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27KB ,
资源ID:1505133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0513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学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学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docx

1、XXXX中学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号)、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有关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的通知和XX省教育厅关于劳动教育工作要求,切实执行好XX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X教发202X76号),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的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据我校育人目标和课程建设体系要求,结合初高中学生特点和学校已有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进一步规范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特制定此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完善课程设置,注重教育实效,推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融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二、劳动教育课程开设、实施及学分认定按照2022版新课标发布劳动活动指导清单具体要求,我校劳动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学段确定教育目标,课程分为校内劳动教育课程、家庭劳动教育课程和社会劳动教育课程。劳动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课程内容,通过校内外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劳动实践课程,日常家庭生活劳动、社会生产劳动和公益性服务性劳动等多种途径完成。要坚持育人

3、为本、实践体验、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和社会的支持作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活动和课程载体,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全方位、系统化实现我校初高中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程实行学分制,满分100分,其中校内劳动课程80分,家庭劳动教育课程10分,社会劳动教育课程10分。课程具体实施途径和模式如下:(一)校内劳动教育课程1.政策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可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2.课程设置方案:非毕业年级,校内劳动课程不少于0.5节/

4、周,不足课时通过家庭劳动课程和社会劳动课程补齐,总课时量不少于1节/周,毕业年级劳动教育课程可通过集中社会劳动实践和家庭劳动实践完成劳动教育课时。围绕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运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方面树立学生劳动观念,提升学生劳动能力,养成学生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牢固树立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1)校内开设的劳动课程垃圾分类处理课程及实践课(初一至高三年级)校园绿化园艺及种植技术课(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初中劳动技术课(初二年级)高中通用技术课(高一、二年级)家政服务课(高三保送生)

5、(2)校内劳动实践活动校内种植园、学校生物社团校园采摘(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校园日常卫生清理(初一至高三年级)校园劳动值周工作(初一至高三年级)绿风小屋的日常卫生维护与清理工作(绿风社团)食堂的帮厨及食堂卫生清理工作(初一年级)宿舍区的卫生清理及个人内务整理与收纳(全体寄宿生)3.具体实施(1)劳动课程(50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一学期为单位进行考核评价,确定劳动学分。(2)实践课程(50分)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劳动实践,如日常值日、轮流值周工作。(10分)寄宿生活体验(20分)(按每月2分)根据个人意愿自选校内勤工助学岗服务。(10分)校内劳动社团活动。(附加分

6、10分)类实践设置基础学分和最低劳动时长,学校统一制定标准,班级集体劳动由班主任给予评价确定学分,公益劳动岗由被服务对象的管理老师给予评价确定学分。类属于奖励性学分,由社团负责人和团委负责评价确定学分。同时,学校在开设的其他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要有机渗透劳动教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以渗透劳动观念教育为主,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以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为主。(二)家庭劳动教育课程家庭劳动教育课程主要由学校和家庭共同完成。家庭教育课程应由学校牵头,家长委员会代表和学生代表参与,确定学生家庭劳动清单,并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

7、活动。教学内容和资源由学校和学生家庭共同提供,以家庭为劳动实践场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家务劳动的培训内容。学校可以邀请家长一起拍摄短视频、制作微课,为学生们提供家务劳动的培训资源,家长根据视频内容在家对孩子进行实际指导。家庭劳动清单:1.打扫卫生:扫地、拖地;擦家具、擦玻璃(里外两面)等;清理冰箱、灶台、洗手间、厕所。2.收拾房间:按照整洁、分类、有序、便利原则整理房间内所有物品。把乱放的东西放回原处。铺床/换床单等。准备第二周要穿的衣服、鞋等物品。 3.烹饪美食:准备食谱、买菜、烹饪、准备餐桌、洗碗盘等,与XX市教育局倡导的生活德育“三个践行”中的“众厨芳”活动相结合进行。 4.洗涤衣物:

8、包括洗衣、晾晒、叠衣以及放回衣柜全过程。 5.日常采购:起草生活用品采购清单,购买生活用品。6.其他劳动工作:如看护幼儿、照顾老人等。家庭劳动教育以劳动手册记录为主,学生需要提供照片和视频进行佐证,由家长予以签字确认,学校负责制定评价方案和学时学分的认定。(三)社会劳动教育课程社会劳动教育课程是依托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教育的课程,是学生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社会劳动教育课程分为两类1.社会劳动教育的参观、学习和实践初一年级“亲近自然,亲历风雨”金谷园拓展活动,融入劳动技能教育,注重学生探索体验。初二年级开展“播下种子,收获希望”XX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性学习,结合生物课堂所学知识,到田

9、间地头实地考察,认识农作物,学习农业科学知识,了解我省农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初三年级开展“砥砺逐梦”黄河徒步体验活动,发掘潜能,锻炼意志,增强毅力,强健体魄。还可结合植树节开展“种下理想之树”活动,开辟一片属于外国语学校的树林。高一、高二年级开展“行走的课堂”研学活动,依托社会资源,参观考察现代工业企业、了解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成就,参观各地科技馆、科技博览会,考察高科技企业,开展“走进大学,探索前沿”为主题的高校研学活动,探究社会,重点进行前沿产业科技了解和职业规划体验,为未来走上劳动岗位奠定基础。2.公益劳动及志愿服务(1)依托学校周边社区资源,根据社区需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

10、,走入城郡社区开展公益宣传、义务劳动。(2)依托XX团市委“志愿汇”提供的适宜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公益服务。(3)依托家长委员会资源,确立我校社会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场馆解说、服务及其他公益劳动,并长期合作。(4)鼓励学生个人利用寒暑假等节假日自行联系单位进行社会劳动实践。学校社会公益劳动及志愿服务,由学校政教处给予评价和确定学分,自行联系的劳动时间,需要当事人提供文字、图片活视频材料及被服务对象的证明材料,提交政教处予以评价和确定学分。三、劳动教育学分的使用劳动教育是学生在校必须接受的教育,学校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分学段制定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实施劳动行为评价和劳动效果评价,为每

11、位学生建立劳动档案;加强过程性评价,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建立公示、审核制度,严防劳动教育各项活动流于形式,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成立劳动教育评价小组,每学年末负责组织全面考察本学年课内外学生劳动学习成果和劳动素养水平。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和班集体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1.每学期,班级劳动教育平均学分达不到75分,不能评选为优秀班集体。2.每学期,个人劳动教育学分达不到80分,不能参加各类优秀学生的评选。3.每学期,个人劳动学分达不到60分,学生需要在假期通过家庭劳动或社会劳动补齐应修学分。拒不接受劳动教育者,学校政教处有权利责令学生暂停文化课学习以完成劳动教育内容。四、其他支

12、持劳动教育的保障工作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学校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场所,营造“劳动光荣”“双手创造财富”等主题的环境氛围,以环境感染教育学生。举办文化创意活动,在全体师生中征集“劳动标语”“劳动口号”“劳动漫画”等,并用以装饰校园。2.建立奖励、激励机制,组

13、织开展劳动成果展示、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劳动技能的平台,增加劳动比赛的趣味性,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3.编定XXXX中学学校学生劳动实践手册,全面客观记录学生参与课内外劳动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客观公正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就专项劳动技能实施校内级别认定,并颁发证书。4.培养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指导师”队伍,学校要配备必要的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根据实际需要面向社会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高级技术人员、技师等能工巧匠,培养集聚一支专业型、社会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指导师”队伍。明确“劳动教育指导师”岗位职责,规范选聘程序,加强常规教学、师德和技能水平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开展常态化教研,将加强劳动教育专兼职师资建设列入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保障劳动课教师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5.做好安全保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和法律服务机制,联防联控做好相关安全工作,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共担机制。做好学生安全保障和风险化解工作,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 9 -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