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23.38KB ,
资源ID:1489999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8999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大纲.docx

1、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大纲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开课单位:医学技术学院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32学分数:2课程代码: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考核性质考查课适用专业: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组织学与胚胎学属于医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属于形态学科,是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学习生理、生化、病理等后续课程和临床实践所必备的基础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主要课程,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构,了解其相关的功能

2、;理解胚胎发生过程和常见畸形成因。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能力和组织结构的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均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组织学的概念,常用的组织学研究方法,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各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人胚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上皮的特殊结构,骨髓的结构、血细胞的发生,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生殖系统的结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

3、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常用的组织学的研究方法,了解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组织学的研究方法,难点是组织学的研究方法。【教学内容】一、人体组织胚胎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二、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方法1、固定组织的观察,石蜡切片制备和染色法。2、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反应三、组织胚胎学的学习方法【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探究和反思第二章 细胞【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细胞的基本单位的概念及其光镜下的基本结构,了解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分期和特

4、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细胞的基本单位的概念及其光镜下的基本结构,难点是各种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和主要功能。【教学内容】一、细胞的概况1、细胞的大小、形态2、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二、细胞的结构1、细胞膜: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主要功能。2、细胞质:细胞基质,细胞器,包含物。3、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染色体,核基质和核内骨架。三、细胞增殖1、细胞周期2、间期细胞各期特点3、分裂期细胞的特点四、细胞的运动性【教学建议】 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提问第三章 上皮组织【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类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了解腺上皮和腺的概念,理解上皮细胞

5、侧面连接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被覆上皮一般特点、分类,及特殊结构,难点上皮细胞侧面连接。【教学内容】第一节 被覆上皮一、被覆上皮的类型和结构1、概述: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2、被覆上皮:分类的依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单层扁平上皮二、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1、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微绒毛、纤毛。2、上皮细胞侧面的特殊结构:细胞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和连接复合体。3、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特殊结构: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第二节 腺上皮和腺一、腺细胞的类型腺上皮和腺的概念,腺的分类和结

6、构,腺细胞的分泌物的释放方式。二、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1、外分泌腺的特征2、内分泌腺的特征【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提问第四章 结缔组织【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结缔组织分类、疏松结缔组织和血液的构成及其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熟悉三种纤维的形态结构、功能,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功能,血细胞的发生。【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疏松结缔组织细胞成分、骨组织的细胞成分、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白细胞的结构特点及分类,难点是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成分。【教学内容】第一节 固有结缔组织一、概述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二、疏松结缔组织1、纤维:胶原纤

7、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的形态结构,理化性质和机能意义。 2、基质:主要化学成分及机能意义。组织液的形成。 3、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和白细胞。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三、致密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的分布、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四、脂肪组织脂肪组织的分布、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五、网状组织网状组织的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第二节 软骨和骨一、软骨1、一般特点和分类。2、透明软骨的结构和分布,软骨膜的结构和功能。3、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构造特点和分布。二、骨1、骨组织的结构,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

8、来源、结构和功能,骨质和骨板的概念。2、长骨的结构:骨松质结构特点,骨密质的结构,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哈佛氏系统(骨单位)、间骨板。骨膜的结构与功能。3、骨发生:骨发生的两种形式。4、血细胞发生过程。 第三节 血液一、概述血液的组成和血液有形成分的分类。二、红细胞1、红细胞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2、网织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3、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的正常值。三、白细胞1、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2、各类白细胞的形态、结构、百分数和功能。3、三种有粒白细胞颗粒的超微结构和所含物质。4、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功能。四、血小板血小板的形态,显微结构,正常值和功能。五、

9、血液有形成分的发生规律【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五章 肌组织【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骨骼肌的形态、肌原纤维的一般结构,熟悉三种肌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了解肌组织的分类与功能。【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心肌纤维的光镜和超微结构的特点,难点是骨骼肌收缩的结构基础。【教学内容】第一节 骨骼肌一、概述骨骼肌的一般特点和分布。二、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1、骨骼肌纤维的细胞形态2、骨骼肌纤维的细胞核的形态特征。3、骨骼肌纤维的肌浆的组成。三、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1、肌原纤维的组成及结构。2、横小管的分布和功能。3、肌浆网的结构和功能。四、骨骼

10、骨纤维收缩机制肌丝滑动学说。第二节 心肌一、概述心肌的一般特点和分布。二、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1、心肌纤维的细胞形态。2、心肌纤维的细胞核形态特征。3、心肌纤维的肌浆组成。4、心肌纤维的闰盘的特点。三、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1、肌原纤维的组成及结构。2、横小管的分布和功能。3、肌浆网的结构和功能。4、心肌闰盘的分布和结构。第三节 平滑肌一、概述平滑肌的一般特点和分布。二、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1、平滑肌纤维的细胞形态及排列方式。2、平滑肌纤维的细胞核的结构特征。3、平滑肌纤维的肌浆组成。三、平滑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平滑肌纤维的超微结构特征。【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启发和讨论第六章

11、 神经组织【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功能、突触的结构,熟悉神经元的分类与功能,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形态结构与功能。神经末梢的形态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突出的结构及功能,神经纤维的分类、结构与功能,难点是突出的结构及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 神经元一、概述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二、神经元1、神经元的形态和结构。细胞体:细胞核的特点。细胞质内的尼氏体的形态,超微结构与功能。神经纤维的构成。突起:树突和轴突的结构特点和功能。2、神经元的分类,按形态、功能、和递质分类。三、突触1、突触的概念。2、化学突触的结构与机能意义。第二节 神经胶

12、质细胞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1、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2、各类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3、血脑屏障的结构。二、周围神经系统内的神经胶质细胞1、施万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2、被囊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第三节 神经纤维和神经一、神经纤维的分类1、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施万细胞与神经膜及髓鞘的关系,少突胶质细胞与中枢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关系。2、无髓神经纤维的构造。二、周围神经的构造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束及外面包裹的结缔组织构成。 第四节 神经末梢一、感觉神经末梢1、感受器的概念。2、感觉神经末梢的分布、结构和功能。二、运动神经末梢1、效应器的概念。2、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板

13、)的显微和超微结构。【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启发第七章 循环系统【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心壁和动脉壁的结构。熟悉动脉和毛细血管分类、结构、功能,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构。了解静脉的分类、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心壁和动脉壁结构,难点是心脏的传导系统。【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脏一、心脏的组织结构1、心壁的构造: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2、心瓣膜的构造。二、心脏的传导系统1、心传导系的组成。2、束细胞的构造特点。第二节 血管一、血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1、内膜的结构特点。2、中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3、外膜结构特点。二、动脉1、大、中、小、微动脉的结构特点。2、大

14、、中、小、微动脉的机能意义。三、毛细血管1、毛细血管的分布、分类。2、各类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及其机能意义。四、静脉1、静脉的结构特点。2、静脉与动脉的区别。第二节 微循环一、概述1、微循环的概念。2、微循环的功能。二、微循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1、组成: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微静脉。2、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反思和提问第八章 免疫系统【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淋巴器官的结构、功能。熟悉淋巴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的类型与功能。了解淋巴组织的结构、分类,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意义。【教

15、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淋巴结、脾的结构,淋巴结再循环的途径及意义,难点是淋巴细胞再循环。【教学内容】第一节 免疫细胞一、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二、淋巴细胞1、淋巴细胞的分类。2、淋巴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1、单核吞噬细胞的概念和组成。2、单核吞噬细胞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四、抗原提呈细胞1、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2、抗原提呈细胞的类型。第二节 淋巴组织一、淋巴组织的类型、分布和结构1、弥散淋巴组织的分布和结构。2、淋巴小结的分布和结构。第三节 淋巴器官一、淋巴器官的组成1、中枢淋巴器官2、外周淋巴器官二、胸腺1、胸腺的组织结构。2、胸腺的功能。三、淋巴结1、组织结构:被膜与小

16、梁。皮质:淋巴小结的结构,生发中心;付皮质区的位置、结构和意义;淋巴窦的结构和作用。髓质:髓索和髓窦的结构。2、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途径和意义。3、淋巴结的功能。四、脾脏1、组织结构,被膜和小梁。白髓:淋巴鞘,脾小体的结构特点与机能意义。红髓:脾索和脾窦的结构。边缘区。2、脾脏的血液供应。3、脾脏的功能。【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自学为主,辅以读书指导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甲状腺、肾上腺、腺垂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熟悉肾上腺的结构特点及分泌的激素。了解甲状旁腺的结构和分泌的激素。【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甲状腺、肾上腺、腺垂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难点是肾上腺的结构特

17、点及分泌的激素,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 甲状腺一、概述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2、内分泌腺的共同特点,两类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二、甲状腺的结构1、甲状腺的结构:滤泡上皮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滤泡旁细胞的形态结构、分布。2、甲状腺的功能:滤泡上皮细胞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功能,滤泡旁细胞的和功能。第二节 甲状旁腺一、甲状旁腺的结构特点1、主细胞的结构特点。2、嗜酸性细胞的结构特点。二、甲状旁腺的功能意义1、主细胞的功能。2、嗜酸性细胞的功能第三节 肾上腺一、肾上腺的组成构由被摸和肾上腺实质组成,肾上腺实质分为周边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二、皮质1、皮质区的结构:由外向里分为球

18、状带,束状带,网状带。2、皮质区各条带所分泌的激素及激素的作用。三、髓质1、构成髓质的髓质细胞的结构特征。2、髓质细胞分泌的激素及激素的作用。 第四节 垂体一、腺垂体1、腺垂体的结构。2、腺垂体远侧部的细胞类型、结构。3、腺垂体的结节部和中间部的构造。4、腺垂体远侧部所分泌的激素及激素的作用。二、神经垂体1、神经垂体的结构。2、神经垂体所分泌的激素及激素的作用。三、垂体门脉系统1、垂体门脉系统及其意义。2、丘脑下部与垂体的关系。【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探究和启发第十章 消化系统【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消化管的一般结构;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肝、胰的

19、结构与功能。熟悉胃底腺的细胞构成、功能。了解消化管的内分泌细胞。【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各消化腺及胃底腺的结构与功能。难点是肝的一般结构,肝细胞、肝血窦的结构及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 消化管一、消化管的基本结构1、消化管的管壁的一般结构。2、消化管的管壁的机能意义。二、各消化管的组织结构1、口腔黏膜的组织结构2、食管的组织结构。3、胃的结构和功能。胃底腺的细胞类型,各类细胞的分布、结构及功能。壁细胞及主细胞的超微结构。贲门腺和幽门腺的结构特点。4、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粘膜的结构特点及机能意义。绒毛的形态结构。柱状上皮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及功能。肠腺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类型。淋巴

20、组织的分布特点及机能意义。5、大肠:结肠、阑尾和直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6、消化管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点、分布、类型和功能。第三节 消化腺一、大唾液腺1、三种腺泡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2、导管的分段及其结构特点。二、胰腺1、胰腺外分泌部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点。2、胰腺外分泌不分泌的胰液组成成分及其功能。3、胰岛的结构特点和细胞类型、构造及功能。三、肝脏1、肝脏的一般结构。 2、肝小叶的形态和结构:肝板、肝细胞、胆小管、肝血窦、狄氏间隙的位置关系、显微和超微结构及极能意义,门管区的结构。 3、肝脏血液循环的途径和特点,肝的排泄管。【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提问第十一章 呼

21、吸系统【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支气管、气管的结构;肺泡的结构与功能。熟悉肺导气部的组织结构。了解肺的血管和淋巴。【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气管和肺的微细结构,肺泡细胞的超微结构,气血屏障。难点是呼吸部管壁的变化规律,肺泡管和肺泡囊的结构。【教学内容】第一节 鼻腔一、概述1、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鼻腔的分部。二、鼻粘膜的结构特点1、前庭部的组织结构,上皮的类型以及黏膜的作用。2、呼吸部的组织结构,上皮的类型以及黏膜的作用。3、嗅部的组织结构,上皮的类型以及黏膜的作用。第二节 喉一、喉的分布及功能1、喉的分布2、喉的功能二、喉的组织结构1、喉黏膜的结构及上皮的类型。2、喉的其他结构及其

22、作用。第三节 气管和支气管一、黏膜1、上皮的类型,上皮细胞的类型及其作用。2、固有层的结构。3、主支气管及其分支的上皮的变化。二、黏膜下层1、黏膜下层的组织结构。2、黏膜下层混合性腺及分泌物。3、主支气管及其分支的分泌腺的变化。三、外膜1、外膜的组织结构。2、主支气管及其分支的管壁的外膜的变化。第四节 肺一、肺的组织结构1、肺的一般结构。2、肺内导气部结构变化规律和机能意义。3、肺呼吸部各段的结构特点。4、肺泡的形态,肺泡上皮细胞的结构特征和生理作用,肺泡隔的结构与机能意义。5、气血屏障的组成和机能意义。二、肺的间质 1、肺间质的组成。2、肺巨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三、肺的血管1、肺循环的特点。

23、2、支气管循环的特点。【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提问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肾的组织结构,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球旁复合体的结构及功能。熟悉结合小管、肾间质。了解肾的一般构造;输尿管、膀胱。【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肾单位的组成与功能。难点是球旁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 肾一、概述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肾的一般结构。二、肾单位1、肾单位的概念、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位置。2、浅表肾单位,髓旁肾单位。3、肾小体及其滤过屏障的结构与功能,肾小管各段的显微和超微结构与功能。三、集合管1、集合管的分布和组成。2、集合小管的结构和功能

24、。四、球旁复合体1、肾小球旁器的分布和组成。2、肾小球旁器的结构和功能。五、肾内血液循环肾内血液循环的特点和功能意义。第二节 排尿管道一、输尿管输尿管的结构特点。二、排尿管道膀胱和尿道的结构特点。【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提问第十三、十四章 生殖系统【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睾丸的结构,曲精小管的结构及精子发生;卵巢的结构、卵泡的发育过程。排卵,黄体的形成和功能;子宫的结构与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熟悉间质细胞的形态、功能、,附睾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男性附属腺。【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生精小管的结构,子宫的微细结构,卵泡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排卵及黄体的形成与退化。难点是生

25、精细胞的生长发育,卵泡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的形成与退化。【教学内容】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一、睾丸1、睾丸的一般结构。2、曲细精管的结构特点。3、男性生殖细胞发育成熟的基本过程,精子的形态与构造。4、睾丸支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血睾屏障。5、睾丸间质细胞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6、睾丸的功能及内分泌调节。二、排精管道1、附睾的结构与功能。2、输精管的结构及功能。三、附属腺1、精囊腺的结构和功能。2、前列腺的结构和功能。3、尿道球腺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一、卵巢1、卵巢的一般结构。2、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的形态结构。3、排卵,黄体形态、结构、退

26、化和功能。4、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二、输卵管1、输卵管的结构与功能。三、子宫1、子宫的一般结构。2、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周期变化的关系【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提问第十五章 人体胚胎的发育【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受精的条件,植入过程,胚层的形成和分化,胎膜和胎盘。了解双胎、多胎和联胎,先天畸形的原因和防治。【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受精的条件,植入过程,胚层的形成和分化,胎膜和胎盘。难点是胚层的形成和分化。【教学内容】第一节 生殖细胞与受精一、生殖细胞1、两性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2、精子的生理成熟与获能。二、受精1、受精的概念。2、受精的时间、部位

27、、过程、意义和条件。第二节 卵裂和胚泡的形成一、卵裂1. 1、卵裂球形成的时间和部位。2、桑椹胚形成的时间和部位。二、胚泡的形成1、胚泡形成时间。2、部位胚泡的构造:滋养层、内细胞群、胚端滋养层。第三节 植入和胚层的形成一、植入1、植入的概念。2、植入的时间、部位、过程、意义和异常。3、蜕膜的分类及演变。二、胚层的形成1、三胚层的形成,内胚层和外胚层的形成。2、胚外中胚层,体蒂的形成;中胚层的形成和早期分化.3、体节、神经管、原始消化管的形成。第四节 胚体的形成和胚层分化一、胚体形成1、早期胚体外形的建立。二、胚层分化1、外胚层的分化:神经管的形成、无脑儿,脊髓脊柱裂,神经嵴的形成及分化,表面

28、外胚层的分化。2、中胚层的分化:轴旁中胚层,体节及分化;间介中胚层及分化;3、内胚层分化:原始消化管,前中后肠及其分化。口咽膜,泄殖腔膜,卵黄蒂。第五节 胎膜和胎盘一、 胎膜1、卵黄囊和尿囊的形成和演变。2、羊膜的形成、结构和机能,羊水。3、脐带的形成、构造和机能。4、绒毛膜的形成、分类和演变。二、胎盘1、胎盘的结构和功能。2、胎盘屏障。3、孪生和联体畸胎:致畸敏感期、引起先天性畸形的原因。【教学建议】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理论实践相结合四、学时分配序号内容理论学时实训学时合计1绪论2022细胞2023上皮组织2024结缔组织4265肌组织2026神经组织2027循环系统2028内

29、分泌系统2029消化系统20210呼吸系统20211泌尿系统20212男性生殖系统10113女性生殖系统10114人体胚胎发生224总学时28432五、课内实验/实训序号实验项目学时类型基本教学要求1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2验证必做2观看视频生命及胚胎的发生2验证选做注: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实训要求:必做/选做。六、考核方式与成绩分配比例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要坚持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要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在进行考核与评价时,应跟踪记录学生完成实训或者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评价学生在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出勤作业提问或实验10%20%0%30%70%七、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