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1.91KB ,
资源ID:1563682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6368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郯城一中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郯城一中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1、山东省郯城一中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山东省郯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郯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太子头上的博客 山东省郯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悍然 内讧(gng) 爆冷门(bo) 插科打诨(hn) B莅临 糜烂(m) 口头禅(chn) 暴戾姿睢(su) C弩钝 手帕(p) 挑大梁(tio) 虚与委蛇(y) D涂鸦 排场(chng) 劈柴火(p) 海市蜃楼(shn)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2、是( A春节期间,居民集中采购,这本身增加了对粮食、食品的需求,客观上会带动物价上涨,分析师认为今年2月份CPI会达到6.5(消费者物价指数)。 B快,是质量和效益提升得快,直观地体现在财政收入止跌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亏损额同比下降,就业形势好转,民生持续改善。 C“有人把我们这样高科技小企业比喻成小盆景,其实经济寒风袭来时,逆势飘红的小 盆景多了,一样会成为大风景。”曹仁贤说。 DTCL海外销售经理郝义说,公司二季度海外市场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中东和南美市场, “我们正在调整战略,新兴市场将成为公司海外业务的新增长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各

3、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多想办法,积极拓展再就业之路,以便使更多的下 岗工人得到合理的 。 为了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规范建委行政审批行为,建委民工委决定将对建设工程全程办事代理过程和效能实施 。 中科院围绕“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攻关, 了许多国际新兴、国内空白的科技领域。 A安顿 监察 开拓 B安置 检察 开创 C安顿 检察 开创 D安置 监察 开拓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B由山东和内蒙古联合培养的运动员韩刚,不仅为内蒙古代表

4、团夺得了本届全运会的首枚金牌,也因为双记分制度使山东分到半块金牌,可谓一举两得。 C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D6月27目,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居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设计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导演黄建新认为,由于过去的主旋律影片创作掌握资料不足,往往将领袖人物的性格模式化,让观众难以接近。 B过劳为什么会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4年前,发生在柔道赛

5、场上的“假摔事件”还让人记忆犹新,辽宁选手孙福明让解放军队选手闫思睿“一推即倒”,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D经受住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考验的四川,以爬坡实干、化危为机、“两个加快”全面推进的姿态,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平台上,展翅高飞。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是“清明节”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清明盛世”之意。 其中,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先生。孔宪易先生通过

6、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是画的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被划分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三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地考证。他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其中对扇子的考证叫人折服。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

7、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季节影响的。 周宝珠教授对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嘉,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较唐朝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但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以及

8、大街上跑着的猪等,这些景象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

9、出了不同的观点。 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6文章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的考证,用意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证明在北宋时期扇子除拂暑驱蝇外,还有其它如题诗作画、扑卖馈赠的用处。 B否定孔宪易先生对“清明”的解释,“清明”所绘之景并不一定是秋景。 C说明扇子在北宋时期,主要的用途是“便面”,是一种礼貌之举。 D是为了佐证史树青先生关于“清明”是“政治清明

10、”的说法是正确的。 7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清明”是“政治清明”意思的一项是( ) A清明上河图中官衙门口的士兵和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人与物,正体现出一种繁 盛景象。 B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极尽歌颂之能事。 C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气势和景象,能体现“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 D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国策,经济繁荣,国势昌盛。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清明坊”是北宋时期东京城外城东郊区三坊之第一坊。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景象。 B如果“清明”是“政治清明”一说成立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就是一语双关,弦外有音。 C清明上河图中

11、的“上河”也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逆水行舟”的解释是其中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说法。 D文章引用东京梦华录记载,是为了证明“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老饕 邢德,泽州人,绿林之杰也,能挽强弩,发连矢,称一时绝技。而生平落拓,不利营谋,出门辄亏其资。两京大贾往往喜与邢俱,途中恃以无恐。会冬初,有二三估客薄假以资,邀同贩鬻,邢复自罄其囊,将并居货。有友善卜,因诣之,友占曰:“此爻为悔,所操之业,即不母而子亦有损焉。”邢不乐,欲中止。而诸客强速之行。至都果符所占。 腊将半,匹马出都门,自念新岁无资,倍益怏闷。时晨雾蒙蒙,暂趋临路店解

12、装觅饮。见一颁白叟共两少年酌北牖下,一僮侍黄发蓬蓬然。邢于南座,对叟休止。僮行觞误翻柈具,污叟衣。少年怒,立摘其耳。捧巾持帨,代叟揩试。既见僮手拇俱有铁箭镮,厚半寸,每一镮约重二两余。食已,叟命少年于革囊中探出镪物,堆累几上,称秤握算,可饮数杯时,始缄裹完好。少年于枥中牵一黑跛骡来,扶叟乘之,僮亦跨羸马相从,出门去。两少年各腰弓矢,捉马俱出。 邢窥多金,穷睛旁睨,馋焰若炙,辍饮,急尾之。视叟与僮犹款段于前,乃下道斜驰出叟前,紧衔关弓怒相向。叟俯脱左足靴,微笑云:“而不识得老饕也?”邢满引一矢去。叟仰卧鞍上,伸其足,开两指如钳,夹矢住。笑曰:“技但止此,何须而翁手敌?”邢怒,出其绝技,一矢刚发,

13、后矢继至。叟手掇一,似未防其连珠;后矢直贯其口,踣然而堕,衔矢僵眠。僮亦下。邢喜,谓其已毙,近临之。叟吐矢跃起,鼓掌曰:“初会面,何便作此恶剧?”邢大惊,马亦骇逸。以此知叟异,不敢复返。 走三四十里,值方面纲纪,囊物赴都。要取之,略可千金,意气始得扬。方疾骛间,闻后有蹄声,回首则僮易跛骡来,驶若飞。叱曰:“男子勿行!猎取之货宜少瓜分。”邢曰:“汝识连珠箭邢某否?”僮云:“适已承教矣。”邢以僮貌不扬,又无弓矢,易之。一发三矢连遱不断,如群隼飞翔。僮殊不忙迫,手接二,口衔一。笑曰:“如此技艺,辱莫煞人!乃翁偬遽,未暇寻得弓来,此物亦无用处,请即掷还。”遂于指上脱铁镮,穿矢其中,以手力掷,呜呜风鸣。

14、邢急拨以弓,弦适触铁镮,铿然断绝,弓亦绽裂。邢惊绝,未及觑避,矢过贯耳,不觉翻坠。僮下骑便将搜括,邢以弓卧挞之。僮夺弓去,拗折为两,又折为四,抛置之。已,乃一手握邢两臂,一足踏邢两股,臂若缚,股若压,极力不能少动。腰中束带双叠可骈三指许,僮以一手捏之,随手断如灰烬。取金已,乃超乘,作一举手,致声“孟浪”,霍然径去。 邢归,卒为善士,每向人述往事不讳。 (选自聊斋志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饮数杯时,始缄裹完好 可:可以 B而诸客强速之行 速:邀请 C要取之,略可千金,意气始得扬 要:威胁 D踣然而堕,衔矢僵眠 僵:倒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5、相同的一组是( ) A有友善卜,因诣之 因击沛公于坐 B以此知叟异,不敢复返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少年于枥中牵一黑跛骡来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以此知叟异,不敢复返 D取金已,乃超乘,作一举手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叟和小僮武艺高强的一组是( ) 叟仰卧鞍上,伸其足,开两指如钳,夹矢住 邢大惊,马亦骇逸 一发三矢连遱不断,如群隼飞翔 遂于指上脱铁镮,穿矢其中,以手力掷,呜呜风鸣 邢惊绝,未及觑避,矢过贯耳,不觉翻坠 僮以一手捏之,随手断如灰烬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邢德是条绿林好汉,箭术高

16、强。但是好箭术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出门做生意,常常遇上倒霉事,不但赚不到钱,反而赔了本。 B邢德做生意赔了本没钱过年,心里很郁闷。到路边客店里喝酒时,发现餐厅北窗下有个白发老人与两个少年正在饮酒。其中一个少年因童子倒酒时失手打翻了酒具,弄脏了老翁的衣服,就残忍地揪住小僮的耳朵并让他拿手巾替老翁擦拭。 C邢德打劫老人未成,落荒而逃,却遇到一支官府押送金银财宝的队伍,意外的得了一大笔银子。正在得意时,却被随后赶来的小僮打败,钱也被抢了个精光。 D邢德后来成为善士,常常毫不隐瞒的向别人讲述往事,是因为他真正懂得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第卷(非选择题,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

17、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二三估客薄假以资,邀同贩鬻,邢复自罄其囊,将并居货。 (2)食已,叟命少年于革囊中探出镪(银子)物,堆累几上,称秤握算。 (3)邢以僮貌不扬,又无弓矢,易之。 14、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问题。(8分) 浣溪纱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被酒:醉酒。 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

18、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选取其中三组,6分) ,晤言一室之内。(王羲之兰亭集序)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 _。(杜牧阿房宫赋)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五、(12分)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国学范围太大了,三言两语说不明白 因为从实质看,国学也应是一门学问或一门学科 从“国”字说起,就是从外延

19、、从范围说起 我们讲国学,最好不从“国”字说起而从“学 ”字说起 从“学”字讲起,就是从国学的内涵和本质讲起 抓住学科的内在本质,国学的领域就一目了然了 17.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融会了传统文化中的易学、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锐意进取、建功立业的范仲淹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18请根据下面两幅图片显示的信息,将后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共100字左右)(6分) 在中西方交流空前活跃的今天,比较中国人与西方人当下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而在汽车

20、早就普及的西方,随着环保、健身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自行车重新走入公众生活,成为人们出行常用的代步工具。西方餐饮业大举进军中国,用刀叉、吃西餐被不少中国人当成时尚,甚至成为某些人炫耀身份和地位的方式; 。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凭吊济水 戴鹏 济水的忌日我不清楚。只知道1855年6月的某日,她慷慨让出自己的河道给了姐姐黄河,由此结束了她荒古以来三隐三现、独归大海的靓丽身姿,终止了她吟唱千万年的澈韵清歌。如今的济水,不过是黄河的一段支流。然而,又有多少人知晓,当年的济水竟是一条与长江、黄

21、河、淮河齐名的大河洪川,一道横贯千里、直奔入海的名渎巨水,是与黄河并行的又一条母亲河! 一条大河怎么说隐没就没了踪影,只留下一段往事、一个传说? 上苍偏爱炎黄子民,特意让黄河、济水姊妹二人来共同承担哺育炎黄子孙的使命。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姐姐黄河倔强刚烈,生性好强,妹妹济水隐忍内敛,慧中秀外,当冲突给予子民生息带来不幸时,妹妹总是退让迁就,委曲求全。终于在那个不同寻常的六月,暴烈的黄河不堪河道淤塞阻滞,又一次挣脱堤坝羁绊,汪洋恣肆。而近在咫尺的妹妹济水顾念子民,明晓大义,慷慨接纳桀骜的姐姐,让她得以一路狂奔向大海;自己则将万涓清流汇黄河,水乳交融,不离不弃。这一壮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营

22、造了宝贵的环境。 济水像早逝的娘,济水是通灵的河。济水融汇了太多的爱,济水一定注入了天国! 我在回味那次遥远的对话。“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渎注,何也?” 唐太宗李世民问。“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大臣许敬宗答。他认为,济水独行入海,具有不弃细微、百折不回的顽强精神,就是它能够位列“四渎”的原因。 太宗的问题,一定也是历代许多人的共同疑问。然而,许敬宗也许只答对了一半。另一半也许更重要,更合理。那便是济水自身体现的精神内涵,正好体现或者契合了作为精英阶层的知识分子的情操追求和价值取向。正是这个阶层的赞赏与推崇,赋予了济水独有的文化元素

23、,使其具有了人格化、精神性的特征。 清贫,清高,清苦,清廉,清白,清正,清纯,清净,自古以来是华夏知识分子追求的情操境界和文化人格。人们通常更把他们中品高学渊、不慕荣华、不随波逐流的群体称为“清流”。从某种意义上讲,济水三隐三现、至清远浊、坚守其节的秉性,恰恰体现了知识分子恩泽天地、不求闻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品格特质。正是这股世代不断的“清流”,长期滋润着中华民族道德的高地,引领文化的方向,陶冶大众的品质,荡涤世俗的污浊。 我在回放那些久远的画音。白居易依杖临风,引颈独吟: “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文彦博白发苍髯,击掌踏歌:“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

24、自不浑”以及饿死于济源附近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含贞自洁、威武不屈的定格,生活在济水之源的阮籍、嵇康、山涛、向秀们脱俗清高、桀骜不驯的投影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文人士子的这般情愫,这种情怀。 我豁然明白,这也许正是千百年来,济水存在与消亡的另一层含意。更是一百多年来,这条没有河道的河流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心里的原因。 济水的隐忍,济水的胸怀,济水的境界,凝聚成济水的高洁。黄河的坚韧,黄河的桀骜,黄河的狂放,造就了黄河的伟大。我们这两位可敬的老母亲,用她们共有的天赋,为炎黄子孙打上特有的胎记;用她们优秀的基因,给中华民族留下不变的符号。 我望着东去的黄河,却想着无形的济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某个早晨,济水

25、之源,孕育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华夏民族有了第一次人类历史舞台的精彩亮相。此后,一个东方民族悠闲散淡的生活画卷,在关关雎鸠、笙歌唱和、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诗经雅韵里徐徐辅展;斯民的智慧,也以商鼎没法看周钺、秦火汉仪、磁针铜漏、蔡纸毕印的闪光,辉耀于人类浩瀚历史的璀璨星空。当然,这片辽阔富饶的疆域,也不乏刀光血影、战马嘶鸣、关山征戎、连横合纵的篇章,更不乏抵御外侮、太行浴血、黄河咆哮、睡狮猛醒的场景。 望着东去的黄河,我听得见母亲匆匆奔走的足音,看得清母亲扑向蓝色域界的身影。她要赶路,而且吆喝儿女跟上脚步:她呼唤华夏飞腾,她期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来吊济水,娘亲复娘亲。潸然两行

26、泪,滚烫过苍坤!我知道,左边是黄河,右边一定是济水! (选自2012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注四渎,古代对江、河、淮、济四条河流的合称。渎,水沟,泛指河川。 19.用简明的语言,概述济水从存在到消亡的过程。(4分) 20.济水能够位列“四读”的原因有哪些?(4分) 21.文中写联想到白居易等众多文人士子,有什么作用?(4分) 22.凭吊的是济水,为什么在文中时时提到黄河?(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莫言没穿燕尾服 陈祖芬 诺贝尔文学奖发奖的几天后,我去参加中国作协一个的会,会上有莫言。在电梯里,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一脸善意、一脸热诚、一脸崇敬地望着我:你

27、也是来开作家会的吗?我明白他看到的不是我,是莫言。这位电梯男说:我真是太懊恼了,我来北京买到了莫言的一摞书,本来好高兴的,可是昨天刚寄回老家,就在这饭店里遇到了莫言!唉,我要是没寄回去让他给我签个名多好!幸亏我和他合了影。 说着他热热地看我一眼,我知道他看的还不是我,是莫言,但我还是很感动。莫言获奖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譬如对这位电梯男,也譬如瑞典很多店里,瑞典文的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红高粱等,成为圣诞礼物在热销。 电梯男拿起手机就要给我翻找照片,不过电梯门开了,我要去会场了,那里没有照片上的莫言,但是有真人莫言。 作家们请莫言讲讲去瑞典领奖前后的种种。开始我没有看到莫言,不是因为他坐在犄角旮旯,而

28、是因为开会时我从来不大看得见他。他不喧哗,少言语,而且他那衣着好像隐身衣似的能把他隐去,略去。这位从来对衣着忽略不计的人,去瑞典前,他该穿什么服装,也成了一道公众讨论题。他说:如果满台燕尾服,就他穿对襟棉袄?而且中装到底是什么?是马褂,是长袍?有人说是汉服,可是又有人说汉服类同日本和服。 领奖后就有人对莫言说要用双倍的钱买下他穿过的燕尾服,莫言当然不卖。他戏言:从赚钱的角度讲,做燕尾服也对了。铁凝插话说,一位德国朋友来电告诉她,原先觉得莫言土得掉渣,领奖时穿起燕尾服竟是比很多人都精神。 莫言依然用他的低低的又非常高密的声音说:在座各位都可以得这个奖,可是授给了我,我也没办法。 我看莫言,没穿燕

29、尾服,没有系纯白坚挺的领结,身旁没有瑞典国王或者皇后,也没有他领奖时的中国舞曲。原来,莫言还是莫言。好像前些天没有去过瑞典,没有那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曾经”的辉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如灰姑娘的童话故事,辛德瑞拉在宫廷与王子跳舞后,午夜十二点,又变回灰姑娘,又是灰头土脑地面对不尽的家务。莫言更要面对不尽的事务,而且也变回“灰姑娘”:他明显地瘦了,气色也不如赴瑞典前的一次会见。那天是莫言和杨振宁的第一次握手,叫我感觉着诺贝尔奖在中国血统里的延续。莫言西服潇洒,腰带挺拔,好像个头都长高了,作家里终于有了一个高富帅,真棒!我想,人得了诺奖,气象有所改变,这是一种提 升,一种升华。可是,没有想到,莫言一

30、下消瘦了不少。毕竟,其实,这些日子,他太辛苦了! 诺奖绝不仅仅意味着燕尾服,还意味着辛苦和各种意想不到的付出。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是有代价的。 如果说这位高密农民过去的穿着好似隐身衣,那么现在他的隐身衣早被太多的聚光弄得荡然无存。有某人七年前开的“莫言饺子馆”现在妻拍卖店名,起价一百五十万元;又有人在网上弄出一个叫“莫言醉”的酒名,拍卖千万元(比诺奖还高呵)。莫言成了太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就兼有娱乐大众的功能了。这当然太有悖他的初衷,如同有悖他的“莫言”;字。无奈全民的、世界的关注;使那个诺奖光环的瓦数激增,叫我想起顶光环长翅膀的天使。不过莫言不长翅膀,摘去光环,又穿上他的不会有回头率的服装,当然

31、隐身功能是不再了,到处都有电梯男。 午饭时有人招呼我坐到莫言那桌,莫言坐在一个容易被目光省略的角落。我其实不想坐到他那桌,我觉得对于他,安静就是幸福,保持一份内心的自由,就是阿弥陀佛。他这桌显然之前有人用过餐,所以我们的盘子旁都有前人到此一吃的痕迹。莫言见我们落座,并不言语,只拿起餐巾纸,给我俩一一擦去桌上的不洁。我从来嘴笨,也不说谢谢,光是感动地看着他的手一下一下扎扎实实地擦桌子。前几天,这双手刚从瑞典国王那里接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奖章和证书。 我问他领奖那天的清晨是不是有一些小孩去为他唱歌?他说有的,每人手里都捧着蜡烛,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么说的时候,我穿越到十日的瑞典,看到在烛光的围绕中,在童声的歌唱中,那天使般的圣洁和美好,叫莫言那高密的脸上,滚动着红高粱般的热泪。 (选自中国文化报2012年12月27日,有改动) 19文章开头部分为什么详写遇到“电梯男”的情况?(4分) 2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