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73.70KB ,
资源ID:1513789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1378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研究生本科学位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研究生本科学位论文.docx

1、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研究生本科学位论文 ANSHUN UNIVERSITY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THESIS OF BACHELOR(20092013年)题 目: 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研究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特殊教育系 年 级: 级 专 业: 特殊教育 指导教师: 职称: 教授 中国贵州2013年4月 安 顺 学 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

2、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本科生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顺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 日期:导师签名: 日期: 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研究 摘 要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外界给予的压力以及自身的缺陷,经常会出现许让多情绪问题。智力

3、障碍儿童情绪是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个社会交往的开展、社会生活的融入和社会关系的适应。因此,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急需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聚焦智障儿童情绪问题矫正的研究领域,从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应遵循的原则、影响智力障碍儿童情绪矫正的因素、以及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实施的方法进行阐述,为学校及家庭对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提供科学依据,为教师及家长开展相关实务工作提供可参考的方法支持。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 情绪问题 矫正方法 Corrective Study on Emotional Problems of Mentally Disabled Ch

4、ildren Abstract Mentally disabled children always show many emotional problems due to external pressure and their own deficiencies.Their emo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communicating abilities,so their emotional condition will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commun

5、i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life and the adaption of social relations.So,it is badly in need of effective method for correcting the emotion of mentally disabled children.focused on the field of emotional problems correction of mentally disabled children.It mainly expounds the principles,affec

6、ting factors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emotional problems correction of mentally disabled children,which provides not only scientific basis for schools and families to correct the emotional problems of mentally disabled children,but also reference methods for teachers and parents to c

7、arry out relevant practical work.Key words: Mental retardation children ; emotional problems ; corrected methods目 录引 言 1一、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应遵循的原则 4 (一)个别化原则 4 (二)阶段性原则 4(三)激发兴趣的原则 4(四)循序渐进原则 5(五)补偿缺陷的原则 5 (六)重复性原则.5 (七)鼓励性原则 5 (八)准确性和客观性原则 5二、影响智力障碍儿童情绪矫正的因素 6(一)智力障碍儿童自身方面 6 (二)社会原因 6(三)矫正工作者的原因 6(四) 家庭因

8、素的影响 6三、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实施的方法 8(一)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8 (二)贝克的认知疗法 8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9 (四)示范模仿疗法 9四、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 谢 13引 言 教育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振兴,当然首先要依靠国人的素质的提高,依靠教育的发展。党和国家的政策明确提出“重视特殊教育,加大对特殊教育的关心”。教育是国家长足发展之本,而特殊教育又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中包括了很多内容,其中包括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智力障碍教育的目的与国家的总目的是一致的,即把智力障碍儿童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9、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而影响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因素包括了很多,其中主要的有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问题。情绪矫正通常是指依据学习原理处理情绪问题,从而引起情绪改变的一系列客观而系统的方法。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问题的矫正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中至关重要。我们知道智力障碍是因为各种后天或者先天的因素造成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而无法与外界正常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智力落后的病因有生物学的原因,社会文化的原因等。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很难保持稳定的目标,并且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有时候又可能会表现出一种病态的固执性,行为刻板,缺乏应变能力。对待周围的人的影响方面,他们易受暗示,常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和驱

10、使。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体验长期处于低级阶段,高级情感如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产生晚,发展慢。更严重的是他们的情绪问题,在智力落后学校中,不少十二三岁的学生,情绪表现和三四岁儿童很相近,明显表现为暴发式的、激动式的,很少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的复杂的高级情感。与此相联系,他们的情绪易受外界情景的影响,易变化,不稳定。因此,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一直是家长及特殊教育者的难题,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去矫正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问题,那么将对他们的教育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概述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文化、语言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智力落后这

11、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人们对智力落后的名称说法不一。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被称作“白痴”、“傻子”、“呆瓜”、“低能儿”、“智力残疾”。到底什么是智力落后呢?几十年来各学科的专家们一直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无法找到一个普遍公认的定义。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如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或以自己的理论体系为基础去研究智力障碍这一现象,因而出现了不同的智力落后的定义。运用较广、影响较大的定义是美国智力落后协会提出的定义:“智力障碍是指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导致适应性行为的缺陷或与之同时存在,并且表现于发育时期。” 1.智力落后的分类 智力落后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有

12、根据教育的可能性进行的分类,有根据社会行为缺陷程序进行的分类等等。但目前通常是按照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分类将智力落后分为4级:轻度、中度、重度和级重度智力落后。我国目前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分级(见下表) 表11 智力落后分级表级别分度与平均水平差距-SDIQ值适应能力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5.012025以下极重度适应缺陷二级智力残疾重度4.0152035或2540重度适应缺陷三级智力残疾中度3.0143550或4055中度适应缺陷四级智力残疾轻度2.0135070或5575轻度适应缺陷2.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发育一般而言,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发育与正常儿童没有太大区别。随着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智力

13、障碍儿童的身体发育会越来越差。智力障碍儿童伴随障碍出现的频率也比正常儿童出现的频率高,迈耶恩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见表12)表12 智力落后者伴随障碍出现的百分比 功 能 没有障碍 部分障碍 严重障碍 行 走57.832.49.9上肢、大肌肉控制57.534.28.2上肢、小肌肉控制56.134.99.0 语 言45.133.421.5 听 力85.011.53.4 视 力 73.320.95.9 癫痫或痉挛82.315.12.7行为、情绪异常58.135.76.3 大小便训练77.510.212.3 3.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特征 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速度缓慢,容量较小,智力障碍儿童还表现出视知

14、觉不够分化,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不够分化,感知觉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等。 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存在两个主要缺陷,一是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或不准确。与普通孩子相比,智力障碍儿童言语表达能力水平较低,沟通能力较差一些还存在音量、声音和语流方面的问题。 智力障碍儿童思维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思维长期停留在初级感性阶段,高级理性阶段几乎不存在。 4.智力落后儿童的个性特征。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认知活动的缺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局限,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影响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表现出如下特征: 意志薄弱,缺乏主动性,易受暗示;高级情感发展迟缓,情感不稳定且调节能力差;兴趣单一,稳定性差;失败期望高于成

15、功期望,自我观念消极;原始性防卫机制占优势。 一、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应遵循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它要求在矫正过程中,需要针对每个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需求,为其制定矫正计划,设计矫正方法和矫正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个原则是根据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特殊规律提出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要求: 1.在矫正之前,要全面系统地了解每个儿童的情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矫正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学生的理解,可以通过家访、谈话、调查和观察儿童的日常行为来进行。 2.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为每个儿童制定个别矫正计划。矫正计划

16、要针对每个智力障碍儿童,根据每个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现实表现来制定计划性在矫正过程中,要尽量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在检查儿童进步情况时,也要根据儿童的特点,不应该用相同的方法去检查智力障碍儿童。智力障碍儿童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身心缺陷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在智力障碍者情绪问题的矫正中不能沿用普通的评估方式,只能以个别矫正计划为校标。 (二)阶段性原则 所谓阶段性原则,就是指在完成了一部分矫正内容以后,让智力障碍儿童休息一段时能更好的适应矫正内容,以达到矫正的目的。 (三)激发兴趣的原则 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人们总是很有动力去从事和研究自己喜欢的事

17、物或能吸引自己的事物,并从中体味成功的乐趣。任何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智力障碍儿童也不列外。运用激发兴趣原则要求做到: 1.要创设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矫正环境,克服儿童的退缩、压抑、自卑等。用快乐和充满爱的环境包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逐渐忘记自己自身的缺陷和所有的缺陷,增加他们多生活的信心。 2.增加矫正方法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矫正他们的情绪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多种矫正方法,运用的方法应与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给他们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和帮助他们克服他们的情绪问题。 (四)循序渐进原则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自身的原因,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远远低于正常儿童,要使他们克服自己的

18、情绪问题,我们必须从简单的开始,再到难,矫正力度也应该从弱到强,根据他们自身的能力来进行矫正。 (五)补偿缺陷的原则 补偿缺陷原则是指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问题矫正过程中,除了要关注他们情绪的变化,发展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技能外,还要有计划的克服和补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使其身心能协调发展。贯彻这一原则要做到: 1.要将补偿缺陷作为矫正的任务之一,做到思想重视,措施有力。 2.矫正者要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技能。 3.情绪矫正和补偿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要求我们矫正工作者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防止急躁情绪。不要指望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问题在一朝一夕得到解决,也不要指望一两次训练就能见到明

19、显的成效。只有细水长流,经过长期努力,智力障碍儿童的缺陷才能得到较好的矫正和补偿。 (六)重复性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主要是考虑到智力障碍儿童反应迟钝,固执,记忆迟缓容易忘记。因此,在对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时应该重复多次,使智力障碍儿童真正的接受以达到情绪矫正的目的。 (七)鼓励性原则在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情绪问题的矫正时我们应该多鼓励他们,多运用正强化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是他们积极参与和配合矫正工作者的矫正,让他们在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慢慢减少他们的情绪问题。 (八)准确性和客观性原则准确性和客观性是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的基本准则,矫正时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更重要的是矫正者在矫正过程中

20、应该保持中立态度、客观的态度,不应该对智力障碍儿童持有偏见。 二、影响智力障碍儿童情绪矫正的因素 (一)智力障碍儿童自身方面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他们的智力比正常儿童的要低,他们在情绪问题出现时往往很难克服,甚至出现情绪问题时他们不能处理导致更严重的情绪问题出现有时还会出现别的问题。因此,智力障碍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生活能力、学习能力都会影响到对智力障碍儿童情绪矫正的效果。 1.感知觉特点。智力障碍儿童视觉不够分化,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不够分化,感知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2.记忆特征。智力障碍儿童的记忆存在两个主要缺陷,一是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或不准确。同时,智力障碍儿童的长

21、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能力比较差,很难记住事情,这就给他们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多问题。 3.语言特点。智力障碍儿童存在着构音、声音和语流方面的障碍,发音不准吐字不,语言缺乏逻辑性,前言不搭后语。这导致了家长和他们出现了沟通问题,给矫正者带来了与他们的沟通问题。总的来说,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生理缺陷使其影响了对他们情绪问题矫正的质量和效率。 (二)社会原因 在社会中人们对智力障碍儿童不是很了解,社会有时会用有色眼镜看智力障碍儿童,对他们存有偏见,与他们的沟通和交往都比较少,让智力障碍儿童害怕社会,不愿与社会交往和沟通。在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良的情绪问题,在矫正时也会出现一些障碍。因此,社会原因

22、也影响了矫正的效果。 (三)矫正工作者的原因 矫正工作者在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觉得矫正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在对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时矫正工作者应该具有相关的专业素质,并且还应该具有相关的职业道德。如果工作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同样也会影响矫正工作的实施。 因此,影响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的因素有很多,并不是单方面的,我们在进行矫正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克服和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矫正目标。 (四)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来说也不例外。父母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在一

23、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的程度和水平;父母对智力障碍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关心程度,直接影响了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出现的频率,也影响了对智力障碍儿童情绪矫正的质量和效果。 1.家庭经济 智力障碍儿童大多数都是来自普通家庭,家庭经济负担重。很多家长除了要供孩子上学以外,还得赡养自己的父母。正因为家庭贫寒,致使许多孩子迟迟没有进入学堂学习,这也使得智力障碍学生获得数学环境的熏陶相对普通学生较晚。2.父母的文化水平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智力障碍学生的家庭教育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潜

24、移默化的作用,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的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与制约着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 影响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我们在对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不要让这些因素影响到我们队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的质量和效果。 三、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实施的方法 目前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已发展了许多具体方法,如以应答性条件反射原理为基础的系统脱敏法,厌恶治疗法;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为基础的正、负强化法,间歇强化法,塑造,渐隐,链锁,惩罚等方法;还有认知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以下我们将具体列举几种方法: (一

25、)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格理论及心理治疗方法。这一治疗方法强调认知、意识、情绪、行为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突出的是行为的作用。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同样也适用于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具体实施如下: 1.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诊断阶段 这是最初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矫正工作者要与智力障碍儿童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其建立情绪改变的自信心。其次是探索当事人所关心的问题,即找出使当事人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的诱发事件,确认问题所属的性质以及个体的情绪反应。通过与当事人的交谈,对当事人所关心的众多关系交错的问题进行

26、分类,理清思路,找到当事人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口,进行进一步的干预治疗。 2.领悟阶段 领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智力障碍儿童认识自己不适当的情绪表现,引导智力障碍儿童了解自己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解释、评价和看法,探讨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 3.疏通阶段 疏通阶段是理性情绪疗法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矫正工作者要帮助智障儿童放弃不合理的情绪表现。 4.再教育阶段 当智力障碍儿童逐渐地放弃原有的不好情绪,代之以更加合理的符合逻辑的情绪时,他们的不良情绪也会随之减少或消失。 (二)贝克的认知疗法贝克的研究认为个体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由于诱发事件或其他不良刺激的直接结果,而是通过

27、个体的认知加工和思维而产生的。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通常伴有消极的认知,它们与情绪问题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情绪问题经久不愈;情绪障碍个体的认知常常存在歪曲,若这些歪曲能够得到识别和修正,那么,其情绪也将随之改变。基本过程如下: 1.建立良好的矫正关系 认知疗法的第一步是要求与智力障碍儿童建立良好的矫正关系。良好的相互信任的矫正关系有助于智力障碍儿童积极投入到矫正过程,有助于智力障碍儿童与矫正工作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2.确定认知错误与自动化思想不好的信念和认知是导致情绪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情绪问题的矫正时要及时发现并指出儿童歪曲的认知和错误的信念,使其改变到正确的

28、认知上来,树立正确的信念。帮助儿童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在哪,然后矫正工作者对症下药,矫正儿童的不良情绪。 3.努力改变原有的认知错误,建立正确的认识知道儿童的认知错误以后,接着就是努力帮助智力障碍儿童去改变这些错误的认识。这一阶段,逐步教会他一些新的正确的认知,从而用这些新的思维方式去引导自己新的行为。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需要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要使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得到解决,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配合,则矫正的效果是事倍功半。所以,要抓好智障儿童情绪问

29、题的矫正工作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抓好智障儿童的情绪问题的矫正;矫正的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四)示范模仿疗法示范模仿疗法又称榜样示范法,学生对自己所敬重的长辈及优秀的同伴所表现出来具有榜样示范的行为,进而导致个体增加或获得良好行为、减少或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伍新春,胡佩诚 2005)。这种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同样也适用于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之所以采用此种方法去改变智力障碍儿童的不良情绪,是因为智力障碍儿童会通过观察、模仿别人的过程而习得的,并不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才能习得。智力障碍儿童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起伏

30、而发生改变。矫正的方法要求多样化。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可以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兴趣,以调动其参加训练的积极性。运用多种方法矫正,能促进矫正目标。方法的选择要以内容为依托,不能为了搞花样而使学生眼花缭乱、热热闹闹,却没有真正达到矫正的效果,这就走入了方法的误区。矫正方法使用的目的是帮助智力障碍儿童矫正自己情绪问题。 四、结语智力障碍儿童在心理或者生理上,与我们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他们与我们都一样,是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理解,需要被爱护的。所以,智力障碍儿童作为我们群体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他们。影响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因素包括了很多,其中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之

31、一。在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研究过程中,发现影响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矫正的因素有很多,如;智力障碍儿童自身的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因此,我们在对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选择切实可行、合理的矫正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严格遵循个别化原则、阶段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补偿性原则等矫正原则来提高矫正的质量和效率。应用这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让智力障碍儿童能够与外界正常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使得他们的病态的固执性、刻板行为和应变能力等得以改善和加强,最终达到对他们的教育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问题的矫正操作中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这一直都是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难题,如何应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去矫正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问题,是在对智力障碍儿童情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