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417.35KB ,
资源ID:1494830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9483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珠海发展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珠海发展分析.docx

1、珠海发展分析珠海发展分析 作者: 日期: 珠海城市发展分析1.1 现况1.1.1 城市规模与分区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端,珠江口伶仃洋海湾的西侧,南临南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西与台山、新会毗邻,北与中山市接壤,市区南部与澳门陆地相连。东距香港36海里,离香港最大海岛大屿山仅3海里,北至广州约140公里。介于东经11302271142425,北纬214331222914之间。全市海陆总面积约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域面积1687.8平方公里(其中东部海岛面积为86.8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965.2平方公里,海岸线(含海岛岸线)总长700公里,境内有大小岛屿144个。由于地处珠江三角洲河口

2、,水网发达,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中有五个(珠江口、磨刀门、泥湾门、鸡啼门和崖门)经过珠海。珠海市为省辖地级市,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市,1980年成立珠海经济特区,特区设在香洲区内,1983年6月增辖斗门县。2001年,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经国务院批准,珠海市对斗门撤县设区,并新设立金湾区。目前,珠海市辖香洲、金湾、斗门三个行政区以及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保税区、万山海洋经济开发试验区、横琴经济开发区和珠海临港工业区五个经济功能区。到2007年末,珠海市常住人口为145.4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95.69万人,是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最小的城市。图1-1 珠海

3、市行政区划图建市之前,珠海市是一个经济落后、以渔农业为主的边陲小县。设立经济特区后,珠海市依托毗邻港澳地区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中央给予的经济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内、外商投资设厂,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珠海已经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海滨城市。1.1.2 产业经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至2007年,珠海市的GDP总量从2.61亿元增长到886.84亿元,27年来GDP年均增长21.2%。1980年以来珠海市GDP增长趋势见图1-2。图1-2 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珠海市GDP增长趋势图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珠

4、海市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由1980年的36.4:31.8:31.8调整为2007年的2.6:56.5:40.9。特别是近年来大办工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平稳,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和第三产业已成为珠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6%、65.4%和34%。珠海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见图1-3。图1-3 珠海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2007年,珠海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86.84亿元、工业总产值2504.43亿元、农业总产值39.99亿元,人均GDP达到61071元。珠海市历年的社会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珠海市历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年份常住人口(万人)

5、GDP(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人均GD(元)各年度指标值199074.6641.4354.689.905549199505.43185.06317.2817.36175532000124.89332.06698.9822.63265882001125.28366.59734.0824.78292622002123.35406.27837.5326.52329362003127.89473.271113.6729.43370062004138.86551.681402.8531.50397292005141.57634.951617.9933.77448512006144.9

6、9747.72006.7636.85523172007145.44886.842504.4339.9961071各阶段增长率199019956.8%29.6%41.2%1.3%21.4%199520006.8%10.9%20.1%6.53.8%200020052.7%13.9%19.6%7.9%10.3%200520071.4%16.4%21.0%3.6%-注:表中数据来自珠海统计信息网,为当年价,增长率按可比价计算。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总量不断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珠海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跃,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2003年实施“工业西进、城市西

7、拓”战略以来,以电力能源、石化、钢铁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在西部地区迅速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电器机械、电子及通讯、医药、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等六大优势产业。2007年珠海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504.43亿元,19802007年均增长3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43.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7.6%,其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39.5:60.5。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珠海市经济的增长,重化工业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7年珠海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71.9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2%,拉动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十五”以来珠海工业发

8、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见表12。为促进工业聚集发展,珠海市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园区,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产业资本和技术转移,不断引进先进工艺设备,努力创新和扩大发展规模。目前,工业园区所实现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强。表1-2 “十五”期间珠海工业与经济发展情况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工业总产值(亿元)734.08837.531113.671402.851617.992006.762504.43增长速度17.5%12.3%30.3%24.4%18.1%23.4%18.7%工业增加值(亿元)172.87189.65223.92261.65315.503

9、87.99471.93增长速度13.3%11.6%20.0%16.8%15.0%22.6%20.17%GDP(亿元)366.59406.27473.27551.68634.95747.7886.84增长速度12.1%12.4%17.5%14.2%13.4%16.4%16.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1.9%44.2%53.5%56%63.969.4%63.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6.3%5.5%9.4%7.9%8.6%11.2%10.4注: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与GDP增量之比,产业拉动率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的乘积。口岸众多,对外经济发展迅速珠海市是我国仅次于深圳的第二大口岸城市,

10、设有拱北、九洲、珠海港、万山、横琴、斗门、湾仔、跨境工业区等国家一类口岸8个,二类口岸7个。拱北口岸是我国第二大陆路口岸,九洲口岸是我国最大的水路客运口岸。图1-4 珠海市历年进、出口总额发展情况依托地处沿海、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珠海市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努力开展对外经贸合作,近年来,格力、伟创力、振戎等企业出口额迅速增长,大企业的增资扩产是整体出口强劲增长的最大动能,大项目拉动是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外经贸已经成为珠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07年珠海市进出口贸易总额398.69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213.96亿美元、出口总额184.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

11、资10.23亿美元。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珠海对外经济发展情况见图1-4。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珠海旅游资源丰富,经典景点有珠海渔女、园明新园、御温泉、景山索道、梅溪牌坊等,特色旅游项目有“航展”盛会和国际赛车场,此外还有风格独特的众多海岛与美丽海湾、沙滩,如海泉湾度假村、金沙滩、飞沙滩、东澳岛、荷包岛等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珠海始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形成了优良的人居环境和优美的城市环境。珠海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并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12、”的殊荣,1998年荣获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些都为珠海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珠海旅游已经从“景点观光”开始向“休闲度假”转变,珠海也逐步由附加值低的旅游过境地向附加值高的旅游目的地转变。“十五”期间,虽然在2003年受到“非典”影响,但旅游业仍发展很快,五年来珠海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仍达12.3%、10.5%;2007年接待游客达到1768.4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52.63万人次,过夜游客758.13万人次;2007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44.88亿元。珠海市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发展情况见图1-5。图1-5 珠海市历年的游客及旅

13、游收入增长情况1.1.3 文化与建筑珠海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从远古海洋文明的发祥,到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从青铜器时代先民生活的遗存,到明清以来民俗风格的积淀,珠海文化的底蕴已深深镌刻在历史的礁岩上。 珠海又是一座具有浓郁现代文化氛围的城市。从浪漫的休闲海滩,到欧式的午夜酒吧;从万头攒动的娱乐广场,到温馨宁静的文化馆站,珠海文化的内涵被放大,成为一种具有经济推力的“大文化”。所以,建设“文化珠海”就是今日珠海的必然选择。民居文化已有170余年历史的会同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占地9.6万平方米的村子里,有会馆、碉楼、祠堂和数十所民居,格局齐整。而梅溪村的陈芳家宅,也有110

14、余年历史,作为清驻夏威夷首任领事陈芳的家庭庄园,占地5.7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雕梁画栋,中西合璧,人称“岭南大宅门”。民俗文化 珠海的疍家人,是过去被称为“水流柴”的海上渔民。疍家人唱的歌叫沙田民歌,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分为高堂歌、咸水歌、大罾歌等,歌声高亢宏亮。珠海民间还有一种风格原始的祭神求福活动,人称“飘色”,是用巧妙的支撑装置将盛妆的男女幼童,高擎在半空进行表演,具有罕见的文化智慧。留学文化135年前,“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在家乡创办了留学预备学校“甄贤学社”,之后“读书拜孔子,留学拜容闳”渐成珠海世风。近年来,珠海承办了一系列以留学为主题的国际交流研讨活动,规划并开始建设中国留学生博

15、物馆、中国留学文化研究中心等留学文化设施,“容闳与留美幼童丛书”更受到海内外关注。传记文化丰富的近代史料资源,为珠海提供了历史名人传记写作与出版的沃土。珠海历史文化书系第一批成功付梓。这部书系,分四套丛书,首批出版20余种,煌煌百万言,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其涉猎领域之广,历史线索之长,卷帧之浩繁,是一次对珠海地方史志的全面梳理。丛书对传承民族文化,开展乡土教育,培育市民的家园意识,弘扬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海洋文化香炉湾的“珠海渔女”雕塑,象征珠海是海洋的女儿;中国海岸线最后一艘保存完好的清代三桅式古帆船,为珠海平添了海洋的神秘;海盗遗踪与海防炮台,记录着古往

16、今来海洋上的风云变幻;而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存和清代海关的遗址,则昭示着近代中国从大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漫长历程。度假文化作为江海交汇、景色迷人的岭南水乡,珠海是海内外闻名的度假胜地。“住水边,食海鲜、玩水面、亲近大自然”的省级白藤湖度假区;有“岭南华清池”之称的御温泉度假城;依山傍水、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斗门酒吧城;集会所、枪会、狩猎场、山地高尔夫球场为一体的万盛乡村俱乐部等,都是阖家小住、情侣度假或是亲友欢聚的理想去处。休闲文化情侣路仿佛珠海的城市名片,在青山绿水间沿着海岸曲折蜿蜒。阳光、沙滩、温泉、山峦、海岛,珠海的自然景观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把珠海作为自己休闲度假的理

17、想之地。无论是在月下的礁岩观潮听涛,还是随风中的游艇漂海垂钓,心旷神怡的感觉,总让人们对珠海流连忘返。酒吧文化毗邻港澳的珠海,是开放型的国际化城市,酒吧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城市色彩。水湾路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不及香港的兰桂坊热闹,但掩映在绿色园林中的露天欧式情调、正宗的葡萄牙红酒和德国啤酒,却也吸引了流连忘返的国内外酒客。今年,在湾仔的濠江边和斗门的白藤湖畔,又有两条新的酒吧街即将建成。沙滩文化珠海有340多个海滩,虽然多数尚未开发,但珠海人的海滩情结却已难割舍。从市区的菱角咀,到高栏岛的飞沙滩;从东澳岛的南沙湾,到三灶岛的金海岸;从外仃伶的银沙泳场,到荷包岛的大南湾,珠海人在月下的海滩踏浪弄潮、篝

18、火野炊,好不惬意!而每年一届的沙滩音乐派对,更仿佛盛况无比的海神节。珠海沙滩文化演艺文化珠海的合唱艺术在海内外颇为知名,多次赴美国、新加坡等国交流。全国教师合唱节也在珠海落户。海泉湾的歌舞晚会将现代声光技术融入古老的海滩,女子中乐团则将幽扬的千年中华古韵洒落在年轻的经济特区城市。珠海粤剧团的姚志强、赖琼霞更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影视文化珠海因优美的城市环境,成为国内影视摄制单位普遍看好的外景地。每天都有摄制组在珠海拍戏,最多时竟有八部影视作品同时在珠海拍摄。电视连续剧失乐园、绿萝花、棋行天下、可怜天下父母心等,均以珠海为主要外景,并由此带旺了珠海的影视制作业和演艺服务业。传媒文化珠

19、海的传媒品种比较齐全。有一张日报、一张晚报、一本时尚期刊、一本通俗文学期刊、一家图书出版社、一家音像出版社,形成了“两报四社”规模的珠海报业集团;三个电视频道、两个立体声广播频道、一张生活类周报,组成了珠海广播电视台。近年来,珠海政府网站、“珠海视窗”等网络传媒也迅速崛起。广场文化全市50多个大小不等的文化广场,成为群众文化活动主阵地。9个人民团体分头组织,市财政连年拨款扶持,每年70多万人参与,形成了以人民团体为主,社会各界齐抓共建广场文化的崭新模式。市政府要求:规划与建设部门统一行动,确保2010年前每个街道办(镇)建成不少于一个3000平方米的中心文化广场。堂馆文化从2001年起,市财政

20、每年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5000万元,并逐年递增1000万元。目前,珠海博物馆一期、珠海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珠海大会堂改造工程、珠海图书馆、珠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古元美术馆等完工并投入使用。珠海音乐厅等也在规划之中。生态文化珠海高度注重生态保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全国最大的海岸滩涂湿地保护区、全国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全国罕见的水松林保护区、全国惟一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平添了珠海的生态魅力。而横琴岛上依山临海的深井村,更因草木葱翠、空气清新,被珠海市确定为“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点”。宗祠文化珠海祠堂众多。黄杨山一带有多个赵氏大宗祠,均为南宋王朝兵败崖门之后,由散居当地的皇室后代所建,其中南

21、门的绿漪堂保存最为完好;明代的荔山黄氏大宗祠,记录了族人的吏治;清同治年间的杨氏大宗祠,则是杨家将后代南迁后的祖祠,保存有朝廷褒奖的封匾。这些古祠堂,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杨氏大宗祠创意文化珠海的“全球悟空创意行动”,堪称中国民族卡通走向世界的先行者。该行动以中国传统的卡通动漫形式与汉语言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打造创意文化的核心产业。“火车头设计”则在珠海建立了一个卡通形象设计节目制作品牌形象授权衍生产品及市场营销等各环节相互促进的良性产业链。餐饮文化珠海毗邻港澳,本身又是移民城市。港式海鲜粤菜、港式粤味早茶、澳门葡国菜等,作为高档餐饮的主流特色,洋溢着浓郁的港澳风情。以本地出产物为主、体现珠

22、海地方人文特色的“浪漫蚝情”等十大珠海名菜,散透一种质朴的纯真。而风味各异的潮州、湖南、四川、东北、中原、西北菜系,更体现珠海餐饮文化的包容性。1.2 交通运输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珠海市的客货运量增长较快,2007年珠海市全社会完成客运量6076万人次、货运量3375万吨、港口吞吐量3712.6万吨,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9.5%、3.2%、11.2%;同时,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逐年增长,旅客、货物平均运距不断增加:2006年完成旅客周转量为61.68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117.45亿吨公里,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2.3%、32.4%;2007年的旅客、

23、货物平均运距分别为101.5公里、348公里,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2.5%、28.4%。珠海市历年综合运输情况见表25。珠海市历年综合运输情况年份客运量(万人)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货运量(万吨)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港口吞吐量(万吨)全社会公路全社会公路全社会公路全社会公路1990194018629.559.1217196646.382.1662619952421218812.0110.961783138919.518.62111220003209265327.3316.922712173416.4411.18177020013302274928.2117.292694182618.0

24、9199820023387290029.2017.932937195153.2413.36234020033299287031.3020.113018203368.4914.72247020044397394239.7528.233225210090.2115.67320320055066462642.9833.093331218392.3315.78355720065443502055.3152.9428291514113.411.543560.620076076559161.6859.8433751840117.4513.033712.6各阶段增长率(%)199019954.63.34.7

25、3.70.815.925.131.912.2199510005.93.917.99.18.74.5-3.45.39.7200020059.611.89.514.34.24.741.27.115.0200520079.59.919.834.50.7-8.212.8-9.12.2注:表中19902005年统计数据根据历年珠海统计年鉴整理,2006、2007年统计数据由珠海市交通局提供。在珠海市的交通运输体系中,客运方面,公路一直是主要的运输方式;货运方面,公路主要承担中短途的货物运输,水运主要承担长途的货物运输,且在1990年以后,公路取代水运成为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2007年,公路客运量占综合客

26、运量的92%、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的97%;公路货运量、水运货运量分别占综合货运量的54.5%、45.5%;公路货物周转量、水运货物周转运量分别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11.1%、88.9%。珠海市历年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量、货运量在综合运输量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见图26。图2-6 珠海市分方式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中所占的比例1.2.1 航空枢纽珠海三灶机场位于珠江口西岸的珠海市金湾区,东经11323,北纬2201,东邻香港、澳门,北接中山,西连江门、阳江、茂名和湛江,距离珠海市区和澳门约35公里,距离中山,江门市区约75公里,距离阳江,茂名约250公里,覆盖人口2400余万。 珠海三灶机场按

27、照ICAO 4E级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1995年6月建成通航,首期建成长4000米跑道和滑行道各一条,可满足B747-400等大型客,货机起降。停机坪面积68.5万平方米,廊桥机位17个,远机位9个。候机楼面积9.16万平方米。年保障能力为:飞机起降10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0万吨,高峰小时起降23架次、旅客吞吐5000人次。机场建有长4000米、宽60米的跑道和长4000米、宽44米滑行道各一条,可供当今世界上各型客机起降。候机楼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设有综合大厅、候机厅和观景厅,到港与出港旅客分流。机场采用美国和瑞典的计算控制大屏幕航班显示及引道系统、设备控制及管

28、理计算机系统、旅客服务电子计算系统、行李自动分检系统。机场开通以来,营运情况良好,并正在不断的提高水平,争创“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运行,绝对安全”的现代化机场。珠海机场目前在珠海机场作业的有中国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春秋航空、厦门航空、西部航空、 山东航空、奥凯航空、深圳航空等十多家航空公司及其分子公司,开通了北京、天津、上海、成都、贵阳、重庆、西安、长沙、郑州、武汉、厦门、济南、温州、海口、三亚等国内主要城市航线航班。机场设有直达珠海市区、澳门、中山和江门的快线巴士。旅客乘坐公共巴士207路从珠海市区可直达机场候机楼。西部沿海高速和江珠高速将中山、江门、阳江、茂名、湛江与

29、珠海机场紧紧地连在一起。目前乘车从珠海市区或澳门出发,40分钟可抵达机场;从江门市区出发,60分钟可抵达机场;从中山市区出发,70分钟可抵达机场;阳江市区抵达机场约2个小时,茂名市区抵达机场约3小时。通过京珠、太澳、西部沿海和江珠高速,行车约2个小时,抵达珠海机场的旅客及货物可便捷地到达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江三角洲重要城市和工业重镇。巴士信息珠海市区到珠海机场的旅客航班车:1、旅客航班车从拱北中珠售票处出发,终点到珠海机场候机楼。发车时间:7:00, 9:10, 13:00, 14:40, 16:00, 18:30, 21:002、珠海机场到市区的旅客航班车与飞机到港时间同步。3、中珠售票处-机场:10元/人 机场-中珠售票处:20元/人1.2.2铁路枢纽广珠铁路位于珠江三角洲西翼,纵贯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四市(图2-4)。线路自京广线上的江村编组站南端引出,终点站为高栏港站,线路全长189.376km,项目总投资为135.73亿元。广珠铁路是按国家一级标准建造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为120km,以货运为主,与国家铁路干线网相接。南端引出,纵贯广州、佛山、江门、珠海四市,全线设大田、官窑、丹灶、西樵、鹤山、江门南、古井、斗门、珠海西、高栏港共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