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4.94KB ,
资源ID:1502757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0275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年级语文上6开国大典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年级语文上6开国大典教案.docx

1、六年级语文上6开国大典教案六年级语文上6开国大典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教学要求.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背诵第7自然段。2.学习课文,通过文中的一个个场面描写,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学习课文,通过一个个场面描写,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一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两课时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

2、都北京举行典礼。句导读:交代了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句导读:介绍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及人数。段导读:第1自然段简述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❶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出了会

3、场的位置、构造和布局。􀀍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主席台的位置和布置。􀀎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这两句话描写了什么?能够反映什么?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句话表现了什

4、么?段导读:第4自然段讲广场上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的热闹景象。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开国大典前会场上的情况。先概括交代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然后分别描述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排山倒海的掌声”表现了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句话能够表现出什么?段导读:第5自然段讲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后,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

5、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句导读:这句话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人了。段导读:第6自然段写开国大典正式开始,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句导读: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说明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这一宣告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

6、豪。段导读:这段话由两个长句组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段导读:第8自然段写升国旗时,在场的人们激动的心情。􀀓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你知道五十四门礼炮和二十八响各自代表什么吗?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7、。段导读:第9自然段写鸣放礼炮时广场上欢腾的场面。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为什么人们听到这一句后会热烈欢呼呢?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段导读:第10自然段讲毛主席宣读政府公告,受到三十万人的热烈欢迎。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是庄严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第三件是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毛主席宣读公告

8、完毕,阅兵式开始。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将军任阅兵总指挥。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同乘汽车,先检阅部队,然后朱总司令回到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命令。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段导读:第11自然段讲阅兵式开始,由朱总司令和聂将军共同指挥。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

9、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句导读:这句话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威武雄壮,他们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大的安全保障。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句导读: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国家的飞机在蓝天上飞过时激动、喜悦的心情。记叙阅兵式的部分能够表达人们怎样的心情?段导读

10、:第12自然段详细叙述了阅兵式的壮观景象。两个半钟头的阅兵,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句话描写了什么?段导读:第13自然段讲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时兴奋、激动的心情。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阅兵式的盛况。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11、”“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什么?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段导读:第14自然段写傍晚时候,群众开始游行。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段导读:第15自然段讲游行的队伍走遍了整个北京城区。第四部分:写阅兵式完毕后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词语。2.初读课文,理清的

12、脉络,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新词投影。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知道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吧?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吧!2.板书课文题目:开国大典。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出示学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标出自

13、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与大家讨论。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读准字音。城防fn部队耸sn起旗q杆擎qn着林伯渠q电钮ni徐x徐旗帜zh融rn成检jin阅司s令缓hun缓聂ni认清字形。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上下结构:耸擎渠聂左右结构:防旗钮徐帜融检缓半包围结构:司理解词语。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汇集:聚集。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瞻仰:恭敬地看。观礼台:观看盛大典礼的看台。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的典礼。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照怎

14、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哪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的。典礼进行时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尝试分段。全文共有15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第二部分:典礼开始,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第三部分:阅兵式盛况。第四部分:群众游行。3.指名朗读第二部分,思考这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典礼开始,奏国歌;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4.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

15、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然后,升国旗。升旗以后,毛泽东宣读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还有人民空军。阅兵式之后,群众开始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天安门广场。5.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原因。会场的情况、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旗鸣炮、阅兵、群众游行,这些场面既表现出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毛主席的崇敬与爱戴之情。6.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这些感人场面的句子。四总结全文,升

16、华情感总结: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它鼓舞着中国人民开创未来,这一天永远载入了史册。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十分自豪。作为21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将为肩负的使命,自强不息,发愤图强。1.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抓住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借助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2.“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是单元语言训练的目标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既表达了本课的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悟,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中的场

17、面描写,领悟场面描写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7自然段。影片开国大典片断;重点语句投影;战斗英雄录。一影片导入,烘托氛围.播放开国大典的影片片断。谈一谈影片中的哪一个镜头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时,全场人们欢呼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表达了中国人民无比激动、自豪的感情。2.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时间隧道回到那一天,感受开国大典的壮观场景。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名朗读课文,回忆开国大典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按会场情景、典礼盛况、阅兵式盛况、群众游行的顺序记叙的。2.课文中的场面描写比较多,请同学们在文中标出场面描写的部分,并思考这些场

18、面描写的作用。开国大典的一个个场面描写都能表现出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以及对毛主席的崇敬与爱戴之情。三想象场景,体会感情.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思考开国大典的每一部分描绘了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句子。2.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3.交流汇报成果。第一部分:会场情景。个人读第一部分,讨论描绘的场面。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情况。指名读描写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情况的句子,谈一谈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甲: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从参

19、加典礼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学生乙:会场上群众队伍的情况,让我们感受到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重点语句体会。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以及“五更天”摸黑步行的人们,我们感受到人民的急切心情,他们是那样的激动与兴奋,他们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

20、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第二部分:典礼盛况。你对典礼盛况中的哪个场面最有感触?用笔画出来,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文中用“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两个长句,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当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五星红旗,随着国旗徐徐上升,人们的自豪、激动之情愈加强烈。重点语句体会

21、。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被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踩在脚下,没有独立、自由。现在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指名朗读第7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使

22、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句话。这一宣布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了主人,这一宣布将传向祖国各地,所以“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们激动无比的心情。练习背诵,采用引读背诵法。出示背诵练习。这庄严的,这雄伟的,使。这庄严的,这雄伟的,经过,传到,传到,使。第三部分:阅兵式盛况。个人朗读这部分内容,想一想课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按照阅兵式开始的情况、各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的激动场面记叙。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介绍给同学

23、们,说出自己的理由。“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战士们挺着胸膛”“像钢铁巨人一样”“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对检阅队伍的描写,表现出对人民军队的赞美之情。重点语句体会。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群众看到阅兵式上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威武,他们不断欢呼,不断拍手,尽管嗓子喊哑了,手拍麻了,他们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充分表现出获得了自由和解放的人民,在新中国成立时欢欣鼓舞的心

24、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第四部分:群众游行。在群众游行中,哪个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这是描写天安门上空礼花此起彼落,广场上灯火辉煌的绚丽景象,衬托了人们沉浸在开国大典热烈的喜庆气氛之中,表现出人民的无比兴奋。重点语句体会。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这句话是写毛泽东对人民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

25、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这“光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在众多的场面描写中,我们学习到了哪些场面描写的方法呢?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构成了场面,对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就是场面描写。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写出气氛。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四总结全文,积累拓展.总结:人们难忘1949年10月1日,难忘那历历在目激动人心的场面,更难忘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而献

26、身的英雄们,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应努力进取,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使国家更加富强、昌盛。2.播放战斗英雄录。3.介绍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被压迫的事例,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由于本文作者恰当地运用场面描写来表达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应让学生抓住场面中的重点词语品读感悟,读中悟情、读中悟写、读中表情、读写结合,并能做到读写迁移,学写场面。.比一比,再组词。2.选词填空。汇集聚集他把资料在一起研究。广场上了很多人。3.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4.你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中国人民政

27、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它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政协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4门大炮齐鸣28响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它是一首民族解放的战歌,在人民中间广为流行,对激励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