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4.30KB ,
资源ID:1497146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49714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习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习报告.docx

1、实习报告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实习材料及成绩评定表专业 初等教育 班级 2010级7班 实习生姓名 赵文丽 实习学校 聊城大学附属小学 实习时间 2013年2月26日2013年4月21日 教育见习记录一课程名称 数学 指导教师 于飞 训练技能 讲课 训练时间 2013年3月4号 课题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信息窗一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过程原任课教师教学过程实习生听课心得体会活动一:学生活动:1.仔细看果蔬博览会的现场,把有关的信息整理下来。2.根据整理的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看谁提的有价值)3.尝试解决你提出的数学问题。活动二:小组里先交流自己整理的情景与信息情况 。情景

2、与信息苹果展区:8个品种,共184箱黄梨展区:5天接待了345名客商;签订了460吨销售合同葡萄展区:9个葡萄园,去年产葡萄718吨大枣展区:运来425千克大枣,每箱净重5千克2.根据这些信息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你是怎样解决的好吧。学生可能回答: 生1: 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

3、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生2: 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活动三:师: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小组交流生1: 我们组用笔算。问: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学生交流后教师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4、活动四:师: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活动五:巩固应用1、 做课本第三页自主练习第1题。(分小组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2、 做课本第4页自主练习第2题。问: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该怎样计算? 活动六: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课前准备过程很有特点,每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这样不会让学生一开始上课就觉得很紧张,而且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吸引到课堂中来,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习的最佳状态。通过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图片,提出数学

5、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育见习记录二课程名称 数学 指导教师 于飞 训练技能 讲课 训练时间 2013年3月8号 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原任课教师教学过程实习生听课心得体会活动一:学生活动:1.仔细观察果品加工厂的现场,把有关的信息整理下来。根据整理的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看谁提的有价值)尝试解决你提出的数学问题。活动二:小组里先交流自己整理的情景与信息情况 。情景与信息4分钟生产果汁428瓶2小时生产果铺204千克.2.根据这些信息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并整理。3.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

6、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平均每分钟生产果汁多少瓶?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你是怎样解决的好吧。活动三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这个问题吧。1)问: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怎样解决?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板书:4284问:4284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想,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2)班内交流,深化方法。哪个组把你们的做法向大家展示一下?学生交流方法并演示:用小棒摆一摆。估算4284的商比100大一些。用竖式计算3)交流竖式计算,弄清算理。问:用十位上的2除以

7、4不够商1,怎么办?学生交流,师小结:当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时,可以在十位上商0占位。我发现同学们列的竖式有两种形式(出示下面两个竖式) 问:你认为哪种写法简便呢?为什么2除以4不够商1在十位商0后,0乘以4得0可以不写呢?你喜欢哪种写法?2、自主解决“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理解十位上0除以一个数应在十位商0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1)独立思考,探索新知。问: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学生说出算式后,师板书:2042问:2042怎样算呢?同学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2)全班交流,深化算法。引导学生先估算商,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十位上0除以2时该商几?商在什么位上?3、反思总结,揭示课题。谈话:观察

8、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谈话: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活动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做课本第8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2、做课本第8页自主练习的第2题。先估算再笔算,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一说为什么商的中间商0?活动五、课堂总结,反思升华。谈话: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知识?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练习设计基础实效,新课过后的练习要及时巩固基础。只有及时巩固才能更好的使学生牢记掌握所学知识。合作交流是数学重要的学习方式,以前听课观到的合作交流,多是师生的对话,老师对学生汇报进行汇总或评价订正。

9、重结果,轻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教育见习记录三课程名称 数学 指导教师 于飞 训练技能 讲课 训练时间 2013年3月12号 课题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过程原任课教师教学过程实习生听课心得体会活动一:学生活动:1.仔细观察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把有关信息整理下来。2.根据整理的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看谁提的有价值)3.尝试解决你提出的数学问题。活动二:1.小组里先交流自己整理的情景与信息情况 。情景与信息:一共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一堆有320片梨糕,另一堆有520片梨糕。4片梨糕装一包。2.根据这些信息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根据图

10、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2)一堆梨糕有320片,另一堆有520片,4片梨糕装一包,一共可以装多少包?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你是怎样解决的好吧。学生可能回答:A.先算装多少包,再算装多少盒。9602480(包)4804120(盒) 引出连除算式后,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结合分步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96024B.也可先算一盒装多少个,再算可以装多少盒。960(24)小结: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看看你是怎样解

11、决的好吧。出示:一堆梨糕有320片,另一堆有520片,4片梨糕装一包,一共可以装多少包?学生可能回答:先算两堆共有多少片,再算一共可以装多少包。320+520=840(片)8404=210(包)综合算式:(320+520)4=8404=210(包)也可以分别算出两堆各装多少包,再加起来。3204=80(包)5204=130(包)80+130=210(包)综合算式:3204+5204=80+130=210(包)小结:活动3:1.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目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做后集体订正。2. 自主练习2(1)指名读题,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2)你想怎样做?(3)指名说说表

12、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后,学生独立完成表格,(4)全班集体订正3、自主练习3: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请学生明确题意:51052 6393+48 360(23) (910-485)5 436-3604 380(132-127)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学生计算,集体订正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老师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多样。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用练习题来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课堂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课时原任课教师签字教学目的要求1

13、、认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2、认识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对对称轴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教学用具课件、剪纸(双喜)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拿出一张彩纸,对折后描出“爱心”图的一半。谈话:老师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沿着这条边剪一个图形,你能猜出老师剪的是什么图形吗?(演示:剪出图形并展开),原来是一个“爱心”图。我希望三(2)班的同学们每人都有一颗爱心。(把“爱心”图贴在黑板上)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怎样的?预设:(1) 左右两边是一样的;(2) 左右两边是对称的小结:像这样的图形,两边是对称的。有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图形。(板

14、书:对称)二、 操作实践,探索新知1 感知对称。谈话:同学们想不想像老师这样也剪一个漂亮的“爱心”呢?请大家拿出剪刀和彩纸,跟老师一起剪一个这样的图形。边讲解边演示,师生共同剪出一个“爱心”。谈话:请大家继续看下面的几个图形。(课件出示天安门、奖杯、飞机等图片,见教科书附页)提问:认识这些图形吗?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回答)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从附页中剪下来的这几个图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操作,同桌互相说一说。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预设:(1) 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都是一样的;(2)它们是对称的。谈话:像这样对折后,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也可以说成

15、是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天安门图片对折的动画),大家是这样对折的吗?再问:对折后,哪两边完全重合了?(引导学生体会折痕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另外两个图形,先折一折,看两边是不是也能完全重合;再指一指折痕,并和同桌说一说,每一个图形的哪两边完全重合。指出: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吗?预设:(1) 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一样,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2) 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如果两边完全重

16、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追问:对折后,图形的两边怎样才叫完全重合?预设:(1) 两边完全重叠在一起;(2) 两边的大小完全一样,形状也完全相同。2 教学“试一试”。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平行四边形、圆,并按顺序给图形编号。启发: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稍停)别忙着发言,先想一想,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要知道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可以怎样做?(可以把这个图形对折,看折痕的两边能不能完全重合)谈话:请同学们从第一个信封中拿出这几个图形,先动手折一折,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指正方形,提问:这个正方形,

17、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能演示一下吗?追问:还有不同的折法吗?学生演示各种不同的折法。小结:正方形不仅上下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左右对折或沿对角线对折,折痕的两边也能完全重合。不论怎样对折,只要折痕的两边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四、 全课总结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你有哪些收获?五、 欣赏图片,情感体验谈话:轴对称图形给人一种对称、和谐的美感。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美丽的对称现象,请欣赏。(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对称)课堂教学教案二教学内容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课时原任课教师签字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经历探

18、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口算;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你参观过咱们的市政府办公大楼吗?(学生口答)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一下好吗?不过在我们坐的车上,可留有问题哦!有信心解决吗?(有,先口算下面各题) 602 870 2004 323 3210 134 (学生口答后小结口算方法 )二 、情境展示,合作探索 谈话:解决了路上的问题,我们利地来到了市政府大楼。 (一)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

19、 问:“请仔细观察画面,你都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口答后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 )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想法一: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想法二: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想法三: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个房间? 想法四:市府办公大楼一共有多少个房间? 重点解决:(1)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2)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3)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板书) (二)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1、教学红点1,整十数乘整十数。 谈话:“怎样求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根据哪些信息列式?” 学生口答并列式。 4020= (个)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怎

20、样计算呢?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探索 (3)集体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想法一:402=804020=800 想法二:4010=400400+400=800 想法三:4020=402个十=80个十=800 想法四:402=80 8010=800 小结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大部分学生会自动选用402=80 8010=800这种方法。 2、教学红点2,两位数乘整十数。 谈话:“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我们知道了,那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呢?怎样列式?根据哪些信息?”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30= (个) (1)“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算,并说一说怎样估

21、算的。)(2)“那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想一想,算一算。” 学生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想法一:223=66 2230=660 想法二:2210=220 2203=660 想法三:2030=600230=60600+60=660 小结每一种方法的特点,重点强调类推法。 4、口算 1140 3032 1320 (指名口算,并说一说口算方法) 三、自主练习,巩固知识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图意,然后再自主解答。 集体交流时,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解答。 四、课堂小结:在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后,会笔算乘法 ,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

22、26页的自主练习3、4题。课堂教学教案三教学内容看新房认识面积单位课时原任课教师签字教学目的要求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知道什么是面积,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情景图,长方体正方体色块。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1、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个老朋友,你们看是谁?(豆豆)豆豆家刚刚买了新房子,他今天邀请我们大家一起去他的新家看看,谁愿意去?瞧,这就

23、是他的新家了。2、出示主体图。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餐厅有多大?他们家房子的面积有多大?哪个房间最大?厨房和餐厅哪个大?筛选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二、合作探究,理解面积的意义。1、我们先来看“客厅和书房哪个大” ?(学生很容易就看出是客厅大)继续追问,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直接看出来的)对,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用观察法来判断。2、那“大卧室和客厅哪个大呀”? 学生一时观察不出来,这时,让学生用提前发下的学具(客厅和大卧室的纸片)来比较。学生就很自然地就想到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这时很难用刚才的方法来判断。)4、这两个图形,一个是正方形,一个是

24、长方形,我们很难一下子就判断出来哪个大,哪个小,那该怎么办呢?请你在小组里,借助你手中的学具,和同伴一起商量一下解决的方法吧。5、 学生在小组中尝试用剪一剪、比一比、摆一摆的方法自己来解决和验证。6、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发现:学生可能会用圆片、正方形、三角形或者用量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通过多种方法的验证,学生都能够比较出来厨房比餐厅大。7、提炼面积的意义。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出厨房比餐厅大,指的是厨房的地面比餐厅的地面大。因此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1)那你能来说说客厅、书房、卫生间的面积都是指什么吗?(2)你还能找一找教室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积吗?对于可以用手摸得到的物体的

25、面可以让学生摸一摸。(3)你知道这些图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出示一组形状不同的平面图形)三、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谁来说说厨房到底有多大啊? (因为学生选用的面积单位不同,所以答案会产生分歧。)都是测量厨房的面积可为什么摆的个数都不相同 ?(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体验,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小结:刚才我们在比较厨房和餐厅的面积的时候,有的同学是用圆片摆的,有的同学是用正方形去摆的,所以得到了不同的结果。看来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的单位,现在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2、认识平方厘米看老师手里的这个

26、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用字母表示。从你身边找找,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学生可能会找出大拇指指甲或者计算机键盘的按键面等。让我们一起来画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吧。请你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量一量铅笔盒面的面积吧。3、认识平方分米请你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都感觉太麻烦了是不是?确实,1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是用来量较小的物体的面的面积的,稍微大点的物体的面积,我们就可以用这个面积单位来测量了(拿出1平方分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你知道,这个面积单位是多少吗?(1平方米)它也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板书。用这个面积单位去量量课桌面的

27、面积试一试,现在感觉怎么样了?你能不能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4、认识平方米现在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教室地面的面积,你觉得可以用哪个面积单位?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应该能够直接说出平方米。谁能说说,1平方米是多大?该用什么字母表示呢?请4个学生上前手拉手表示出大约1平方米的大小。你能估一估我们教室的面积吗?四、巩固练习,学会解决问题。1、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看图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明确只要分别数出每个图形包含的小方格数就可以了。不满一格的按半格数。2、自主练习4。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摆看。目的是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28、主题班会设计班级三年级二班时间2013年4月3号活动内容安全教育教学目的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2、加强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3、加强学生爱护生命的意识。一、第一组:通报近期校园安全危机 主持人:这些血的教训,对我们来说刻骨铭心。反映了当前整体社会安全工作严峻,也反映了我们学校班级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学生应对突发治安事件的能力薄弱,暴露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对于安全方面的工作学习,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漏洞和薄弱环节。这就是我们班会呼吁的主题: 热爱生命,从安全开始!二、第二组:交通安全宣传与提示: 1、回顾少年时代所得到的教育与收获 黑板报展示:学过的交通安全儿歌:红绿灯

29、,像妈妈, 小朋友,请注意, 小小卫士本领大, 行人车辆要听话。主持人:儿歌把学生带回到遵守规则的回忆中,正是儿时良好的规则意识使大家顺利成长到今天,所以,有必要加强规则意识,共唱拍手歌:走路时,靠右行, 你拍二,我拍二, 红灯亮时切莫行, 人行道,最放心, 绿灯行来红灯停, 绿灯才是保护神, 过马路,要当心。 2、新的交通规则考察与宣传 新交通规则关于行人与车辆信号的规定抢答竞赛。三、第三组:校园活动安全教育 1、运动安全讲解。2、施工区域自我安全教育。(小品) 四、第四组:财产、人身、饮食、疫病安全提示 展示:民法关于个人财物失窃责任规定;遇到危险情况报警常识;乙型流脑的防疫知识。 随机检测活动:学生识别(表演者在小品中渗透安全盲点,要求学生迅速找出) 五、班会结束我心中的楷模 班会设计1目的:通过课外读好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以英模人物为心中的楷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