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8 ,大小:80.51KB ,
资源ID:1514287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1428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诏安一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生物学主编沈益明序言本套校本教材从.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诏安一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生物学主编沈益明序言本套校本教材从.docx

1、诏安一中校本教材生活中的生物学主编沈益明序言本套校本教材从诏安一中校本教材 生活中的生物学 主编 沈益明序言本套校本教材从生活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的生活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教材源于我校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映了课程改革及教学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教材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校本课程的特征,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突出了实践性、活动性、校本性、指导性,符合新课程理念,对我校特色课程建设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当然,限于编者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教材部分还显得比较稚嫩,有的甚至很不成熟。 目录第一章 茶 第二章 烟第三章 酒第四章 药物第一节 转基因药物第

2、二节 中药 第三节 服药第五章 保健食品与食品添加剂第六章 环境污染第一节 大气污染第二节 水污染第三节 土壤污染第六章 家庭养花第一章 茶饮茶是传统文化,苏东坡的“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魏时敏的“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杨基的“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都是茶文化的体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很多人的生活离不了茶。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饮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十分关注。现已知茶叶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如鞣酸,维生素A、维生素C等。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喝茶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饮茶的

3、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饮茶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延缓和防止血管内膜脂质斑块形成,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脑血栓;兴奋中枢神经;减肥和美容效果;预防老年性白内障;防治口腔炎、咽喉炎、肠炎、痢疾等;保护人的造血机能;含有防辐射物质,边看电视边喝茶,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并能保护视力;维持血液的正常酸碱平衡;防暑降温。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3-5克、400毫

4、升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不当喝茶对身体也会不利,如:泡茶用量超过常量(一杯茶3-4克)的茶汤。浓茶对不少人是不适宜的,如夜间饮浓茶,易引起失眠。心动过速的心脏病、胃溃疡、神经衰弱、身体虚弱胃寒者都不宜饮浓茶,否则会使病症加剧。 空腹也不宜喝浓茶,否则常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甚至产生心悸、恶心等不适症状,发生“茶醉”。出现“茶醉”后,可以吃一、二颗糖果,喝点开水就可缓解。以下人群不适喝茶:缺铁性贫血者;神经衰弱者;动性胃溃疡患者;泌尿系结石者;茶中的草酸会导致结石增多;肝功能不良者;便秘者;哺乳期妇女;心脏病者;孕妇:醉酒者。喝茶的注意事项有:忌空腹饮茶,茶入肺腑会冷脾胃; 忌饮烫茶,最好56以下;

5、 忌饮冷茶,冷茶寒滞、聚痰;忌冲泡过久,防止氧化、受细菌污染;忌冲泡次数多,茶中有害微量元素会在最后泡出;忌饭前饮,茶水会冲淡胃酸;.忌饭后马上饮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消化;忌用茶水服药,茶中鞣酸会影响药效;忌饮隔夜茶,茶水时间久会变质;忌酒后饮茶,酒后饮茶伤肾;忌饮浓茶,咖啡因使人上瘾中毒;不宜饮用的茶叶有:焦味茶、霉变茶、串味茶;忌发烧喝茶: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茶的认识也存在不少误区,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隐患。对茶认识的“误区”:误区一:浓茶“醒酒”。有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有“醒酒”作用,这是一种误解。 因人们饮酒后,酒中乙醇经过

6、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排出体外。而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误区二:品新茶“心旷神怡”。新茶是指摘下不足一月的茶,这种茶形、色、味上乘,品饮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但因茶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 类、醛类含量较多,如果长时间饮新茶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同时新茶中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过量饮新茶会使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可产生四肢无 力、冷汗淋漓和眠等“茶醉”现象。误区三:饮茶会使血压升高。茶叶具有抗凝、促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

7、、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及改善血液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等作用,可防止胆固醇等脂类团块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防冠状动脉变窄,特别是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它可使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亦随之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因 此,饮茶可防治心血管疾病。误区四:“茶医百病”。有人认为,茶不仅是一种安全的饮料,也是治疗疾病的良药。殊不知,对有些病人来说,是不宜喝茶的,特别是浓茶。浓茶中的咖啡碱能使人兴奋、失眠、代谢率增高,咖啡碱还能刺激胃肠分泌,不利于溃疡病的愈合;而茶中鞣质有收敛作用,使肠蠕动变慢,加重便秘。误区五:空腹喝茶伤肾。有人习惯早上起来就泡茶喝,其实空腹喝茶是很不健康的习惯,俗话说,空腹喝茶令人慌。茶中

8、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会加速心率导致心慌,另外会很快排尿,加重肾的负担。误区六:喝隔夜茶伤肾。茶经过一夜的时间,维生素已经流失,而且茶汤中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喝隔夜茶会容易肚子疼,还会伤胃伤肾。误区七:喝头遍茶。懂茶的人一般都很少喝头遍茶,一方面是出于色香味的考虑,为的是取其精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少喝进去一些霉菌。茶叶在生产、运输、存放过程中,往往很容易被霉菌污染。利用头遍茶泡去表面的霉菌和灰尘是比较好的方法。此外,在泡茶时最好不要用滚开水,那样会破坏茶叶中的一些营养成分。误区八:饭后喝茶。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

9、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误区九:经期喝茶。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等作用。这对很多人来说是需要的。在当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城市居住的人们,更应经常喝点茶。诏安县茶艺是福建闽南一带居民所特有的泡茶方式。它较为讲求泡茶的技术,皆以宜兴式标准单口茶壶,配上蛋壳杯来泡茶。通常所使用的茶叶均为重焙火茶,例如安溪铁观音、水仙、武夷山大

10、红袍等。诏安式茶艺,大致的项程序操作是 (1)备茶壶把方向与主泡者约呈45度角,将欲用之茶叶置于纸中,折叠包起后,以手压碎约一一三次,并依茶形整理出碎、断、条三类,置于一侧备用。(2)烫壶诏安式泡茶法是不绑壶盖的。先将壶盖斜置于壶身上,以热水一并烫过。烫壶最应注意的是其时效性的掌握,一般若控制恰当,壶壁刚好热透后,紧接着置茶,应可随即闻到被蒸散出来的茶香。(3)置茶将适才在纸张上压碎的茶倒入壶中,需依碎断条,由后下至前上,逐层置入。(4)时闻由于是以烫杯时间的长短来掌握,所以每泡的烫杯方式稍有不同。(5)第一泡冲水时,需将热水沿着壶口,以一半在内,一半在外的方式冲入壶内。切勿直冲,以免水流过强

11、破坏茶形而阻塞了流口的顺畅。(6)烫杯杯内注入三分之一的热水,双手各拿一个茶杯,以对杯方式将水倒入另两杯且旋转一两圈,从声音的清脆程度,可以立即分辨出杯子的造工精制与否,而烫杯动作之俐落灵巧更可表现出泡茶的手艺。(7)干壶:将壶底在茶巾上沾过,使不滴水以保持清净。(8)倒茶在杯子之间,缓缓的轮流来回倒出,以使茶汤均匀,至茶流成滴即停。(9)奉茶将茶送至桌中,请客人取其近者品茗。诏安式泡茶通常摆置四个杯子,若品茗者只有三人,便将第四杯倒与在座的长者或尊者。(10)第二泡烫杯方式与第一泡略有不同的是,需将杯内注入热水至杯面呈表面张力,即将溢出为止,再以双手中指各轻拨杯子使其略倾,倒掉少许水,再以食

12、、拇指拿起杯子,倒掉剩余的水。(11)第三泡烫杯方式与第二泡不同的是,此泡以单手单杯轮流操作。三泡茶是诏安式所推荐的,因为第三泡以后的茶味不纯,且破坏味余韵故不取。(12)去渣将壶底朝上,手执壶把,轻摇令茶渣自然倒出,最后,再冲入少许开水,摇晃壶身,将茶渣清出。(13)还原:清洁茶具,并归位还原。第二章 烟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烟是人类第一杀手。自觉养成不吸烟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有益于健康,而且也是一种高尚公共卫生道德的体现。烟草已被国家确定为一级致癌物。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高10到30倍,90%的总死亡率是由吸烟所导致。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

13、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有人调查了1000个家庭,发现吸烟家庭16岁以下的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5岁以下儿童,在不吸烟家庭,33.5%有呼吸道症状,而吸烟家庭却有44.5%有呼吸道症状。吸烟害己害人,应该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卫生习惯。在卫生部发布的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中,我们看到这样的数据:2002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35.8%,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66.0%和3.1%。由此估计,吸烟者约为3.5亿,占世界烟民的三分之一。此外,我国吸烟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

14、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由22.4岁降为19.7岁。我国既是烟草生产大国,也是烟草消费大国。我国的烟草产量相当于其他7个最大烟草生产国的总和。我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国人消费的香烟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如果将与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所致的死亡均统计在内,目前每年约有100万人因此死亡。 2012年5月30日,在第二十五个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卫生部首次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吸烟危害健康的权威报告。根据报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尤为严重。报告认为,我国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报告指出,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已知的致癌

15、物,这些致癌物会引发机体内关键基因突变,正常生长控制机制失调,最终导致细胞癌变和恶性肿瘤的发生。比如,吸烟可以导致肺癌、口腔和鼻咽部恶性肿瘤等疾病;吸烟还可以导致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对呼吸道免疫功能、肺部结构和肺功能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使动脉血管腔变窄,动脉血流受阻,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导致型糖尿病,并且可以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可以影响人体生殖及发育功能的有害物质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们往往在紧张或劳累时便不自觉地想吸烟,以期得到休息或放松。但实际上吸烟会使从血压上升

16、,呼吸兴奋,心率加快,之与人休息时的情况恰恰相反,但每个吸烟者的主观感觉确实是舒适与放松。原因何在呢?其实是尼古丁刺激了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而肾上腺素能明显增加人体的应激能力,从而使人适应外界刺激的能力提高,导致主观上的轻松感。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主要数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内膜损害;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酚类化合物和

17、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具体的危害有:一、致癌作用吸烟致癌已经公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吸烟者如同时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如石棉、镍、铀和砷等)则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将更高。烟叶烟雾中的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需经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羟化酶代谢作用后才具有细胞毒和诱发突变作用,在吸烟者体内该羟化酶浓度较不吸烟者为高。吸烟可

18、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削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生长的监视、杀伤和清除功能,这就进一步解释了吸烟是多种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吸烟者喉癌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十几倍。膀胱癌发病率增加3倍,这可能与烟雾中的-萘胺有关。此外,吸烟与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肾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生都有一定关系。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烟雾中的致癌物质还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使其子代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增高。二、对心、脑血管的影响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

19、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 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中的30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公认的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有害因素,但其确切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血脂变化、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异常起着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PGI2是最有效的血管扩张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引起血清HD

20、L-C降低,胆固醇升高,PGI2水平降低,从而引起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和血流减慢,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又可促使血小板聚集。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由于组织缺氧,造成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使血粘滞度增高。此外,吸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吸烟还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PGI2生成减少,血栓素A2相对增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以上这些都可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由于心肌缺氧,使心肌应激性增强,心室颤动阈值下降,所以有冠心病的吸烟者更易发生心律不齐,发生猝

21、死的危险性增高。据报告,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中风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此外,吸烟者易患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和闭塞性血栓性动脉炎。吸烟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最终导致肺原性心脏病。三、对呼吸道的影响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在狗实验中,接触大量的烟尘可引起肺气肿性改变。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吸烟者下呼吸道巨噬细胞(AM)、嗜中性粒细胞(PM

22、N)和弹性蛋白酶较非吸烟者明显增多,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烟粒及有害气体的刺激,下呼吸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激活,活化的AM除能释放弹性蛋白酶外,同时又释放PMN趋化因子,使PMN从毛细血管移动到肺。激活的AM还释放巨噬细胞生长因子,吸引成纤维细胞;以及PMN释放大量的毒性氧自由基和包括弹性硬蛋白酶、胶原酶在内的蛋白水解酶,作用于肺的弹性蛋白、多粘蛋白、基底膜和胶原纤维,从而导致肺泡壁间隔的破坏和间质纤维化。据报导,1986年美国患COPD者近1300万人,1991年死亡9万多人,吸烟是其主要病因。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较不吸烟者高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动时呼吸

23、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降低及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即使年轻的无症状的吸烟者也有轻度肺功能减退。COPD易致自发性气胸。吸烟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声带炎。四、对消化道的影响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增加915,并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钠,致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诱发溃疡。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使胆汁易于返流,从而削弱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因子,促使慢性炎症及溃疡发生,并使原有溃疡延迟愈合。此外,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易造成返流性食管炎。五、其他吸烟对妇女的危害更甚于男性,吸烟妇女可引起月经紊乱、受孕困难、宫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质疏松以及

24、更年期提前。孕妇吸烟易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发育迟缓和新生儿低体重。其他如早产、死产、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等均可能与吸烟有关。妊娠期吸烟可增加胎儿出生前后的死亡率和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以上这些危害是由于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进入胎儿血液,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缺氧;同时尼古丁又使血管收缩,减少了胎儿的血供及营养供应,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女性90的肺癌、75的COPD和25的冠心病都与吸烟有关。吸烟妇女死于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烟妇女高25。已经证明,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杀伤精子的作用,使精子数量减少,形态异常和活力下降,以致受孕机会减少。吸烟还可造成睾丸功能的损伤、男子性功能减退

25、和性功能障碍,导致男性不育症。吸烟可引起烟草性弱视,老年人吸烟可引起黄斑变性,这可能是由于动脉硬化和血小板聚集率增加,促使局部缺氧所致。最近,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强烈噪声中吸烟,会造成永久性听力衰退,甚至耳聋。没有主动吸烟的人,要关注被动吸烟。被动吸烟是指生活和工作在吸烟者周围的人们,不自觉地吸进烟雾尘粒和各种有毒物质。被动吸烟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质浓度并不比吸烟者为低,吸烟者吐出的冷烟雾中,烟焦油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雾中的多1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研究发现,经常在工作场所被动吸烟的妇女,其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工作场所没有或很少被动吸烟者。据国际性的抽样调查证实,吸烟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

26、动吸烟者。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1634倍。孕妇被动吸烟可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青少年应远离香烟。 第三章 酒一、饮酒的利与弊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各种酒的来源,酿造工艺及乙醇含量即酒精度数各不相同。酒精度数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按容量计),啤酒含乙醇较少,葡萄酒含乙醇约11-16%,通常称11-16度,白酒含乙醇38-60%,其中含乙醇38%的又称为低度白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七条是“如饮酒应限量”,并有一段文字说明过量饮酒的害处。少量饮低度酒并不一定有害,但过量饮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

27、无一益。那么究竟可以饮什么酒?又如何限制饮酒的量呢?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4克乙醇,即相当于540毫升啤酒,200毫升果酒,60毫升40度的白酒则危险性降低。长期饮酒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酒是纯热能食物之一。在体内可分解产生能量。但不含任何营养素,过量饮酒第一减少了其它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饮酒可使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以及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以上都可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过量饮酒影响脂

28、肪代谢。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酗酒还可引发暴力事故等,对个人健康及社会治安都有害。 最近人们常常谈到果酒的有益作用。法国有一项报告发现某些饮酒地区的冠心病较其它地区少。但是,心脏病危险性的减少不能全都归因于红酒中的某些成分,因为在法国红酒消费量高的地区,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也多,而蔬菜和水果的抗氧化能力较高。这些资料表明是饮果酒者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较少,蔬菜,水果消费量高等)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减少。 综上所述饮酒对人体健康有利有弊,少量饮用低度酒有些益处,但长期多量饮酒

29、有害。尤其对青少年及孕妇。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酒精的危害更为敏感。因此青少年不能饮酒。乙醇对孕妇的有害作用波及胎儿发育,甚至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妇绝对禁止饮酒。 二、醉酒人是否醉酒,取决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当血液中乙醇浓度在0.05-0.1%时,人开始朦胧、畅快地微醉;而达到0.3%时,就会口齿不清,步态蹒跚,这就是常说的酒醉了;如果达到 0.7%,人就会死亡。对于乙醇的承受力,个人差异很大。这是由于胃肠吸收能力和肝脏的代谢处理能力不同所致,也就造成了人之间的酒量不同。醉酒需要解酒。酒精在人体的分解代谢有三条途径:肝脏、皮肤和呼吸系统; 其中约95%通过肝脏的酶系统进行氧化代谢。酒

30、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的酶系统中的两种酶: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相等。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因此,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

31、多、过快,超过了两种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饮酒的注意事项主要有:酒后不宜喝茶,酒后饮茶不是好习惯。因为喝酒后,80%的酒精由肝脏将其逐渐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解酒作用,这种分解一般需24小时。如果酒后立即饮茶,会使酒中的乙醛通过肾脏迅速排出体外,使肾脏受到损伤,从而降低肾脏功能。同时,过多饮茶,入水量过多,也会增加心脏和肾脏负担,对于患有高血压、心绞痛的冠心病人更为不利。所以,酒后最好吃点梨、西瓜之类的水果为宜。感冒后不喝酒,感冒者喝酒会加重病情。感冒尤其是严重者大多伴有发热症状,此时通常要服退烧药,一般多是扑热息痛。一旦饮用白酒、烈性酒,两者产生的代谢物对肝脏将产生严重

32、损害,直到完全坏死。肝病患者应禁酒,急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病伴有糖尿病的人应绝对禁酒,包括啤酒。肝炎恢复期和慢性迁延性肝炎,在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可酌量饮用啤酒,但一般一天不要超过半升。酒不与咖啡同饮,酒精伤身,咖啡有兴奋、提神和健胃作用,过量可造成中毒。若酒精与咖啡同饮,犹如火上浇油,可加重对大脑的伤害,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心血管负担,造成的危害超过单纯喝酒许多倍,甚至更容易危及生命。酒后不宜服药,酒类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酒精,药物在酒后服用,可增加毒副作用。如酒后服痢特灵、优降灵等药,会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反应;酒后服镇静药、催眠药、抗癫痫药、抗过敏药、降压药等,一方面可增加对大脑的抑制效应,而另一方面又使药力陡增,超过人体正常耐受量,致使发生危险。酒后勿看电视,饮酒使眼睛充血,若饮酒过多,酒中的有害成分对眼睛有较重损伤,能使视神经萎缩,严重的甚至可导致失明。看电视可使视力衰退,而饮酒又损害视神经,二者同时进行,等于火上浇油,对视力大有损伤。因此,酒后一定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