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35KB ,
资源ID:15580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580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Word文件下载.docx

1、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 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

2、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 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

3、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2油茶产业现状 2.1 资源分布 我国是油茶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栽培历史悠久,其水平分布具有分布区广、很多地区分布不连续以及分布区内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的特点。 油茶垂直分布的变化亦很大,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的变化和不同的土壤层及植被,油茶垂直分布上限和下限由东向西逐渐增高。我国油茶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云南、重庆、河南、四川和陕西14个省(区、市) 的642个县(市、区),共有油茶林面积302万hm2,油茶籽年消耗量106.55万t,年产茶油2

4、6.25万t,茶粕 68.39万t,茶皂素1.86万t,年产值111.18亿元,油茶籽利用程度接近100%,资源利用水平较高。其中湖南、江西、广西3省(区)种植面积较大,分别为119 万hm2、75万hm2和37万hm2,合计占全国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的76.2%(见规划)。2.2种质资源 我国有一定栽培面积和栽培历史的油茶物种有: 普通油茶、小果油茶、越南油茶、攸县油茶、浙江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腾冲红花油茶、栓壳红花油茶、茶梨、博白大果油茶、白花南山茶、南荣油茶和苍梧红花油茶等13个物种。普通油茶是分布面积最广,栽培历史最久,占油茶总产量最多的一个宽生态幅物 种。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我国

5、林业科研人员先后选育出一批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杂交组合、优良家 系和无性系新品系等。目前已选育出的油茶优良品种(系)100多个,国家审(认)定的优良品种有54 个,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广西、安徽等地。这些优良品种(系)产茶油在750 kg/hm2以上,有的在 1050 kg/hm2以上。此外,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和 贵州省还开展了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2.3经营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油茶生产多为农户分散经营,不 利于良种和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利于建成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创立品牌,更不利于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市场完善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各地探索出油茶等经济林规模化

6、生产 的众多新模式。如新型农业合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出现;在油茶有机生产基地建设中进行机制创新, 形成企业、基地与农户的紧密关系;以科技为依托,建立示范基地并与农户结合;采用以森林食品基地为载 体,将企业、基地、农户结合在一起的经营方式;组织油茶合作社以及引导企业改造设备提高产品品质等。这些促进油茶规模化生产的新模式、新机制,为油茶大面积改造和新品种造林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2.4加工利用 油茶树全身是宝,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 籽经过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最适合于东方人食用的优质食用油,深加工可制高级护肤化妆品、精油、皂 素和茶粕等系列产品;茶饼可生产有机肥、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茶壳可提炼茶

7、碱、栲胶,制造洗发香波等;树干、根部可用作盆景雕刻、砧板、生产生活物品 木柄等;茶树开花量大,花香,树常绿,可作庭院绿化树和蜜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油茶果有效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化和完善,油茶果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也逐步成熟。全国14个油茶主产省(区、市) 现有油茶加工企业659家,油茶籽设计加工能力可达 424.83万t,年可加工茶油110.79万t,油茶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一定基础。油茶副产品综合开发 利用技术进一步成熟,目前可年产茶粕68.39万t、茶 皂素1.86万t。2.5经济效益 由于茶油的优质、生态、保健及产品的多用途性, 近年来,茶油和茶油副产品的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十

8、分看好。国内初制茶油已由10年前的10元/kg上升到现在的40-50元/kg,茶花蜜、茶枯饼等产品已成为市场抢手货。国际市场近年来茶油的需求量一 路攀升,价格已上升到6000美元/t以上,精炼茶油甚至高达1.2万美元/t(见规划)。20世纪初以前,我国每年都把茶油作为一宗出口创汇的产品。1921- 1937年,我国共出口茶油33500 t,平均年出口2 480 多t。20世纪80年代以来,茶油取消了统购统销,出口量不大。近年来随着贸易全球化以及国际市场对 我国特有茶油优质特性的认识,越来越多国外企业从中国进口油茶,生产加工茶油产品,国内企业也逐步将开发出来的茶油产品远销海外。3油茶产业发展存在

9、的问题 3.1 品种老化产量低下,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困难 长期以来我国油茶生产一直采用实生种苗繁殖, 这部分面积占我国油茶生产面积的绝大部分,这也是我国油茶一直以来产量低、效益低、加工原料缺的主要原因,由此影响了群众经营油茶的积极性。直到近年来,我国六五、七五期间选育的良种才开始结合工程进行规模化造林,但从总体来说比例仍然很低。21世纪以来,各地选育了一系列油茶高产优 良品种(系),其中不乏适宜当地的高产优良品种 (系),但由于缺少建设油茶种苗繁育基地、良种采穗圃等的资金支持,大面积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却不多。 由于投资有限,当前还不能做到大批量生产油茶高产 优良种苗以满足生产用苗的需要。3.2技术

10、研发推广力度不够,缺少高产技术示范 不少地方仍按传统油茶生产方式种植,经营粗放,没有形成科学化种植。大部分群众种植油茶定位于自家生活需要,没有树立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观念。油茶先进技术在生产中应用较少,林农对高冠嫁接、整形修剪和肥水调控等丰产栽培管理技术知之甚少。由于缺乏能正确指导林农栽培管理的技术人员,油茶科技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林农的需求反差巨大,林农接受技术培训远远不够。很多地方的油茶种苗繁育技术需聘请外地技术人员,不利于油茶产业长远发展和日益繁重的建设任务。3.3 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加工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茶油加工处于低水平的粗加工阶段,产油区大多采用作坊式土法榨油,出油率低、杂

11、质多;采收时间和加工方法也不是很合理,产品科技含 量低,产品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很多加工厂的加工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较差,加工出来后短时间内附加值就大大上升,茶油品质变劣。油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近十年来发展较快,但从整个产业来讲还需全面提高加工利用技术水平。多数加工企业只停留在茶油加工,没有延伸到精深加工领域,茶壳在农村主要当柴烧。由于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离大量进入国际市场还有一段距离。3.4市场发育不完善,相关产品认知度不高 茶油具有优质食用油全部功能特性,然而,人们对橄榄油特性的认识却远远高于对茶油的认识,一般认为橄榄油是高品质油,而对茶油的认识和了解甚少,只是在油茶主产区人

12、们才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我国北方和西部大多数地区对茶油基本处于陌生状态。我国每年进口橄榄油约4 500 t,用汇2 000多万美元, 除食用外,相当一部分用于制造高档化妆品和保健 品,橄榄油的价值十分可观。而全国茶油每年仅有少量出口,国际市场认知度极低,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对茶油停留在自产自用和宣传上的不到位有直接关系。3.5后续扶持政策不明,林农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20世纪中后期我国曾大规模发展油茶,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加上造林和抚育管理经费标准低,集约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致使油茶林效益低、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地方大面积油茶林被砍伐,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 历史的经验

13、和教训值得总结和吸取。与此同时, 油茶良种造林及现有林低产改造的前期投入很大,一 般需要4年才始花始果,7-8年才进入盛果期,一般林农较难承担。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了种植补贴,但在如此长的管护期内林农看不到效益,如何保证苗木成活率,提高苗木保存率,是地方政府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4油茶产业发展潜力 4.1 丰富的林地资源是油茶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 对广大农民来讲,获得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只有把包括油茶在内的木本粮油等林业产业发 展起来,农民才有经营山林的积极性,林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才能长久巩固。据统计,我国油茶林面积仅占

14、全国森林面积的 1.73%,充分利用山区林地资源,扩大油茶种植面积, 提高现有油茶林经营管理水平,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绿化了国土,又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山区面貌。根据14个油茶主产省(区、市)林地资源统计结果,我国油茶主产区现有1920万hm2无林地中,有宜林地1713万hm2,其中适宜种植油茶的面积359万hm2(见规划)。丰富的林地资源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土地保障。4.2育种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提高油茶产量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发的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推动了油茶整个培育方式的变革,解决了油茶长期以来无法实现的难题,使油茶品种规模化扩繁和优质苗木快速培育成为可能

15、。以此技术为基础,形成了国内一批油茶良种苗木生产基地。 期间,油茶栽培技术协作组组织编制的油茶丰产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油茶低产林的改造中逐渐形成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模式低改的共识,使低产林改造模式和油茶标准化栽培技术在生产中逐步完善和成熟,在油茶主产省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随着扩繁技术的突破,低产林改造模式的逐步成熟,丰产无性系栽培技术的完善,油茶质量安全控制栽培技术的显著进展等,加上以高产、优质、高抗 新品种为核心,配套现代集成栽培技术体系,建立的一批高产、早实、丰产无性系栽培示范园、油茶基地以及油茶发展新模式,将为油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4.3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油茶产业持

16、续发展的动力 茶油作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高档植物油,随着中国城市化和社会老龄化,消费群体将逐渐增加。目前 我国年产茶油为26.65万t,年人均占有量0.2 kg,仅 占食用油总消费的1.17%,远低于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橄榄20kg的水平,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橄榄油消费量占40%以上相比,差距很大。我国要达到年人均茶油占有量2 kg的标准,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年缺口在250万t左右,可见,未来茶油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此外,油茶还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茶枯饼、茶皂素、茶籽壳等剩余物,可广泛用在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等领域。4.4新前景为油茶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油茶所含的

17、山茶甙、山茶皂甙、茶多酚、黄酮类等 多种活性物质,在开发新药物、新化妆品方面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如茶皂素不育剂对健康性成熟雄性小鼠有较强的体外杀精和体内抗生育功能,完全可以代替比盖苯醇醚和醋酸苯汞,可进一步开发成体外杀精避孕药和环境友好型鼠类抗生育药剂; 油茶树嫩枝挥发油对尼群地平、黄芩苷、尼美舒利的透皮吸收促进效果明显,其作用接近或超过氮酮, 为新型天然透皮促进剂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国内已研制出茶籽姜蜜糖浆,对支气管炎、哮 喘、水肿等病症有明显疗效。同时,发展油茶产业 还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通过荒山荒地、采伐迹地、 火烧迹地造林和对现有林分改造将逐年增加区域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覆盖率

18、,不仅增加了林地产出,而且有利于改善区域小气候,减少风灾、火灾、冻害、水 土流失等自然灾害。5发展对策 5.1 加强宏观指导和引导,科学规划油茶产业发展 油茶产业链条长,涉及的部门和行业多,政策性强,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加强对油茶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引导,理顺管理体制,搞好部门协作与配合。国家要组建由从事油茶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等方面的专家构成油茶产业发展协作组,在科研、良种推广、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油茶 主产区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油茶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考虑,作为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破解 三农问题、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设社

19、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予以鼓励和支持,综合考虑土地、 资金、品种、市场等各种因素,突出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科学制定本地油茶产业发展规划。5.2增加资金投入,切实加强油茶生产质量监管 加大油茶林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资金投入,把油茶基地建设与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及种 苗建设等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 资本、民间投资及外商投资的政策和措施,更好地吸 引各种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油茶产品的生产和开发。积极探索林地流转、森林保险、林权抵押等相关政策 措施,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扶持各种形 式的产销衔接活动,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

20、的 能力。把油茶良种的使用作为油茶产业发展的必要 条件,从工程的立项、实施、验收、资金拨付到后期效 益,实行统一的良种规划和监督管理,加强采穗圃种 源和品种调查核实及油茶消费市场监管。5.3抓紧低产林改造,加快良种选育和推广力度 对现有油茶林抚育垦复进行分类指导,根据油茶林低产低效的原因,分别采取抚育管理、补植改造或 更新重造等措施,提高油茶的产量和效益。油茶良种 选育研究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在没有建立 起油茶良种繁育体系的情况下,要加大工作力度,认 真抓好优良乡土油茶品种的选育工作,通过科学手段,筛选出最适宜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发展的油茶优良品种,作为油茶产业发展的主推良种。同时

21、,切实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工作,在近似气候 区更广范围引进良种,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宜在当地 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为保证油茶种苗的质量和供应,尽快建立油茶良种资源圃和繁育基地,实现油茶苗木生产良种化、标准化和基地化管理,提高良种使 用率,加快良种推广力度。5.4加快油茶生产基地建设,推行集约化栽培技术 因地制宜开展油茶林基地建设,坚持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油茶资源发展。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经营目标,鼓励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造林、大户 承包造林、企业租地造林、企业合作造林等不同的造林模式,并采取适当的补助、补贴方式,加快规模化的油茶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扩大

22、油茶种植基地规模。逐 步实施集约化栽培,提高油茶栽培机械化程度。开展油茶平衡施肥、树体管理、病虫害生物防治等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并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形成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示范推广,实现油茶商品化生产, 提高油茶经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5提高加工实用技术水平,开发多样化油茶产品 除少数具有一定规模、生产工艺与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以外,大多数企业油茶及其副产品加工方法和技术还很落后。原始的加工方法使得油茶利用价值 大为降低,应把油茶的综合利用和加工作为振兴油茶产业的重要举措来抓。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可引导一些较大规模的加工企业与相关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

23、作关系,开展高品 质茶油生产质量控制、标准制定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同时,油茶产品的多样化是拉长油茶产业链条和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根据市场的变化,依靠高科技,积极进行油茶产品创新,开发出具有能够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5.6加大油茶业宣传力度,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科普基地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茶油营养、保健知识,引导科学健康饮食习惯与合理消费,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 条件。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带动油茶产业发展。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如油橄榄的加工技术等),生产出适合不同 层

24、次需求的茶油系列产品,并想方设法扩大出口贸易,把茶油作为一宗出口创汇的产品来抓。对形成一定规模的油茶加工企业采取优惠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其作用,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 油茶系列产品的附加值。5.7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油茶生产科技含量 组建成立国家级油茶研究开发推广中心,支持各地成立油茶产业发展协作组织,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攻关、深入开发,形成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产业开发有机联系的产学研紧密合作的体系。加强科技示范、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通过采用优良高产油茶新品种和系列配套技术,使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良种化种植,达到优质、高产目的,让农民看到优良品种和技术带

25、来的实际利益,积极投身油茶发展。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依托建立的国家级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和各级油茶推广协作组织,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切实提高油茶生产的科技含量。5.8加强油茶产业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支撑层次 优化、整合林业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等各方面的科技资源,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继续开展油茶较大规模品种的选优选择和试验测定,开展杂交育种,走有性杂交、无性利用的品种改良之路,做到优中选优;继续收集、保存和利用好现有的种质基因,防止基因损失,做到边繁、边育、边推广,品种地方化,栽培规模化;努力研究和寻找适合于广大山地的、以生物肥料为中心的油茶林配方施肥技术及系列高效经营技术;深入开展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经济型油茶有机栽培技术及可持续经营模式的研究;加快加强油茶有机栽培关键技 术和有机茶油生产标准的研究。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下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