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2.95KB ,
资源ID:1485962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8596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堂新坐标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评.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堂新坐标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评.docx

1、课堂新坐标学年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评模块综合测评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六朝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序中提出的绘画“六法”成为中国后来绘画思想、艺术思想的指导原理。希腊人很早就提出“模仿自然”。谢赫“六法”中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就是模仿自然,它要求艺术家睁眼看世界:看形象、颜色,并把它表现出来。但是艺术家不能停留在这里,否则就是自然主义。艺术家要进一步表达出形象内部的生命,这就是“气韵生动”的要求。气韵生动,这是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的境界,

2、也是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与和谐。绘画有气韵,就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六朝山水画家宗炳,对着山水画弹琴说:“欲令众山皆响。”这说明山水画里有音乐的韵律。明代画家徐渭的驴背吟诗图,使人产生一种驴蹄行进的节奏感,似乎听见了驴蹄的的答答的声音,这是画家微妙的音乐感觉的传达。其实不单绘画如此,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韵”。再说“生动”。谢赫提出这个美学范畴,是有历史背景的。在汉代,无论绘画、雕塑、舞蹈、杂技,都是热烈飞动、虎虎有生气的。画家喜欢画龙、画虎、画飞鸟、画舞蹈中的人物。雕塑也大多表现动物。所以,谢赫的“气韵生动”,不仅仅是提出了一个

3、美学要求,而且首先是对汉代以来的艺术实践的一个理论概括和总结。谢赫以后,历代画论家对于“六法”继续有所发挥。如五代的荆浩解释“气韵”二字:“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笔法记)这就是说,艺术家要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取出对象的要点,同时在创造形象时又要隐去自己的笔迹,不使欣赏者看出自己的技巧。这样把自我融合在对象里,突出对象的有代表性的方面,就成为典型的形象了。这样的形象就能让欣赏者有丰富的想象余地。所以黄庭坚评李龙眠的画时说,“韵”者即有余不尽。为了达到“气韵生动”,达到对象的核心的真实,艺术家要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这就是顾恺之论画时说的“迁想妙得”。一幅画既然不仅

4、仅描写外形,而且要表现出内在神情,就要靠内心的体会,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对象形象内部去,这就叫“迁想”;经过一番曲折之后,把握了对象的真正神情,是为“妙得”。颊上三毛,可以说是“迁想妙得”了也就是把客观对象的真正特性与内在精神表现出来了。顾恺之说:“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是受了时代的限制。后来山水画发达起来以后,同样有人之灵魂在内,寄托了人的思想情感,表现了艺术家的个性。譬如倪云林画一幅茅亭,就不是一张建筑设计图,而是凝结着画家的思想情感,传达出了画家的风貌。这就同样需要“迁想妙得”。(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注】出于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

5、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喻文章或图画得神之处。1下列关于“气韵生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21680122】A艺术家要做到气韵生动,就不能只模仿自然,停留在自然之中,而是要进一步表达出形象内部的生命。B气韵生动,不仅是一个美学要求,而且还是对汉代以来的艺术实践的一个理论概括和总结。C气韵生动,要求艺术家进一步表达出形象内部的生命,它是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D自谢赫提出“气韵生动”以来,历代画论家对它进行了充实,使其内容不断得到完善。【解析】B项,偷换概念。原文“对汉代以来的艺术实践的一个理论概括和总结

6、”的是“谢赫的气韵生动”。【答案】B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导学号:21680123】A“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和希腊人提出的“模仿自然”的说法是一致的,它要求艺术家要认真观察艺术对象的形象和颜色并把它表现出来。B气韵,即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与和谐;绘画的气韵,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中国建筑、园林和雕塑中的气韵也是如此。C要成为典型的形象,就得把自我融合在对象里,突出对象有代表性的方面。这种形象能让欣赏者有很多想象空间。D谢赫提出气韵生动这个美学范畴,是有历史背景的,因为汉代的绘画、雕塑的对象都是热烈飞动、虎虎有生气的动物。【解析】D项,断章取义。原文说“热烈飞动、虎虎

7、有生气”的是绘画、雕塑、舞蹈、杂技的意境;画家喜欢画人物,雕塑大都是动物,这里说成都是动物了。【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真正的艺术家不能只停留在睁眼看世界、只表现形象与颜色上,而要能做到气韵生动、迁想妙得。B作者不赞同顾恺之说的画台榭就不能迁想妙得的思想,他认为在山水画发达了的今天,人们都能做到迁想妙得。C徐渭的驴背吟诗图真正做到了气韵生动,它似乎能让人听见驴蹄的的答答的声音,能传达画家微妙的音乐感觉。D画家倪云林画的一幅茅亭,就打破了顾恺之“不待迁想妙得”之说,它已不是一张建筑设计图了,它凝结着画家的思想情感,已然做到了迁想妙得。【解析】B项中“人们都能做到

8、迁想妙得”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答案】B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陶回,丹杨人也。祖基,吴交州刺史。父抗,太子中庶子。回辟司空府中军、主簿,并不就。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从事中郎,迁司马。苏峻之役,回与孔坦言于导,请早出兵守江口,语在坦传。峻将至回复谓亮曰峻知石头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杨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亮不从。峻果由小丹杨经秣陵,迷失道,逢郡人,执以为乡导。时峻夜行,甚无部分。亮闻之,深悔不从回等之言。寻王师败绩,回还本县,收合义军,得千余人,并为步军,与陶侃、温峤等并力攻峻,又别破韩晃,以功封康乐伯

9、。时大贼新平,纲维弛废,司徒王导以回有器干,擢补北军中候,俄转中护军。久之,迁征虏将军、吴兴太守。时人饥谷贵,三吴尤甚。诏欲听相鬻卖,以拯一时之急。回上疏曰:“当今天下不普荒俭,唯独东土谷价偏贵,便相鬻卖,声必远流,北贼闻之,将窥疆场。如愚臣意,不如开仓廪以振之。”乃不待报,辄便开仓,及割府郡军资数万斛米以救乏绝,由是一境获全。既而下诏,并敕会稽、吴郡依回振恤,二郡赖之。在郡四年,征拜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如故。回性雅正,不惮强御。丹杨尹桓景佞事王导,甚为导所昵。回常慷慨谓景非正人,不宜亲狎。会荧惑守南斗经旬,导语回曰:“南斗,扬州分,而荧惑守之,吾当逊位以厌此谪。”回答曰:“公以明德

10、作相,辅弼圣主,当亲忠贞,远邪佞,而与桓景造膝,荧惑何由退舍!”导深愧之。咸和二年,以疾辞职,帝不许。徙护军将军,常侍、领军如故,未拜,卒,年五十一。谥曰威。(选自晋书陶回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峻将至/回复谓亮曰/峻知石头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杨/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亮/不从B峻将至/回复谓亮曰/峻知石头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杨/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亮不从C峻将至/回复谓亮曰/峻知石头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杨南道步来/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亮不从D峻将至/回复谓亮曰/峻知石头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杨南道步来

11、/宜伏兵要之/可一战而擒亮/不从【解析】“重戍”为“重兵守卫”之意,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A、B两项,句末的“亮”指的是庾亮,这里是陶回给出建议,而庾亮没有听从,所以“亮不从”中间不可断开,可排除D项。【答案】C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21680124】A主簿,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属于文官,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B仓廪,中国古代储藏米谷之所。其中储藏谷物的叫廪,储藏米的叫仓。C斛,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D造膝,即促膝,古人交谈时对坐,常膝头相近,形容亲切交谈或密谈。【解析】根据古代储

12、藏知识,储藏谷物的叫仓,储藏米的叫廪。【答案】B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峻之战时,陶回和孔坦向王导进言,请求早出兵防守长江渡口,但是王导没有采纳,最后错失良机,后悔不已。B陶回任吴兴太守时,曾遇到饥荒导致粮贵,三吴地区特别严重。诏令想听任百姓卖儿卖女,以救一时之急。C陶回禀性高尚正直,不畏强权。他对丹杨尹桓景的行为非常反感,认为他不是正人君子,曾劝告王导远离桓景。D陶回上书朝廷建议开仓廪救济百姓,未等批复,就自行开仓,还拿出府郡的军粮几万斛米来救济穷困的百姓,境内百姓因此得以保全。【解析】“王导没有采纳”错,原文说的是“亮不从”,是说庾亮没有听从陶回的意

13、见,并非王导。【答案】A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峻果由小丹杨经秣陵,迷失道,逢郡人,执以为乡导。(5分)译文:_(2)当今天下不普荒俭,唯独东土谷价偏贵,便相鬻卖,声必远流。(5分)译文:_【答案】(1)苏峻果然从小丹杨经由秣陵,迷失道路,碰见当地人,抓住他让他当向导。(得分点:“果”“逢”“执”各1分,大意2分)(2)当今天下不是普遍饥荒歉收,只有东方谷价偏贵,就让百姓卖儿卖女,消息势必远远传开。(得分点:“普”“鬻”“声”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陶回是丹杨人。祖父陶基是吴国交州刺史。父亲陶抗,是太子中庶子。陶回被征召为司空府中军、主簿,都不就任。大将军王敦

14、任命他为参军,转任州别驾。王敦死后,司徒王导引荐他为从事中郎,迁任司马。平定苏峻之乱时,陶回和孔坦向王导进言,请求早出兵防守长江渡口,事情记载在孔坦传中。苏峻将要到时,陶回又对庾亮说:“苏峻知道石头城有重兵守卫,不敢直下,必定朝小丹杨南路步行而来,应当埋伏兵士截击他,可以一战而擒拿他。”庾亮不听他的。苏峻果然从小丹杨经由秣陵,迷失道路,碰见当地人,抓住他让他当向导。当时苏峻在夜里行军,队形很不整齐。庾亮听说后,很后悔没有听从陶回等的计策。不久朝廷的军队大败,陶回回到本县,聚集义军,得到千余人,都是步兵,与陶侃、温峤等合力攻击苏峻,又另击败韩晃,因为功劳被封为康乐伯。当时刚刚平定了大贼,法纪松弛

15、,司徒王导因陶回有才干,提拔他补北军中候,不久转任中护军。过了很久,升任征虏将军、吴兴太守。当时饥荒导致粮贵,三吴地区特别严重。诏令想听任百姓卖儿卖女,以救一时之急。陶回上书说:“当今天下不是普遍饥荒歉收,只有东方谷价偏贵,就让百姓卖儿卖女,消息势必远远传开,北贼听说后,将会窥伺边境。依我之见,不如打开仓廪救济百姓。”于是不等批复,自己便开仓,还拿出府郡的军粮几万斛米来救济穷困的百姓,境内百姓因此得以保全。不久朝廷下诏令,并命令会稽、吴郡都依照陶回的办法赈济,二郡百姓也靠此得以保全。在郡中四年,被征召授予领军将军的官职,加封散骑常侍,征虏将军如旧。陶回禀性高尚正直,不畏强权。丹杨尹桓景谄媚讨好

16、王导,很受王导喜爱。陶回经常慷慨激愤地说桓景不是正人君子,不宜亲近。正碰上荧惑星迫近南斗星十天,王导对陶回说:“南斗是扬州的分野,而荧惑星迫近它,我应当退位避除灾祸。”陶回回答说:“您凭着明德做宰相,辅佐圣主,应当亲近忠诚坚贞之人,疏远邪恶奸佞之人,可是您与桓景这么亲近,荧惑星怎么会退去呢!”王导很惭愧。咸和二年,(陶回)因病请求辞职,皇帝不同意。调任护军将军,常侍、领军如旧,没有就任,去世,时年五十一岁。谥号威。(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回答89题。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春夜别友人银

17、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注】春秋时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8第一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技巧?请简要分析。(5分)【导学号:21680125】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结合注释,可知用了魏绛和窦宪的典故,而“匈奴犹未灭”“言追六郡雄”显然也另有出处,据此可知本诗最为突出的艺术技巧是用典。在作答时首先指明所用典故,然后分析用典的意义,即指明所用典故的表意作用。【答案】用典,全诗用霍去病、魏绛、六郡豪杰、窦宪等四个典

18、故,肯定了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扬名塞外。9陈子昂的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_【解析】作答本题,既要指明两诗感情上的差别,又要点明表达情感的方法上的不同。就感情而言,前一首慷慨激昂,奋发向上;后一首情深意挚,哀而不作。就表达情感的方法而言,前一首着眼大处,后一首着眼景物描写。【答案】送魏大从军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全诗语气慷慨雄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春夜别友人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朋友间的深挚情意,离情缠绵而不过分哀伤。(意思对即可给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导学号:2168

19、0126】(1)生活中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来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2)苏轼赤壁赋中感叹人生短暂、转瞬即逝,不能像大自然那样万古永存的诗句是“_,_”。(3)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_,_”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

20、,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镶牙左袁炳发镶牙左原来叫左狗剩。左狗剩八岁这年的春分时节,苇子沟流行一场怪病,爹娘全死了。苇子沟还死了很多人,而左狗剩再次躲过人灾活了下来。左狗剩成了孤儿。没了爹娘的孩子苦,从此左狗剩开始东一家西一家地讨饭吃。用左狗剩自己的话说:苇子沟家家户户都吃了个遍。苇子沟的人说:狗剩这孩子机灵懂事,眼里有活儿,从来闲不着,吃饭不但看人脸色,而且净挑剩菜剩饭吃。左狗剩吃百家饭长成了大小伙子,只是后天的缺欠没办法,他还是瘦瘦弱弱的。长大了的左狗剩,去苇子沟王大膏药的药铺当了伙计。寄人篱下的日子终究不好过,左狗剩不

21、爱言语,胆小怕事。一只老鼠在他面前跑过,他都要吓得大叫一声。苇子沟的爷们就都嘲笑他,说他是连半个女人都不如的男人。左狗剩当了药铺的伙计不久,日本兵驻进了苇子沟,人们开始心惊肉跳地过日子。临近年关,铺子里要进一些紧缺的药材。别人拖家带口事事忙,只有左狗剩光棍一条没什么牵挂。左狗剩做事又不张扬、稳当,以前跟王大膏药也去过几趟哈尔滨,王大膏药就把这事儿交给了他。那时去哈尔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沿途经常有胡子出没打劫,弄不好会把命都搭上的。小年儿那天早上,左狗剩喂饱了马,套上了爬犁。王大膏药特意嘱咐他说:“把钱藏好,早去早回。”左狗剩点点头,坐上爬犁,挥鞭“驾”的一声,马爬犁便沿着雪道一溜烟儿地上路了。

22、一路上,他牢记着掌柜的嘱咐,紧赶慢赶,没出什么事。挨近韩家洼子眼瞅着快要到哈尔滨时,马突然停下,站在那儿“喷儿喷儿”地打起了响鼻。左狗剩看过去,原来雪路上横倒着一个人。左狗剩坐在马爬犁上没动,他朝那人喊话,那人丝毫动静没有。左狗剩立时吓出一身冷汗,以为自己中了胡子设下的埋伏。他使劲勒了勒马缰,想掉头往回跑,可又一想,掌柜托付的事还没办。犹豫了半晌,左狗剩咬咬牙,慢慢走下爬犁,拿起一根木棒,一步一步向那人走了过去家里的王大膏药急了,这左狗剩走了这么多天怎么还不回来?有人说:“莫不是拿钱跑了吧?”王大膏药十分肯定地说:“不可能!这孩子我是看着长大的,他不是那样的人。等等吧,但愿别出什么事。”果然,

23、十几天后,左狗剩回来了,还带回了要买的药材,只是跟王大膏药交代完这次买卖后,左狗剩就离开了苇子沟。数月后,左狗剩又回到了苇子沟。此时,左狗剩的一身行头光鲜体面,看上去很是精神干练,言谈举止间了无旧日猥琐的影子。没多久,苇子沟就多了一家专以镶牙为主的牙所,它的主人就是左狗剩。这在苇子沟还是独一份,相继治好了十几个别人治不好的牙病之后,左狗剩便出名了。镶牙左的名字在苇子沟被人叫开了。镶牙左人好,不忘本,逢年过节还不忘带着礼品去王大膏药家去拜年,就是当年他吃过饭的那些人家,遇到困难他都要出手相帮。日本人也经常光顾镶牙左。长了,就有闲言,说镶牙左不该给日本人治牙,没骨气。镶牙左听后,说:“我是牙医,对

24、牙不对人。”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日本兵营里有人陆续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日本人就加强了苇子沟的治安管理。夜里,日本营还增加了岗哨!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苇子沟的人隔三差五地就能看到日本人的人头被悬挂在东门的城墙上。有一天,人们竟看到了四个日本兵的人头,被一截铁线串连在一起,挂在城墙上。日本人在苇子沟挨家挨户大搜捕,结果一无所获。一切来得似乎是那么突然,镶牙左失踪了。随着镶牙左的失踪,人们在城墙上看到了日本人悬赏镶牙左的告示。苇子沟的人这才知道,一切均是镶牙左所为。新中国成立后多年,苇子沟人在县志上看到这样一条记载:镶牙左原名左狗剩,1916年生于苇子沟城西门外。左狗剩在一次去哈尔滨的途中,路

25、救珠河游击队指导员,后被发展成为共产党员,受组织派遣,到苇子沟以牙所做掩护,从事党的地下交通工作。在做地下交通工作时,暗杀日本人无数,后身份暴露撤离,转战汤旺河、小兴安岭各地,1945年在萝北县歼敌战斗中牺牲,时年29岁。(选自2015年8月小说选刊,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导学号:21680127】A左狗剩八岁就死了爹娘成为孤儿,孤苦伶仃,因此他不爱言语,胆小怕事,就连半个女人都赶不上。B左狗剩在药铺当伙计,勤快能干,做事稳当,深得老板王大膏药的信任,当有人说他拿钱跑路时,药铺老板坚决予以否认。C小说叙述左狗剩去哈尔滨路上遇到雪

26、中横倒的人时,只交代到“一步一步向那人走了过去”就戛然而止,这是运用了“留白”技巧,设置悬念,增强故事的趣味性。D镶牙左给日本人治牙,周围的人骂他没有骨气,而他却说“我是牙医,对牙不对人”,显示出他高尚的医德。E文学艺术作品讲究含蓄美,实际上就是给读者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而这篇小说的结尾虽然具有补充情节的作用,却显得太直露,有画蛇添足之嫌。【解析】A项,“就连半个女人都赶不上”属于曲解文意,这是苇子沟的爷们嘲笑的话语,而非实写。D项,“显示出他高尚的医德”属于断章取义,不符合小说的主旨。E项,“显得太直露”与“有画蛇添足之嫌”这两点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却表达得太绝对。【答案】BC(2)小说中左狗

27、剩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请分条简要归纳概括。(6分)_【解析】“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点出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要结合文本分析。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与其他人物的对比入手。从“左狗剩八岁爹娘全死了”得知是个孤儿;从“狗剩这孩子机灵懂事而且净挑剩菜剩饭吃”看出机灵懂事、勤快能干;“左狗剩不爱言语、胆小怕事说他是连半个女人都不如的男人”得知胆小怕事、寡言少语、懦弱;“左狗剩做事又不张扬、稳当”;“左狗剩在一次去哈尔滨的途中,路救珠河游击队指导员”看出善良本分、救人于危难之中;借开诊所杀鬼子并保守机密,可见他机智勇敢。【答案】是一个童年时就父母双亡的孤儿。从小就机灵懂事,勤快能干。长大后胆小怕事,寡

28、言少语,懦弱。做事稳当不张扬。善良本分,救人于危难之中。参加革命,机智勇敢。(每点1分)(3)文中两处画波浪线部分都是对左狗剩的描写,请结合全文分析这两处描写的作用。(6分)【导学号:21680128】_【解析】左狗剩从胆小怕事到最终的坚强勇敢,这是一个革命战士成长的过程;这两处描写,前后对比;小说没有直接交代左狗剩的革命成长过程,但是这两处描写暗示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变化,这是小说情节结构方面的巧妙构思;情节的推进,人物的成长变化,一步步揭示主题,这是在小说主旨方面的作用。【答案】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刻画小说主人公从过去胆小怕事转变得体面、干练,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暗示主人公已经从一个懦弱的伙计成长为一个坚强的战士;在小说情节上,为下文主人公开展革命活动、暗杀日本侵略者埋下伏笔,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在小说主题方面,为小说一步步揭示主旨,歌颂英雄人物,层层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小说的题目是“镶牙左”,而主人公的真正名字叫“左狗剩”,你是如何理解这两种称呼及其变化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见解。(8分)_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