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951.80KB ,
资源ID:1525224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2522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模拟试题A.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模拟试题A.docx

1、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模拟试题A浙江省2020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模拟试题A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山西大同土林位于黄土高原东北角,景区内植被稀疏,土地裸露,土层多由钙化层、砂石和盐碱成分很高的泥土等组成,成为当地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12题。1形成大同土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石风化 B风力沉积C河湖沉积 D流水侵蚀2该地植被常年稀疏的原因是A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严重风蚀 B雨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冲刷强C物理风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层浅薄

2、D年降水量少,盐碱土广布,土地贫瘠【答案】1D 2D【解析】1土层多由钙化层、砂石和盐碱成分很高的泥土等组成,这类堆积物产状平缓,在地表流水的侵蚀下,被切割得千沟万壑,形成土林,属于典型的流水侵蚀作用产物,形成大同土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侵蚀,D正确。岩石风化形成碎屑物质,风力沉积和河湖沉积只能形成沉积层,ABC错误。故选D。2土林是流水侵蚀地貌,保存完整,说明外力作用较弱。暴雨和物理风化严重不利于保存,一般空气干燥、降水少则风化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弱,利于保存。故推断该地年降水量少,盐碱土广布,土地贫瘠,植被稀少。D正确。故选D。常住人口的变化数据能一定程度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图

3、表示2018年部分省区市常住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其中圆面积的大小表示常住人口较前一年的增长数量,若空心表示人口减少。完成34题。3由图可知,2018年A江苏的人口变动比浙江大 B陕西非农人口比江苏多C新疆常住人口的增长率大于河南 D辽宁的人口流失规模小于北京4浙江近几年的常住人口规模逐年扩大,以下对人口增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量多来自于自然增长 B新增劳动人口都从事于第二产业C赴浙江的旅游人数大幅增加 D常住人口增量减缓了老龄化进程【答案】3C 4D【解析】3圆面积的大小表示常住人口较前一年的增长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的人口变动比浙江小,A错误。陕西常住人口总数比江苏少,城市化率比江苏低

4、,故非农人口比江苏少,B错误。新疆圆面积较河南大,即常住人口的增长率大于河南,C正确。辽宁的人口流失规模大于北京,D错误。故选C。4浙江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机械增长率高,人口增量多来自于机械增长,A错误。外地迁入劳动人口相当一部分从事第二产业,并不是全部,B错误。赴浙江的旅游人数大不属于常住人口,C错误。机械增长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故常住人口增量减缓了老龄化进程,D正确。故选D。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CO2主要来自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研究表明:森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56题。5在同海拔、同树种、同面积的前提

5、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行山西坡比东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B秦岭南坡比北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C天山南坡比北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D珠穆朗玛峰北坡比南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6近几十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天然林逐渐被人工林所代替,这些林地土壤CO2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及主要原因是(相似树龄的前提下)A变大,土壤的温度升高 B变大,林木更茂盛C变小,土壤含水量减少 D变小,人工管理更多【答案】5B 6D 【解析】5根据材料“森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呈正相关”可知,太行山西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土壤CO2排放量小;秦岭南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故土壤CO2排放

6、量大;天山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故北坡土壤CO2排放量大;珠穆朗玛峰南坡为暖湿的夏季风迎风坡,植被丰富,故南坡土壤CO2排放量大。故选B。6人工林由于人为的除杂树杂草、修剪枝叶,枯枝落叶量减少,故土壤CO2排放量减小。故选D。2019年9月25日福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贯通。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曾因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等原因被称为“建桥禁区”。下图为平潭风频和风速玫瑰图。读图完成78题。7平潭岛大风天气最频繁的地点位于A地 B地C地 D地8近年来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区域气压差变小 B台风等天气变少C抗风灾能力增强 D沿海防护林建设【答案】7A 8D【解析】7

7、平潭风频和风速玫瑰图显示,当地北偏东22.5风频最大,图中地东北方向为广阔的海洋,对东北风阻挡小,摩擦力小,因此大风天气最频繁,选项A符合题意。图中地的北偏东22.5方位附近有半岛阻挡,大风天气相对地会较少,大风天气的频率相对较低,排除B。图中地和地为当地盛行风的背风海岸,大风天气相对较少,频率相对较低,排除C、D。故选A。8没有材料信息和统计资料表明当地近年来区域气压差变小和台风等天气变少,因此这些原因导致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的可能性不大,排除A、B。抗风灾能力增强与当地大风日数递减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当地政府和居民积极营造沿海防护林,对风力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减弱风速,使得当地大风日数

8、呈递减趋势,因此沿海防护林建设最有可能是近年来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的原因,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据此完成910题。9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A避免台风、海潮侵袭 B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C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 D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10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使东江入海口咸潮加剧 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 为广州等地提供备用水源A

9、B C D【答案】9D 10C【解析】9只要采用地下盾构方式就能避免台风和海潮侵袭,无需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排除A。地下深埋盾构方式比浅层地下施工难度要大,技术要求更高,建设工程量更大,成本更高,排除B。只要采用地下盾构方式就能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无需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排除C。随着珠江三角洲的进一步发展,用地会越来越紧张,今后可能会大规模利用地下空间,因此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可以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选项D符合题意。10该水资源调配工程由西江向东输水,使得东部城市利用东江的河水可能减小,东江枯水期径流水位可能升高,应该减轻咸潮危害,错误。图中显示,该水资源调配工程由西江向东输水,使

10、得流经中山市的径流量减少,会加剧中山等地用水紧张,错误。西江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大,而东江径流量较小,但珠江口东侧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和城市需水量大,因此该水资源调配工程可以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正确。该水资源调配工程可以输水进广州,使得广州等地的水资源来源途径增多,为当地提供备用水源,正确。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A、B、D错误。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研究发现乙、丙河段河漫滩上的土壤颗粒比甲、乙河段更粗。据此完成1112题。11乙、丙河段河漫滩土壤颗粒偏粗的主要原因是该河段A泥沙物源颗粒粗B河流的流速缓慢C流水侵蚀作用强D风沙沉积作用弱12与西侧相比,贺兰山东侧交通线路更发达的直接原因是A气候更

11、湿热 B地形更平坦 C聚落更密集 D土地更广阔【答案】11A 12C【解析】11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造就的,但沉积物的特征离不开物质来源和流失侵蚀、搬运作用的效果。越往下游河段,河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下河流沉积物的颗粒越细,但图中处于相对下游的乙、丙河段沉积物颗粒反而偏粗,说明主要原因是来自贺兰山的泥沙物源起了主导作用。所以选A。12从区域特征的角度,该区域不可能出现湿热气候,东西两侧的地形、土地面积上差异不大(但耕地面积差异大),图中信息显示东侧聚落更密集,等级也更高,对交通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选C。浙江某地的“跑道养鱼”是在“五水共治”理念下的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如下图。该模式能不间断供氧、

12、持续清污、保证水质,同时可以使鱼“跑步健身”(逆水游动)。据此回答1314题。13“跑道养鱼”的高效,体现在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发展乡村旅游 提高鱼的品质 增大养殖密度A B C D14这一养殖模式要得到推广,从环境角度看,必须A完善污水处理 B改进养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C创设品牌养殖 D增加饵料投放,缩短养殖周期【答案】13B 14A【解析】13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粪和残存的饲料,顺着循环水流进入吸污水道,约80%可以被回收制成有机肥,剩下20%,则由已经建成的鱼塘底排污系统收集利用,此过程不是水体自净,是人工进行了干预,错误;“跑道养鱼”相对于传统养鱼模式非常高效,养鱼的目的是增加鱼的产量,增

13、加经济收入,不大为了发展乡村旅游,错误;不间断供氧、持续清污、鱼“跑步健身”提高了鱼的品质,正确;5条“跑道”集中了大量鱼群,增大养殖密度,比传统鱼塘养殖量大,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从环境角度看,该模式要保证水质,必须完善污水处理,A正确;BCD均不是从环境角度分析,BCD错误,故选A。下图为浙江省信息经济、金融、高端设备制造和健康产业等四类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2018年11月2729日,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地理信息特色小镇德清举行。据此完成1517题。15四类特色小镇中,杭州市的“大城效应”明显。其中集中度最高的小镇类别及原因是A信息经济类 依托高校人才全 B高端制造

14、类 技术先进基础好C金融类 经济发达企业多 D健康类 人口众多客源足16多家地理信息企业入驻德清产业园,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A节约运输成本 B降低能源消耗C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 D提升产业层次17德清小镇的潜力在于对“地理信息”的拓展,未来可以利用该小镇的产品或技术的领域有基于5G通信的无人驾驶技术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等智慧管理平台 历史经典特色小镇的选定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调控A BC D【答案】15C 16D 17A【解析】15信息经济类小镇对人才需求量大,依托高校发展;高端制造类小镇主导因素是科技,杭州的技术先进产业基础好;金融类小镇主要服务对象为企业,杭州经济发达企业多,发展条件好;健康类小

15、镇主要面向中老年人群,杭州人口众多客源足;因此选项对四类小镇分布的原因分析均正确,但图示中金融类小镇一共有14个,杭州集中分布了5个,集中率约35%,为最高。故选C。16信息产业运输量极小,地理信息企业耗能不大,入驻德清产业园对降低能源消耗作用不明显;信息产业更多需要的是科技型人才,与对农民工的需要较少;地理信息为高科技产业,产业层次较高,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7无人驾驶是基于GPS和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土地利用状况可以通过RS获知;交通状况可通过GPS和GIS等技术进行管理。故正确。选定历史经典特色小镇,需要专家进行分析,地理信息技术无此功能;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的调控也

16、不能依靠信息技术。故BCD错误。故选A。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虚线表示某日的晨线。读图完成1819题。18关于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范围大致在南纬6080之间 B形成过程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C洋流性质属于上升补偿的寒流 D水温较北半球同纬度海区偏低19该日A南极洲正出现极昼现象 B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C浙江省白昼将逐渐变长 D北京白昼时间长于杭州【答案】18D 19D【解析】18根据图中地理位置判断,甲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图中显示,甲洋流范围大致在南纬4060之间,该区域盛行西风,从而形成自西向东流的西风漂流,而不是位于南纬6080之间,A错误。甲洋流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推动形

17、成,而南半球的盛行西风为西北风,不是西南季风,B错误。甲洋流由盛行西风推动形成,属于风海流,不是上升补偿流,C错误。甲洋流与南极洲冰冷的海水充分接触,水温降低,水温较北半球同纬度海区偏低,D正确。故选D。19材料信息表明,图中虚线表示某日的晨线,则虚线右侧为白天,图中显示,白昼时间向北递增,说明该日直射点在北半球。由于直射点在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该日南极洲不会出现极昼现象,A错误。图文信息只能表明太阳直射北半球,不能表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南移动,也可能向北移动,B错误。由于题中信息无法表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因此浙江省白昼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C错误。根据前面判

18、断可知,白昼向北递增,北京位于杭州以北,因此北京白昼时间长于杭州,D正确。故选D。受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统称冰湖。下图为过去40年珠穆朗玛峰及周边地区不同高度冰川面积与冰湖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第20题。20珠穆朗玛峰及周边地区不同高度冰川面积与冰湖面积的变化说明A随海拔升高,冰川缩小的面积呈波动减小B随海拔升高,冰湖扩大的面积呈波动增加C冰川消融对其下游冰湖面积扩张影响明显D冰川缩小越大的海拔冰湖面积扩大越明显【答案】20C【解析】20本题以珠穆朗玛峰冰川、冰湖面积变化信息为背景,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图中信息看,冰川面积和冰湖面积的变化率随海拔不同而不同,但变化的具体面积是多少却无

19、法得出。从两者的相关性来看,冰川融化而来的水,会积水形成冰湖,且往往分布在相对于冰川海拔稍低之地,因此消融的冰川对其下游冰湖面积扩张造成明显影响。所以选C。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乌拉圭是一个“缺煤少油”的国家,曾大力发展水电,但仍需大量进口化石燃料,甚至从邻国购买电力。乌拉圭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刺激政策,大力推动私营和外国投资者参与本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兴建大量风力发电场。材料二:图1为南美洲局部区域图,图2为乌拉圭风力发电场分布图,表1是乌拉圭电力构成表。表1:乌拉圭2005年和2015年电力构成

20、对比表装机容量(MW)2005年2015年水电15381538化石能源发电4971272生物质发电15426风电520太阳能光伏发电2总计20503758(1)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对降水影响的角度,分析说明图中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分布差异。(6分)(2)根据表1信息,说明乌拉圭能源产业的发展特点。(4分)(3)乌拉圭风力发电场主要分布在_地区,并从自然角度简析其布局原因。(3分)(4)与水电相比,阐述乌拉圭大力倡导发展风电的原因。(4分)(5)说明乌拉圭地质灾害少发的自然条件。(3分)21【答案】(1)甲地:位于信风背风坡,吹离岸风(1分);又受沿岸寒流减湿的影响(1分),全年降水稀少(1分

21、)。乙地:位于东南风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又有沿岸暖流增湿作用(1分),全年多雨,降水总量丰富(1分)。(2)能源产业趋向多元化(1分);总装机容量增大(1分);水电占比下降;化石能源发电、生物质发电增速快;风电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起步阶段(后面答案答出其中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3)南部(沿海)(1分)原因:南部(沿海)受季风影响,风力资源丰富(1分);南部地势低平,(摩擦力小,)对风力阻挡作用小,风力强(1分)。(4)电力需求量大(1分);国土面积小,水能资源有限,水电开发已经趋于饱和(1分);风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1分);国家政策鼓励新能源发展(1分)。(5)乌拉圭

22、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1分);地势起伏和缓,滑坡、泥石流少发(1分);生态环境较好,对地表保护作用强(1分)。【解析】(1)分析说明降水量差异需要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角度展开。结合地理位置,大气环流表现是东侧为来自海洋的东南风,西侧为干燥的离岸风,并与地形分布关联看,东侧为迎风坡,西侧为背风坡;洋流方面,东侧是巴西暖流,具有增湿作用,西侧为秘鲁寒流,起减湿效果。(2)表格信息是答题关键,可以从总能源生产量的变化、能源产业构成的种类变化、各种能源的数值变化等方面展开说明特点。(3)乌拉圭风力发电场的空间分布结合图2可以直观得出,布局的自然原因主要考虑风能的资源优势,可以从风力大小、风向的稳定

23、性、阻力强弱等方面分析。(4)国家倡导风电而不是水电,说明风电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同时国内的电力市场需求量大,而仅靠水电无法满足,数据显示十年来水电装机容量不变,也说明国内水电开发已经饱和,很难再找出可建水电站的地点,而风电场还有大量空间可供建造。(5)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条件建议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地质灾害少发说明内、外力作用弱,不易诱发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也说明可能是生态环境较好,对灾害的诱发影响力较小。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发展,将武汉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近年

24、来,武汉光谷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该城市从传统的“钢城”向“芯城”转型升级。材料二:武汉附近的长江河道中沙洲众多,成因不同,消长不停。受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现象。材料三:下图为长江黄金水道布局示意图和武汉及周边地区略图。(1)说出甲、乙两处沙洲的不同成因。(4分)(2)简述材料二中“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原因。(4分)(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6分)(4)简述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的转变。(6分)22【答案】(1)成因:甲沙洲处河道变宽,流速减

25、缓,泥沙沉积而成(2分);乙沙洲是丰水期或洪水期,主流截弯取直形成新河道,原来的凸岸滩地变成江心洲(2分)。(2)原因:南方人口增多(北方战乱、人口南迁)(2分),南方加大垦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分),河流含沙量增大。(3)地处长江经济带,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铁路枢纽,地处长江黄金水道(或水陆交通便利);拥有众多知名高等院校,科研能力强;产业(工农业)基础好;政策支持。(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4)武汉科技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提高;环保要求提高;航空发展,空运能力的增强;原料和能源投入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变化(钢材等市场需求萎缩)。(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解析】

26、(1)结合甲沙洲所在河道特征可以看出,沙洲上游河道自上而下逐渐变宽,河道变宽后,水面展开,河流流速减慢,上游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甲沙洲。乙沙洲附近河道弯曲因为河流侧蚀导致河道弯曲,乙沙洲所在一侧是河流凹岸,是被侵蚀的一侧,其沙洲形成主要原因不是河流沉积,而是河流洪水期,河流流量大、流速快,主流截弯取直形成新河道,原来的凸岸滩地变成江心洲。(2)材料提到受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洲渚是水中小块陆地,即沙洲。洲渚日增,说明泥沙沉积严重,导致大量沙洲形成,原因应该是人口增加后,大量开荒种地,导致植被破坏,当地多低山丘陵,降水多,易引发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大

27、,从而形成“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现象。(3)城市的形成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势、河流、水源、交通(水路运输、陆路运输)。从气候上分析,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热量条件好,适宜农业的发展及人类的生产活动;从地形上分析,位于冲积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有利于城市的扩展与城市规模的扩大;从河流上分析,长江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水量丰富,有充足的水源条件;地处长江经济带,位于中部地区,便于联系东西部、南北方,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从交通上分析,交通线路密集,成网状分布,且交通通达度高,四通八达;位于长江干支流的沿岸,有利于发展水路运输;长江沿岸城市通过上海港与海洋相通,可以河海联

28、运,对外交通便利;当地拥有众多知名高等院校,科研能力强;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工农业)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4)从“钢城”向“芯城”的转变体现了武汉由传统工业向高技术工业方向发展,应该是传统工业的衰落导致其发展方向变化。结合世界钢铁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可知:原料(铁矿石)和能源投入成本上升,导致生产成本上升;钢铁工业环境污染严重,中国注重环保,治污费用提高;钢铁市场需求变化,钢铁替代品出现,导致钢材等市场需求萎缩;高技术工业发展需要大量高技术人才、便捷的交通。武汉经济发展较快,拥有众多知名高等院校,科技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航空发展,空运能力的增强,高速交通线建设较快,交通便利。这些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的转变。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