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2MB ,
资源ID:1495465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9546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高考生物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F单元-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高考生物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F单元-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doc

1、F单元 遗传的分子(物质)基础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C2F12013北京卷 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5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理解。噬菌体无细胞结构,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其增殖只能在活细胞中进行,A项正确;利用蛋白质和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酒精中溶解度的不同,可提取组织DNA,B项正确;成熟植物细胞在高

2、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C项错误;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D项正确。5F12013新课标全国卷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DNA的X光衍射实验ABC D5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物质发现历程的科学史。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测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艾弗里

3、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DNA是遗传物质;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X光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综上所述,C项正确。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28.F2G1F32013广东卷 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一对夫妇生有一位重型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分析发现,患儿血红蛋白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点突变(CT)。用PCR扩增包含该位点的一段DNA片段l,突变序列的扩增片段可用一种限制酶酶切为大小不同的两个片段m和s;但正常序列的扩增片段不能被该酶酶切,如图甲。目前患儿母亲再次怀孕,并接受了产

4、前基因诊断。家庭成员及胎儿的PCR扩增产物酶切电泳带型示意图见图乙。(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甲乙(1)在获得单链模板的方式上,PCR扩增与体内DNA复制不同,前者通过_解开双链,后者通过_解开双链。Ks5u(2)据图分析,胎儿的基因型是_(基因用A、a表示)。患儿患病可能的原因是_的原始生殖细胞通过_过程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患病是由于_。(3)研究者在另一种贫血症的一位患者链基因中检测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该突变导致链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苏氨酸。如果_,但_,则为证明该突变位点就是这种贫血症的致病位点提供了一个有力证据。28答案 (1)高温、加

5、热DNA解旋酶(2)Aa母亲减数分裂翻译提前终止,患儿白细胞内合成了不正常的血红蛋白(3)除了第102位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都正常患者表现为贫血症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遗传变异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PCR技术、DNA复制、基因突变、减数分裂等知识点及其联系和应用。(1)PCR技术的核心步骤主要是“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高温变性是指在95 条件下,DNA双螺旋结构解体,双链分开。而在细胞内,则是利用DNA解旋酶破坏氢键,使双链解开。(2)根据图乙电泳图谱的信息,母亲只有一条l带,说明基因型是AA,没有突变位点,不被限制酶切割;父亲有一条l带,一条s带还有一条m带,说明父亲是杂合子,基因型是Aa;

6、患儿只有s带和m带,没有l带,其基因型是aa;胎儿和父亲基因型相同,是Aa。患儿基因型aa中的a一个来自父亲,另一个来自母亲,而母亲是AA,所以患儿发病的原因可能是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发生突变,患儿发病的原因从基因表达来看,是基因的突变导致mRNA变化,从而使合成的血红蛋白异常。(3)研究者在另一种贫血症的一位患者链基因中检测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该突变导致链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苏氨酸。如果除了第102位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都正常,但患者表现为贫血症,则原因就是链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苏氨酸,可以证明该突变位点就是这种贫血症的致病位点。2F22013广东卷 1953年Watson

7、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发现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ABC D2D解析 本题考查分子遗传学经典事件的有关知识。20世纪中叶,科学家已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由此展开了谁是遗传物质的讨论,直到1928年的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再到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故错误。而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的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说明DNA的双螺旋结果可以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

8、配对,保证了DNA复制能够精确地进行,并且DNA分子骨架内侧4种碱基排列而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故正确。32F2F32013江苏卷 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2)已知过程的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

9、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而不能发生过程的细胞是_。(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32答案 (1)细胞核(2)26%(3)TA替换为CG(AT替换为GC)(4)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5)不完全相同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变异的知识,涉及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同时考查基因突变与细胞分化等知识,基础性比较强。(1)图中过程为转录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2)根据题意,计算DNA中腺嘌呤所占比例,

10、可采用划线法,如图:RNA中GU54%,得出CA46%,则其DNA模板链中C(29%)A54%、G(19%)T46%,计算得DNA一条链中AT52%,故双链中AT52%,AT26%。(3)对比异亮氨酸与苏氨酸的密码子,可能发生替换的是密码子中第2个碱基U与C,所以基因中的替换情况是TA替换为CG或AT替换为GC。(4)过程为DNA复制,过程为翻译,成熟红细胞为特化的细胞,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和细胞核,所以三个过程都不能发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是高度特化的细胞,不能进行DNA的复制;记忆细胞可增殖分化,所以记忆细胞可以进行图中的三个过程。(5)1个DNA分子中含许多个基因,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发生基因

11、的选择性表达,故进行转录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1A2F22013新课标全国卷 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1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DNA和RNA的分布及分子结构的有关知识。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对由氢键相连,tRNA虽然是一条RNA链,但是折叠成三叶草形状,其中部分区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也形成了氢键,A项错误;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一种病毒只有DNA或RNA,不可能同时含有DNA和RNA,B项错误;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基因表达过程中可以转录

12、出RNA,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C项正确;线粒体、叶绿体中既含有DNA,也含有RNA,但是核糖体中只有rRNA而没有DNA,D项错误。F3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29.D3F3H5 2013安徽卷 近年来,有关肿瘤细胞特定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蛋白X是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由原癌基因X编码。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肿瘤。请回答下列问题:(1)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来源于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正常情况下,体细胞核遗传信息相同的原因

13、是_。(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X的_和_可判断其是否转录和翻译。检测成人多种正常组织后,发现原癌基因X只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这说明_。(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测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_。(4)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免疫动物的抗原可以是_。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之后在适当的信号作用下增殖分化为_和_。(5)用该单克隆抗体处理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的某肿瘤细胞株,发现其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_。29答案 (1)亲代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2)mRNA蛋白质原癌基因X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3)维持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4)蛋白

14、X浆细胞记忆细胞(5)该单克隆抗体与肿癌细胞表面的蛋白X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断蛋白X介导的信号传导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癌变、基因的表达、免疫调节等知识。(1)受精卵的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而有丝分裂将复制后的核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2)原癌基因X转录产生的是mRNA,翻译产物的是蛋白X,所以检测相应的mRNA和蛋白质即可判断该基因是否转录和翻译。原癌基因X仅在乳腺、呼吸道等上皮细胞中有微弱表达,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3)原癌基因X过量表达会启动细胞DNA的复制和细胞异常增殖,说明原癌基因可维持细胞的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分裂的进程。(4)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

15、特点可知,免疫动物的抗原为蛋白X。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之后,会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5)蛋白X是促进细胞增殖的信息分子,而该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蛋白X特异性结合,致使蛋白X这种信号分子不能发挥作用,故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28F2G1F32013广东卷 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一对夫妇生有一位重型地中海贫血症患儿,分析发现,患儿血红蛋白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点突变(CT)。用PCR扩增包含该位点的一段DNA片段l,突变序列的扩增片段可用一种限制酶酶切为大小不同的两个片段m和s;但正常序列的扩增片段不能被该酶酶切,如图甲。目前患儿母亲再次怀孕,并接受了产前

16、基因诊断。家庭成员及胎儿的PCR扩增产物酶切电泳带型示意图见图乙。(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甲乙(1)在获得单链模板的方式上,PCR扩增与体内DNA复制不同,前者通过_解开双链,后者通过_解开双链。(2)据图分析,胎儿的基因型是_(基因用A、a表示)。患儿患病可能的原因是_的原始生殖细胞通过_过程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从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患病是由于_。(3)研究者在另一种贫血症的一位患者链基因中检测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该突变导致链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苏氨酸。如果_,但_,则为证明该突变位点就是这种贫血症的致病位点提供了一个有力证据。28答案 (1)高温、加热DNA解

17、旋酶(2)Aa母亲减数分裂翻译提前终止,患儿白细胞内合成了不正常的血红蛋白(3)除了第102位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都正常患者表现为贫血症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遗传变异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PCR技术、DNA复制、基因突变、减数分裂等知识点及其联系和应用。(1)PCR技术的核心步骤主要是“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高温变性是指在95 条件下,DNA双螺旋结构解体,双链分开。而在细胞内,则是利用DNA解旋酶破坏氢键,使双链解开。(2)根据图乙电泳图谱的信息,母亲只有一条l带,说明基因型是AA,没有突变位点,不被限制酶切割;父亲有一条l带,一条s带还有一条m带,说明父亲是杂合子,基因型是Aa;患儿只有s

18、带和m带,没有l带,其基因型是aa;胎儿和父亲基因型相同,是Aa。患儿基因型aa中的a一个来自父亲,另一个来自母亲,而母亲是AA,所以患儿发病的原因可能是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发生突变,患儿发病的原因从基因表达来看,是基因的突变导致mRNA变化,从而使合成的血红蛋白异常。(3)研究者在另一种贫血症的一位患者链基因中检测到一个新的突变位点,该突变导致链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苏氨酸。如果除了第102位氨基酸外,其他氨基酸都正常,但患者表现为贫血症,则原因就是链第102位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苏氨酸,可以证明该突变位点就是这种贫血症的致病位点。32F2F32013江苏卷 图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

19、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2)已知过程的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而不能发生过程的细胞是_。(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_(填

20、“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32答案 (1)细胞核(2)26%(3)TA替换为CG(AT替换为GC)(4)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5)不完全相同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变异的知识,涉及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同时考查基因突变与细胞分化等知识,基础性比较强。(1)图中过程为转录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2)根据题意,计算DNA中腺嘌呤所占比例,可采用划线法,如图:RNA中GU54%,得出CA46%,则其DNA模板链中C(29%)A54%、G(19%)T46%,计算得DNA一条链中AT52%,故双链中AT52%,AT26

21、%。(3)对比异亮氨酸与苏氨酸的密码子,可能发生替换的是密码子中第2个碱基U与C,所以基因中的替换情况是TA替换为CG或AT替换为GC。(4)过程为DNA复制,过程为翻译,成熟红细胞为特化的细胞,没有核糖体等细胞器和细胞核,所以三个过程都不能发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是高度特化的细胞,不能进行DNA的复制;记忆细胞可增殖分化,所以记忆细胞可以进行图中的三个过程。(5)1个DNA分子中含许多个基因,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进行转录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1A2F3E72013新课标全国卷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

22、细胞核内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1D解析 本题以蛋白质合成为核心,考查基因的表达和tRNA等知识。一种tRNA仅携带一种氨基酸;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反密码子是tRNA上与mRNA上密码子配对的3个碱基,所以A、B、C项错误;线粒体中含有少量DNA,可以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项正确。2D1E42013新课标全国卷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

23、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2C解析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体细胞染色体数,DNA分子数目也相同,均为体细胞的两倍,但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而有丝分裂不发生,A项错误;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目均相同,有丝分裂为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B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不变,有丝分裂后期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但两者的DNA分子数目相同,C项正确;末期

24、,两者的染色体数目不同,DNA分子数也不同,D项错误。11E7F32013四川卷 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1)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实验一亲本红眼()朱砂眼()F1F2雌雄雌雄全红眼全红眼红眼朱砂眼11B、b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_性。让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蝇有_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2)在实验一F3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有关。将该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

25、眼雄蝇杂交得F1 ,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实验二亲本白眼()红眼()F1F2雌雄全红眼全朱砂眼雌、雄均表现为红眼朱砂眼白眼431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F2代杂合雌蝇共有_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3)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个氨基酸。11答案 (1)X隐21/4(2)eeXbXb42/3(3)乙5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

26、定律和突变等相关知识。(1)根据实验一中朱砂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得F1均为红眼可知,朱砂眼对红眼为隐性。F1随机交配所得F2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红眼与朱砂眼的比为11可知,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朱砂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中全为红眼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F2红眼雌蝇(XBXB、XBXb)与朱砂眼雄蝇(XbY)随机交配,则交配类型为XBXBXbY2XBXb 、2XBY,XBXbXbYXBXb、XbXb、XBY 、XbY,因而 F3中雌蝇有XBXb、XbXb 2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XbY)所占比例为1/4。(2)由题干可知,该偶然发现的白眼雌蝇与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中雌蝇全红眼,雄蝇全朱砂眼,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eeXbXb(白眼雌蝇)、 EEXBY(野生型红眼雄蝇)。F1随机交配得F2,而F2中雌、雄均表现为红眼朱砂眼白眼431,则:PeeXbXb(白眼) EEXBY(红眼)F1 EeXBXb EeXbY F2 中雌蝇的基因型为:EEXBXb(红眼)、EEXbXb(朱砂眼)、 2EeX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