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72.87KB ,
资源ID:1554085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5408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docx

1、九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九年级册生命生态安全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第一课 毒品毒品家族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体念生活的真谛,领悟健康的意义,提高自我保护、自我生成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生活与生命、安全的价值观,学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能力目标:学会拒绝毒品,善于自我保护。知识目标:知道毒品的危害,品种及其他的产地。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毒品的危害,品种及其他的产地难点:学会拒绝毒品,善于自我保护。教学过程:一、导入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本册教材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阅读本册教材的引言,从而进行了解,抽学生作简单回答。二、新课教学毒品肆虐全球,危害人类,是当今人类面临的的一个共同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毒品?毒品有何

2、特征?有哪些危害?了解什么是毒品?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到的毒品,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评定。教师引导归纳: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其法律法规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隐僻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了解毒品的种类:包括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合成毒品天然毒品主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等。教师展示各种毒品的形状,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各种毒品。了解毒品的特征:让学生据自己平常了解到的毒品,谈谈对他的了解,教师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进行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学生认识到毒品的特征包括:依赖性、成瘾性、耐受性、非法性、危害性、毒品的来源:毒品是全世界共同禁止生产和销售的物品,那么他又来源

3、于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三页和第四页的图,了解世界的毒品主要生产基地和毒品的运输路线。课堂小结:1、毒品有哪些危害?2、毒品有何特征?板书设计:见课件上的内容第二课 毒品的危害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识。教学重点:知道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教学难点:在校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施教于未然,但学生走向社会,故现在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出课题1谈话:在前面的课上,同学们一定对毒品有了

4、一些了解,谁能说说呢?(指名回答)2教师补充:(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二、具体讲授毒品的危害。(一)毒品有那些危害呢?(小组讨论探究)1毒品毁人毁健康。(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1)丧失工作能力。(2)倾家荡产。(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5、(二)请事先网上搜集材料的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1、学生讲故事 2、请学生自由发表谈谈自己感受。(三)拓展延伸请为禁毒教育写二、三条广告词。三、总结同学们,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第三课 珍爱生命 拒接毒品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

6、问题出示课题: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摇头丸”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

7、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毁健康。(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2)摧毁人的神经系

8、统。(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1)丧失工作能力。(2)倾家荡产。(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五、讨论,交流体会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2.让学生自由发言。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2.防毒有五种措施: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

9、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七、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又防毒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第四课 爱滋病的危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爱滋病的定义,知道爱滋病的传播途径;感受艾滋病的危害以及其传播途径。能力目标:学会自我保护,珍爱自己的生命。情感目标:同情爱滋病人,学会与艾滋病人和谐的相处。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爱滋病的危害,了解爱滋病的传

10、播途径难点:学会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保护。教学过程:一、导入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染病,蔓延迅速,死亡率高,这就是爱滋病,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爱滋病的相关知识。二、新课教学(一)、播放视频:爱滋病的教育-专家讲座要求学生从视频中了解:什么是爱滋病?了解爱滋病的主要成分以及在体内的传播发育过程。(二)、学生阅读教材20页,了解爱滋病的感染过程分为的四期:(板书)(三)播放视频爱滋病-人类社会的浩劫学生观看,从而了解爱滋病对全人类的危害,增强对艾滋病的抵抗意识,从而远离艾滋病。(四)、组织学生讨论:艾滋病是否与青少年无关?抽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评定并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离我们并不

11、遥远,他就在我们的身边。课堂小结: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艾滋病的看法。 第五课 艾滋病的预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能力目标:学会自我保护,能够为社会在预防艾滋病方面作奉献。情感目标: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预防艾滋病难点:洁身自好,学会自我保护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引言,了解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二、新课教学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让学生阅读教材2526页,分别了解这三种传播的具体过程,从而在生活中尽量避免被传染。引导学生阅读27页的专家指导-预防艾滋病的注意事项,增强预防艾滋病的能力。

12、播放视频预防艾滋病的科教片-专家讲座学以致用:练习题见28页的内容,抽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评定,进一步了解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探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履行哪些义务?分组探讨:要求各组同学讲讨论的情况作简单的记录,便于回答,教师巡视,了解些学生们探讨的情况,再抽各组代表回答,教师评定并并作补充讲解:(1)(2)(3)(4)视频播放一夜放众的代价让学生感受,并要求他们在生活中洁身自好,避免自己感染上艾滋病。课堂小结:学生谈谈学习感受。第六课 警惕性病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性病。 2、知道性病的传播途径,了解常见性病的症状。 3、掌握预防性病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了解常见的性病种类和性

13、病的传播途径。新课导入:一、什么是性病? 性病,全名性传播疾病。STD是英文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缩写。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组疾病。国际上将20多种通过性行为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列入性病范畴。 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性传播疾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艾滋病等八种。 梅毒是有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结合血液传播。 青霉素类是梅毒的首选药,头孢曲松钠可作为青霉素过敏的优先选择替代药。治疗这类病可以去大医院挂皮肤科看,千万别去厕所,电杆上贴的“一针见效”,黑人的。 治疗并不难,关键不要隐瞒病情。 性病是一种

14、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有些性病,目前医学还没有特效药能将其完全治愈。所以,了解性病知识,预防性病的发生时非常重要的。二、性病的传播途径 (一) 直接接触传染: 多数性病患者是通过直接的性接触传染的。性病的病原体(细菌、病毒或者其他微生菌)进入人的体内就会引起感染。(二)间接接触传播: 健康人如果间接接触被病菌污染过的物品也有可能被感染。(三)母婴垂直传染: 患有性病的妇女在妊娠或分娩过程中将性病病原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活动一: 观察课本p-33中的图片,你认为图中的眼皮生疮的学生是否感染了性病?为什么?小资料 : 梅毒的起源关于梅毒的起源和传播有很多争执,据西方学者认为,在15世

15、纪以前欧洲无梅毒。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美洲,一些水手与美洲妇女发生过性关系,水手回到欧洲时,将此病传播到意大利、西班牙。1494年法兰西国王查理第八世募集各国士兵三十余万人,远征意大利,梅毒正蔓延于意大利国内,当围攻那波里时,军营中发生了梅毒大流行。1495年这些患有梅毒的士兵回国后,造成欧洲梅毒流行。有人认为1488年,葡萄牙舰队将梅毒带到印度。也有学者认为,1498年哥伦布的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由于感染梅毒船员的到达,将梅毒也带到印度。通过商业往来,梅毒也进入了我国,1505年在广东省首先发现和记述了梅毒病例,此后,梅毒便从沿海到内地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发病率居高不下,居性病

16、之首。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有效地取缔了妓院,禁止卖淫活动,对性病进行广泛的普查普治,经过十年的努力,已于1959年基本上消灭了梅毒。三:性病的预防 据医学统计,90%以上的性病传播源于人的不洁性行为。所以预防性病,首先就要求我们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社会的道德规范,避免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洁身自好。 人类对性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近20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性病患者人数剧增,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大. 对于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性病,如病毒性的尖锐湿疣,细菌性的淋病以及非淋病性尿道炎,软下疳等,应避免与患者或可疑带菌者发生性接触.应自觉抵制各种婚外性关系和不正当的

17、性行为,做到自尊,自爱,尤其是对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艾滋病,做到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些尚未治愈的性病患者,绝对禁止与配偶发生性行为,且不能与家人共用浴缸,浴盆,最好分室分床居住.不要护理儿童尤其是幼女,以避免性病在家庭内传播,现在市场上有一些外阴清洁剂,这些清洁剂虽然可以杀死一些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但不能误认为它有保护作用而毫无顾忌的乱搞两性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正确使用避孕套,对于预防性病也不一定有作用. 预防可经间接感染的性病,如尖锐湿疣,淋病,艾滋病等的措施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使用他人的毛巾,盆,剃刀等;在公共场所如旅馆,浴池,游泳池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吸毒,不轻易

18、使用进口的血液制品.活动二:见课本p-36页实践活动:1、关于性病知识,有的家长也了解不多,就将教材中本课的内容交给他们阅读。 2、有条件的学校,请医生作为校外辅导员,到学校进行有关性病知识的讲座。第二单元 关注国防第七课高技术战争教案教学提要课目:高技术战争主要内容:一、高技术战争的基本含义二、高技术战争的演变过程三、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四、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建设的基本要求器材保障:多媒体教室、课件等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探讨,勇于发言。一、高技术战争的基本含义纵观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如果说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揭开了高技术战争的神秘面纱,91年的海湾战争使世人认清了高技术战争全貌,那

19、么,去年的伊拉克战争则使人们对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变化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思考。那么,什么是高技术战争呢?弄清这一概念,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战争?什么是高技术?战争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什么是高技术?高技术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新技术。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用于军事领域的那部分高技术。 由此看出,高技术是一个不断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相对的概念,所涵盖的技术项目十分广泛。高技术是含金量比较高、表现形式比较新的技术,往往称之为高新技术。综合各种理论研究成果,

20、我们可以给出高技术战争的定义:高技术战争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是介于机械化战争和信息化战争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或混合型)的战争形态。理解高技术战争的内涵,需要把握以下四点:第一,高技术战争既不等同于机械化战争,也不等同于信息化战争。形象地说,机械化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平台,信息化战争是高技术战争的发展方向。对于机械化战争,我们已很熟悉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几次中东战争都是机械化战争。那么,什么是信息化战争呢?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实施的、以信息力量为主导性作战力量的、造成的杀伤破坏有限的战争。第二,高技

21、术战争既不是一般的常规战争,也不是核战争。在高技术战争中,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一点,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军事战略中已有明确的表述。美国国防部国防科学委员会2004年3月26日公布了一份名为将来的战略攻击力报告,建议政府使用核武器清除所谓“无赖国家”和恐怖组织的领导人。第三,高技术战争不是使用一两件高技术兵器进行的战争,而是使用高技术武器系统进行的战争。仅仅使用一两件高技术武器装备所进行的战争,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只有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并运用高新技术将各种武器平台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到主导作用,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大家知道,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高

22、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运用,是相对增多,关键是要看它所起的作用是不是主导性的。特别是要看高技术武器装备是否形成了系统。实施整体的对抗和系统的较量,是高技术战争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只有当高技术武器装备广泛运用于战场,才会引起军队结构、作战样式和作战手段的根本性变化,达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战争。此外,对于战争双方来说,由于国情、军情的差异,不一定都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只要有一方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了高技术武器装备,也应视之为高技术战争。如海湾战争。第四,高技术战争是在与之相应的作战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战争。只有高技术武器,而缺乏相应的作战思想作指导,也不能称之为高技术战争。历史上,英国人最先发明和制造出

23、来坦克,但机械化作战理论却产生于德国。两伊战争现代化武器装备大量使用于战场,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战理论,被人们称之为“拿着现代化武器,打了一场低级的现代化战争。”二、高技术战争的演变过程高技术战争的形成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战争的总根源。“冷战”对恃、地区霸权和一超独霸的国际政治现实,是高技术战争得以形成的土壤;核武器的巨大杀伤破坏力,使国际社会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更多的是保持其威慑作用,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就成为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战争时既有使用上的政治合法性,又有作战上巨大的杀伤

24、性有效选择。同时,受战争内在规律的作用,战争必然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其中,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是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些就是高技术战争登上战争舞台的主客观条件。从高技术战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是不是可这样讲:高技术战争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中初见端倪,八十年代的马岛战争中逐步形成,九十年代的海湾战争中达到成熟,新世纪之初的伊拉克战争中有了新的发展,预计在本世纪前半叶还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这一过程告诉我们,高技术战争的发展历经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快速演变过程。高技术战争的形成与发展,较之过去战争形态的更替,速

25、度更快、层次更高,每一次变化都留给世人一种出乎意料、惊心动魄的感觉。在这里,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这一历程:爆发于1982年4月2日的英阿马岛战争则标志着高技术战争的形成。这次战争中,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电子战贯穿始终,作用于陆海空三维作战空间。二是高技术兵器占据了主导地位。三是创造了高技术条件下海战战例。高技术战争的成熟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全面、综合使用高技术兵器的局部战争。战争中使用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综合程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海湾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方法和作战理论,已大大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成为当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典之作

26、。这也标志着高技术战争进入了成熟阶段。海湾战争表现出来的许多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极大地增强了打击效果。二是使用高性能侦察器材,提供广泛而不间断的情报保障。三是使用“软”“硬”结合的电子战装备进行电子干扰和反干扰。四是使用新式作战平台,为充分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提供可靠依托。三、高技术战争的主要特点大量运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高技术战争与以往的战争相比,战场空间极大扩展,武器装备的威力明显增强,战争的突然性、突变性急剧增长,战争的破坏性、消耗性空前增大,作战指挥的复杂性。艰巨性与日剧增。其主要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武器威力增大高技术使武器的射程、发射

27、速率、精度及战场机动能力大大提高,使常规武器的火力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具备了震撼人心的超常毁伤威力,有些常规武器的毁伤能力甚至已经达到小型核武器的水平。(一)武器的绝对毁伤力增强(二)武器的作战距离增大二、作战消耗巨大随着战争的发展,作战消耗越来越大。以油料消耗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人均每天耗油0对公斤;朝鲜战争中,美军人均每天耗油18公斤;马岛战争中,英军人均每天耗油200300公斤。再以弹药消耗为例,越南战争中,航空弹药消耗为755万吨,地面弹药消耗为576万吨,分别是二战时期消耗的3倍和1.5倍。另外,从士兵个人消耗物资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人均每天消耗6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均

28、每天消耗20公斤;海湾战争中美军人均每天消耗60多公斤。作战消耗正在全方位地增加,使战争的代价越来越大。(一)武器装备造价昂贵随着军事高技术的不断应用,武器装备费用直线上升。例如,战斗机、主战坦克、航母的单价成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分别为10万、5万、700万美元;20世纪60年代初分别为100万、10万20万、2000万美元;进人20世纪80年代则分别上升至100万、1000万、数亿美元以上。而海湾战争中使用的几种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单价是:M1A1型坦克为150万200万美元,M1A1型坦克为350万500万美元;F15AD型战斗机为2100万美元,F15E型战斗机为4350万美元,F117A

29、隐形战斗轰炸机为1.1亿美元;E3预警飞机为1.52亿美元;航母为35亿美元;战斧巡航导弹为130万美元等等。仅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投人的武器装备总价值就达1020亿美元,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投人的武器装备总价值才分别为20亿和490亿美元。(二)战争伤亡和损失加大第四次中东战争打了18天,双方损失坦克3000辆,飞机600架,舰艇60艘,物资消耗和财产损失达100亿美元之多。(三)物资消耗量增大据统计,目前部队移动100千米的物资消耗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015倍海湾战争中美军一个装甲师日作战消耗:弹药5000吨,油料30万加仑,口粮8万份,淡水每人20加仑;整个战争,美军单

30、兵日耗量达二百余公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10倍,越南战争时的4倍;弹药日耗量为朝鲜战争时的20倍,越南战争时的4百倍;淡水日耗量达4.5万吨;食品日耗量折合2610美元;油料消耗达1900万加仑。战争物资的总需求量达八百余万吨。四、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一、树立打赢高技术战争的信心树立打赢高技术战争的信心,是战略指导上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它从根本上制约战略指导的行为,影响战略指导的能动性,决定战略指导的成败。只有保持高昂精神斗志和坚定胜利信念的一方,才能充分发挥精神因素的作用,在精神上压倒敌人,赢得战争胜利。(一)充分认识和发挥我军的优势(二)客观分析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弱点和局限性二、加

31、强高技术战争理论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就必须要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规律和战略指导对策。(一)加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的研究(二)加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三、加速我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装备作为战争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军队及其战斗力的基本要素,对战争的胜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争中,武器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只有凭借武器才能实现保卫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我们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军情和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加速我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究和发展。(一)把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放在军队建设的突出地位(二)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三)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打赢高技术战争的能力在高技术战争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