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61.99KB ,
资源ID:150158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0158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2大题文言文阅读考点1文言实词.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2大题文言文阅读考点1文言实词.docx

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2大题文言文阅读考点1文言实词考点1 文言实词江苏卷五年考情导向试卷出处体裁主人公特点命题方向2016年明张岱家传传记博览群书、精准断案的奇才文言实词;分析文章内容;翻译句子;归纳内容要点2015年宋张耒欧阳伯和墓志铭墓志铭淡泊名利、爱好礼义的名门之后文言实词;分析文章内容;翻译句子;归纳内容要点2014年唐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说理散文柳宗元阐释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归纳内容要点2013年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传记为官不贪财的清官文言实词;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内容;翻译句子2012年宋苏辙伯父墓表传记为官公正的宋朝官员文言实词;筛

2、选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内容;翻译句子考 点 一 文 言 实 词(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蔗蓘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

3、”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巡方下疑狱,令

4、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注】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蔗蓘:耕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事文墨久矣 事:从事B病目眚 病:疲惫C詈不佳 詈:责骂D令五县会鞫之 鞫:审讯考生答案误区诊断学生甲C该生不会运用联想迁移法推断实词含义。“詈不佳”可以联想到课文五人墓碑记中的“呼中丞之名而詈之”和词语“訾詈”,再结合语境,推断为“责骂”

5、之意。学生乙D该生不会运用语境推断法推断实词含义。由语境“巡方下疑狱”可知,本句涉及疑难案件,结合此语境,推断“鞫”为“审讯”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A项,“不事文墨久矣”中的“事”结合语境中邓文洁听信别人的传言,可推断为动词“从事”,正确。B项,“病目眚”中“眚”的意思是“眼病”,结合语法推断法可知“病”应翻译为动词“患病”,故选项中的“疲惫”错误。C、D项结合语境,运用代入法可推断为正确。【参考译文】我的祖父名汝霖,号雨若。年幼时便喜欢古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年少时不愿意刻苦练习书法,字体丑陋笨拙,去应试官职,总是不被录取。于是向官府捐纳财货进入太学,在此埋没二十年。曾祖

6、父去世,家族的灾难逐渐到来。祖父在龙光楼读书,撤掉楼下梯子,用轴轳传送食物,三年都没有下楼。江西邓文洁来到越州,凭吊文恭,文恭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邓文洁拉着枝条哭泣,悲伤呜咽着离开。祖父在驿馆为他送行,文洁面对祖父闷闷不乐,因为文洁听到忌恨祖父的人说的话,说祖父近来开酒馆,不从事读书写作已经很久了,所以看到祖父就长吁短叹。这一日将要分别,(邓文洁)回头对祖父说:“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祖父哭着说:“侄儿命运坎坷,只是耕耘却没有收获罢了,读书学习不敢不勤奋。”文洁说:“有这回事吗?我姑且当面考考你。”于是命制了“六十而耳顺”的题目,祖父挥笔疾书,文

7、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文洁惊喜地赞赏道:“你的文章应当在世上扬名,怎么就被阻于科举功名之外了呢?你的父亲大概后继有人了!”甲午年正月初一,祖父就进入南都,在鸡鸣山读书,日夜不止,患了眼病,在帏下安静地打坐了三个月。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参加科举考试,还没有到中午,就写完了文章,文章分发到一位老教谕房内。老教谕拿自己选取的文章,呈给大主考官李九我。李九我责骂文章不够好,下令第二次呈上文章,呈上的文章不够优秀,又一次呈上,第四次、第五次呈上文章,房中的文章快要送完了,教谕恼怒地哭泣起来。主考官检查他呈上的文章

8、还缺少七卷,询问教谕,教谕说:“那七卷文章很不通顺,只能留下来当作笑料罢了。”主考官说:“赶紧取那些所谓的笑料来!”李公一见(祖父的)文章,拍手称赞,认为文章写得很妙,重新批阅试卷。易经这一科目把祖父划作第一,龚三益第二,其他的都划归高等。乙未年,祖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清江令,调任广昌,同僚中有很多享有盛名的人。黄贞父先生喜欢戏谑嘲弄,轻视祖父是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巡抚刚下达了疑难案件,下令让五县会同审讯此案。贞父告诉诸位同仁说:“审讯的文书按照惯例应该归我做,我不做,诸位也不要做,我要用这个为难张广昌。”祖父了解他的意图,也没有坚决推辞,挥笔疾书写下几千字,都引经据典作为依据,断案像老吏一样

9、纯熟。贞父惊讶地称赞说:“奇才啊!奇才啊!”于是就和祖父建立了交情,成为意气相投的好朋友。祖父在广昌任职满六年,考察政绩出众,名列第一。文言实词含义判断“6法”1联想迁移法高考对于文言文的考查,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其意义在教材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通过比照,辨其异同,然后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如2015年浙江卷第16题C项“侯下车”,可以联想一下以前学过的内容。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张衡传中的“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中的“下车”意为“官员初到任”。 根据

10、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下车”应该解释为“官员初到任”。2语境推断法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但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只有紧扣语境,才能确切地解释词语。因此,判别词义项,要依据其上下文作出选择,也就是说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如2016年北京卷的第9题C项“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中的“赋”有“给予”“征收”“授予”等义项,但将“给予”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翻译为“楚国不向百姓给予财用也充足了”,明显不通。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可以推知楚国百姓不耕种农田了,整个楚国因贩卖生鹿而暴富,因此是“楚国不向百姓征收赋税财用也充足了”。3语法推断法语法推断

11、法还有助于理解词类活用现象,我们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主要是依据语法结构。如2016年江苏卷的第6题B项“病目眚”中的“病”可以通过语法进行分析。“目眚”是一种眼病,“病”解释为“疲惫”(形容词),在语法上讲不通,所以就要考虑活用了,“病”应解释为“生病”“患病”。“病目眚”的意思是“患了眼病”。4通假推断法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可以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15年重庆卷第7题D项“其治以脉,不以证”中的“证”,可以从通假角度来推断,“证”通“征”,意思是“症状”。5结构对举法

12、古人行文,常用整齐的句式,如对偶句、并列结构等,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词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的词性、词义。如2016年山东卷第9题B项“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中的“土事”与“木事”以及“文”与“镂”的位置相同,意义相近,都是动词,而选项的“文”(花纹)是名词,显然讲不通。应为动词,意思是“装饰花纹”。再如2015年福建卷第2题A项“义笃而辞质”中的“笃”与“质”的位置相同,都是形容词,把“深厚”代入后句意通顺,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应该解作“深厚”。6字体推断法汉字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的形体构造常常与这个汉字初始所表示的词义有或近或远的关系。汉字中

13、的形声字占80%以上,其义符也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特别是义符来探求、解说实词词义。如2015年浙江卷第16题A项“坎而置之屋壁”中的“坎”表意形旁“土”,其义应与土地有关;“欠” 意为“短少,不够”之义;“坎”意为“低陷不平的地方,坑穴”。由“坎”处的位置来看,应活用为动词,意为“挖洞”。专 项 练一、联想迁移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导学号:20332012】梦锡重厚方雅,多识故事,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尚法律,任俗交,人主亲决细事,烦碎失大体。宜修复旧典,以示后代。烈祖纳其言。元宗在东宫有过失,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始虽不悦,终以谏直

14、多之。及即位,首召见慰勉,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言朝廷因杨氏霸国之旧 因:沿袭B尚法律,任俗交 任:任用C宜修复旧典 宜:应该D梦锡尽言规正,无所挠 挠:阻挠DD项,可联想到成语“不屈不挠”中的“屈、挠”,同义,解释为“让步、屈服”。“无所挠”应译为“一点也不让步”,D项解释为“阻挠”错误。A项,“因”可联想到课文过秦论中的“因遗策”的“因”,意为“沿袭”,A项解释正确。当然联系成语“因循守旧”也可以推知A项正确。B项,“任”可用双音联想法推断,“任”可联想到“任用”,“任俗交”可译为“任用庸俗官吏”,因此B项正确。C项,可联想到成语“

15、事不宜迟”中的“宜”,解释为“应该”,此句意为:应该修复原来的法典制度,因此C项正确。二、语境推断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题目。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絷者众,而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 詈:辱骂B以中益怒,曰:“丞慢我。” 慢:诋毁C今絷者众 絷:抓住D以中意乃解 解:缓和BB项,吴履察知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在周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是

16、傲慢之举。这样分析后可知,此处的“慢”显然应该解释为“傲慢,不敬”,而非“诋毁”。三、语法推断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节选自荀子天论)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孰与物畜而制之 物:把当作物一样B因物而多之 多:与“少”相对,指数量多C孰与骋能而化之 骋:施展D故错人而思天 错:通“措”,放弃B分析句子结构可以看出,“多”本为形容词,此处用在了作宾

17、语的代词“之”前,用作动词,应解释为“增多”。四、通假推断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召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莫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莫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

18、。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 搔:通“骚”,扰乱B必每莫令人往 莫:不要C楚亭旦而行瓜 行:巡视D此梁之阴让也 让:责备BB项,据上文“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一句,可知宋就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此处若将“不要”代入“莫”处,译为“必定每天不要让去”显然文意不通,联系下文“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可推知此处的“莫”应作通假解释,通“暮”,意为“夜晚”,而非“不要”。五、结构对举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的题目。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

19、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燕军夜大惊 夜:在夜里B而城中鼓噪从之 鼓噪:敲鼓呐喊C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 夷:杀D齐人追亡逐北 北:北方DD项,“追”与“逐”相对应,且同义,那么“亡”与“北”也应同义,“亡”为“败逃者”,那么“北”也应为“败逃者”。六、字形推断法(2014湖南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

20、。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书绩文 绩:写作B必造其庐焉 造:建造C而天适雨雪 适:正好D遂以“雪屋”名之 名:为命名B本题可运用字形推断法。B项, 根据“字形推断法”和“辶”字旁相关的字的本义与人的行为动作有关,可知“造”的意思也可能跟人的行动有关。这句话的主语是“缙绅大夫”, 再结合“造”后面的宾语“其庐”(译为“他家”),很明

21、显解释为“建造他家”是不合情理与语境的,再想到“造访”中的“造”和“访”是同义词,所以“造”应解释为“往某地去”“拜访”的意思。综合练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8分) 【导学号:20332013】何氏仆录毛奇龄邑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御史台,家富。相效犬马走,积赐钱若干缗。何氏中落,出诸仆。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耗敝筋力,凡数岁,贸田园若干。忽谓其弟曰:“吾,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虽然,予固方氏子,予不可不为人后。予弟有子,当后予!”削木,著名字,如既死者,予羡财若干;而以身与田园归何氏焉。王师渡浙江,江上军溃,兵入城,何氏谋走避,而难守者,谓:“相卫家人出城,己主守,可

22、乎?”相曰:“不然。郎虽贫,广额丰颐,又何氏也,为众所耳目,恐死,死则家人谁主者?卫家人者,郎也。以辎从、第宅、器仗责奴已矣。”叩头别。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相不告,死。齐于氏曰:“江上军溃时,军无守者,而相独为何氏守其家,可不哀乎?凡人,进事人,退则亦自爱其身。向使相既出,自营其余财,终老于外,谁则厌之?又或者好言致主,指画慷慨,其忠诚似亦可信;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甚或予敌以主者,悲哉!闻方相,亦少愧矣!”(选自西河集卷一一八)【注】邑:这里指浙江萧山。王师:指清军。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 老:终老B予弟有子,当

23、后予 后:后人C退则亦自爱其身 爱:爱惜D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 鬻:出卖B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后:做后人,名词活用为动词。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相削了块木牌,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在方家,自己如同已经死了一样。B何家因家道中落,遣散仆人。几年后,方相却带着所买的田园返回了何家。C清军入城,何家主人难以守护家院,就与方相商量,责成方相留下看护。D方相认为何氏相貌不凡,又是世家大族,会被众人关注,性命难保。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项,“责成方相留下看护”错,原文是方相自己要求留下。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24、分)(1)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4分)译文:_(2)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4分)译文:_【答案】(1)方相也按例离开(何家),于是拿出以前(何家)所赏赐的钱经商。(“以”“出”“营贩”各1分,句意1分)(2)城被攻破,各街巷家中凡是让仆人看家,仆人又(向清军)告发自己的主人在哪里的,(清军)就放了那个仆人。(“坊人”“所者”各1分,被动句式1分,句意1分)10作者刻画了一个“忠诚”的仆人形象,用意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齐于氏曰”这段分析,文章主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方相的忠勇与守兵的溃败形成对比,突出对守兵

25、的讽刺;二是对看似忠诚,临事却落井下石的人的批评。【答案】(1)讽刺守兵逢敌即溃,不能像方相为守护何家而死那样为国捐躯。(2)批评那些平时说话慷慨、看似忠诚,临事却投敌卖主的人。(每点2分)【参考译文】本县何家有个仆人叫方相。何家两代进入御史台(担任御史),家中富有。方相像犬马一样(尽力服侍主人),积存了很多贯赏钱。何氏家道中落后,将众仆人遣散。方相也按例离开(何家),于是拿出以前(何家)所赏赐的钱经商。(方相)耗费精力(经营),总共才几年,就买了几处田园。突然(有一天,方相)对他的弟弟说:“我是何家的仆人,打算在何家终老了。虽是这么说,我本来是方家的子孙,不可以不确立后嗣。我的弟弟有儿子,可

26、以做我的后人!”(方相)削了一块木牌,写上了名字,好像自己已死一样,留下丰饶的财物(给他的弟弟);而自己和几处田园一起回归了何家。清军渡过钱塘江,江上的守军一触即溃,清军即将攻入城中。何家打算逃走避难,一时难以找到看守家里的人,(主人)就说:“方相保护家人出城,(我)自己主持守家,可以吗?”方相说:“不可以。您虽然穷困了,但是(您)额头宽阔、双颊丰满,又姓何,会被众人关注,恐怕会死,(您)死了,那么家中谁来做主呢?保卫家人的,应该是您啊。把车马、房屋、仪仗器具,交我负责就行了。”(方相)磕头(与主人)离别。城被攻破,各街巷家中凡是让仆人看家,仆人又(向清军)告发自己的主人在哪里的,(清军)就放了那个仆人。方相不肯告发(主人),就被杀了。齐于氏说:“江上守军溃退时,军中没有坚守的人,方相却独自一人替何家看家护院,难道不让人悲哀吗?凡是人,进的话好好给人做事,退也爱惜自己的性命。假使先前方相离开何家以后,自己经营自己剩余的钱财,在外面终老,谁会强迫他(回去)呢?又有一种人用好话讨好主人,慷慨激昂地指手画脚,他的忠诚看似也可以相信;等到一朝有了急难,却暗中出卖他服侍的(主人);甚至也有把主人交给敌人的,悲哀啊!听了方相尽忠报主的事迹后,(这种人)也应该稍稍惭愧了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