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43.09KB ,
资源ID:1490895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9089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区域地理非洲和埃及高中考点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区域地理非洲和埃及高中考点复习资料.docx

1、区域地理非洲和埃及高中考点复习资料非洲和埃及【教与学目标】1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2非洲南北对称、呈带状分布的气候。3非洲丰富的资源。4非洲的人种、居民、国家。5埃及的位置和领土组成。6伊士运河的重要地位。7埃及的经济支柱。8能够在地图上指出非洲主要的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9能够根据地形、气候分析河流的流向和水文特征。10能够以阿斯旺水坝的建设为例分析水库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1能够根据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农业发展的区位。1、位置: (1)经纬度位置: 非洲全称为阿非利加州。“阿非利加”是“灼热”的意思。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介于17W一51E之间),赤道横穿中部,绝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

2、之间(介于37N一35S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南北对称分布,绝大部分在热带,属低纬度地区,20E对称分布,纵贯非洲大陆 )(2)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窄的红海,并以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图)。(3)相对位置:位于亚欧大陆西南端2、围(1)组成:非洲大陆和周围岛屿(主要有马达加斯加岛和加那利群岛)组成,总面积3000多平方千米,世界第二。(2)分区:按照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非洲常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非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属于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3)主要国家【国家数量大,

3、面积较小,国界线依据经纬线划分(曾沦为殖民地)】:非洲是国家最多的,共有54个国家(亚洲48个、欧洲44个、美洲35个、大洋洲14个)。重点掌握以下国家:北非:5个国家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几亚湾沿岸国家:尼日利亚(非洲人口最多,超过1亿人口)、加纳(可可著名)等。 赤道穿过的国家:6个国家加逢、刚果(布)、刚果(金)、乌干达、(维多利亚湖)、肯尼亚、索马里。南回归线穿过的国家:5个国家纳米比亚(非洲最后独立的国家)、博茨瓦纳(陆国)、南非(属发达国家,最后从白人统治解放出来的国家,盛产黄金)、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岛国:6个国家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科摩罗、塞舌尔、佛得角

4、、圣多美和普林西。其它:坦桑尼亚(盛产剑麻和丁香花)、赞比亚(盛产铜)中国援建的铁路坦赞铁路:赞比亚的卡皮里姆波希达累斯萨拉姆(赞比亚首都和著名港口)。埃塞俄比亚(高原之国)。索马里(非洲之角扼红)。3.概况(1).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有热带大陆之称(2).北部非洲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属阿拉伯民族。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故乡有黑非洲之称(3).非洲的政治地图和社会经济有很深的殖民烙印。二战前,非洲只有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目前,很多国家的经济以初级产品为主,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赞比亚铜,刚果金,几亚湾沿岸早期:象牙海岸 加纳:黄金海

5、岸可可、花生,东非高原牲畜产品)用于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 4)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非常严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中非西非东非缺粮严重,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4.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2).自然灾害(旱灾)频繁,不少国家政局不稳,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粮食产量很低,自然资源破坏严重5.原因(1).外因:长期殖民掠夺(2).因:生产关系落后(一夫多妻),生产力水平低下二、自然区域特征1、地形:高原大陆(四大特征)(1)整个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

6、起伏和缓。非洲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且起伏较小,被称为高原大陆。大陆周围,有狭窄的沿海平原。(2)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在撒哈拉以南,高原的海拔多在 1000米以上,比北非略高。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主要地形区: 非洲素有“高原大陆”之称,高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主要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海拔25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板块部裂赞比西河口,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板块外部裂红海,死海)非洲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东南部主要是得拉肯斯山脉,西北部主要是阿特拉斯山脉。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峰。垂直地带性明显,由于海拔高、气温低,

7、山顶有常年不化的积雪,赤首雪峰成为非洲著名的旅游景观。(图)非洲东南部的高原海拔大部分为1,0001500米。大陆的中部和北部地势较低,海拔大部分在500米以下。中部的刚果盆地,原是面积广大的陆湖,后来,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盆地长江切断巫山,湖水外泄而成)北部的撒哈拉沙漠,西起大西洋岸,东到红海之滨,面积77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沙漠。(3)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量小,流域面积小,缺少支流。其两条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地区,受气候干湿季影响,610月为汛期。(定期泛滥为农业带来肥沃的淤泥,是土壤肥力提高)刚果河主要流

8、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世界上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上下游丰富没有形成三角洲;中游航运条件好,无冰期,地势低平,水流平缓)(4)东非高原上有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地球的伤疤)地形 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东部高原上有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盆地凹陷形成。 【东非大裂谷】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 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有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 形成:板块裂处断裂形成。 【刚果盆地】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海岸线】平

9、直,海湾、半岛、岛屿少。最大海湾几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气候炎热多雨的热带大陆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围:它南起赞比西河的河口,向北经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原、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和约旦河谷(图),裂谷长6000多公里,宽5080公里。特点:两岸悬崖壁立,火山、地震频繁,谷地湖泊成串,形状狭长,有的深1,400多米,附近有许多死火山和活火山。例如在基伍湖附近的尼腊贡戈火山的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尼腊贡戈火山是一座海拔3470米的活火山,山顶终年被浓密的火山烟雾笼罩着。山顶上有长300米、

10、宽100米的火山口。火山口有一个炽热的岩浆湖。通红的岩浆沸腾翻滚,犹如将出炉的钢水,成为自然界一个壮丽的奇观。著名的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就位于裂谷带上。成因:东非大裂谷是个断层陷落带,它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巨大的断裂作用形成的。在太空中,宇航员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条地球裂缝。东非裂谷带,现在仍是地壳很不稳定的地带,火山、地震很多。根据海底扩一板块构造学说,东非大裂谷还将进一步向两侧扩,位于东非大裂谷带的红海,几亿年后会变成浩瀚的海洋。(4)非洲因高原逼近海岸,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 主要海湾:几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亚丁湾主要半岛:索马里半岛是非洲最大的半岛、西奈半岛主要岛屿:马达加

11、斯加是非洲最大的岛屿。主要尖角:好望角、厄加勒斯角2、气候热带大陆(三大特征) 非洲气候的特点是:气温高,干燥地区广(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带作南北对称分布。 (1)气温高非洲34的面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气候气候面积广大。绝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20以上,气候炎热,有“热带大陆”的称号。 (2)干燥地区广非洲降水很不均匀,北非降水稀少,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赤道和几亚湾沿岸降水丰富,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回归线两侧的热带沙漠地区降水很少。非洲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一个洲。撒哈拉沙漠为什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干燥的下沉气流控制,大气比较稳

12、定,降水少气温高,相对湿度很小,即使偶有降水,也很快蒸发干了;加上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降水更少,使沙漠伸到到西部沿海。这与世界上其他地带性沙漠的成因是相同的。那么为什么这个地区的沙漠面积特别大呢?首先是北回归线穿过北部较宽广而平坦的大陆,因为世界上其他副热带地区围大没有如此宽广平坦的陆地。撒哈拉地区东西长约5500公里,南北宽约1500公里,而在如此宽广的地域,地势高差却很小,这在世界上副热带地区是独一无二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它与欧亚大陆联系在一起,因此吹过这个地区东部的。东北信风是从大陆上吹来的干燥气流,受不到海洋的影响,以至于沙漠可以从大西洋沿岸一直延伸到红海沿岸,横贯整

13、个大陆。 非洲北部的高原地形单一,起伏不大,使热带干旱气候变化小、(3)气候带明显,而且南北对称分布成因:a.赤道穿过中部,南北跨度相当;b.地形比较单一,起伏和缓;c.加岸线直,因此,使气候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小,从而使非洲气候呈明显的带状且南北对称分布,纬度地带性明显气候类型及成因:a.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亚湾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这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加上几亚湾暖流的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b.热带草原气候从北、东、南三面围绕着热带雨林气候区,是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种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上,由

14、于地势高、气温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没有发育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是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c.在回归线附近,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d.在非洲大陆的南北两端,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E.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加上受沿岸的马达加斯加暖流影响,全年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非洲地跨南北两半球,赤道横贯中部。非洲南部和北部的季节相反。(4)非洲的哈马丹风非洲几亚湾沿岸气候炎热多雨,但每到冬半年,大约从10月、11 月到下年3月、4月期间,这里会刮来一种像火一样干热的风,这就是哈马丹风。当

15、哈马丹风吹来时,风力强劲,一路带来大量的干燥尘埃,悬浮在空间可达1500米以上高度。这些尘埃遮天蔽日,致使能见度极差,有时降到10米以,大大影响交通运输,迫使飞机停航。这种风每次一般持续25天,刮了几十个小时之后,狂风会源源不断地把撒哈拉沙漠的红色细沙夹带着吹来,在空中形成无数旋转着的六七百米高的沙柱,形成高不见顶的“土墙”,使天空红蒙蒙一片。待红色细沙沉降下来,本来绿色的被抹上了一层红色,屋顶、树木及其他植物的叶片上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红色尘埃,使得这里成了一片红色世界。 更可怕的是,几亚湾沿岸本来是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这里的人、动植物都适应了这种环境。但哈马丹凤的到来,带来了极端干燥的空气,

16、使本区的空气相对湿度急剧下降,空气也随之由湿润变得干燥,持续久了还会发生干旱,干裂成龟背状;放在桌上的面包由于水分的蒸发很快变成了面包渣;木质箱子由于木材失去水分而纷纷散架;甚至人也逃脱不了灾难,因为人们长期适应了潮湿的环境,一下子难以适应干热天气,极端干燥的空气使人的皮肤干燥裂口,难怪人们把它称为可怕的“魔风”。 形成哈马丹风的源地是炎热干燥的撒哈拉沙漠中心,每年北半球冬季,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地区之一,从而在这里形成了性质干热的热带大陆气团。此时从几亚湾北岸中部至南部非洲形成了一个低压区,这干燥炎热的热带大陆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便由高压区流向低

17、压区,这种气流就是哈马丹风。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使得形成的哈马丹风风力很大,大风暴把久居在沙漠里的红色尘埃扬起来,随着干燥的空气一并带到了几亚沿岸。3、水文四大河流、一大瀑布、二大湖泊非洲有四条主要河流:尼罗河、刚果河(扎伊尔河) 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1)尼罗河长6,600多公里,是世界流程最长的河流。它的上源出自东非高原多雨的群山之中,自南向北,在埃及境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的上源有两条:一条是发源于东非高原的白尼罗河,另一条是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这两条河流在丹中部会合。 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水量的变化不一样。白尼罗河的上游临近终年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河水全年的水量变化很小。青

18、尼罗河的河水来自夏季多雨、冬季干旱的热带草原地区,水量变化很大。夏季青尼罗河水量增大,使尼罗河下游河道容纳不下,溢出河岸,造成泛滥。历史上,尼罗河定期泛滥,给两岸和三角洲淤积了肥沃的土壤。(2)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三河都发源于热带的多雨地区,穿过高原、山地;迂回曲折,分别流入周围海洋。它们在流经不同地形或软硬不同的岩层时,形成许多急流瀑布。其中赞比西河上游的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驰名世界。在急流和瀑布上,水力资源非常丰富。非洲水力资源的蕴藏占世界总藏量的20%以上。 刚果河(扎伊尔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刚果河(扎伊尔河)在流经刚果盆地时,从两岸汇集许多支流。上游虽然有

19、些河段多急流瀑布,但仍可断续通航。中游落差很小;水流缓慢,河宽水深,有利干航行。下游切穿西部高地,落差很大,形成一系列瀑布,不能通航。但因落差大和流量大使水能蕰藏量特别丰富,正在筹建超大型水电站。扎伊尔河(刚果河)水量很大,平均每秒钟有39万立方米的水注入大西洋,因而河口以外60公里围的大西洋海域都是淡水(盐度特别低)。(3)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非洲赞比西河上游的莫西奥图尼瀑布(维多利亚瀑布),水流从122米高处倾泻下来,形成一幅宽约1800米的巨大水帘,奔腾澎湃,水花飞溅,呈现一片白茫茫的水雾,景色十分壮观。“莫西奥图尼亚”在当地居民的语言中就是“水烟”的意思。(4)二大湖构造湖

20、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湖,淡水湖、构造湖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湖,淡水湖、构造湖三、人文区域特征 1、富饶的大陆 非洲有丰富的矿产和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富饶大陆”。 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 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 油田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

21、主。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注意北非是非洲工矿业最发达地区。 (1)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在世界闻名的国家与矿产有:南非的黄金;刚果的金刚石;(南部非洲的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几亚的铝土;赞比亚的铜;利比里亚的铁矿;摩洛哥的磷灰石在世界上都占重要地位。北非(撒哈拉)和几亚湾沿岸的石油资源丰富,尼日利亚、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都是重要的产油国。(2)非洲的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森林、草场资源、热带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桃心花木、檀木、华梨木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名贵树种。非洲还是咖啡、油棕、香蕉

22、、椰枣的原产地。剑麻、可可、丁香等的生产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之首。(3)非洲天然动物园:在非洲热带草原上乘汽车旅行,常常可以看到羚羊在狂奔,鸵鸟在散步,大象在戏水,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追赶它们的猎物。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在国一些地区建立了天然动物园。在这个区域严禁猎人狞猎,只许游人观赏。旅游者可乘坐特别坚固的旅游车,或是坐上小飞机,也可住到“树顶旅馆”,观赏天然动物园中各种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情况。2、人口与环境问题(1)总人口:非洲人日在2000年达到794亿,仅次于亚洲,居第二位。(2)

23、人口增长快: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2.8%,撒哈拉以南有的地区高达3.0%。(3)面临的三大问题:非洲由于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人口的快速增长给非洲的环境和粮食带来很大的压力,给许多国家带来不少困难。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是非洲目前面临的三大问题。成因:长期以来,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非洲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常受旱灾威胁的东非热带草原国家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

24、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过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上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4)解决措施: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重要任务。 3、古老的历史与政治地图的变化(1)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证明,非洲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曾建立过一些文明国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但是,(2)从15世纪起,欧洲殖义者相继侵入以来,长期遭受欧洲殖民者的统治,最初从掠夺黄金、象牙、香料开始,进而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把黑人绑架、掳掠运往美洲贩卖。

25、直至二战前,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二战以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各国纷纷独立。1990年3月,撒哈拉以南由白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宣告独立。(3)目前,共有54个独立国家,国家数目最多的。 4、经济特点: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非洲经济发展南北差距较大:(1)北非经济相对发达北非因石油的开采和出口使各国收入较高。(2)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单一商品经济”明显。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经济相对落后,工业不发达。该地区的许多国家靠出口一、二种发达国家所需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很多工业制成品依赖进口,在国

26、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工业发达国家购进原料,出售工业制成品,能赚很多钱。南非国是撒哈拉以南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现在,本区许多以出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国家,也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振兴本国经济。几个世纪以来,由于殖义者长期占领和疯狂掠夺,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变成殖民国家农矿产品的供应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市场,很多国家形成了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初级产品生产的“单一商品经济”。矿产、木材、牲口、经济作物产品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在对外贸易中,一般价格低廉。本区出口初级产品的国家,长期受殖义者统治,工业不发达,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工业制造品的价格要比初级产品贵得多。因此,

27、这些国家卖出初级产品,买进工业制造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另外,“单一商品经济”,只依赖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采购,出口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波动很大。非洲一些“单一商品经济”的国家,正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还有些国家致力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于单一产品的局面。例如,位于本区西部的科特迪瓦,为了减少对可可、咖啡的依赖,大力发展了油棕、菠萝、橡胶、甘蔗、椰子等农产品的生产,同时,发展了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以振兴经济。5、黑种人的故乡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有6亿多人口,其中90以上是黑种人,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1)黑种人外表特特征及成因:特

28、征: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成因:多分布在热带赤道地区,这个地区一年之中受太阳直射的时间长,气温高,紫外线强。长期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群,皮肤黑色素含量高可以吸收太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鼻子低而宽,鼻孔通道短,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头发卷曲,头发的空隙中充满空气,形成一个隔热层,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 (2)民放与 生活在这个区域的黑人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部族,他们有着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的。(3)大多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艺术才华。 在非洲黑人社会中,经常可以听到鼓声。黑人大多会击鼓,他们常根据不同的需要,击出各种鼓声。有的是举行喜庆活动和传统仪式时的音乐;有

29、的是传递消息、互相联系、举行集会的信号;有的是指挥战斗的号令。在欢迎贵宾时,众鼓齐鸣; 婚寿喜庆时,鼓声响亮;死亡报丧时,低沉缓慢;出现敌情时,则急促紧迫。4、主要国家1、埃及(1)概况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包括亚洲境的西奈半岛,是一个地跨两的国家。面积1000万平方千米,人口 6 398万,87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顶端,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埃及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埃及有6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和现代埃及的生产发展、文明进步,都同尼罗河

30、有着密切的关系。(2)伊士运河(东西方海上的捷径) 埃及境的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连通地中海、红海,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图),使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缩短了 8 00010 000千米。伊士运河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要冲,也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同时给埃及人民带来丰厚的收人,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3)气候干旱与尼罗河的赠礼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埃及除北部地中海沿岸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以外,90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水是制约埃及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尼罗河几乎是唯一的地表水源,在茫茫沙漠中形成一条窄窄

31、的绿色走廊。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向北流入地中海,尼罗河全长6 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A.最重要的水源:埃及境90%的土地覆盖沙漠,降水稀少,尼罗河成为埃及最重要的水源B.尼罗河定期泛滥,在尼罗河两岸和三角洲地区淤积了肥沃的土壤,自古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便是埃及的农耕区。C.尼罗河的改造:为治理洪水,埃及人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建筑阿斯旺大坝。每年610月定期泛滥。8月份河水上涨最高时,淹没了河岸堤坝两旁的大片田野,这时人们纷纷迁往高处暂住。10月以后,洪水消退,原来田野的土层上积上一层厚厚的淤泥。定期泛滥的河水给两岸带来肥沃的土壤,使两岸成为重要的农业区,主要种植棉花、小麦、水稻、椰枣等农作物。尼罗河哺育着沿河的居民,在沙漠地区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古代埃及人在这里创造出高度的文明。现在,埃及耕地、人口(90以上)、城市都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有人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4)修建了阿斯旺大坝和利与弊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斯旺大坝,在坝上形成了巨大的纳塞尔水库。大坝的建立得到利: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阿斯旺大坝在治理下游洪水泛滥的同时,弊:也使两岸失去了肥沃土壤的来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