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40.95KB ,
资源ID:1544800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4480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提纲.docx

1、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提纲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JIANG SU SHENG KONG ZHI XING XIANG XI GUI HUA BIAN ZHI DAO ZE江苏省建设厅2006年8月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一、 总则1、 目的为了加强对全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6号令发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其管理工作。3、 基本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

2、)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关系;(3)合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4)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5)体现公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4、 内容要求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划定规划编制单元,在用地策划的基础上,对编制单元进行地块划分。明确各地块的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筑建造、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地下空间利用等控制要求,提出空间环境景观控制引导原则,明确各地块的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5、

3、 其他规定(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2)地块变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变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变更。二、 编制单元划分1、 编制单元划分目的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作为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位。2、 编制单元划分原则(1)地域完整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部地域范围。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实现无缝衔接,同时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相关要素

4、的协调。(2)界线稳定编制单元应综合考虑城市行政区划、自然地貌、城市特征、功能区划分、主要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景观组织、社会组织等要素确定,其“四至”界线应明确、稳定,经过划定的编制单元,原则上不应更动。(3)规模合理编制单元面积一般以1001000公顷为宜。用地功能相对单一的地区宜适当划大,用地功能相对混合的地区宜适当划小;城市新区宜适当划大,旧城区、城市中心区等宜适当划小;城市特色风貌区、风景园林、历史街区等特定意图区的编制单元划分,应有利于保护和塑造城市特色。(4)编码统一编制单元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统一的编码。3、 编制单元划分成果内容(1)编制单元汇总表 (表2.1)表

5、2.1 市(县)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汇总表编制单元名称编制单元编码面积(公顷)“四至”界线单元(2)编制单元划分图件在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上标明各编制单元的名称、编码、面积和“四至”界线。4、 编制单元划分组织(1)划定编制单元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划分,并经论证后确定。(2)实施编制单元划定后,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以划定的编制单元为单位组织编制。(3)调整编制单元如需调整范围,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按原确定程序组织进行。边界调整时,相关编制单元地域边界应作相应调整,以确保不重叠和无缝衔接。三、 城市用地分类与兼容控制基本分类(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6、)(2)新增城市用地分类(参见注释*1)(表3.1)表3.1 新增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序号在用地分类国标代号中位置新增城市用地类别代号新增城市用地新增城市用地类别表述备 注大类中类小类中类小类小小类类别名称1RR1、R2、R3、R4R11、R21、R31、R41Ra宿舍、公寓用地单独占地的宿舍、公寓用地2Rad单身宿舍用地单身职工、学生集体居住且能够单独划出的用地,包含小型配套设施用地3Ral老年公寓用地老年人集体居住的宿舍区,包含小型配套设施用地4Raj酒店式公寓5R12、R22、R32、R42Rc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小区及以下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将各类居住用地的公共服务设施合并为中类并细分

7、6Rcz小区综合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单独占地的小区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综合布置的各类社区中心设施应归入此类7Rcj小区教育设施用地小区级教育设施用地8Rcj0幼托用地单独占地的幼儿园、托儿所用地9Rcj1小学用地10Rcj2初级中学用地11Rcj3九年一贯制学校用地12Rcj4高级中学用地职业高中、完中归入此类13Rcy小区医疗卫生用地单独占地的居住小区级医疗卫生设施用地14Rct小区文化体育设施用地单独占地的小区文化体育设施用地15Rcg小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单独占地的小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6Rcs小区商业服务、金融、邮政设施用地单独占地的小区商业服务、金融、邮政设施用地17Rcx小区行政管理及其它

8、用地单独占地的小区行政管理及其它用地18Rb居住商业混合用地居住商业混合用地在居住小区用地内的商住楼用地19CC1、C2Cb商办混合用地商业办公混合用地20Cr商住混合用地商业居住混合用地位于居住小区用地以外的商业居住混合用地21C9C9s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包括社会福利中心、养(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收养中心等22C9z宗教活动场所用地23WWw物流设施用地24UU2U21U21g轨道交通用地轻轨、地铁交通在地面以上独立的站场、线路及附属设施用地25U29U29j公共加油、加气站26U9U9f防洪设施用地27U9x消防设施用地28EEs风景名胜区用地29Esf风景游赏用地向游人开放,游览欣赏对象

9、集中区的用地30Esy游览设施用地直接为游人服务而又独立于景点之外的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分类的规定(3)新增城市用地分类允许在现行国标的小类基础上进行细分,不宜增加中类用地类别,不得增加大类用地类别,并不得与本导则城市用地分类冲突和交叉。(4)新增用地类别的编码与现行国标编码方法采用统一规则确定。(参见注释*2)兼容性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兼容性控制执行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表2.2.3的规定。四、 用地策划目的用地策划是通过对用地的开发建设策略和利用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使得制定的规划控制要素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综合效益或指定效益达到最优。用地策划的基本要素(

10、1)开发潜力通过对地块周边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产业、功能)、交通条件、文化背景等发展条件的研究,比较该地块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可能发挥的潜力和作用。(2)用地布局充分利用该地块的区位优势和设施配套条件,以提高地段活力和环境质量为目标,综合考虑经济、功能、景观、设施配套等多种因素,有利于配套设施利用、城市景观组织和地块价值的体现,对各类功能用地进行合理布局。(3)开发强度通过成本收益分析,估算合理的容积率指标,确定开发强度应兼顾地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4)实施时序综合考虑开发时序和配套时序对地价的影响作用,对城市功能和空间发展的意义,以及旧区改造的迫切性和投资的可行性等,确定规划实施时序。(5)

11、设施配套根据相关规划要求,按照该地块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地价、环境质量影响等要素,明确相应的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和公益性设施的配置标准和用地布局,保障其必需的用地,合理确定规划控制指标。五、 地块划分地块划分目的地块划分应满足规划管理和分期、分块建设的要求。地块划分依据(参见注释*3)(1)土地使用调整原则、规划建设控制引导的总体要求。(2)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属边界,以及基层行政管辖界线;近期内已落实招标拍卖的地块应单独划块;规划予以保留的机关团体、部队院校及用地相对完整独立的企业事业单位宜单独划块。(3)用地性质应单纯,以城市用地分类小类为主、中类为辅;独立设置的公益性设施以及市政公用设施宜划

12、分至最小类别。(4)满足城市“六线”规划(注:城市“六线”指道路红线、城市黄线、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廊道橙线)等上层次规划要求。城市绿地、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用地按专项规划要求单独划块。(5)地块划分规模应与区位和用地类型相适宜(适宜规模见表5.1的推荐值),并有利于分期实施。2、 各类地块推荐面积表5.1 各类地块划分面积推荐表用地类别地块面积(公顷)地块最小面积(公顷)备 注新区旧城区居住用地10.030.03.020.02.0商业用地1.02.00.51.50.5特殊控制时地块可划分至0.5公顷工业用地2.01.0最小控制面积以产业门类生产需要为依据;小于1公顷的或能进入

13、标准厂房的工业企业不应单独供地;旧城区原则上不增加工业用地绿地0.04公园面积参照专项规划确定,居住区绿地不小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关于绿地设置的要求其它用地依据规划要求及专业要求确定六、 控制内容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应包括土地开发强度,城市公共资源和设施的配置,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等要求。(1)土地利用控制规定用地的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内容,包括用地类别、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等。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地下空间重点建设地区,应确定地下交通辅助空间和地下停车场(库)等规划控制要求。(2) “六线”控制(a) 道路红线: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的红线宽度、位置、断面形式、控制点坐标、

14、交叉口形式与渠化措施、公交港湾停靠站、道路缘石半径、出入口方位及行人过街设施(包括地下过街通道)位置和控制要求。(b) 城市黄线(参见注释*4):重点明确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公共停车场、城市轨道交通线和高压线走廊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用地面积和线位,确定其用地界线和线位的地理坐标,规定其控制指标和具体要求。(c) 城市绿线:确定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的边界、规模,确定各类绿地控制指标和建设要求。(d) 城市蓝线:划定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明确河道断面形式和水位(内河)控制标高,提出护坡(驳岸)建设控制要求,并附有明确的蓝线坐标和相应的界址地形图。(e) 城市紫线:明确标出各级文保单位的保护

15、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边界线、历史街区和确定保护的其它历史文化遗存的范围和边界线,明确相关控制要求。(f) 廊道橙线:包括各种景观视廊、微波通道、机场净空保护范围等,明确线位及控制要求。(3)公益性公共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须按规划配套要求重点落实。主要包括公益性的文化娱乐、体育、教育设施,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小区公共服务等设施。分级落实各类公益性公共设施配置内容、用地位置、边界、规模及建设控制要求。(4)特定意图区特定意图区是指因城市景观、城市特色、自然和历史风貌等需要提出特殊规划控制和规划编制要求的区域。根据地段特点,特定意图区包括城市特色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地段,规划应确定其控制界

16、线和相关规划控制要求。研究分析和把握城市特色区内的特征要素,如建(构)筑物、街巷格局、整体风貌、历史文化要素、自然风景要素等,提出特色保护和塑造的原则和要求,确定规划总体框架、控制重点;在凸现特色的同时,保证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在历史文化保护地段内,除上述内容外,应提出重点保护地段的整治方案,确定建设控制地区具体的控制指标。2、 引导性内容(1)城市设计引导确定整体空间环境控制原则、城市道路景观界面控制原则,地块整治控制原则以及建筑体量、体型、色彩、广告及标识物等控制引导原则。(2)经济效益引导对土地利用分类及强度控制进行经济分析,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符合地块的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并能实现

17、地块的最优价值;二是应能促进周边地区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是各地块间能够互相协调;四是具有基本的投资可行性。(经济效益引导的一般方法参见注释*5)规划控制指标体系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分为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两大类。强制性指标一般包括以下11项:用地性质,容积率(参见注释*6),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公益性公共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后退用地边界距离,停车泊位,地块交通出入口方位和允许开口路段,地下空间利用控制。引导性指标一般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艺术风格、色彩、标识物等规划设计要素。对于特定意图区,根据实际情况,某些引导性内容应转化为强制性内容(参见表7.1)。3

18、、 强制性内容的增加与变更(1)在本导则的强制性内容以外,市、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情况,在规划设计任务书中适当增加强制性内容,并在规划成果论证时予以确认。(2)强制性内容可以在修编规划或对规划作局部调整中变更,变更批准权限和程序同规划批准权限和程序。七、 技术深度规划控制深度分类(1)基本控制:适用于功能相对单纯或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如新建的工业区或居住区、大型企业、机关、院校及现状基本保留街区等。(2)详细控制:适用于功能较复杂、较特殊或开发建设量较大的地区,如城市中心区、待改造的旧城区及特定意图区等。基本控制(3)控制内容要求强制性内容包括土地使用及其开发强度控制、“六线”控制

19、和公益性公共设施控制,引导性内容主要为城市设计引导。(4)控制深度要求合理规划用地布局,制定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规定;规划控制指标以用地控制为主,包括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可针对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上限控制、下限控制或幅度控制。明确“六线”的线位及相关控制要求。科学配套各类公益性公共设施、综合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明确各设施的使用性质、规模、位置、面积、界线及其附属控制要求。综合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出具体控制要求。运用城市设计理念,确定城市的界面、开敞空间、天际轮廓线等景观要素和处理方法,对建筑体量、形式、风格、色彩等提出指导原则。(5)其它要求对于功能相对单

20、纯的城市新发展区,地块划分不宜过小,且应具备可分可合的灵活性;对于发展相对成熟完善的地区,地块划分时应注重其使用权属边界和整体性,主要控制用地类别、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明确“六线”控制要求。详细控制(6)控制内容要求强制性内容包括土地使用及其开发强度控制、“六线”控制、公益性配套设施控制及针对特定意图区的特殊控制,引导性内容包括城市设计引导和经济效益引导。(7)控制深度要求详细控制除了满足基本控制的深度要求,还应满足以下要求:对现状建筑进行保护与更新方式的综合评定,可分为保护、保留、改善和整饰、更新等类别;相应确定各类用地的规划控制要求。重点研究空间肌理、建筑风格、地块改造方式及开

21、发模式等问题,对地区制高点及景观视廊、建筑风格与形式、河道景观设计、巷弄景观设计、开敞空间等提出明确的规划控制要求。可根据需要进行建筑形体规划,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的依据。进行土地开发经济分析研究,作为合理确定用地类别和开发强度的依据,保证土地开发的可行性。(8)其它要求用地性质的分类应尽量达到小类(小小类)。旧城区规划应对旧城的街坊保护与更新作出原则性的控制与引导规定,内容包括用地性质、兼容性规定、公益性配套设施、环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设计、绿化、保护与更新模式等方面。中心区规划应首先解决中心区和各功能组成部分的布局和交通组织问题;根据中心区的空间格局和风貌特色,有选择地增加历史文化保护、景观

22、保护等内容;并以城市设计方法和经济分析为基础,确定用地类别、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控制指标,对建筑形式、色彩等提出城市设计引导。特定意图区的控制应突出重点,具有针对性,强调空间景观、历史文化等特色,对建筑体量、风格、色彩、标识物等规划设计要素提出强制性控制要求。历史文化保护地段的规划应统筹考虑保护利用和更新整治,建立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和保护名录,深化保护利用内容,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策。城市各类功能区规划控制深度规定参见表7.1 城市各类功能区规划控制深度一览表。表7.1 城市各类功能区规划控制深度一览表规划控制类别规划控制内容基本控制详细控制新建工业区新建居住区大型企业、机关、院校现

23、状基本保留街区城市中心区待改造的旧城区特定意图区地块划分地块划分大小宜大宜大按总平面设计宜小宜小宜小最小地块规模(参见表5.1)(参见表5.1)(参见表5.1)(参见表5.1)(参见表5.1)(参见表5.1)(参见表5.1)土地使用用地类别用地界线用地面积地块兼容性控制交通出入口方位建筑后退用地界线、道路红线部分土地使用要求用地更新与保护模式土地开发强度容积率(下)(上)(上、下)(上)(上、下)(上)(上)建筑密度(下)(上)(上、下)(上)(上、下)(上)(上)绿地率(上)(下)(上、下)(下)(下)(下)(下)人口容量建筑建造控制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建筑高度建筑退界规定容积率奖励和补偿规

24、定地下空间利用控制现状建筑综合评定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要求城市设计引导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体量沿路建筑界面广告、标识设置绿化布置高层建筑分布与形态控制天际轮廓线其它特殊控制六线规划控制红线、黄线、绿线、蓝线、紫线、橙线配套设施居住小区及以下级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文化体育金融设施商业服务行政管理教育设施公共绿地其它公益性公共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停车泊位(下)(下)(下)(下)(下)(下)(下)人行通道其它交通设施经济效益引导土地投资强度土地产出效益注、强制性内容,引导性内容,空格不作具体要求,(上)不突破该指标上限值,(下)不低于该指标下限值,(上、下)指标以幅度控制。八、 城市空间

25、环境景观界面(1)街道界面对街道的功能、交通、文化等特点进行综合研究,注重强调街道空间环境秩序的连续性,对沿街的建筑尺度、风格、色彩,特别是建筑沿街面的布局作出引导性规定,保证有良好的街道空间尺度、街道特色和沿街界面韵律。贯彻步行优先原则,确定步行道、绿带隔离岛、人行过街通道、无障碍通道等的位置关系。重视沿街绿化植物的品种、成熟高度和季相等与沿街建(构)筑物的搭配,提出街道小品和沿街广告的设计要求。(2)滨水界面应充分研究水体与岸线、滨水建筑、道路、绿化的相互关系,考虑人的行为活动方式,提出城市滨水界面的规划设计要点。保护岸线的自然形态和生态特征,控制滨水建筑的体量、高度和天际轮廓线,保证滨水

26、区空间的开敞、通透以及良好的景观视廊,形成城市滨水界面的特征性景观节点。航道两岸应控制足够宽的防护林带,满足安全、卫生、景观等要求。城市中心区、居住区内的滨水界面,应突出水体沿岸用地的开放性、公共性和可达性,提出亲水的具体控制措施,如植物配置、公共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安排等。风景旅游区内的滨水界面,应严格控制沿岸用地的建设开发强度,适当控制机动车道路的建设,并留有足够的步行亲水岸线,保持自然生态特征。开敞空间开敞空间是改善城市环境、营造城市特色的重点地区,是科学经营城市的重要要素,应统筹安排开敞空间及其周边用地。(3)广场(a) 广场分类根据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确定广场的性质,可分为市政广场、纪念性广场、市民广场(包括文化广场、游憩广场等)、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b) 广场选址广场选址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主,同时满足开放性、易达性、大众性的要求,均衡分布,形成体系。(c) 广场用地规模与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