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677.50KB ,
资源ID:1547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47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docx

1、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第1章 绪 论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突飞猛进,电梯作为一种高效、迅捷、安全、可靠的垂直运输设备,成为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现代高层建筑中各办公大楼、住宅、宾馆、医院、工矿企业、仓库、码头、大型货轮等都离不开它。据统计,在美国乘其他交通工具的人数每年约为80亿人次,而乘电梯的人数每年却有540亿人次之多。电梯服务中国已有100多年历史,特别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电梯的使用数量快速增长。尤其是现阶段,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筑不断增多,楼房也越来越高,与此相应,电梯也得到迅猛的发展。现在,电梯已完全融入

2、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满足人们生活、工作及学习的需要。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已达40多万台,每年还以约5万6万台的速度增长12。电梯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电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使用的先进的电梯系统基本上都是国外设计制造,其核心技术并不公开。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控制方法和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还比较少,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尽快研究和掌握先进的控制技术,对国内电梯工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早期的电梯自动控制系统中,信号的逻辑控制一般是由继电器接触器电路来实现。由于继电器、接触器都是有触点的电气元件,体积庞大,弧光放电较严重,使用寿命有限;在电梯这种较复杂控制系统中可靠性不高,施工过

3、程中接线复杂,当控制要求改变时必须改变硬件接线,使得通用性和灵活性不够,生产周期加长;另外,继电器、接触器触点数目有限,可扩展性较差;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依靠触点的机械动作实现控制,工作频率低且机械触点还会出现抖动问题;继电器控制逻辑一般不具备计数功能;同时随着楼宇层数的增加,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过于庞大,给设计带来不便。基于以上多种原因,导致电梯控制系统的工艺性、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降低,故目前己被逐步淘汰。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微机控制是电梯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已有一些由

4、微机控制的电梯新机型相继推出,使控制功能得到增强,性能得到改善。微机控制系统虽然在智能控制方面有较强大的功能,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方面微机控制抗干扰能力较差、系统设计较复杂、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另一方面专门设计和制造微机控制装置,一次性成本较高。这些都限制了微机控制系统应用的普及。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取代微机实现信号集选控制。目前,在国内,对于一个中、小型的电梯控制系统,大多采用PLC控制,主要原因在于当规模较小时,用PLC控制可以降低因专门设计和制造微机控制装置的成本,且PLC具有编程简单;控制运行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通用性好、功能强大;开发周期短;体

5、积小,使用方便,可扩展性强;成本低,维护方便以及强大的网络通讯功能等优点,因此成为现代楼宇中、小型电梯控制系统的主流。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由继电器接触器系统控制的老式电梯,这些电梯的PLC技术改造也是当前我国电梯控制的热点。因此,PLC控制在我国电梯行业有着广泛运用。1.2 电梯控制系统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的电梯生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一些电梯厂也在不断改进设计、修改工艺。更新换代生产更新型的电梯。继电器组成的顺序控制系统是最早的一种实现电梯控制的方法。但是,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电器控制的弱

6、点就越来越明显。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最早是根据顺序逻辑控制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专门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鉴于其种种优点,目前,电梯的继电器控制方式己逐渐被PLC控制所代替。同时,由于电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拖动方式己由原来直流调速逐渐过渡到了交流变频调速。因此,PLC控制技术加变频调速技术己成为现代电梯行业的一个热点。1.2.1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优点:(1)所有控制功能及信号处理均由硬件实现,线路直观,易于理解和掌握,适合于一般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所掌握。(2)系统的保养、维修及故障检查无需较高的技术和特殊的工具、仪器

7、。(3)大部分电器均为常用控制电器,更换方便,价格较便宜。(4)多年来我国一直生产这类电梯,技术成熟,已形成系列化产品,技术资料图纸齐全,熟悉、掌握的人员较多。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1)系统触点繁多、接线线路复杂,且触点容易烧坏磨损,造成接触不良,因而故障率较高。(2)普通控制电器及硬件接线方法难以实现较复杂的控制功能,使系统的控制功能不易增加,技术水平难以提高。(3)电磁机构及触点动作速度比较慢,机械和电磁惯性大,系统控制精度难以提高。(4)系统结构庞大,能耗较高,机械动作噪音大。(5)由于线路复杂,易出现故障,因而保养维修工作量大,费用高;而且检查故障困难,费时费工。电梯继电器控

8、制系统故障率高,大大降低了电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经常造成停梯,给乘用人员带来不便和惊忧。且电梯一旦发生冲顶或蹲底,不但会造成电梯机械部件损坏,还可能出现人身事故。1.2.2 PLC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特点PLC控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性高,使用维修方便,抗干扰性强,设计和调试周期较短等优点,倍受人们重视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目前也广泛用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目前国内七八十年代安装的许多电梯电气部分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线路复杂,接线多,故障率高,维修保养难,许多已处于闲置状态,其拽引系统多采用交流双速电机系统换速,效率低,调速性能指标较差,严重影响电梯运行

9、质量。由于这些电梯交流调压调速系统,交流双速电机拖动系统性能及乘坐舒适感较差,交流调压调速系统属能耗型调速的机械部分无大问题,为节约资金,大部分老式电梯用户希望对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提高电梯的运行性能。因此对电梯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寻找适合我国老式电梯的改造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物的重要交通工具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日益紧密联系。PLC作为新一代工业控制器,以其高可靠性和技术先进性,在电梯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电梯由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方式发展为计算机控制的一个重要方向,成为当前电梯控制和技术改造的热点之一。PLC是一种专门从事逻辑控制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由于PLC具有性能稳

10、定、抗干扰能力强、设计配置灵活等特点。因此在工业控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自80年代后期PLC引入我国电梯行业以来,由PLC组成的电梯控制系统被许多电梯制造厂家普遍采用。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在传统继电器系统的改造工程中,PLC系统一直是主流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分为调速部分和逻辑控制部分。调速部分的性能对电梯运行是乘客的舒适感有着重要影响,而逻辑控制部分则是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为了改善电梯的舒适感和运行的可靠性,现在都改为用PLC来控制电梯的运行,这样大大提高了电梯的性能。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

11、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而开发的新一代工业控制器。它具有可靠性高、适应工业现场的高温、冲击和振动等恶劣环境的特点,已成为解决自动控制问题的最有效工具,是当前先进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PLC控制电梯主要有以下几优点:(1)在电梯控制中采用了 PLC,用软件实现对电梯运行的自动控制,可靠性大大提高。(2)去掉了选层器及大部分继电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外部线路简化。(3)PLC 可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系统,方便地增加或改变控制功能。(4)PLC 可进行故障自动检测报警显示,提高运行安全性,并便于检修。(5)用于群控调配和管理,并提高电梯运行效率。(6)更改控制方案时不需改动硬件接线。此外,微机控制系统

12、虽在智能控制方面有较强的功能,但也存在抗扰性差,系统设计复杂,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等缺陷而没被广泛采用。PLC控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性高,使用维修方便,抗干扰性强,设计和调试周期短等优点,倍受人们重视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1.3论文的主要内容课题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来设计电梯自动控制系统。由于大部分老式电梯的电控系统可靠性欠佳,用户寻求对电梯的电控系统进行改造,以节约资金。因此,对电梯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找出一条适合国产老式电梯的改造之路,并进而提高国产电梯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老式电梯采用的继电器逻辑控制方式存在

13、功能弱、故障多、可靠性差和工作寿命短等缺陷,提出采用功能强、故障率低、可靠性高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来控制电梯。由于PLC作为新一代电梯控制工具具有以上优点,本次毕业设计就以四层电梯作为控制对象,以PLC作为工具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分析电梯的主要结构和控制要求。(2)利用PLC技术实现四层电梯运行控制,包括:电梯的开关门控制、电梯的厅召唤控制、电梯的到站指示控制、电梯的自动平层控制、电梯的调速控制。本文采用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生产的S7-200型PLC及其扩展模块,利用其丰富和功能强大的指令,设计出梯形图。(3)利用S7-200的仿真软件对主

14、要程序进行仿真。第2章 电梯控制理论基础 2.1 电梯概述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翻天覆地的是历史的变迁,永恒不变的是电梯提升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承诺。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包括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箱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不同外形的扇形、三角形、半棱形、圆形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电梯主要分为机械系统与控制系统两大部份,随着自动控制理论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梯

15、的拖动方式与控制手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流调速是当前电梯拖动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电梯控制系统主要有三种控制方式:继电路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由于故障率高、可靠性差、控制方式不灵活以及消耗功率大等缺点,目前已逐渐被淘汰。微机控制系统虽在智能控制方面有较强的功能,但也存在抗扰性差,系统设计复杂,一般维修人员难以掌握其维修技术等缺陷。而PLC控制系统由于运行可靠性高,使用维修方便,抗干扰性强,设计和调试周期较短等优点,倍受人们重视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在电梯控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控制方式,目前也广泛用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2.1.1电梯的起源与发展电梯的雏形始于

16、我国商周时期出现的提水用的辘轳,它是由木制的支架、卷筒、曲柄绳索构成的简易卷扬机,依靠人力或畜力驱动,提升水的速度很慢。1831年英国人法拉弟发明电机以后,德国最早出现了用电力拖动的升降机电梯。电梯在美国发展很快,1889年美国纽约的“戴维斯特”大厅安装了第一批直流电动机与蜗轮蜗杆电梯,提升速度达到了0.5m/s。1900年美国奥梯斯电梯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扶梯。1915年已设计成功电梯自动平层控制系统。1933年美国制造出6m/s的高速电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建筑业得以快速发展,促使电梯也进入发展时期,新技术被广泛用于电梯。1949年研制出4-6台电梯的群控系统。1955年出

17、现了真空电子管小型计算机控制的电梯。1962年在美国己出现了8.5m/s的超高速电梯。在1967年将固体晶闸管用于电梯拖动系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在用晶闸管取代直流发电机一电动机组的同时,研制出了交流调压调速系统,是交流电梯的调速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1976年将微处理器应用于电梯。1977年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开发出了lOm/s的超高速电梯。1984年日本将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用于2m/s以上的高速电梯。1985年以后,又将其延伸到中、低速交流调速电梯。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被认为是电梯行业的当代技术。1985年日本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螺旋式自动扶梯,使其明显减少了占地面积。1993年日本生产的12

18、.5m/s世界上最高速的交流变频调速电梯已投入运行。当前,在电梯电力拖动方面,除了大容量电梯还采用直流拖动系统以外,用交流变频调速方式已成为高速电梯的主流3。应用微机全面取代继电器控制逻辑实现闭环控制,进一步提高电梯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现场调试要求,是电梯控制技术的方向。电梯群控系统是现代电梯的技术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完善的分区服务、运行监控、客流交通统计分析等功能,还具备故障诊断功能。在电梯品种方面,出现了双层电梯、大吨位的集装箱电梯等。为适应摩天大楼对电梯的特殊要求,目前正在研制无绳直线驱动电梯。此外,用电子位置传感器取代机械选层器、用更先进的装置取代门安全触板、增设轿厢内通信设施

19、以及轿厢非安全门区语音提醒和运行状态语音报告等装置,也是电梯技术现代化的体现。同时,更着重于可靠性、安全性和乘坐的舒适性,进而主张电梯、扶梯与大自然相协调,对经济性、能耗、噪声等级和电磁干扰程度等方面也有相应要求。至此,电梯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1.2 电梯的结构电梯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机械部分好比是人的躯体,电气部分相当于人的神经,控制部分相当于人的大脑。各部分通过控制部分调度,密切协同,使电梯可靠运行。尽管电梯的品种繁多,但目前使用的电梯绝大多数为电力拖动、钢丝绳拽引式结构,其机械部分由拽引系统,轿厢和门系统,平衡系统,导向系统以及机械安全保护装置组成。而电气控制部分由电力拖动

20、系统,运行逻辑功能控制系统和电气安全保护等系统组成。电梯基本结构如图2-1所示4。图2-1 电梯的基本结构1-控制柜(屏);2-拽引机;3-拽引钢丝绳;4-限速器;5-限速器钢绳;6-限速器张紧装置;7-轿厢;8-安全钳;9-轿厢门安全触板;10-导轨;11-对重;12-厅门;13-缓冲器。(1)拽引系统电梯拽系统的功能是输出动力和传递动力,驱动电梯运行。主要由拽引机,拽引钢丝绳,导向轮和反绳轮组成。拽引机为电梯的运行提供动力,由电动机,拽引轮,连轴器,减速箱,和电磁制动器组成。拽引钢丝的两端分别连轿厢和对重,依靠钢丝绳和拽引轮之间的摩擦来驱动轿厢升降。导向轮的作用是分开轿厢和对重的间距,采用

21、复绕型还可以增加拽引力。(2)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架组成。它的作用是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得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做升降运动。(3)门系统门系统有轿厢门,层门,开门,连动机构等组成。轿厢门设在轿厢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等组成,层门设在层站入口处。开门机设在轿厢上,是轿厢和层门的动力源。(4)轿厢轿厢是运送乘客或者货物的电梯组件。它是有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的。轿厢架是轿厢体的承重机构,由横梁,立柱,底梁,和斜拉杆等组成。轿厢体由厢底,轿厢壁,轿厢顶以及照明通风装置,轿厢装饰件和轿厢内操纵按钮板等组成。轿厢体空间的大小由额定载重量和额定客人数决定(5)重量平衡系统重量平衡系统

22、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组成。对重由对重架和对重块组成。对重将平衡轿厢自重和部分额定载重。重量补偿装置是补偿高层电梯中轿厢与对重侧拽引钢丝绳长度变化对电梯的平衡设计影响的装置。(6)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由拽引电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调速装置等组成,的作用是对电梯进行速度控制。拽引电机是电梯的动力源,根据电梯配置可采用交流电机或者直流电机。供电系统是为电机提供电源的装置。速度反馈系统是为调速系统提供电梯运行速度信号。一般采用测速发电机或速度脉冲发生器与电机相连。调速装置对拽引电机进行速度控制。(7)电气控制系统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由控制装置,操纵装置,平层装置,和位置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其中

23、控制装置根据电梯的运行逻辑功能要求,控制电梯的运行,设置在机房中的控制柜上。操纵装置是由轿厢内的按钮箱和厅门的召唤箱按钮来操纵电梯的运行的。平层装置是发出平层控制信号,使电梯轿厢准确平层的控制装置。所谓平层,是指轿厢在接近某一楼层的停靠站时,欲使轿厢地坎与厅门地坎达到同平面的操作。位置显示装置是用来显示电梯所在楼层位置的轿内和厅门的指示灯,厅门指示灯还用尖头指示电梯的运行方向。(8)安全保护系统安全保护系统包括机械的和电气的各种保护系统,可保护电梯安全的使用。机械方面的有:限速器和安全钳起超速保护作用,缓冲器起冲顶和撞底保护作用,还有切断总电源的极限保护装置。电气方面的安全保护在电梯的各个运行

24、环节中都有体现。2.1.3 电梯的控制要求人们对现代电梯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行越来越高,可以有下列基本功能,这些功能有的是厂家作为标准功能配置在电梯上,有的是可按用户要求配置。但是由于本次设计工作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实现下面的所有控制要求,只能完成其中的一些主要的最基本的控制要求。(1)司机操作。由司机关门启动电梯运行,由轿内指令按钮选向,厅外召唤只能顺向截梯,自动平层。(2)集选控制。集选控制是将轿厢内指令与厅外召唤等各种信号集中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的高度自动控制功能。它能对轿厢指令、厅外召唤登记,停站延时自动关门起动运行,同向逐一应答,自动平层自动开门,顺向截梯,自动换向反向应答,能自动应召服务。

25、(3)下行集选。只在下行时具有集选功能,因此厅外只设下行召唤按钮,上行不能截梯。(4)独立操作。只通过轿内指令驶往特定楼层,专为特定楼层乘客提供服务不应答其它层站和厅外召唤。(5)特别楼层优先控制。特别楼层有呼唤时,电梯以最短时间应答。应答前往时,不理会轿内指令和其它召唤。到达该特别楼层后,该功能自动取消。(6)停梯操作。在夜间、周末或假日,通过停梯开关使用电梯停在指定楼层停梯时,轿门关闭,照明、风扇断电,以利节电、安全。(7)满载控制。当轿内满载时,不响应厅外召唤。(8)清除无效指令。清除所有与电梯运行方向不符的轿内指令。(9)开门时间自动控制。根据厅外召唤、轿内指令的种类以及轿内情况,自动

26、调整开门时间。(10)按客流量控制开门时间。监视乘客的进出流量,使开门时间最短。(11)开门时间延长按钮。用于延长开门时间,使乘客顺利进出轿厢。(12)故障重开门。因故障使电梯门不能关闭时,或者在关门的过程中又有乘客进入的时候,使门重新打开再试关门。(13)强迫关门。当门被阻挡超过一定时间时,发出报警信号,并以一定力量强行关门。(14)光电装置。用来监视乘客或货物的进出情况。(15)光幕感应装置。利用光幕效应,如关门时仍有乘客进出,则轿门未触及人体就能自动重新开门。(16)副操纵箱。在轿厢内左边设置副操纵箱,上面设有各楼层轿内指令按钮便于乘客较拥挤时使用。(17)电子触钮。用手指轻触按钮便完成

27、厅外召唤或轿内指令登记工作。(18)灯光报站。电梯将到达时,厅外灯光闪动,并有双音报站钟报站。(19)停电时紧急操作。当市电电网停电时,用备用电源将电梯运行到指定楼层待机。(20)火灾时紧急操作。发生火灾时,使电梯自动运行到指定楼层待机。(21)消防操作。当消防开关闭合时,使电梯自动返回基站,此时只能由消防员进行轿内操作。(22)故障检测。将故障记录在微机内存(一般可存入820个故障),并以数码显示故障性质。当故障超过一定数量时,电梯便停止运行。只有排除故障,清除内存记录后,电梯才能运行。大多数微机控制电梯都具有这种功能5。2.2 PLC可编程控制器2.2.1 PLC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汽

28、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是由继电器控制装置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继电器控制系统明显的缺点即通用性和灵活性、可扩展性较差,导致当时汽车的每一次改型都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安装。随着生产的发展,汽车型号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显然,继电器控制装置十分费时、费工、费料,延长了更新周期。为了适应汽车型号的不断翻新及生产工艺不断变化的需要,1968年美国通用公司公开招标,要求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由此,PLC这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得以诞生并以其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很快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到1971年,PLC已经成功地应用

29、于食品、饮料、冶金、造纸等工业中并很快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1971年日本从美国引进该项技术,很快研制出日本第一台PLC;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了他们的第一台PLC;我国1974年开始研制,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6。2.2.2 PLC的特点PLC 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实质上属于计算机控制方式。PLC 与普通微机一样。以通用或专用 CPU 作为字处理器,实现字运算和数据存储,另外还有位处理器(布尔处理器),进行点(位)运算与控制。PLC 控制一般具有可靠性高、易操作、维修。编程简单、灵活性强等特点7。(1)可靠性对可维修的产品,可靠性包括产品的有效性和可维修性。PL

30、C 不需要大量的活动元件和接线电子元件,它的接线大大减少,与此同时,系统的维修简单,维修时间短。PLC 采用了一系列可靠性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例如,冗余设计,断电保护,故障诊断和信息保护及恢复等,提高了 MTTR,使可靠性提高。PLC 有较高的易操作性,它具有编程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等特点,一般不易发生操作的错误。PLC 是为工业生产过程控制而专门设计的控制装置,它具有比通用计算机更简单的编程语言和更可靠的硬件。采用了精简化的编程语言,编程错误率大大降低,而为工业恶劣操作环境设计的硬件使可靠性大大提高。在 PLC 的硬件方面,采用了一系列提高可靠性的措施。例如,采用可靠性的元件;采用先进的

31、工艺制造流水线制造;对干扰的屏蔽、隔离和滤波等;对电源的断电保护;对存储器内容的保护等。PLC 的软件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例如,采用软件滤波等;软件自诊断;简化编程语言等。(2)易操作性PLC 的易操作性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操作方便PLC 的操作包括程序输入和程序更改的操作。大多数 PLC 采用编程器进行输入和更改的操作。编程器至少提供了输入信息的显示,对大中型的 PLC,编程器采用了 CRT 屏幕显示,因此,程序的输入直接可以显示。更改程序的操作也可直接根据所需要的地址编号或接点号进行搜索或顺序寻找,然后进行更改。更改的信息可在液晶屏或 CRT 上显示。编程方便PLC

32、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可供使用。对电气技术人员来说,由于梯形图与电气原理图较为接近,容易掌握和理解。采用布尔助记符编程语言,十分有助于编程人员的编程。维修方便PLC 具有的自诊断功能对维修人员维修技能的要求减低。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自诊断,维修人员可以很快的找到故障的部位,以便维修。(3)灵活性PLC 的灵活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编程的灵活性。PLC 采用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布尔助记符、功能表图、功能模块和语句描述编程语言。编程方法的多样性使编程方便、应用面拓展。扩展的灵活性。PLC 的扩展灵活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根据应用的规模不同,即可进行容量的扩展、功能的扩展、应用和控制范围的扩展。操作的灵活性。操作十分灵活方便,监视和控制变得十分容易。2.2.3 PLC的功能和应用(1)PLC的功能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