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73.30KB ,
资源ID:1576016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7601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电子商务B2C类型物流配送模式的经济学分析我国现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电子商务B2C类型物流配送模式的经济学分析我国现阶.docx

1、我国电子商务B2C类型物流配送模式的经济学分析我国现阶我国电子商务B2C类型物流配送模式的经济学分析以B2C网上书城为例 领域分类:管理经济学我国电子商务B2C类型物流配送模式的经济学分析以B2C网上书城为例*【论文摘要】本文尝试以现阶段制约B2C电子商务发展的约束条件作为假设构造模型理解电子商务企业在此之下的优化选择,并且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由于现阶段信用体制的缺失,选择送货上门的配送模式是B2C电子商务通过把违约的风险转嫁到自己身上从而赢取消费者信任的产物。然而由此引发的较高的成本问题使得不得不通过设立配送费用这种价格歧视方式舍弃利润微薄的部分,在需求最为密集的小X围

2、内进行集中经营,同时引导消费者把多单消费转为单单消费。另外,由配送体制本身的时间问题导致了整个B2C电子商务市场的现状;网上商店和传统商店的比较优势只能体现在价格上。在此基础上对电子商务企业和政府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电子商务B2C模式,物流配送,比较优势【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志码】A一引言尽管尚未完全普及,电子商务的概念已经随着PC价格的持续下降、互联网使用费用下调及互联网连入速度的不断加快逐渐深入人心。而商业企业对消费者的商务模式(Business to Consumer,简称B2C)作为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一种,虽然只占年度交易总额很小一部分,然而和广大消费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众

3、所周知,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无论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XX系统还是相关的管理经营法规、信誉机制都相当不完善,这种情况下B2C门户不可能有太大作为。但是我国仍然有一批像卓越、当当这些在网络第一次浪潮起家的B2C电子商务顶住了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的严峻考验,面对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发挥出自身的优势,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忠实的网络消费群。那么和传统商场相比,B2C电子商务的比较优势是什么?现阶段的约束条件又是什么?电子商务又是如何在这个约束下行为的?本文认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大因素: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物流是关键因素,其中尤以其终端的配送模式为电子商务B2C模式现状的决定因素。下文将通

4、过模型结合案例对B2C现阶段的配送方案分析。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除第一部分引言外,第二部分为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三、四、五部分分别对配送模式的选择、配送费用的设定以及由于配送问题引起现阶段电子商务B2C模式和传统商店比较优势的分析;第六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二文献综述物流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的区域X围内,根据用户的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在电子商务领域则指B2C电子商务接到消费者下的有形商品订单以后实现的从上游的供应商向消费者的空间和时间转移。按照流程和交易对象,整条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链主要分成从上家订购、储存、和分拣

5、和向下家备货、配装和运送两大过程。虽然和上游供应商的交易无疑影响到物流配送链的成本和速度,但是随着物流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上游的物流配送速度的增加和成本下降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对接实现。相比较而言,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环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B2C电子商务的评价,因此显得更为重要。本文研究的配送模式仅指把商品从发出送至消费者的下游配送过程。现阶段B2C电子商务企业采用的物流配送模式基本上分为三类:内置履行服务,即公司自营物流管理;传统流通渠道,即由制造厂商直接向顾客发送货物;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即由供给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部分地或全部利用供给方地资源通过合约

6、向需求方提供物流服务,亦称为外包、合同物流。随着物流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对物流配送模式研究的文献也日益增加。有学者从电子商务的三大要素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系出发探讨物流的重要性;也有学者从未来三大要素的发展趋势出发阐述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如梁燕君(2003)认为,由于消费者上网订货及选择付款方式,随着网带宽、网络安全XX技术的完善和网络银行的建立,它们(即信息流和资金流)实现已不再是B2C模式的主要瓶颈;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送货环节,即物流配送问题。还有学者对我国现阶段物流配送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技术、成本、管理、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实现物流现代化任重道远。近年来,随着一些B2C电

7、子商务企业采用了第三方物流,不少关于分析或者呼唤第三方物流的文献应运而生。这些文献分析道,采用第三方物流将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以及所需库存,消费者也可以获得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真正实现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统一,因此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如朱冠颖(2003)谈到了物流配送代理的独立操作也将引发涉及物权归属、风险责任、费用成本、产品质量、争议解决方面的法律问题。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探讨的文献大致分为三类:论述物流的重要性、对现阶段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的剖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但是无论是哪一类都严重忽视了一点:基于理论的规X分析而无视了在这个约

8、束下B2C电子商务的行为,使得理论不能很好地增进我们对现阶段B2C电子商务行为的理解。而绝大部分电子商务实例分析教程或者相关文献又只是就事论事,没有建立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国外的文献关于B2C电子商务的探讨要丰富和深入一些,但是就物流配送(delivery)而言,能够从经济学原理出发建模的文献尚未发现;而且相当一部分文献结合各个国家的国情探讨各种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许多模式都是建立在较为成熟的物流体系基础上的,对我国物流业未来的发展固然有着有重大启示,但是不能很好地为现阶段电子商务企业在信用体系缺失、物流配送还不发达的约束下是怎么样行为的提供合理解释。因此,本文尝试以现实约束为假

9、设条件建立理论模型,从B2C配送模式选择、配送费用以及由此带来与传统商店的比较优势三个着手建立数学模型,并且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以便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电子商务企业在现行约束条件下的选择以及这个选择给电子商务现状带来的影响。三B2C配送模式分析就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完善的信用体制尚未建立,网上购物诈骗案例以及报刊杂志大量的关于电子商务企业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使得人们总是对于电子商务心存疑虑,担心不能如期收到货物或货物的质量与自己期望不相符合。以网上购物比重最大的图书为例,虽然标准化的品质决定其考核较其他商品容易,但是也同样也存在货不对版、错页缺页、盗版等等问题。面对着当前电子商务的信

10、用缺失这个约束条件,为了吸引风险规避程度较高的顾客加入到网上购物的行列当中,B2C电子商务企业的唯一出路就是将违约风险转嫁到自己的身上,即现在B2C大多数电子商务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或者是收费的送货上门和货到付款服务。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尽管很传统,但是在双方的风险无疑是最小的。下面我们对电子商务配送方式的选择决策的约束条件作出如下假设:假设一、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接入网络费用不断降低,再加上电子商务数量的增加和服务的改进,越来越多的人会愿意去尝试使用网上交易这种形式的购物活动。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在一个地区的经营状况是不断好转的;假设二、如果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向某个地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11、会在更大的程度上提高该电子商务企业在该地区的业务量;假设三、凡是邮政系统能到达的地方,无论电子商务企业对其的市场前景感不感兴趣,都会对该地区提供邮寄服务,因为邮寄的配送费将全部转移给消费者,这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收益而没有损失。假设四、最佳的配送成本转移比率、最佳的销售价格、最佳的配送时间等在模型当中都为外生变量,需求量的增大与仅仅与配送模式选择有关;并且假设电子商务企业在做扩X决策时不考虑后进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压力。根据假设三,设初始状态只提供邮寄服务的时候需求变化率服从布朗运动, ,其中。根据我们的假设,是一个较小的常数。c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说,使用邮寄的单位配送成本全部转移给消费者了,可以认

12、为c=0;p表示单位商品的平均收益,X表示预期的销售量。使用邮寄方式的利润记为;为建立配送站的初期的固定成本,如租赁土地,招聘人员的费用等等;为运营过程中的固定费用,如人员的工资等等;为运营过程中的可变成本。根据假设一,如果企业对某地区提供了送书上门服务将会刺激当地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建立配送站的利润就记为:在以上设定条件下,企业将通过选择进入时间T,即选择在何时向该地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使其总的贴现利润最大化: (1)这个问题的解必然是存在着一个,当上升到时,即这个地区的电子商务经营环境好到一定的程度,有很好的预期市场时,企业就会决定在这个地区建立自己的配送站,为这个地区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更

13、好的占有这个市场。这样(1)式就可以变换为其中,F.O.C (2)对(2)式的性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增大时,会增大。这说明了如果某电子商务企业不能以较低的成本为该地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则它会推迟扩X进入该地区的时间。2增大时,会增大。这说明了如果一个地区的需求波动比较大,电子商务企业要看到更好的现状才会愿意进入该市场。3当增大时,会减小。这说明了如果一个地区的发展现状所显现出来的趋势非常好或者该电子商务企业对该地区有很好的需求预期,则这些都会吸引该电子商务企业更早更快的进入该地区。下面结合模型分析卓越网在全国X围内进行配送业务拓展的决策。号称“中国最大图书音像商城”的卓越网

14、(.joyo.)发布于2000年5月,主营音像、图书、软件、游戏、礼品等流行时尚文化产品。卓越网诞生以来,凭借独创的“精选品种、全场库存、快捷配送”之“卓越模式”,迅速成长为国内最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电子商务,赢得了超过520万注册用户的衷心支持,发展成为中国访问量最大、营业额最高的零售。2004年4月,卓越网在原有的、XX、XX三个送货上门城市外,先后开通了XX、XX、XX、XX、XX、XX、XX、XX等29个城市的送货上门服务。这29个城市所在的五个省份(XX、XX、XX、XX、XX)网民数占本省居民比例恰好是全国排名前五位。这说明这些城市对网上购物的需求()比其他地区要大。在这些城市提供送

15、货上门服务,如果成本和其他地区相同的情况时预期较大销售量带来的利润不仅将能把前期投入的场地、谈判等费用迅速收回,而且还将摊薄配送成本,导致下降。相反在一些欠发达的省区比如XX、XX,虽然距总部比XX省近,人口也众多,但是网络建设原因致使需求不旺,没有把配送中心建在这些地区是合理的。我们推测随着这些地区网络发展了,卓越的配送路线会迅速跟上。四配送费转移比率的选择当电子商务企业决定进入某个地区以后,它就要开始考虑配送费的转移问题,配送费用是否仍然像初始采用邮寄配送时一样全部转移给消费者。以下模型阐述了影响电子商务企业选择配送比率的因素。(以网上书城为例)假设一、消费者具有相同的偏好,为了便于模型的

16、构建,还假定每一份书单购买的图书是相同的。假设二、该电子商务企业在区域内垄断,消费者对该企业的需求函数为,其中为需求量(单),为一份书单所的价格。为配送费转移比率,为每一份书单的平均配送成本;为电子商务企业每销售出一个书单的书所能带来的利润。电子商务企业的目标就是通过选择一个合适的比率使得它的利润最大化。 (3 )求解后可得: (4)从(4)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如果电子商务企业有很好的进书渠道,能够在每一份书单上赚取较大的利润(),则它选择转移给消费者的配送费比率就会降低。5、如果每一份书单()价格增大,则电子商务企业转移给消费者的配送费比率就会下降。6、如果每一份书单配送成本增高,电子

17、商务企业选择转移给消费者的配送费比率就会降低。下面再结合模型理解XX市大洋网上书城配送X围变动以及配送费设置的问题。大洋网(.dayoo./)发布于1999年12月,是在XX日报网络版的基础上创建的大型综合性门户。其中大洋书城四大知名网上书店之一,提供约15万种图书供读者浏览选购。依托XX日报旗下一支庞大而专业的配送队伍其免费配送区域覆盖了整个XX省。从我们对部分XX市民网上购物的调查来看,有78.2%购买书籍过书籍的网民在大洋网上书城进行交易,其原因是大洋网在XX省地区提供了相对卓越、当当网更加方便快捷的配送服务。2004年9月1日,大洋网正式宣布调整配送X围,免费送货区域从原来全省X围调整

18、为XX市区及其毗邻的区域、XX市部分地区以及XX的四个区、镇;其余地区订单全部改为邮寄处理。对送货区域的配送费用也作了较大的调整:XX市的消费者凡购书折前金额超过30元(包括30元)的,享受免费投递的待遇;少于30元的按每X订单收取2元的配送费用。而番禺区、XX地区、XX地区的读者,凡购书折前金额超过50元(包括50元)的,享受免费投递的待遇;少于50元的,每X订单收取5元的配送费用。而在此之前这些费用都是不存在的。如模型结论5、6所示,在配送成本(C)相等的条件下,份额较大的订书单(P)会给电子商务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因此愿意在配送费()上给予消费者一定优惠;反之如果份额偏小,利润()本来就

19、微薄,如果仍然由电子商务承担较大比例的配送成本,那么将有可能入不敷出。和模型一中卓越网在全国网络建设发达、预期需求旺盛的X围建立送货上门服务不同,XX省部分较为偏远的地区受到技术的限制互联网并不普及,更谈不上进行网上购物,因而需求波动较大。大洋网上书城通过几年运营,掌握了需求较为集中的地区;通过缩小网络配送的X围放弃需求波动较大的地区,集中精力巩固和增大免费送货区域的品牌意识和市场份额;并且设置XX市内30元;XX及其他部分地区50元这两道“门槛”,大致地甄别出消费者的两种类型,把需求量较小的消费者通过“配送费”过滤掉,集中精力服务于需求量大的群体,在保证利润的同时降低了物流方面的成本,从而实

20、现自身利润的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现实当中即使电子商务企业能够有很好的进书渠道,能够在每一个书单上赚取比较大的利润,他们会更倾向于通过降低书价也不是配送费的形式来刺激需求。原因是在本模型中假定电子商务企业对配送成本转移比率的选择不会影响消费者所购买的每一个书单的价值,而事实上这两者是有关联的。消费者对于书的需求在时间上是分散的。人们对书籍这类非生活必需品的物品的需求总是一瞬间的,就算再爱书的人也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需要大量的书,在最想要的时候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最大。一旦电子商务企业取消了配送费用,消费者必然会按效用最大化的方式将自己的消费分散化。所以电子商务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

21、配送费,一方面是为了转嫁成本,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促使消费者将多单消费转为单单的消费。这也是以书价本身来转嫁成本和以配送费来转嫁成本的区别所在。五B2C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店的比较优势分析谈到B2C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店的比较优势问题,有观点认为是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如果现在B2C电子商务真的方便快捷,那么应该成为传统商店强有力的竞争者;那么传统商店的价格相应要下调,这是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然而网上销售商品价格较传统商店低廉却是不争的事实。关于价格低廉的解释有很多种。一种是竞争论,认为消费者搜寻费用的降低使得电子商务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价格大战;另外一种是锁定效应(Lockin effect),即电子商务通过

22、降低价格的方式培养忠诚的顾客;还有一种是成本论,认为经营网上商店的成本低廉造成了价格的下降。我们认为,就现状而言,电子商务价格的低廉主要是同传统商店竞争而不是之间的竞争引起的;而这个价格之所以较低,除了传统商店有网上商店不可替代的优点外, B2C电子商务的配送体系无法和传统商店竞争,只能通过降价的方式增大需求。B2C电子商务的比较优势在价格而不是时间。下面我们就以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这个观点。假设一、消费者是同质的,消费者的效用与书的价格成反比,与书的获取时间成反比。假设二、在-1,1的区间上,假设其中的消费者均匀分布,传统书店位于该区间的中心,处于点-1、+1的消费者到该传统书店所需的购书时

23、间是T。整个区间上的需求总量是D假设三、假设电子商务企业的配送成本与它所提供的配送时间成反比,并且假设该电子商务企业以一个固定的比率将配送费转移给消费者。为了计算的简便,设为,其中c为电子商务企业在配送这一块上的成本,t表示电子商务企业承诺的送书时间,k为参数,反映配送成本水平。为了使模型的解更为直观,假定电子商务企业的目标是在不与传统商店做价格竞争的前提下,通过选择配送时间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 (7)(其中是电子商务企业能够从每单位需求中赚取的利润,t)解得:(8)由式(8)可以看出,如果平均的配送成本水平比较高,即k比较高,则t=T, 即电子商务企业在我们设定的条件下最好的选择就是退出这个

24、市场。就现状来看,我们推测B2C电子商务的平均配送成本较高。仍然举大洋网上书城的例子:如前文所述,电子商务企业在现行信用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把市场做大,就要依靠第三方物流提供配送服务,然而如果把免费配送的区域设定在整个XX省的X围内,那么许多地区分散的客源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另外电子商务企业还承担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违约风险:根据shrink model,电子商务企业为了避免第三方物流企业违约所带来的损失,或者更加有效的界定服务量,减少监督成本,电子商务企业通常都采用按定单为记价单位支付报酬,以致单位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因此电子商务企业无法利用降低配送费这一点来吸引顾客,而电子商务企业试图去做这一点,

25、唯一的可能就是自建配送队和缩小配送X围,争取小X围的大多数顾客。还有一个事实从中可以推断B2 C电子商务的现阶段的比较优势在于价格而不是时间:从2005年1月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可以看出,在网上购物的种类当中食品的购买率仅为1.2%,除了因为食品的品质考核较书籍困难,更大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此类商品需求弹性过小,对送货的时间要求较高;在现行的配送体制下,电子商务企业无法做到电子商务理论上应具备的方便快捷的优势。所以当前来说电子商务企业只能够采取价格竞争这种方式与传统商店进行竞争,争取顾客。六小结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现阶段信用体制的缺失,选择送货上门的配送模式是B2C电子商务通

26、过把违约的风险转嫁到自己身上从而赢取消费者信任的产物。然而由此引发的较高的成本问题使得不得不通过通过设立配送费用这种价格歧视方式舍弃利润微薄的部分,在需求最为密集的小X围内进行集中经营。另外,由配送体制本身的时间问题导致了整个B2C电子商务市场的现状:网上商店和传统商店的比较优势只能体现在价格上。由此,我们提出的相关建议是:对于企业而言,第一,可以通过提供多种配送模式和时间的服务,争取需求量较小但是时间偏好强烈的顾客;第二,可以学习国外优秀的电子商务的经验,对不同配送时间要求的顾客收取不同费用,满足顾客不同层次的需要。例如年轻人普遍对时间偏好较为强烈,那么可以在居住群体以年轻人密集的新兴社区提

27、供快捷但相对昂贵的配送服务;相反,中老年人时间的价值相对年轻人低,对价格较为敏感,则可以为这些社区提供相对缓慢但价格低廉的配送服务,以降低总的社会成本,最优化资源配置。另外,作为公共品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在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的过程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此,政府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因为城市交通情况的好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子商务物流的配送速度,有助于电子商务企业业务的扩展;另外,由于电子商务企业的选择是基于中国邮政服务速度的不完善,因此打破邮政垄断,引入竞争是影响企业决策,推进B2C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举措。我们相信,随着配送体系日臻完善,成本不断下降;B2C电子商务企业较

28、传统商店仅有价格上的比较优势这个局面终究会发生改变。当然,本文的讨论并没有考虑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三个模型的假设当中也暗含了信息是完全的。而加入这些因素的讨论也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研究。参考文献:1Stefan W.Schmitz and Michael Latzer,“petition in B2C emerce:Analytical Issues and Empirical Edvidence”,(.googlescholar.) working paper.2E. Castelain, S. Mathelin, P. Yim,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th

29、e information system to manage the supply chain of a mail order selling firm with synchronous delivery”,(.googlescholar.) working paper.3Orgenasation for economic Co-or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etition Issues in Electronic merce”,SSRN(.ssrn.org) working paper.4Nancy L.Stokey and Robert E.Lucas,Jr

30、with Edward C.Prescott,“Recursive Methods in Economic Dynamic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5X介何主编,电子商务与物流,中国物资,2002年4月第一版6芮延先编著,电子商务经济学,电子工业,2002年6月第一版7X进主编,电子商务概论,大学,2001年8月第一版8周曙东主编,电子商务概论,东南大学,2002年5月第一版9梁燕君,电子商务物流新旧模式之比较,商品储运与养护,2003年第五期英文标题: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Logistics Pattern for B2C E-mer

31、ce in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prehend the behavior of the e-merce panies under the constraintsobserved in the real world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Because of the loss of credit base, the logistics pattern of delivering goods to the customers houses is the optimal ch

32、oicefor transfering the shrinking risk from consumers to the e-merce panies in order to build up trust between them. However, it is costly to maintain such logistics pattern, so the e-merce panies have to set up a mechanism of selecting two types of customers by setting “delivery fare”. In addition, due to the low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system nowadays, the parative advantage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