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0 ,大小:77.64KB ,
资源ID:1540901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4090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完整版工程热力学知识总结doc.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完整版工程热力学知识总结doc.docx

1、完整版工程热力学知识总结doc第一章 基本概 念1.基本概念热力系统 :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边界 :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外界 :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闭口系统 :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开口系统 :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绝热系统 :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孤立系统 :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单相系 :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2、。复相系 :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单元系 :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多元系 :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均匀系 :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非均匀系 :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热力状态 :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平衡状态 :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状态参数 :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T)、

3、压力( P)、比容( )或密度()、内能()、焓( )、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uh基本状态参数 :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温度 :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压力 :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相对压力 :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对压力。比容 :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称为

4、工质的比容。密度 :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工质的密度。强度性参数 :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如温度、压力等。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着推动力作用,称为广义力或势。广延性参数 :整个系统的某广延性参数值等于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延性参数值之和,如系统的容积、 内能、焓、熵等。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参数的变化起着类似力学中位移的作用,称为广义位移。准静态过程 :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平衡状态,整个过程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

5、并称之为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状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膨胀功 :由于系统容积发生变化 (增大或缩小) 而通过界面向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膨胀功, 也称容积功。热量 :通过热力系边界所传递的除功之外的能量。热力循环 :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 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 最后又回复到初始状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2.常用公式2状态参数 : dx x2 x1dx 01状态参数是状态的函数,对应一定的状态,状态参数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值,工质在热力过程中发生状态变化时,由初状态经过不同路径,最后到达终点,其参数的变化值,仅与初、终状态有关,

6、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温 度 :1 mw2BT2式中mw2分子平移运动的动能,其中 m是一个分子的质量,w 是分子平移运动的均方根速度;2B比例常数;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2 T273t压 力:1 p2 n mw22 nBT323式中P单位面积上的绝对压力;分子浓度,即单位容积内含有气体的分子数N,其中 N 为容积 V 包含的气体分子总数。nnV2 pFF整个容器壁受到的力,单位为牛(N);ff 容器壁的总面积( m2 )。3pB p( )gP Bp BH(PB)式中B当地大气压力Pg 高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表压力;H低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为真空值。比容 :1 vVm3m/

7、kg式中 V工质的容积m工质的质量2 v 1式中 工质的密度 kg/m3v 工质的比容 m3/kg热力循环 :q w或 u 0 , du 0循环热效率 :tw0q1 q2q2q1q11q1式中 q1 工质从热源吸热;q2 工质向冷源放热;w0 循环所作的净功。制冷系数 :1q2q2w0q1q2式中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q2 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0循环所作的净功。w供热系数:2q1q1w0q1q2式中 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q2 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w0循环所作的净功第二章气体的热力性质1. 基本概念理想气体 :气体分子是由一些弹性的、忽略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不占有体积的质点所构成

8、。比热 :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K(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比热。定容比热 :在定容情况下,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变化1K(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比热。定压比热 :在定压情况下,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变化1K(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比热。定压质量比热 :在定压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1K(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质量比热。定压容积比热 :在定压过程中,单位容积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1K(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容积比热。定压摩尔比热 :在定压过程中,单位摩尔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1K(

9、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摩尔比热。定容质量比热 :在定容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1K(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质量比热。定容容积比热 :在定容过程中,单位容积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1K(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容积比热。定容摩尔比热 :在定容过程中,单位摩尔的物体,当其温度变化1K(1)时,物体和外界交换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摩尔比热。混合气体的分压力: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容积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压力。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P 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 Pi之和。混合气体的分容积: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

10、压力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的容积。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容积V 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容积Vi 之和。混合气体的质量成分: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质量与混合气体总质量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质量成分。混合气体的容积成分 :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容积与混合气体总容积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容积成分。混合气体的摩尔成分 :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摩尔数与混合气体总摩尔数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摩尔成分。对比参数 :各状态参数与临界状态的同名参数的比值。对比态定律 :对于满足同一对比态方程式的各种气体,对比参数 pr 、 Tr 和 vr 中若有两个相等,则第三个对比参数就一定相等,物质也就处于对应状态中。2.

11、常用公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 pv RT式中 p绝对压力 Pav 比容 m3/kgT热力学温度 K适用于 1 千克理想气体。2 pV mRT式中 V质量为 mkg 气体所占的容积适用于 m千克理想气体。3 pVR TM0式中M= v气体的摩尔容积,3m/kmol ;V MR0=MR通用气体常数,J/kmol K适用于 1千摩尔理想气体。4 pVnR T0式中VnKmol 气体所占有的容积,m3;n气体的摩尔数,nm, kmolM适用于 n 千摩尔理想气体。5通用气体常数: R0R0 8314 J/Kmol KR0 与气体性质、状态均无关。6气体常数: RR0 8314R J/kg KM MR

12、与状态无关,仅决定于气体性质。7 p1v1 p2v2T1 T2比热:1比热定义式: cqdT表明单位物量的物体升高或降低 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值不仅取决于物质性质,还与气体热力的过程和所处状态有关。2质量比热、容积比热和摩尔比热的换算关系:cMcc022.4式中c质量比热, kJ/Kg kc 容积比热, kJ/m 3 kc 摩尔比热, kJ/Kmol kMqvduvu3定容比热: cvdTT vdT表明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容情况下升高或降低 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4定压比热: c pq pdhdTdT表明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压情况下升高或降低 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5梅耶公式:c

13、p cv Rc p cv 0 RMc p Mc v MR R06比热比:c p c p Mc pcv c v Mc vRcv1nRc p1道尔顿分压定律 : p p1 p2 p3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 :V V1 V2 V3质量成分:g1g2L L gn容积成分:ViriVnr r1 r2 L rnri1i1p nnpii 1T ,VVnnVii 1 T ,Pmigimngi 1i 1摩尔成分:nixinL Lnx x1x2xnxi1i1容积成分与摩尔成分关系:rinixin量成分与容积成分:gimini M ixiM iriM imnMMMgiriM iriRriiMRinmni M inn折合

14、分子量:Mi1xiM iriM inni 1i1M11g1g2gnngiL LM 1M 2M ni 1 M innmiR0R0nR0ni R0ni0i 1M igi Ri折合气体常数: RmmmMi 1RR0R01Mr1 M 1r2M 2 L Lrn M nr1r2L LrnR1R2Rn分压力的确定piVipripVpiMRigpgi g gp gi gp giiM iRg1c1 +g2 c2 +L Ln混合气体的比热容: cgncngi cii 1c+rc+n混合气体的容积比热容:c r122L Lrnc nrci i1i1nn混合气体的摩尔比热容 : McMgi cixi M i cii1

15、i 1质1nrii1 Rin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UU i或i 1nnHH i 或 Hmi hii 1i 1nSSi或i 1范德瓦尔 (Van der Waals)方程ap v2 v b RT对于 1kmol 实际气体ap VM2 VM b R0T压缩因子:v pvzvid RTnUmi uii1nSmi sii1TrTprpv对比参数:,vrTcpcvc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 :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而其总量保持恒定,这一自然界普遍规律称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把这一定律应用于伴有热现象的

16、能量和转移过程,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类永动机 :不消耗任何能量而能连续不断作功的循环发动机,称为第一类永动机。热力学能 :热力系处于宏观静止状态时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所具有的能量之和。外储存能 :也是系统储存能的一部分,取决于系统工质与外力场的相互作用(如重力位能)及以外界为参考坐标的系统宏观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宏观动能) 。这两种能量统称为外储存能。轴功 :系统通过机械轴与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轴功。流动功(或推动功) :当工质在流进和流出控制体界面时,后面的流体推开前面的流体而前进,这样后面的流体对前面的流体必须作推动功。因此,流动功是为维持流体通过控制体界面而传递的机械功,它是维持流体正常

17、流动所必须传递的能量。焓:流动工质向流动前方传递的总能量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那部分能量。 对于流动工质, 焓=内能 +流动功,即焓具有能量意义;对于不流动工质,焓只是一个复合状态参数。稳态稳流工况 :工质以恒定的流量连续不断地进出系统, 系统内部及界面上各点工质的状态参数和宏观运动参数都保持一定,不随时间变化,称稳态稳流工况。技术功 :在热力过程中可被直接利用来作功的能量,称为技术功。动力机 :动力机是利用工质在机器中膨胀获得机械功的设备。压气机 :消耗轴功使气体压缩以升高其压力的设备称为压气机。节流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遇到突然变窄的断面,由于存在阻力使流体压力降低的现象。2.常用公式外储存能

18、 :宏观动能:Ek 1 mc22重力位能:E p mgz式中 g重力加速度。系统总储存能 :1 EUEkE p或 EU1 mc 2mgz22 e u1 c2gz23 EU或 eu (没有宏观运动,并且高度为零)热力学能变化 :1 du cv dT ,2u cv dT1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2 u cv (T2 T1 )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定值比热计算)t2t 2t1t 2t 13 ucv dtcv dtt 2t1cv dt cvm 0cvm 0t100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平均比热计算)4把 cv f T 的经验公式代入 u

19、2cvdT 积分。1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真实比热公式计算)5U U1 U2U nnnU imi uii 1i 1由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等于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之和, 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又可表示为单位质量热力学能与其质量的乘积。26 u q pdv1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7 u q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容过程28 u pdv1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绝热过程。9 U 0适用于闭口系统任何工质绝热、对外不作功的热力过程等热力学能或理想气体定温过程。10 U Q W适用于 m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11.u q w适用于 1kg 质

20、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12. du q pdv适用于微元,任何工质可逆过程13 u h pv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焓的变化与流动功的差值。焓的变化 :1 H U pV适用于 m千克工质2 h u pv适用于 1 千克工质3 h u RT f T适用于理想气体24 dh c p dT , h c p dT1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5 h c p (T2 T1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定值比热计算t 2t 2t1t 2t16 hcp dtcp dtt2t1cp dt c pm 0c pm 0t100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平均比热计算7 把 cp f T 的经验公式代入 h2cp dT 积分。1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真实比热公式计算8H HHHnHnm h12niiii 1i1由理想气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