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949.88KB ,
资源ID:1518661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1866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docx

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地形等高线特点图示山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盆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二、地形剖面图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

2、算土石方量的依据。微点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1)海拔: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如图,甲地海拔为1 500 m,乙地海拔为500 m。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微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微点3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微点4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

3、值。(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据此回答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 m B230 m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D2.C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H相H高H低或(n1)dH(n1)d,其中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2陡崖高度的计算(1)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图示崖顶为400 mH顶5

4、00 m。(2)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图示崖底为0H底100 m。(3)陡崖的相对高度:(n1)dH(n1)d。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0 mH500 m。(说明: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3闭合等高线的计算闭合等高线计算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条件判读举例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图中A点的海拔为200 mA300 m,符合“大于大的”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图中B点的海拔为100 mB200 m,符

5、合“小于小的”4.计算两地的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 H相)/100 m。5地形坡度的计算与判断坡度由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两点相对高度可根据两点等高线计算,水平距离可根据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计算。(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原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大(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大),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小(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小),坡度缓。(2)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如果比例尺和等高

6、距都相同,则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单位:m)的坡度大小为CADB。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大小为ACDB。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例如,下图中(单位:m)的坡度大小为BDAC。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则可用tan H/L的值进行比较。H表示坡高(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L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2020南昌一模)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回答12题。1E地海

7、拔可能是()A1 170 m B1 190 mC1 210 m D1 230 m2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详细分析:第1题,图示E地位于1 200与1 220两条等高线之间,则其高度介于1 2001 220 m之间,故C正确。第2题,图中甲、丙、丁位于谷地、乙地为山岭,且甲、丙处于陡崖位置;而瀑布多出现在陡崖位置,则甲、丙可能出现瀑布;甲位于鞍部与谷地的结合部,汇水面积小而不可能出现较大瀑布;丙位于较大的谷地中,汇水面积大而可能出现较大瀑布。答案:1.C2.C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自然地理特征(高考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

8、等高线(单位:m)图。据此回答12题。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B2.C1判断地势地形特征判断地势高低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宏观地形判读陆地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500 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

9、0 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在5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 m,等高线较密集高原:海拔较高(1 000 m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海洋海岸线:0 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 m,且等深线稀疏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 m,且等深线密集海沟:海水深度大,且两侧等深线密集2.判断水系、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

10、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3.判断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判断流向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判断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4.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

11、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2020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一诊)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下图示意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回答13题。1山体滑坡之前,河流段()A处流向处西南流向东北B处流向处西北流向东南C处流向处西南流向东北D处流向处东北流向西南2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处水位变化为()3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A没有变化 B向高海拔处凸出C向低海拔处凸出 D趋于平直详细分析:第1题,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知,图中河流由处流向处;结合指向标,可确定由西北流

12、向东南。第2题,处位于堰塞体上游,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处水位持续上涨;结合沟谷下窄上宽的特点,在河流流量稳定的前提下,处河流水位上涨先快后慢。故A正确。在上游来水稳定的前提下,河流水位上涨速度与河道形态相关。图示河流位于高山峡谷中,则河道形态为“V”形;相同来水量,前期因河道下部窄而水位上升快,后期因上部较宽而水位上升较慢。第3题,山体滑坡发生后,滑坡处地势较两侧低,则相应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答案:1.B2.A3.B凸面镜又叫广面镜,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它可以扩大司机视野,使司机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下图为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1)和司机小王看到的凸面镜里的画面(图2)。据此回答45

13、题。 4该凸面镜最可能设置在()A BC D5司机小王驾驶的车辆正驶向()A东方 B西北方C西方 D南方详细分析:第4题,位于山脊,山脊两侧的司机无法直接看到对方,故需要凸面镜,处司机的视线没有阻挡,能看清附近路面状况。故选C。第5题,结合上题可知凸面镜在处。观察图2可发现,镜面中车辆正靠近山体一侧行驶,结合靠右行驶的原则,该司机驾驶的车辆刚到拐弯处,还未转弯,车辆正驶向南方。故选D。答案:4.C5.D等高线地形图的实践应用(2019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地形 B水源C植被 D坡向2与甲地地形平整

14、方式相符的剖面是()【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D2.B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1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坝址坝址选在两侧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应避开喀斯特地貌、地质断裂带,并考虑移民、生态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续表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要建在经济发达、腹地广阔的地区(右图中丙地适合建造港口,因为丙地位于海湾内,可避风浪,且等深线较密集,水深;陆上地势平坦利于建港)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防暴雨造成的山

15、洪暴发;避开陡坡、陡崖,以防崩塌、落石造成的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图中宿营地选在C地)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跑道与盛行风向平行;气象条件好,多晴朗天气;离城市较远(图中D地适合建飞机场)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流、湖泊、海洋)、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图中地适合建疗养院)气象站应建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2.选线线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公路、铁路线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

16、需建盘山路等(图中公路选线为EHF)引水路线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图中线更合理)输油、输气管道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3.选面面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工业区、居民区选址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下图是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地区的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等高线为实线的地区是荒山。当地人均耕地少,等高线为虚线的地区因人类活动,等高线走

17、向已经发生了改变。据此回答13题。1等高线为虚线的区域,其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是()A水田B旱地C林地D水塘2近年来乡村地区的许多聚落因人口迁出而废弃,图示四个居民点最先废弃的可能是()A甲 B乙 C丙 D丁3甲居民点是当地的贫困村,当地扶贫干部在帮助其中的一个贫困户时,提出的以下四项扶贫措施可行的是()种植小麦 种植果树种植水稻 荒山养殖和挖塘养鱼A B C D详细分析:第1题,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等高线为虚线的区域多靠近河流,且该区域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所以其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是水田,故选A。第2题,低山丘陵地区的人口规模比较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由乡村地区迁出

18、,向交通和居住条件较好的地点集中。图中的丙居民点位于阴坡,耕地规模较小,距离乡道较远且和乡道间有河流阻碍,所以居民有迁出的需要,聚落易废弃,故选C。第3题,当地有较多的荒山,利用荒山发展养殖或者种植果树,经济效益较高;甲居民点靠近河流和乡道,附近的土地较平坦,水源充足,做好防洪工作的同时挖塘养鱼经济效益也较好;当地不适宜种植小麦;种植水稻是当地传统的粮食产业,由于耕地规模小,依靠传统的水稻种植业,经济效益不高。故可行。答案:1.A2.C3.C(2020天津重点中学联考)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区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回答45题。4关于图中地理事物,说法正确的是()A甲、丁之间可以通视B

19、乙所在位置为鞍部C甲、丙之间相对高度可能为74 mD此地以红壤为主且土壤肥沃5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各区域最可能的发展方向是()A甲地小型水力发电 B乙地棉花种植C丙地步道服务部门 D丁地林产品加工详细分析:第4题,图示等高距为5 m,甲海拔在4045 m之间,丙海拔在110115 m之间,则甲、丙相对高度在6575 m之间,故C正确。甲、丁之间有山脊阻挡而不能通视;乙是一个邻近谷地的陡坡,而不是鞍部;我国东南地区以红壤为主,土壤贫瘠。第5题,甲、乙之间为谷地,东南地区降水多,可以在甲地修建水库,进行小型水力发电,A正确。乙地坡度太陡,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丙地位于山顶,没有紧邻景观步道,不宜建步道服

20、务部门;丁地在景观步道旁,不适宜建加工厂。答案:4.C5.A地形剖面图(高考上海卷)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12题。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2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 m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A一个岛 B两个岛C三个岛 D无岛【图解思路】【尝试解答】1.D2.D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具体内容画线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定尺纵坐标表示海拔,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要根据需要选取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

21、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找点、描点找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及特殊点(最高、最低、转折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连线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方法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3通视问题的分析方法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有以下两种情况:(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2)是否穿越

22、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回答13题。1图示范围内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199米 B249米 C299米 D349米2符合甲、乙两地之间地势起伏状况的是()3据图判断,该区域耕地和村落主要分布在河流干流的()A东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详细分析:第1题,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图中干流河谷为海拔最低处,海拔最低处与最高处之间有5条等高线,假设离干流河谷最近的等高线海拔为a米,则河谷海拔大于(a50)米、小于或等于a米,最高处海拔大于或等于(a200)米、小于(a250)米,

23、则两点的高差大于或等于200米、小于300米。第2题,依据等高线分布,甲、乙与河谷之间高差相同,但甲与河谷之间的等高线较乙稀疏,因而甲坡较乙坡坡度小,排除A、C项;从甲至河谷,海拔逐渐降低,不存在明显的地形起伏,B对,D错。第3题,据图可知,河流干流从北向南流,并且干流西岸等高线较东岸稀疏,地形较东岸平缓,适宜农耕作业和村落建设。答案:1.C2.B3.C(2020南昌模拟)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但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据此回答45题。4乙图比甲图()A比例尺更小 B比例尺更大C等高距更小 D等高距更大5

24、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E、F海拔一定相同 E、F海拔可能不同M、N海拔一定相同 M、N海拔可能不同A BC D详细分析:第4题,甲、乙两图图幅大小一样、实地范围完全相同,则比例尺相同;但乙图地形剖面图中地势起伏更细致,能反映较小的地势变化,说明乙图等高距更小。第5题,图中M、N两点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则海拔必然相同;但E、F两点在图中没有明确对应的等高线,则两点海拔不一定相同。故D正确。答案:4.C5.D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是地面上海拔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图,是反映区域特征的主要形式。主要考查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疏密分布特点及其对应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变

25、化等知识。试题中多以虚拟区域或具体区域为背景材料,考查不同区域的地形差异及其对人类生产(工农业生产、交通等)、生活的影响。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数值大小数值大小及变化趋势;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相对高度;判断地势高低和起伏大小;判断地形类型或地形部位;判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判断地面径流流向延伸方向等高线大致延伸方向(或凸出方向)疏密程度等高线疏密程度及分布组合(高疏低密为凸坡,高密低疏为凹坡)判断坡度陡缓,流速快慢;判断凹凸坡;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陡坡发展林业,缓坡可修筑梯田等);合理选择交通线区位(交通线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弯曲状况等高线的凸出方向(凸向低处为山脊,凸向高处为山谷)判

26、断山脊(分水岭)、山谷(河流)位置;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判断等温线弯曲状况(山谷处地势较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地方,山脊相反)局部闭合一般的闭合等高线;位于两条数值不等的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判读规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地、盆地、洼地等);判断气温高低;判断两地的相对高度等读下图,回答(1)(3)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 m B55 mC60 m D65 m(2)图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 B C D(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

27、 m B40 m C65 m D 90 m【判读流程】第一步,读图名、图例。明确图例内容和比例尺大小。第二步,读数值大小。第(1)题,图示等高距为5 m,最高点在东北角,最大高度介于8085 m之间,最低点位于东南角,海拔介于2025 m之间,故最大高差介于5565 m之间。第三步,读疏密程度。第(2)题,附近,处附近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河水流速最快。第四步,读局部闭合。第(3)题,水库应建在开口较小的谷地处,根据等高线形状及坝高要求可知在之间最适合建大坝,在此处建坝,坝顶海拔可为55 m,坝底海拔可在4045 m,坝高在1015 m,符合要求;对照比例尺,55 m等高线距离最近处约为40

28、 m。【尝试解答】(1)C(2)C(3)B(2020天津调研)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写出大青山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详细分析:(1)结合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大青山山顶和李村各自的海拔取值范围,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站在大青山顶看不到李村。(2)小桥至古庙一段路较为平缓,所以游客行走感觉轻松。(3)结合图示中的指向标知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大;起伏大的区域则不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小。答案:(1)1 0001 200 m之间。250350 m之间。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2)坡度缓;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3)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