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115.86KB ,
资源ID:15666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666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 4、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30mm。(二)温度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产生的升温较高、降温幅度大、速度块,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温度和收缩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施工前应进行计算分析,采取措施控制温度裂缝。1、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浇筑温度,必要时用湿润麻袋遮盖泵管。2、为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热过快和表面脱水,避免浇筑体里表温差过大和干缩而产生裂缝,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温养护时间根据测温控制,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基本相同时,可缓缓撤掉保温养护层。保湿养护不得少于14d。混凝土表面保湿保温养护措施;筏板内集水坑和电梯基坑采用灌满水保温。(三)浇筑方案本工程地

2、下室主楼底板混凝土一次性进行浇捣,面积1860,混凝土方量约为3000m3 。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时采取斜面分层、推移式连续浇筑的方法,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层间最长的间歇时间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计划安排2台高性能混凝土地泵进行本大体积混凝土浇捣,一台泵浇先浇至底板一半高处,另一台泵在砼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浇捣,具体布置如下图: 泵 泵 车 车本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插点采用并列式和交错式均可;插点间距为300400mm,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

3、振捣时应依次进行,不要跳跃式振捣,以防发生漏振。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30s,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为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泵出料口配备4台振捣棒(3台工作,1台备用),分三道布置。第一道布置在出料点,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第三道布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点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采取混凝土二次振捣工艺,即在混凝土浇筑后即将凝固前,在适当的时间和位置给予再次振捣,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孔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内部微裂缝和改善混凝土强度,提高抗裂性。大体积混凝土

4、的表面水泥浆较厚,且泌水现象严重,应仔细处理。对于表面泌水和浮浆,当每层混凝土浇筑接近尾声时,应人为将水引向低洼边部(处)缩为小潭,然后用小水泵将水抽排至附近排水井。在混凝土初凝以后,要进行二次抹压处理工艺,并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散失出现干缩裂缝,控制混凝土表面非结构性细小裂缝的出现和开展。四、 混凝土浇筑前裂缝控制计算1、水泥水化热公式: 式中根据商砼站提供数据,Q7=250 kJ/kg、Q3=210 kJ/kg故求得Q0292 kJ/kgQQ0=292 kJ/kg(不进行修正)2、混凝土的绝热升温值式中W为每立方米胶凝材料用量,为330 kg/m3 Q为胶凝材料

5、水化热总量,为292kJ/kgC为混凝土的比热,取0.96 kJ/(kg)为混凝土的总量密度,为2421 kg/ m3 m为经验系数,浇筑温度按30考虑,取0.4得Tmax=41.46 各龄期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T(t)max=T0+T(t),其中为温降系数,T0为入模温度,按30故:T(3)max=30+ 41.460.65=56.95T(6)max=30+ 41.460.62=55.71T(9)max=30+ 41.460.59=54.46T(12)max=30+ 41.460.48=49.9T(15)max=30+ 41.460.38=45.75T(18)max=30+ 41.460.29

6、=42.02T(21)max=30+ 41.460.23=39.54T(24)max=30+ 41.460.19=37.88T(27)max=30+ 41.460.16=36.63T(30)max=30+ 41.460.15=36.223、混凝土收缩变形当量温度(1)收缩值计算公式:式中取3.2410-4 M1=1.25、M2=1.35、M3=1.00、M4=1.00、M6=1.25、M7=1.00、M8=1.00、M9=1.30、M10=0.86、M11=1.02、其中M5在3d、6d、9d及以后的取值分别为1.09、1.0、0.96、0.93。 (2)收缩当量温度计算公式:式中为混凝土的线

7、膨胀系数,取1.010-5 代入公式得各龄期的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为:=-2.51=-4.54=-6.44 =-8.2=-10.1 =-11.94=-13.73 =-15.47=-17.15 =-18.794、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式中E0取3.25104 、取0.09、为0.991.03代入公式得各龄期的混凝土弹性模量为:=0.784104 N/mm2E(6)=1.38104 N/mm2E(9)=1.84104 N/mm2 E(12)=2.19E(15)=2.45104 N/mm2 E(18)=2.66E(21)=2.81104 N/mm2 E(24)=2.93E(27)=3.02104 N/mm2

8、 E(30)=3.095、综合降温差计算式中T0为混凝土入模温度,取30TW为混凝土稳定时的温度,取28, 代入公式得各龄期混凝土的最大综合降温差为(3)30+41.46+2.51-28=32.15 (6)30+41.46+4.54-28=34.18 (9)30+41.46+6.44-28=36.08 (12)30+41.46+8.2-28=37.84 (15)30+41.46+10.1-28=39.74 (18)30+41.46+11.94-28=41.58 (21)30+41.46+13.73-28=43.37 (24)30+41.46+15.47-28=45.11 (27)30+41.4

9、6+17.15-28=46.79 (30)30+41.46+18.79-28=48.43 6、温度收缩应力计算式中为泊松比,取0.15;为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 1.010-5R(t)为外约束系数,取0.3,H(t)为应力松弛系数各龄期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系数H(t)t(d)36912151821242730H0.570.520.480.440.410.3860.3680.3520.3390.327故各龄期的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为:(3)=( 1.010-5 /0.85 )32.150.7841040.570.3=0.507N/mm2(6)=( 1.034.181.380.520.3=0.866N/m

10、m2(9)=( 1.036.081.840.480.3=1.125N/mm2(12)=( 1.037.842.190.440.3=1.287N/mm2(15)=( 1.039.742.450.410.3=1.409N/mm2(18)=( 1.041.582.660.3860.3=1.507 N/mm2(21)=( 1.043.372.810.3680.3=1.583N/mm2(24)=( 1.045.112.930.3520.3=1.642N/mm2(27)=( 1.046.793.020.3390.3=1.691N/mm2(30)=( 1.048.433.090.3270.3=1.741N/

11、mm27、温度控制裂缝评价(1)混凝土抗拉强度其中ftk=2.39 N/mm2 y取0.3(2)混凝土抗裂性能判断式中K为防裂系数,取K1.15 1/K0.87=1.031.09=1.1227故各龄期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判断为:0.507/1.12272.39(1-e-0.9)=0.318(0.87),满足抗裂要求0.866/1.12272.39(1-e-1.8)=0.387(0.87),满足抗裂要求1.125/1.12272.39(1-e-2.7)=0.45(0.87),满足抗裂要求1.287/1.12272.39(1-e-3.6)=0.493(0.87),满足抗裂要求1.409/1.122

12、72.39(1-e-4.5)=0.531(0.87),满足抗裂要求1.507/1.12272.39(1-e-5.4)=0.564(0.87),满足抗裂要求1.583/1.12272.39(1-e-6.3)=0.591(0.87),满足抗裂要求1.642/1.12272.39(1-e-7.2)=0.612(0.87),满足抗裂要求1.691/1.12272.39(1-e-8.1)=0.63(0.87),满足抗裂要求1.741/1.12272.39(1-e-9)=0.649(0.87),满足抗裂要求五、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厚度计算 1) 混凝土的导热系数=2.3(W/m.k)2) 保温材料的导

13、热系数 i=0.14(W/m.k) 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度h=1.8(m) 4) 混凝土表面温度Tb=35()、混凝土中心温度Tmax=56.95() 5) 空气平均温度Ta=28.00()、透风系数K=2.00 代入公式得,保温层的厚度0.045m即采用45mm草袋覆盖可满足本工程筏板保温要求。对电梯井坑及集水坑内,采用灌水养护。六、 混凝土测温方案(一)测温点布置主楼底板混凝土厚度最大,所以只要保证主楼底板处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不超过25即可保证混凝土质量,因此测温重点放在主楼底板处。测温点按6m6m布置,平面位置见下图(图中 表示测温点)。(二)测温方法底板混凝土测温采用人工测

14、温法。预埋时可用钢筋等杆件作支承物,将测温管绑在支承物上,测温管与支承物之间应做隔热处理。在浇筑混凝土时,将绑好测温管的支承物植入混凝土中,测温管口留在混凝土外面并用胶带包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为便于操作,留在外面的测温管长度应大于 10cm 。底板混凝土测温点导线探头在截面高度上的分布原则:顶部点距混凝土表面下15cm,底部点距混凝土底面上15cm,中间点均匀布置,间距不大于60cm。测温点立面分布示意图如下。(三)布点及监测1、布点在混凝土浇筑前夕进行。当拟施工段钢筋绑扎完成,进行钢筋验收时,可开始进行布点施工。按布点方案确定的布点平面位置进行布点,用14钢筋,其长度为浇筑层厚度加10c

15、m,将测温管采用胶布固定于钢筋上的各不同位置处,然后小心将每根钢筋与底板钢筋网绑扎牢,布点结束后,检查测温导线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更换;2、混凝土测温在浇筑完毕后10小时以内开始安排专人进行监测。测温时间间隔,混凝土浇筑后13d为每23h一次,47d为每46h一次,其后为每812h一次。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始至撤出保温层后为止,同时不应少于7d。现场测温时要作详细记录,并整理绘制温度曲线图,温度变化情况应及时反馈。3、注意事项混凝土浇筑时,应提醒操作人员避开测温管位置,在混凝土振捣时,应距离传感器50cm以上,防止损坏,并加以保护,防止拉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曲线图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表测点编号:轴线位置:浇筑时间:入模温度:测试时间测试温度()探头1探头2表面温度最大温差大气测试人4、针对测温成果采取的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所得的测温数据,在混凝土升、降温过程中,如混凝土内外温差值超过25,而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较小,应加盖保温层,以防止贯穿结构裂缝;如混凝土内外温差值较小,而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超过25,应减少保温层,以防止表面温度裂缝。当两者出现矛盾时,以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为主要矛盾。在混凝土降温过程中,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趋于稳定并逐步减少时,在底板混凝土表面逐层取走保温层,有意识地加快混凝土降温速率,使其逐渐趋于常温,顺利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