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0 ,大小:25.25KB ,
资源ID:1566079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6607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磨煤机电机参考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磨煤机电机参考资料.docx

1、磨煤机电机参考资料磨煤机电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第1页 共1页1、 目的1.1、 保证磨煤机电机检修符合检修工艺质量要求、文明生产管理标准。1.2、 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质检人员确定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2、 适用范围适用于磨煤机电机机械检修工作。3、 术语本作业指导书无特殊技术术语4、 职责与权限4.1、施工负责人4.1.1、组织得当、分工明确,对安全、质量负责。4.1.2、开工前对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包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进行交底。4.1.3、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工作现场、安全工器具的安全状况,重点监督起重机具、安全用具、电动器具的使用情况。4.1.4、检修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检修工艺

2、质量标准,质量记录要准确。4.1.5、检修现场、零部件存放要符合检修过程控制程序4.2、指定专人做好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工整。4.3、监护人:按电业安全生产规程要求对检修工的安全进行监护。4.4、QC人员负责项目质量验收、签字。5、 作业要求5.1、工作人员需是专业从事发电机及电动机类机械检修人员,必须通过岗位培训且属于持证上岗人员。5.2、作业流程5.2.1、磨煤机电机检修按性质分A、B、C三级检修。5.2.2、执行磨煤机电机检修工艺质量验收卡。6、 质量标准6.1、执行磨煤机电机检修工艺质量验收卡。7、 引用文件7.1、300MW机组检修工艺规程-电气专业8、 质量记录8.1、磨煤机

3、电机 维修作业技术标准质量验收记录 山西兆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磨煤机电机 维修作业技术标准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检修项目检修性质开工日期计划工日用工统计定额(人数小时)实际(人数小时)竣工日期实际工日项目负责人质量控制点 (W、H)分级检修标准检修性质检修项目检修周期钳工:焊工2起重:2技工:2民工:4钳工:焊工起重:技工:民工:A级H1-5、W1-18、C1-46B级H4-5、W1-3、W6-12、C1-12、C20-24、C33-46C级C1、C2、C34、C461年分项待检点(W、H)监督点内容检修及更换标准、周期材质、规格型号(或描述)检修记录QC主要备件、材料消耗修前修后班组(C

4、)机务(B)生计(A)验收日期一、电机解体C11、停电、断开关、合地刀、悬挂标示牌安全措施完善C22、拆电机引线、接地线,并做好标记UVW相序记号清楚C33、通知热工拆线,锅炉解对轮及地脚螺丝C44、做修前试验(对地绝缘电阻、直流电阻及直流耐压C55、将电机吊至检修区,稳固放置C66、拆卸对轮(由机械人员进行)C77、拆卸电机风罩。取下退油管和退油槽,用起重工具将风罩吊好,拆开所有紧固螺丝,用顶丝对角地将风罩顶出,吊离放在适当位置。C88、拆卸风扇及小对轮,松开小对轮顶丝,先取下锁母,装好专用工具,加热后用千斤顶缓缓取下风轮及小对轮。C99、通知热工拆卸前后轴温一次测量探头。C1010、拆卸前

5、后两侧外油盖。C1111、拆卸电机前后端盖。用起重工具将转子吊住,吃力要适度,取下所有紧固螺丝及稳定,用顶丝对角地将端盖顶出止口,然后将转子放下,再吊住端盖,最后用专用顶丝或撬棍缓慢地将端盖取下。C1212、拆下的零部件应放置妥当,妥善保存,并做好记号。二、抽转子C131、将抽转子专用马架及起重工具摆放好,使马架钢梁中心与电机轴线重合。C142、准备好支放转子的枕木,并稳固、可靠放置。C153、将滑轮挂在钢梁两侧,导链挂于两滑轮上位于电机前后轴颈上方适当位置,并在电机风轮侧套上假轴。C164、将转子用导链慢慢吊起,待各方(上、下、左、右)间隙均匀后,拉动滑轮驱动链将转子缓缓抽出(注意:抽转子时

6、,尽量避免转子晃动,以免定、转子相碰,特别是转子快到喇叭口时要更加小心,以防碰坏定子线圈)。C175、在转子重心已完全露出定子膛外时,应放下转子,对前后导链,相应滑轮位置按转子抽出方向重新进行调整。C186、将转子抽出后,放在已摆放好的枕木上,并用楔子垫稳,预防倾倒滚动。C197、用蓬布将定子、转子遮好,待分别进行检修。W11、用压缩空气将定子吹净,再用干净的白布浸上CCL4进行擦拭,若有擦不到的地三、定子检修方,用非金属物包上白布擦拭,禁止使用金属物,以防止损坏线圈(不能用稀料或苯等物质)清理后的线圈见本色W22、检查线圈有无变形、变色,绝缘有无损坏、过热现象,若有应重新包扎处理线圈无变形、

7、变色,绝缘无损坏、过热现象W33、检查绑线有无松动、断裂,若有需重新绑扎,检查端部垫块有无脱落,若有应补齐,并绑扎牢靠,然后喷漆。绑线紧固、垫块无脱落W44、用敲击法检查槽楔是否松动,有无损伤、凸出、变焦等现象,有松动应退出,用环氧垫条垫好后再重新打入,如有损坏则应更换,打槽板时应格外小心,不要损伤线圈的绝缘。每根槽楔空响长度不大于1/3,总槽楔松动量不大于1/3W55、检查引线固定是否良好,焊接牢固,绝缘完好无损伤,引线及中性点瓷瓶有无裂纹、破损、固定不牢,若有应更换或处理,相序漆要重新标记引线绝缘要加固,瓷瓶无裂纹、破损、固定牢靠C201、检查端盖结合面及止口四、端盖检修的平整程度,如有凸

8、凹不平时可用锉刀将其修平,并砂布擦净。端盖结合面及止口应平整C212、检查端盖的轴承室有无跑套现象,若有应修理,并测量径向配合间隙应在规定范围内。无跑套,配合间隙应在0.010.05mm的范围内五、定子铁心检查H11、检查铁芯是否有因松动、振动、腐蚀等产生的红粉,若有需厂家处理。铁芯无松动现象H22、检查铁芯有无锈斑、毛刺或因短路过热而引起的局部变色、损坏等现象,若有锈斑或毛刺用砂布打磨并清理干净,若有变色、损坏则视其严重程度应进行铁损试验,发热超过允许范围应处理,最后在其表面涂绝缘漆铁芯无短路过热H33、检查铁芯有无被扫膛,而引起的局部损伤过热,若有需修补、喷漆。铁芯无扫膛摩擦痕迹H44、检

9、查定子铁芯与机壳固定是否牢固、焊接处是否开焊,若有焊接固定块铁芯与机壳固定焊接处无开焊、裂纹H55、检查内部紧固件有无松紧固件有无松动现象动现象,并紧固。六、转子检修W61、用毛刷或竹条清理转子径向通风孔,再用压缩空气将转子吹净。径向通风孔畅通,铁芯齿无断裂W72、检查转子铁芯固定是否良好,紧固件、平衡块及平衡螺丝是否牢固,若有松动应紧固紧固件、平衡块及平衡螺丝牢固W83、检查轴颈与风轮的配合应是适当,无毛刺、锈蚀等现象,并进行处理干净。轴颈光滑无拉伤,毛刺W94、用小锤轻轻地敲击风扇叶片,检查声音是否正常,外观有无裂纹、变形等现象,若有进行对称焊接处理,保证转子平衡。风扇叶片无开焊裂纹或变形

10、七、轴承检修C221、松开轴承的油档顶丝,取下轴承油档。C232、除去润滑油用汽油或煤油将轴承洗净。C243、用手转动轴承观察其转动情况,是否有异音。转动灵活,无异音W104、检查滚珠及内外滚道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划伤痕迹滚珠及内外滚道表面光滑W115、检查保持架状况及各部保持架完好无变形间隙是否良好,是否合乎标准W126、用压铅丝方式或用塞尺测量轴承游隙应在规定范围内,否则需更换。轴承游隙应在0.080.15mm旧轴承最大不允许超过0.30mm更换新轴承的工艺:W131、对新轴承应用汽油将防锈保护油洗净后,按以上检查方法进行检查。W142、应仔细测量轴承内外径和轴承套及端盖的尺寸,以求得恰当的

11、紧力和间隙配合C253、旧轴承拆卸工艺:A、用拿子扣住轴承内圈将轴承缓缓拔下。B、用热油淋浇均匀加热。C、用电磁感应法均匀加热D、用火焊加热(轴承报废)。E、也可用火焊将轴承内环割开,但勿损坏轴径。4、新轴承安装工艺C26A、认真检查油盖等部件具备轴承回装条件。W15B、测量轴承与轴的配合紧力为0.010.05mm紧力为0.010.05mmW16C、轴承与端盖的配合间隙为0.010.05mm间隙为0.010.05mmW17D、轴承与外油盖的配合紧力为0.010.05mm紧力为0.010.05mmC27E、检查轴颈表面应清洁、无伤痕、毛刺、裂纹和锈蚀C28F、将洗净的轴承放入装有油的盆中徐徐加热

12、到80100,再保持15分钟(注意:1、加热温度不能超过100;2、轴承不能直接放在盆底,需放在绝热网状垫上),油量以能淹没轴承为止。)加热温度在80100范围内C29G、轴承加热时应缓慢进行C30H、加热轴承也可采用电磁感应法或其他方法,但要注意轴承受热要均匀,严禁使用明火直接加热轴承。W18I、轴承装好后检查内套与轴肩要靠紧,一般用锁母紧固,待其冷却后用手盘动轴承转动应灵活,无杂音,然间隙不得大于0.02mm,转动灵活无异音后用白布包好待电机回装。C31J、轴承加油量适度,一般应填满至轴承室的3/13/2为宜。C32K、我厂采用的润滑脂为锂基二硫化钼,不得与其它油脂混合八、通风系统检修C3

13、31、检查风扇、档风板,完整清洁,螺丝紧固,若有破损、松动等情况应恰当处理和修补。C342、检查通风道是否完好、畅通,并清理干净,保证通风畅通九、回装C35回装应具备的条件:1) 电机各部检修完毕,并达到质量标准;2) 记录数据标记应齐全、无缺、清楚;3) 应做的电气试验项目已进行完毕,并全部合格。4) 电机内部已清理干净,无任何遗留物。C361、回装时一定要按复位标记进行,与拆卸时的程序相机内不得遗留杂物反,严防遗漏工具、材料、杂物等在机内。C372、装入转子时,仍使用原来的工具,其方法与抽转子的方法相同,同样注意不要碰坏定子绕组。C383、转子穿入后,轴承可加#3锂基二硫化钼润滑脂,但必须

14、在轴承、内外油盖及油档用汽油或煤油清理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净或白布擦净后,方可进行切勿将带杂物的油加入轴承内。C394、回装前后端盖。回装前端盖时,先将内油盖的加油孔与端盖对准,待油盖螺丝穿入端盖螺孔后,再将端盖均匀地套在轴承上(用导链吊好)用铜棒对称地均匀用力将端盖打入,然后吊起转子,将端盖装入止口后穿入稳钉,将全部螺丝戴上后,按对角依次均匀地把所有螺丝拧紧,每次拧紧程度一样,不要一次拧到底。加油孔与端盖对准端盖要对角紧匀C405、将前油档装好,并用铜棒将前油档打紧,然后用顶轴承内套的轴向紧力在0.010.05mm范围丝及锁母将油档紧固,避免内套跑套。C416、回装前后外油盖,加油管及退油槽,

15、注意在拧紧外油盖螺丝时,要按对角均匀地将螺丝拧紧,避免外套跑套。轴承外套与内外油盖的轴向紧力在0.010.05mm范围内C427、电机装好后,用手盘动转子,检查其转动情况。转动应灵活无异音C438、通知热工装好测温探头后,清理轴颈,加热风轮(加热程度与风轮与轴的紧力有关),用铜棒对称均匀地将风轮打入,然后称热装好锁片和锁母,并把锁母打紧,以保证后轴承的轴向紧力,避免后轴承内套跑套。加热要均匀,锁母打紧C449、清理轴颈及小对轮,加热小对轮(加热方法与上相同),用铜棒对称均匀地将小对轮打入,待冷却后将顶丝拧紧。C4510、检查回装完毕的电机应不缺任何零部件,各部螺丝和部件齐全紧固,装配准确无误。

16、各部件齐全C4611、经电气预防性试验合格后,通知炉检将对轮装好后即可就位,待找正完后,恢复接线试转注: 1、W点质量见证点,H点停工待检点2C点须经班组工作负责人、技术员或班长验收3、W点须经班组(C)、部门(B)两级验收签字4、H 点须经班组(C)、部门(B)、公司(A)三级验收签字5、检修性质分A、B、C三级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Nur fr den persnlichen f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 ,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