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59.50KB ,
资源ID:15131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131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资质评估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信息系统安全服务资质评估准则Word文档格式.doc

1、3.2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等级的评判原则14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基本资格要求25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基本能力要求25.1组织与管理要求25.2技术能力要求25.3人员构成与素质要求35.4设备、设施与环境要求35.5规模与资产要求35.6业绩要求35.7质量保证要求45.8培训要求46信息安全工程过程及能力级别46.1概述46.2信息安全工程过程要求56.2.1评估安全对系统的影响56.2.2评估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56.2.3评估系统的安全弱点56.2.4评估系统的安全风险56.2.5确定系统的安全需求66.2.6为系统提供必要的安全信息66.2.7监测系统的安全状况66.2.8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76

2、.2.9安全性协调76.2.10检验并证实安全性76.2.11建立并提供安全性保证证据76.3信息安全工程过程能力级别86.3.1基本执行级86.3.1.1执行过程86.3.2计划跟踪级86.3.2.1制定过程执行计划86.3.2.2规范化执行86.3.2.3验证执行86.3.2.4跟踪执行86.3.3充分定义级86.3.3.1定义标准过程86.3.3.2执行已定义过程86.3.3.3协调项目和组织活动96.3.4定量控制级96.3.4.1建立可测量的质量目标96.3.4.2客观地管理执行96.3.5连续改进级96.3.5.1改进组织能力96.3.5.2改进过程有效性97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等级划

3、分97.1概述97.2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等级划分97.3不同资质等级可从事的安全服务118引用标准与参考文献128.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128.2系统工程能力成熟模型128.3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128.4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评定方法128.5信息系统安全工程手册128.6软件工程能力成熟模型128.7信息安全工程质量管理要求129附录系统安全工程主要术语139.1组织139.2项目139.3系统139.4安全工程139.5安全工程生命期139.6工作产品149.7顾客149.8过程149.9过程能力149.10制度化149.11过程管理14- IV -1 适用范围本标准

4、适用于评估机构对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组织进行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的评估;信息安全服务的需方对服务提供方的选择依据;作为国家主管部门对评估对象进行管理和检查的技术规范。另外,也可为信息安全服务提供组织改进自身能力提供指导。2 定义2.1 信息安全服务信息安全服务是指信息安全工程的设计、实施、测试、运行和维护,以及相关的咨询和培训活动。2.2 信息安全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服务提供者是指信息安全工程方案设计组织、承建信息安全工程的组织以及提供有关信息安全咨询和培训的组织。2.3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等级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等级是指一个组织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综合能力。包括技术能力、组织结构与管理、资源配置、安全工程过

5、程能力、业绩和质量保证等多个方面。2.4 信息安全工程过程能力级别信息安全工程过程能力级别是指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组织在完成工程、项目时,执行组织已定义过程的能力成熟程度。2.5 信息安全服务评估组织信息安全服务评估组织,是指对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组织的资质等级进行评估认证的第三方机构。在我国是指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及其授权分支机构。3 服务类型与资质评定原则3.1 信息安全服务的类型信息安全服务的类型主要指一个组织按照一定的合同或协议,为另一个组织所履行的安全服务的具体形式,包括:1) 安全工程:为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方案设计(开发)、施工(安全集成)、验证(测试)、运行(监控)和维护;2)

6、 安全咨询和培训:从事信息系统安全咨询、培训、宣传和其它安全工程之外服务的业务。包括书面提出并制订信息系统安全方案,提供安全管理与操作规定的服务,提供安全性测试和监控,方案(安全方案、信息系统和安全产品等)试验,在公开场合或媒体宣讲传播安全知识的活动,信息系统安全的专家活动和政策制订工作,从事信息系统安全教育工作,其它可能影响信息系统安全性能的有偿或无偿服务或技术活动。3.2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等级的评判原则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评估是对信息安全服务提供者的资格状况、技术实力和实施安全工程过程质量保证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衡量和评价。资质等级的评定,是在其基本资格和能力水平、安全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水平、安全

7、工程基本过程的实施和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单项评估结果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服务种类,采用一定的权值综合考虑后确定,并由国家认证机构授予相应的资质级别。信息安全服务的资质等级的划分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考虑原则: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等级的划分必须对组织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它主要与组织的资格状况、技术实力、信息安全工程过程能力等级以及其他要求有关。2 与现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一致的原则:安全策略要保持与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相一致,不能相抵触。3 与我国已发布或即将发布的有关信息安全的标准相一致的原则:我国已发布许多与安全服务有关的的标准,本评估准则的资质等级划分必须与这些标

8、准相一致。4 与组织的基本能力水平紧密结合的原则:一个组织的基本能力是评估其资质等级的基本要求,有些基本能力要求可能决定一个组织是否具备参与资质评定的资格。5 与信息安全服务工程过程能力等级紧密结合的原则:工程过程能力等级是反映组织实施工程的成熟程度,是评定资质的重要依据。6 可裁剪原则:安全服务有多种类型,对不同类型的安全服务可进行适当的裁剪。7 可操作性原则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4 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基本资格要求4.1 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组织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给的合法的营业执照。4.2 必须获得国家有关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发给的从事信息安全服务的资格证书。4.3 从事

9、涉密(国家秘密)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服务的组织必须获得国家安全主管部门的批准。4.4 采用商密信息产品进行安全系统集成的组织必须获得国家安全主管部门的批准。4.5 必须遵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5 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基本能力要求5.1 组织与管理要求从事信息安全服务的组织:5.1.1 必须拥有健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为持续的信息安全服务提供保证。5.1.2 应制定符合国家保密机关要求的工作保密制度和相关的组织监管体系。5.1.3 所有成员要签定保密合同,并遵守有关法律法规。5.2 技术能力要求从事信息安全服务的组织,应:5.2.1 了解信息安全技术的最新动向,有能力掌握信息安全的最新技术。5

10、.2.2 具有不断的技术更新能力。5.2.3 具有对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信息收集、识别、分析和提供防范措施的能力。5.2.4 须能根据对用户信息系统风险的分析,向用户建议有效的安全保护策略及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5.2.5 具有对发生的突发性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5.2.6 从事安全系统集成和相关咨询的组织应具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对市场的信息安全产品 进行功能分析、提出安全策略和安全解决方案、及安全产品的系统集成的能力。5.2.7 应具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根据服务业务的需求开发信息安全应用、产品或支持性工具的能力。5.2.8 系统集成商应有对集成的系统进行检测和验

11、证的能力。5.2.9 有能力对信息安全系统进行有效的维护。5.2.10 有跟踪、了解、掌握、应用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能力。5.3 人员构成与素质要求5.3.1 从事信息安全服务的组织应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合理的人员结构。5.3.2 所有与信息安全服务有关的管理和销售人员等应具有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5.3.3 应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技术队伍。5.3.4 技术骨干人员应系统地掌握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并有足够的专业工作经验。5.4 设备、设施与环境要求从事信息安全的组织,应:5.4.1 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良好的工作环境。5.4.2 具有先进的开发、测试或模拟环境。5.4.3 具有先进的开发、

12、生产和测试设备。5.4.4 具有实施相关服务的必需的开发、生产和测试工具。5.5 规模与资产要求5.5.1 有足够的注册资金和充足的流动资金。5.5.2 建立与所承担的业务范围和工程规模相适应的服务体系。5.5.3 有足够的人员从事直接与信息安全服务相关的活动。5.6 业绩要求从事信息安全的组织,应具有与申请资质相符的从业经历,主要考查:5.6.1 从业时间5.6.2工程或项目规模5.6.3 工程或项目数量5.6.4 工程或项目质量5.6.5 合作项目参与程度5.6.6 完成结果评价 5.7 质量保证要求5.7.1 提供信息系统安全工程服务的组织要求通过“信息系统安全工程质量管理要求”;5.7

13、.2 提供信息系统安全咨询培训服务的组织要求通过经裁剪的“信息系统安全工程质量管理要求”;裁剪原则应与业务范围和控制环节相一致。5.8 培训要求提供培训服务的服务组织应:5.8.1 有独立的法人资格;5.8.2 有固定的培训场所,良好的培训环境;5.8.3 有相应培训设备;5.8.4 培训人员要有培训资格证书。6 信息安全工程过程及能力级别6.1 概述信息安全工程是一组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工程过程的集合,在应用到系统和应用的开发、集成、操作、管理、维护和改进等整个生命期中,应满足一组安全要求并能在系统中得到体现。信息安全工程至少包括以下11个基本过程,i 评估安全对系统的影响;i 评估系统面临的安

14、全威胁;i 评估系统的安全弱点;i 评估系统的安全风险;i 确定系统的安全需求;i 为系统提供必要的安全信息;i 监测系统的安全状况;i 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i 安全协调;i 检验并证实安全性;i 建立并提供安全性保证证据。信息安全工程过程的能力级别是用于评价组织完成已定义的安全工程过程的能力,直接反映组织的成熟程度。能力级别按成熟性排序,表示依次增加的组织能力。本标准将信息安全服务组织的工程能力分为五个级别,即:i 1级:基本执行级;i 2级:计划跟踪级;i 3级:充分定义级;i 4级:量化控制级;i 5级:连续改进级。本标准并不提出执行过程的特殊要求。组织可以按所选择的任何方式和顺序,自由

15、地计划、定义、控制、跟踪和改进他们的过程。然而高级别能力依赖于低级别能力,因此组织在达到高级别之前必须满足低级别的要求。6.2 信息安全工程过程要求6.2.1 评估安全对系统的影响本过程目的在于确认实施的安全工程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并对发生影响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包括以下一些活动:1 对在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运行、商务或任务能力进行确定、分析和按优先级排列。2 对支持系统的关键运行能力或安全目标的系统资产(资源和数据)进行确定和特征化。通过对给定环境中提供这种支持的每项资产的意义进行评估,来定义每项资产。3选择用于评估影响的度量。4标识所选影响的评估度量以及(若需要)度量转换因子之间的关系。5利用多

16、重度量或统一度量的合适方法对意外事件的影响进行识别和特征化。6监视影响的变化。6.2.2 评估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本过程的目的在于确定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其性质和特征。包括以下活动:1 识别由自然原因引起的威胁。2 识别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威胁。3 识别特定环境中适当的测量方法和适用范围。4 评估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威胁的动因和效力。5 评估出现威胁事件的可能性。6 监视各种威胁及其特征的变化趋势。6.2.3 评估系统的安全弱点本过程的目的在于识别和特征化系统本身的安全脆弱性。其中包括分析系统资产、定义特殊的脆弱性以及提供对整个系统脆弱性的评估。以掌握在确定环境中系统的安全脆弱性。1选择对确定环境中系统

17、安全脆弱性进行标识和特征化的方法、技术和标准。2识别系统安全脆弱性。3收集与脆弱性相关的数据。4评估由特定脆弱性及其组合所产生的系统脆弱性和脆弱性总和。5监视脆弱性及其特征的变化趋势。6.2.4 评估系统的安全风险本过程的目的是确定在给定环境中,与某一系统有依赖关系的安全风险。尤其是识别和评估出现暴露的可能性,以掌握对给定环境中运行该系统带来的安全风险,并按照给定的方法对风险问题进行优先级排序。1选择用于分析、评估和比较给定环境中系统安全风险所依据的方法、技术和准则。2识别威胁/脆弱性/影响三者的组合(暴露),掌握这些威胁和脆弱性的利害关系,确定出现威胁和脆弱性将造成的影响。3评估与每个暴露有

18、关的风险,确定一个暴露出现的可能性。4评估与该暴露风险有关的总体不确定性。5按优先级对风险进行排列。6监视各种风险及其特征的变化趋势。6.2.5 确定系统的安全需求本过程的目的在于确定系统的安全需求。涉及到为系统安全定义基本原则,以及有关的法律、策略和组织需求,并实现组织内部以及顾客对安全需求达成共识。1 理解顾客对安全的需求,收集所有用于全面理解顾客安全需求所需的信息。2 为给定系统确定法律、策略、标准、外部影响和约束。3 确定系统的用途及其与安全的关联性。4 系统运行安全的高层规划。5 定义系统的安全性。6 定义与安全相关的需求。7 达成满足顾客要求的安全协议。6.2.6 为系统提供必要的

19、安全信息本过程的目的在于为系统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或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安全信息。包括安全体系结构、设计或实施选择以及安全指南。所有具有安全意义的系统问题都应受到检查,并按照安全目标的要求予以解决,所有项目组成员都理解安全问题,选择的解决方法应反映出所提供的安全输入。1 确保设计者、开发者和用户对安全信息具有共同的理解。2 确定有科学依据的工程选择所需的安全约束和考虑。3 确定与安全相关的工程问题的解决办法。4 利用安全约束和考虑来分析和区分工程选项的优先级。5 向其它工程组提供与安全相关的指南。6 为系统的用户和管理员提供与安全相关的指南。6.2.7 监测系统的安全状况本过程的目的是保证能

20、确定并报告所有的安全违规,并监视外部和内部环境可能影响系统安全的所有因素。1 分析事件记录,以确定一个事件的原因。检测与安全相关的历史和事件记录(包括日志记录)。2 监视威胁、脆弱性、影响、风险和环境方面的变化。3 识别与安全相关的突发事件。4 监视安全防护措施的性能和有效性。5 检查系统安全状况以进行必要的改正。6 管理对有关安全突发事件的响应。7 保证与安全监视有关的设备得到适当的保护。6.2.8 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本过程的目的在于保证集成到系统设计中的预期的系统安全性确实由最终系统在运行状态下达到。管理和维护开发环境和运行系统的安全控制机制所需要的活动。保证在整个生命期内不降低安全级别。

21、1 建立安全控制的职责和责任并通知到组织中的每一个人。2 管理系统安全控制的配置。3 管理所有用户和管理员的培训和教育大纲,提高安全意识。4 对管理安全服务及控制机制进行定期的维护。6.2.9 安全性协调本过程的目的在于保证所有部门都有一种参与安全工程的意识。这种协调涉及到保持安全组织、其他工程组织和外部组织之间的开放交流,使项目组的所有成员都具有并参与安全工程工作的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1 定义安全工程协调目标和相互关系。2 确定安全工程的协调机制。3 促进安全工程的协调。4 用确定的机制去协调有关安全的决定和建议。6.2.10 检验并证实安全性本过程的目的在于确保解决安全问题的办法已得

22、到验证和证实。通过观察、示范、分析和测试,依照安全需求、体系结构和设计确认解决办法,依照顾客的运行安全需求证实解决办法。确保解决办法满足安全需求以及顾客运行安全要求。1 确定待验证和证实的解决办法。2 定义验证和证实每种解决方案的方法和严密等级。3 通过证明能满足与上一抽象层相关的要求,最终满足用户的运行安全要求,实现对解决办法的证实。4 为其它工程组收集验证和证实的结果。6.2.11 建立并提供安全性保证证据本过程的目的是清楚地向顾客提供已满足其安全需求的证据。保证证据是一系列声明性保证目标。这些目标由多个不同来源和等级的抽象构成的保证证据组成。本过程包括对与需求有关的保证进行的识别和定义;

23、证据的产生和分析;支持保证需求所需的附加证据;对所生成的证据进行收集、打包并准备随时递交。1 确定安全保证目标。2 所有保证目标定义一个安全保证策略。3 确定并控制安全保证证据。4 对安全保证证据进行分析。5 提供证明顾客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安全保证性论据。6.3 信息安全工程过程能力级别6.3.1 基本执行级处于本能力级别的组织是基于个人的知识和努力去执行一些基本过程,而未经严格的计划和跟踪。能提供的证据是该过程的工作产品(输出)。由于缺乏适当控制,工作产品的一致性、性能和质量会存在极大的差异。6.3.1.1 执行过程此要求保证组织以某种方式执行一些基本过程,从而为顾客提供工作产品和/或服务。

24、6.3.2 计划跟踪级处于本能力级别的组织计划并跟踪执行本组织已定义的过程,验证是否执行了特定的步骤,工作产品是否符合指定的标准和需求,测量用于跟踪过程的执行情况。组织能够基于实际执行活动进行管理。6.3.2.1 制定过程执行计划过程执行的计划涉及到过程文档的编制,执行过程的相应工具的提供、过程实施的计划、过程执行中的培训、过程资源的分配以及过程执行的责任分配。6.3.2.2 规范化执行此要求注重于控制覆盖过程的总数。需要列出过程执行计划的使用、基于标准和程序的过程执行、配置管理下依过程产生的工作产品。6.3.2.3 验证执行确认过程按预定的方式执行。涉及到验证执行过程与可应用的标准和程序是一

25、致的以及对工作产品的审计。6.3.2.4 跟踪执行此要求注重于组织控制项目进展的能力。组织通过可测量的计划跟踪过程的执行情况,当过程实施与计划产生重大偏离时应采取纠正措施。6.3.3 充分定义级处于本能力级别的组织执行充分定义的过程。组织依据对已批准发布的、文档化的标准过程进行适当裁减,来充分定义组织的过程。本级与级别2的主要区别在于利用组织范围内的标准过程来管理和规划。6.3.3.1 定义标准过程该要求注重于组织标准过程的制度化。一个组织的标准过程可能需要裁剪以适合特定环境的使用,因此,要求组织提出标准过程的文档,并为满足特定用途而对标准过程进行裁剪。6.3.3.2 执行已定义过程该要求注重

26、于执行充分定义过程的可重复性。要求组织使用制度化过程,并对有缺陷的过程结果和工作产品进行复查,执行过程并使用结果数据。6.3.3.3 协调项目和组织活动该要求注重项目和组织活动的协调。大的工程通常由多个组协作完成,缺乏协调将会导致延误和不可比对的结果。因此应确定组内、组间、组外活动的协调。6.3.4 定量控制级处于本能力级别的组织应收集和分析执行的详细测量,获得对过程能力和改进能力的量化理解以预测执行情况。这个级执行的管理是客观的,工作产品的质量是量化的。这一级与充分定义级的主要区别在于定义的过程是定量的表示和控制。6.3.4.1 建立可测量的质量目标该要求注重对组织所开发的产品(包括工作产品

27、)建立可测量的质量目标。6.3.4.2 客观地管理执行该要求注重于确定过程能力的量化测量并使用量化测量来管理这一过程。提出了确定量化过程能力和以量化测量作为修正行动的基础。6.3.5 连续改进级处于本能力级别的组织基于组织的商务目标,并针对过程有效性和效率建立量化执行目标。通过执行已定义的过程和有创见的新概念、新技术的量化反馈来保证对这些目标进行连续的过程改进。这一级与定量控制级的主要区别在于已定义的过程和标准过程基于对这些过程变化效果的量化理解,进行连续调整和改进,。6.3.5.1 改进组织能力该要求注重在整个组织范围内使用标准过程,并在同的使用中进行比较。在使用这些过程时,寻找改进标准过程的机会,分析产生的缺陷以识别对标准过程的进行改进的可能性。6.3.5.2 改进过程有效性该要求注重于制定处于连续受控改进状态下的标准过程。组织能消除标准过程产生缺陷的原因,并提出连续改进的标准过程。7 信息安全服务资质等级划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