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9.38KB ,
资源ID:150212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0212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整理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 710.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整理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 710.docx

1、整理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 710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人类环境加以分类。例如,从环境形成的要素可以分 为(自然形成的环境)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从环境的不同主体可以分为 (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 治(污染)和(其他公害)。3、由于自然界的运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原生或者第一类的环境此问题)。由于人类运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次生或者第二类的环境问题)。由人类运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种类型。4、1972年在瑞典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

2、国人类环境宣言。为纪念这次会议,联合国大会决定以每年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为每年的4月22日5、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以各国普遍接受的方式,正式通过了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又称地球宪章)。6、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一是(发达国家的)的环境问题,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的环境问题。两类环境问题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式和途径也不一样。7、环境保护法的特点是(科学技术)性,(综合)性和(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性。8、(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

3、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9、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是(预测、客观、综合、强制)性。10、征收排污费的对象是(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11、(瑞典)是实行环境许可证最早的国家。12、突发环境事件共分四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一般环境事件(级)。13、限期治理的内容包括限期治理(目标)、限期治理(期限)和限期治理(决定权限)。14、我国的环境标准是由(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二级以及(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五类构成的。15、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

4、则包括四项,分别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综合治理、损害者付费)原则,(受益者补偿、公众参与)原则。16、我国防治公害的具体法律制度包括四项,分别是:(淘汰落后工艺)制度,(设备、清洁生产)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现场检查)制度。17、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临时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18、环境噪声具有(感觉)性、(局部)性、(多发)性和(暂时)性的特点。19、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其中主要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适用于工厂及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的边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对土

5、石方、打桩、结构、装修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按昼、夜间规定了作业噪声限值。20、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这里的“夜间”是指晚22点至晨6点之间的期间。21、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生产)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农药登记制度的实质是农药生产、销售、使用或者进口的许可制度。22、土地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功能的不可替代)性,(生产能力的永久)性。23、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分布不均匀)性。24、禁止在(25

6、)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开垦禁止开垦坡度以下(5)度以上的荒坡地,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5、(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的用途利用土地的法律规定。26、我国的公害民事责任形式包括(赔偿损失)和(排除危害)两种。27、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的条件是:情节较复杂、需要给与较重处罚的案件,也即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或者处以(警告)以外的行政处罚案件。28、对污染环境者给与行政

7、处罚的基本形式是:(警告、罚款)、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责令停业关闭。29、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该法的法律责任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30、环境保护法中的“排除危害”的民事责任的形式实际上包括了民法通则规定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三种民事责任形式,并且都属于民事责任形式中预防性的责任形式。31、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32

8、、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33、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三)年。34、城市污水应当(集中)处理。35、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的原则。36、城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城市市区区域声环境保护的需要,划定禁止(机动车辆行使)和禁止(使用声响装置)的路段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告。37、我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既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体现了“大环境”的概念。38、对固体废物应当实行“三化”管理。所谓“三化”是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

9、源化、无害化)39、在大气层和外层空间的环境保护方面重要的国际条约规定有:(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40、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形式有(排除危害、赔偿损失)两种。4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42、我国大气污染严重,以(尘)和(酸雨)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43、排污收费是指国家保护机关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超标准)排放污染物和向(陆地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44、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事故查清后,还应向其作出书面

10、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45、新刑法对环境犯罪作了专节规定,其名称为(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共规定了(13)种罪名。46、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临时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47、土地的特征是(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功能的不可替代性),生产能力的永久性。48、环境监测按其对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监督)监测。49、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0、对缴纳排污费后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从开征第(三)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标准5%。51、1992

11、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各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1、环境法调整的对象是(环境社会关系),环境法保护的对象是(环境)。2、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要求三项建设三同时,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实现三个效益相统一,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方法分为技术的、(经济的)、行政的以及(法律的)方法等。10、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2、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5、环境问题可分为(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10、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

12、彻(预防为主)方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重要手段。二、名词解释题1、“三同时”制度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建设项目,必须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简称“三同时”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3、环境标准是指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种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标准的总称,亦称环境保护标准。4、环境监测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

13、的监视性测定的活动。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是指为了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由政府事先编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该应急预案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法律规定的总称。6、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7、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8、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9、水土流失是指土壤

14、在水的浸润和冲击的作用下,土壤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10、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11、农药污染因生产、运输、销售、存放或者施用化学农药而污染环境,以致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引起人和动、植物急性或者慢性中毒的现象,称农药污染。12、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3、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向环境排入有毒、有害物质和能量,使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等特性改变,导致生活环境或者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者

15、财产损害的现象。14、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15、听证程序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在对重大案件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由该行政机关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参加对案件进行指控与申辩,以获取证据的过程。16、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17、 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8、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指因违反环境保护法污染或者破坏环境资源,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私财产

16、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19、 国际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20、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和区域,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规定的总称。21、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22、无过错责任是指一切污染危害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只要对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即使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应承担民事责任。2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事先对拟建项目可能对周围

17、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4、公害-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使生活环境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并对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25、环境污染民事责任-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因污染危害环境而侵害了公共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26、环境保护法体系-是指由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法律规范所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27、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18、28、环境保护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9、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管理上不负责任致环境受到污染的现象。30、排污收费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机关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超标排放污染物和向陆地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31、许可证制度是指有关许可证的申请、审核、颁发、中止与废止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所作规定的总称。三、判断题1、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第17条规定: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超过10万元的罚款,报上级环境保

19、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两年。()3、从刑法分则第6章第6节的规定可知,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类包括14种具体犯罪。()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原则。()5、我国的公害民事赔偿诉讼中适用举证责任转移原则。()6、短期环境规划亦称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五年环境规划分年度的实施计划。()7、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严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8、上下级环境监测网之间为业务技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9、英国是世界上最先确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10、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里有公民

20、环境公益诉讼的条款。()11、地震和海啸属于次生环境问题。()12、在世界现代史上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属于环境破坏问题。()13、环境科学所称的环境,即人类环境与生态学所称的环境是相同的。()14、环境保护的内容就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15、国际环境保护法调整的范围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整个地球环境,以及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层空间环境。()16、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又称地球宪章。()17、荒漠化是当今国际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18、在环境监督管理部门里,统管部门执法地位高于分管部门。()19、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人的效力范围实行以属人主义为基础,把属地主义、属人主义、保护主

21、义三者结合起来的原则。()20、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外资企业,与外国合资、合作企业等,都必须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21、在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对)22、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并向城市蔓延。(错)23、酸雨污染是当今国际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对)24、矿产资源是一种可供人类社会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对)25、现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破坏环境行为的权利,并且还享有就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对)26、凡向水体排放

22、污染物,超标要收费,不超标不收费。(错)27、在特定地区,为了保持一定的环境质量,可以由地方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对)28、限期治理的决定机关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错)29、在环境监督管理部门里,统管部门执法地位高于分管部门。(错)30、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人的适用范围依据综合型原则,即以属人主义为主,以属地主义、保护主义为辅。(错)31、公害民事责任属于民法通则中的一般侵权责任。(错)3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33、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人的效力范围实行以属人主义为主,以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辅的综合性原则。(错)3

23、4、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二年。(错)1、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T)2、当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不一致的时候,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而绝对不是自然规律。(F)3、从新中国成立到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兴起和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发展和完善时期。(F)4、对环境实行法制管理,不是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能够完成和进行的。(T)5、预防为主,并不是意味着它可以代替治理措施,也不是治理不重要。(T)6、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F)7、现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破坏环

24、境行为的权利,并且还享有就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T)10、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处罚之前,应告之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T)1、在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T)2、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是由国家设立的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单独完成的。(F)3、环境污染损害是一般的侵权行为。(F)4、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污染源规定的最高容许排污标准。(T)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T)6、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谁获得野生动物的监管权,

25、野生动物就属于谁所有。(F)7、一般来说,建设单位作为建设主体,应对环境评价承担法律责任。(T)8、根据国际习惯法,任何国家若违反了国际义务并给相邻国家造成越境空气污染,就得承担国际法上的责任。(T)9、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排放标准是非988年制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F)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目的和作用。答: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1)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2)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法的作用:(1)是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据。(2)是提高广大干部群

26、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的好教材。(3)是维护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武器。(4)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2、简述中国政府在2002年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所阐述的中国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张。答:中国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张:(1)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2)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靠各国共同努力。(3)加强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合作。(4)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5)推进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3、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预防水土流失作了专章规定。简述预防措施中的禁止性措施。答:禁止性措施主要是:(1)禁止毁林开荒、烧山开荒和在陡

27、坡地、干旱地区铲草皮、挖树蔸。(2)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3)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取土、挖砂、采石。4、简述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规定。答:(1) 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管理。(2)监视、监测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3)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5、简述公害民事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原因和意义。答:实行无过错责任的原因: (1) 公害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大工业本身就属于高度危险的严重污染危害环境的企业。(2)公害民事赔偿责任实现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不公平。实行无过错责任的意义:(1)有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2有利于推动排污单位积极治理污染。6、简述公害民

28、事责任的概念及特点。答:公害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危害环境而侵害了公共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公害民事责任的特点:(1)公害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2) 公害民事责任是平等双方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所承担的责任。(3)公害民事责任的范围与环境污染危害造成的损失相当。(4)公害民事责任不以致害人的过错为构成要件。7、简述当前国际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答:当前国际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1)气候变化。(2)臭氧层破坏(耗损)。(3)酸雨污染。(4)生物多样性锐减。(5)淡水短缺。(6)森林破坏。(7)荒漠化。(8)海洋污染和破坏。(9)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29、。8、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答:(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调查。(3)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近期和远期影响分析和预测。(4)环境监测制度建议。(5)环境影响评价经济效益分析。(6)结论。 9、什么是环境监测?它具有哪些任务?有何作用?答:环境监测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它具有三项任务:(1) 进行环境质量方面的监测,系统掌握和提供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2) 进行污染监督方面的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3) 进行环境科研和服务方面的监测,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为社会多做贡献。环境监

30、测的作用表现为:(1)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2)是科学管理环境的基础。(3)是正确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的技术依据。10、简述对耕地进行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答:对土地的管理,特别是耕地,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的主要内容是:(1)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2) 对农地和非农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3)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4) 严禁乱占、滥用耕地。11、 简述中国提出的解决世界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原则。答:中国提出的解决世界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原则是:(1) 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 保护环境

31、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但是经济发达国家负有更大的责任。(3) 加强国际合作要以尊重国家主权为基础。(4) 保护环境和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5) 处理环境问题应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12、 简述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答:(1)尊重国家主权原则。(2)“新的全球伙伴精神”原则,即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原则。(3)公平承担责任原则(4)合理承担污染损害责任原则(5)和平解决环境争端原则13、 简述构成污染转嫁行为的条件。答:(1)转移的设备、技术、废弃物因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严重而为法律所禁止的。(2)接受转移的企业事业单位没有防治污染的技术、设备、资金因而未能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危害。(3)行为者主观上有过错。14、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答:我国环境法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1)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2)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3)自然资源保护单行法律、法规中的环境保护规范;(4)防治环境污染单行法律、法规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