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02.81KB ,
资源ID:1574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74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福建省高二第二次会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福建省高二第二次会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1、学年福建省高二第二次会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及答案 精品推荐福建省2018学年高二第二次会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 60分)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2.灌县乡土志中说:“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吁。”这里的“李王”是指( )A. 李斯 B. 李冰 C. 李世民 D. 李白3. 右图中素纱禅衣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纺织成就(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4.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

2、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5.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 B海禁 C重农抑商D保护生态资源6.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7. 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

3、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8. 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毅然冲破传统观念,自称“捐弃所恃,舍身喂虎”,积极投身实业。他兴办的企业是(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大生纱厂 D保兴面粉厂9.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通过有线电报向家人报平安B镜头二:商人身着中山装到北京洽谈生意C镜头三:商人与外国友人在西餐厅进餐D镜头四:商人见到政府官员称“老爷”“大人”10. 伴随“铁路时代”

4、的到来,人类的活动空间得到极大拓展。铁路在中国开始出现于( )A. 明朝末年 B. 晚清时期 C. 中华民国时期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1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A B C D12.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这一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特点是新中国的( )A. 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 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C. 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D.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13. 刘少奇在1956年的

5、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14. 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A BC D15.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的世界改变中国,中国改变世界一文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

6、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C.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6.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区 内地 A B C D17. 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18. 历史学家罗荣渠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 )A文艺复兴 B. 开辟新航路 C. 殖民体系建立 D. 全球化浪潮兴起19.

7、一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在18世纪下半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并一步步走向世界的中心,这个国家是(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 D英国 20.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其科技条件是( )A. 内燃机的创制 B. 电力的使用 C. 蒸汽机的改良 D. 信息技术的进步21.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最早发生在(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日本22. 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纽约股市暴跌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世界市场的形成 23.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

8、以渔,终生之用”。 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 实行社会救济 B. 兴办公共工程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强化社会保障制度24. 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征是:( ) 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 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 B C D25.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26. 1921年初,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原因是实行了( )A. 粮食税 B. 余粮收集制 C. 全面国有化 D. 减

9、轻农民的经济负担27.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货币是( )A. 美元 B. 英镑 C. 欧元 D. 人民币28. 二战后初期调整世界经济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 关贸总协定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A. B. C. D. 29.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 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 B起着相同的推动作用 C都主张实行贸易高度自由化 D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30. 世界经济发展使中国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不包括( )A区域经济集团化保护主义使中国面临竞争B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民族经济主要是制约C少数发达国家推行强权政治攻击社会主义D综合国力竞争取决于科技力量

10、的竞争二、非选择题(31题16分,32题10分,33题14分,共40分。)31.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右图为我国发行过的一张牛郎织女题材的邮票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三 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工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材料四材料五 全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 全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

11、。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 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 年产粮7.15亿公斤。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封建王朝 “稳定小农”的政策有哪些?(1分)并分析其合理性。(2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出现什么经济现象?(1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经济现象的缓慢发展的原因?(2分)到了近代中国,其又开始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材料四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什么政策?(1分)该政策有何意义?(2分)(5)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当时农村实行了什

12、么政策?(1分)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2分)32.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一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二是指广大的亚非拉美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填写以下表格(4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阶段历史事件时间一15世纪末16世纪初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三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2)根据所学填写以下表格(6分)首先发生的国家代表性发明人类社会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代33

13、(14分)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材料二 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

14、的“决定性”因素材料三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材料四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15、学知识,说明列宁实行的是什么政策?(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弊端。(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却涉及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2分)其中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2分)(4)根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走出的一条“新路”指的是什么?(1分)(5)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次会考模拟考试历史答案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BDBDCA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BCDDBBDA题号2122232

16、4252627282930答案CCBBAAAAAB二、非选择题(31题16分,32题10分,33题14分,共40分。)31.(16分)(1)基本特点:铁犁牛耕,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分)(2)政策:重农抑商。(1分)合理性:(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政治)安定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2分)(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分)原因:明清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2分) 兴起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2分)(4)政策:三大改造;(1分)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2分)(5)政策:家庭联承包责任制(1分)作用: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2分)3

17、2.(10分)(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阶段时间历史事件一雏形开始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二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三最终形成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2) 首先发生的国家代表性发明人类社会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德国 发电机电气时代33(14分)(1)新经济政策(1分)(2)弊端:造成农业和轻工业的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3)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2分)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2分)(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5)启示: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国民经济要比例协调发展;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