体的调节调节焦距调节像距【提示】人眼视物原理类似于照相机成像,光线从被观看的物体出发,经过角膜及晶状体的折射,会聚在视网膜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再通过视神经将这种信号传给大脑,人就看到了物体.2.近视眼和远视眼近视眼远视(老花)眼症状近处清晰,远处模糊远处清晰,近处模糊成因与图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矫正凹透镜凸透镜考点9: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则像一个普通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看到

12、微小的物体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一个放大镜二、各个击破:命题点1 光的直线传播例1:下列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手影B水面“倒影” C水中筷子“弯折” D雨后的彩虹小孔成像、影子形成、日食和月食是光直线传播的典例 1关于影子的形成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是光的反射形成 B是光的折射形成 C是光的色散形成 D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2如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插入水中的铅笔B自行车尾灯 C树荫下圆形光斑D水中“倒影”3夜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奇观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

13、 D光的折射命题点2光的反射规律及作图例2:如图是一束光射到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和法线 知道法线是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虚线;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关键是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如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 B放大镜把图案放大 C看镜子里的像 D日食的形成5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_(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14、),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6 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命题点3:平面镜成像及作图例3:如图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时,垂线和虚像都要用虚线表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及其所成的像其实是关于镜面对称的;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和形状相同,但左右相反 7如图所示,面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 )A是等大实像 B是放大虚像C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 D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8小芳站在水平镜前2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 m;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

15、中的像的大小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9如图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路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和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S命题点4光的折射规律与作图例4:我市罗城县怀群镇剑江两岸的山水可与桂林山水相媲美,游客撑着竹排在剑江中游玩时看到下列现象,由光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的“白云” B水中游动的鱼C两岸青山在水中的倒影 D岸边的游客在“树荫”下乘凉点拨: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必须记得相应知识的实例、典例岸上的物体在水里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人在岸上看见本身在水中的物体是光的折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对光折射的认识 10下列现象中,由光的

16、折射引起的是( )A海市蜃楼 B水中“月亮” C小孔成像 D墙上手影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 C人在墙上形成影子 D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12(2014柳州)在图中大致画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命题点5 :透镜例5: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从形状和对光线的作用来识别区分透镜种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对光线

17、有发散作用) 13(2015柳州)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镜是以下光学元件中的(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玻璃片14(2015来宾)右图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命题点6: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例6: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解答有关凸透镜成像的问题关键是熟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5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果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B蜡烛左移,光屏左移C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18、 D蜡烛左移,光屏右移16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7如图是嫦娥三号着陆器图片,该图是由月球车上全景相机拍摄的,拍照时,着陆器到镜头的距离要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两倍焦距,若要把着陆器的像拍得更大些,则应使照相机的镜头_(填“远离”或“靠近”)着陆

19、器一些命题点7:透镜作图例7:请在图中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通过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18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_透镜,乙透镜应是_透镜(填“凹”或“凸”)19请完成图示光路图命题点8:眼睛和眼镜例8:如图所示是_(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 ,这种眼睛应该佩戴_透镜做的眼镜正常人的眼睛成像在视网膜上,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

20、成像示意图:图中光线较平,表示从远处物体来的光;光线的交点表示物体所成的像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说明该眼睛折光能力太强,近视了,应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20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 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21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_(填“前”或“后”),矫正视力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透镜片做的眼镜22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青少年近视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而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在大约

21、_ cm处三、实验突破:命题点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历年来全国各地中考题光学类试题的典范一定要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尤其是像物等大且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例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应使玻璃板面与纸面保持_(2)为了探究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点燃了一支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实验中,我们_(填“透过”或“不用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然后用另一根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蜡烛B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前后左右移动蜡烛B,直至看上去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_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等的原因有:测量有误差、

22、玻璃板厚度的影响、标记蜡烛位置有误差等蜡烛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在像这一侧观察不到烛焰的像;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是区别实像和虚像的重要方法(3)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_.(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小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在_(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完成较好(6)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如果有3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7)移走后面的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上

23、放上光屏,在像的一侧观察,发现光屏上没有像呈现,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填“虚”或“实”)像 (8)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确定像的位置后测出了一组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即得出实验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小李的做法是否合理?_理由是:_.(9)经过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10)小明将蜡烛A向玻璃板移近2 cm,则蜡烛B应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2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1)在此实验中,玻璃板要求竖直放置,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而小明发现汽车的挡风玻璃却不会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

24、是为了_ A造型奇特 B减小外界噪音的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命题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相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规律总结、规律应用,是中考试题频繁考查的内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实验中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关键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要熟练掌握例2:小明在探究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以保证烛焰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2)接着小明将蜡烛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左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成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实像,此成像

25、特点可应用在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上(3)若把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蜡烛移到C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像,原因是_小豪也用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把蜡烛和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移动蜡烛与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记下蜡烛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烛焰像的大小/烛焰的大小130150.7220201315302412604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当物体向焦点移动时,物距变小,像距逐渐_,像的大小逐渐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2)四次实验中,像与物之间的最短距离是_cm,焦距是_cm.(3)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_ (4)小豪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四、整合集训: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A镜中花B水中桥 C林中影D缸中鱼2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3 “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