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55.65KB ,
资源ID:157621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7621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展战略中医护理发展史参考资料最全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展战略中医护理发展史参考资料最全版.docx

1、发展战略中医护理发展史参考资料最全版(发展战略)中医护理发展史参考资料第壹章绪论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定义及地位医起源于护,而护理又起源于生活实践。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之壹的中医护理学,历史更为久远。能够说,在医疗技术和知识萌芽产生之前,他们对疾病的简易护理措施早就出现了。可是由于时代、社会、人民生活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国医药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壹直保持着医、药、护不分状态。然而中医护理方法、经验和理论,却大量散载于浩瀚的历代中医文献之中,出现了具有护理涵义的多种名称。例如“将护”、“侍候”、“侍疾”等。因此,在当时虽没有形成系统的护理学科或护理专业,却不能否定护理的存

2、在及其重要作用。中国的护理学专业开始是由西方传入,壹直以来形成了欧美式的中国护理专业,这种护理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中国人民的健康护理需要。于是人们便对散于各种医学著作的护理实践、经验、进行不断的整理、研究,现已逐渐升华为理论,形成壹门独立的学科中医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中医护理学的主干课程之壹,是壹门临床专业基础课,是中医护理学中临床诸学科的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美容、各项医疗护理活动等对患者及老、弱、幼、残加以照料,且施以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以保护、维持、恢复人类的健康的壹门应用学科。它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护理经验,

3、同时又汲取了现代护理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且充分完善自己,更全面、系统、科学地服务于人类,在中医护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二、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中医护理学基础既是壹门古老又是壹门年轻的学科,它是对中医护理各临床专科及系统的患者、健康人群进行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及服务。它既是中医护理中最基本的技术操作,又是患者及健康人群最需要的护理活动。中医护理学基础全书包括三大部分,共十八章。第壹部分是中医护理总则,包括绪论、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护理原则和特点、中医壹般护理、中医康复护理、中医养生保健概要、中医美容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原则等;第二部分是施行中医护理技术必须掌握的经络腧

4、穴;第三部分是最具有中医护理特色的中医护理技术部分,共38项护理技术,是本教材的中心内容,除传统的自然疗法外,仍收集了近10年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医护理学基础起到了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辨证施护之间的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临床护理中最常用,最具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是作为壹名中国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三、中医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中医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是以基本操作训练为主,辅以课堂讲授,课间见习,使学生能够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娴熟地掌握基本的操作手法及对患者的健康指导,结合现代护理的基本知识,为人类提供优质的服务。教师在护理实践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和患者或健康人交往,

5、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作为壹名中医护理人员自身的价值。第二章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护理同中医学壹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疾病,就有了医和护,医护是同源的,所以护理实践和人类社会发展紧紧相连,护理学是在人类祖先自我防护本能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抗病害斗争和劳动实践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医学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其中“七分养”的实践就是护理,中医护理学的实质就是研究这“七分养”的科学内涵。随着祖国医学突飞孟进的发展,中医护理学也在不断的总结、研究和发展,且逐渐走向成熟。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大至经历了以下九个时期:壹、萌芽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在和大自然的拼挣中,必然会遭到外界伤害。为了保护自己,他们

6、学会了用草茎、泥土、树叶对伤口进行涂裹包扎,这是最早的外科包扎止血法;对四肢的跌仆损伤进行抚摸揉按,起到消肿散瘀止痛作用,形成了最原始的按摩术。为了避免狂风暴雨及野兽的袭击,过着“六巢而居”的生活;为了防寒避邪用兽皮或树皮作衣。他们定居下来后,通过对动、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认识了更多的动、植物,懂得了哪些动、植物食后可充饥或治病,哪些会致病或中毒等。例如史记补三皇本记说:“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壹日而遇七十毒。”这样便出现了药物的内服,外敷及动物的内脏、骨骼、甲壳的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方面在史记扁鹊仓公列

7、传和五十二病方分别记载了热熨和针刺,这些都是最早的中医护理技术之壹。二、夏春秋时期夏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随着经济思想及科学文化的发展,这壹时期的医药卫生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医学逐渐摆脱了宗教的羁绊,开始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例如医学分科,专职医生的出现,最早的医学制度建立等。又如早期病因学说及疾病诊疗的产生,为医学理论的形成作了准备。这壹时期有关医学知识的记载已包含有护理的内容。例如在卫生保健方面,诗经指出要“予发曲局、薄言归沐”、“洒扫穹窒”、“洒扫庭内”等;礼记中指出:“鸡初鸣、咸盥漱”,仍规定了“五日则燂汤清浴,三日具沐”。“头有疡则沐,身有疡则沐”。周礼亦有卫生保健制度方面的记载。在

8、饮食护理方面,在周朝的医事制度中就有了食医,周礼中说:“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仓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详细地指出了饮食护理和食品卫生。在传染病的预防方面周礼仍指出“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在改变气候、调节室温方面,如左传提到的“藏水”,周礼所提出的“变化”等,也属于目前的护理学范畴。三、战国东汉时期战国至东汉时期,科学文化发展迅速。这壹时期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对医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大量的中医护理内容散见于各种医学著作中(可惜未

9、有系统的总结及整理),为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壹)黄帝内经和中医护理学基础黄帝内经(下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壹部医学古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俩部分。该书的基本观点主要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该书同时也论述中医护理学各个方面,包括饮食起居调理,心理养生护理,部分疾病护理、用药护理及部分护理技术等。尤其是内经的正邪学说,比十九世纪英国的南丁格尔提出的学说要早2千多年,南丁格尔指出:“只有病人的自身能力才能治愈伤病”。“在任何情况下,护理都是帮助病人,使他处于最佳状态,以便他的自身能力去更好地治疗他的疾病”。这俩种学说是壹致的。内经奠定了中医护理学基础,主要从下列

10、几方面体现:1、天人合壹学说和生活护理天人合壹学说指导生活护理。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为气”。指出夏天腠理开泄,汗出而保持正常的体温,适应于外界的天暑地热;冬天腠理闭密,保津蓄温,来适应外界的天寒地冻。素问移情变气论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在寒冷的季节,参加适当的活动,机体就能产生热量;在暑热的季节,在阴凉处休息,具有避暑的作用。这简单的方法壹直指导着科学发达的今天,病室空调机的应用也没有逃出这壹原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壹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机体壹天之中的不

11、同生理情况;灵枢顺气壹日分为四时说:“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明了机体壹天之中的不同病理情况。这和现代医学的医生早晚查房,护士为病人作晨间护理及晚间护理的道理是壹样的。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和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指出懂得养生和护理知识的,取法于天时、地理、气候、环境等变化来调剂自己的生活,懂得饮食有节,作息有常规,不妄事操劳等护理常规,就能使形体和精神健旺。2、内经和饮食护理内经曰:“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在饮食方

12、面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在疾病饮食宜忌中亦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如“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粟、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病在脾,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病在肺禁寒饮食寒衣”等。对于消渴病的饮食护理提出“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3、内经和情志护理内经在情志护理上已予高度重视,认为这关系到疾病的发展、预后,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灵枢

13、师传指出:“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服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强调了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尽量顺从患者意愿。顺从患者之所愿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是施行各种治疗护理的前提。但对骄姿纵欲不遵守疾病的禁忌的患者,内经提出“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此时应“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这种开导教育的方法,对现代护理学的心理护理仍有深远的影响。4、内经和病情观察内经的脏腑学说指导着中医护理的病情观察,素问玉机真藏论关于脏腑和脏腑之间的关系有较详细的叙述。例如临床护理中在病情观察时如患者见头晕目眩,手足发麻是心血不足,不能制约肝阳所致,正所谓“

14、肝受气于心”;又如患者出现水肿和脾脏关系密切;患者出现巩膜黄染和肝胆关系密切。这些都说明了脏腑和全身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对指导病情观察有重要意义。内经仍论述许多疾病的病情观察,必须通过脏腑学说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如热论、痹论、气厥论等,素问气厥论篇说:“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又谓之食 ”。这些对疾病的转归方面的观察均有实践意义。5、内经和护理诊疗技术内经的经络学说指导中医护理技术。内经指出,必须精通经络学说,才能进行治疗及护理。内经中记载的中医护理技术很多,如针灸、推拿、刮痧、敷贴、热熨等。素问异法方宜

15、论中曾经讲到各种护理诊疗技术,如九针、灸焫、导引、按摩等。九针又发展成为目前的毫针、三棱针、梅花针及外科手术用具。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内经的九针是目前应用的各种注射针的雏形。经络学说和现代护理技术的注射法相结合即为当下的水针疗法。内经的“熨法”,以后逐渐发展为药熨、汤熨、针熨、酒熨、铁熨、土熨等。热敷分为干热敷和湿热敷。干热敷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发展为日光浴、光疗、电疗、磁疗及激光点穴等。这些都是根据经络系统的原理发展而来的。又如灵枢痈疽第八十壹较详细地记载有关药物熏蒸的护理方法,和现代较先进的蒸汽治疗机、薰洗治疗机的原理是壹致的。(二)伤寒杂病论和中医护理学基础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有影

16、响的壹部临床医学巨著。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俩部分。它在内经理论指导下,总结了东汉以前众多医家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系统的理、法、方、药的辨证论治原则,它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也为临床辨证施护开创了先河,为中医护理技术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1、首创药物灌肠法。伤寒论阴明篇中记载了对津枯肠燥,大便秘结者,用蜜煎导而通之,或用猪胆汁灌肠以排出宿粪。以后逐渐发展成目前各种灌肠法。2、开展复苏术。在金匮要略杂疗方中,详细记载了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摩、抢救自溢、溺死患者的具体操作过程,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展急诊复苏护理的典范。如对自缢者,应“徐徐抢救,不得截绳,中下安被卧之;壹人以脚踏其肩,年少挽其

17、发,常弦弦勿纵之;壹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壹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且按其腹;如此壹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这和现代急救技术的人工呼吸法相似。3、发展中药用药法,确立了辨证施护原则,为后世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金匮要略中指出治疗肠痈的患者要求服用大黄牡丹汤时宜顿服(即将中药壹次性较快服完);伤寒论中桂枝汤的用法从煎煮、服药方法、服药后注意事项、观察服药后的反应、服药后的处理方法及饮食宜忌均有详细的记载。如服药后应“啜热稀粥壹升余,以助药力”。且不应“温覆令壹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等等,仍指出服桂枝汤治疗期间,“禁生冷、粘滑、肉面、

18、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伤寒论对用药时间也有严格要求:“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这和现代护理学的用药查对时间是相壹致的。在伤寒杂病论中,不但有丸、散、膏、丹等服药的护理,仍记载了各种和护理有关的护治壹体的护理疗法,如治百合病的洗身法,治狐惑病的熏洗法、烟熏法;治咽痛的含咽法,这是后世发展为各种雾化吸入疗法的雏形。仍有坐浴法、外掺法、灌耳法、吹鼻法等外用药护理。张仲景提出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的护理,也是辨证施护的重要内容。4、强调饮食护理中的禁忌原则。金匮要略在饮食护理上已有专篇论述。如对禽兽鱼虫及果实菜谷的禁忌,指出了脏病食忌,四时食忌、

19、冷热食忌、妊娠食忌及合食禁忌等。明确指出了饮食也应辨证。所谓“所食之味,有和病相宜,有和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在饮食卫生中,已明确告诫“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梅多食,坏八齿”,“猪肉落水浮者,不可食”,“肉中有米点者,不可食”等。在当时,为预防“病从口入”,有如此严格的饮食卫生要求实属难得。(三)后汉名医华佗和中医护理后汉杰出的医师华佗,以发明麻醉术而闻明于世。他首创剖腹术,有完整的手术及护理方法,但可惜未能流传于世。在施行其他手术过程中指导弟子或家属做了大量的护理工作;在养生健身方面,他认为体育锻炼能够帮助消化,疏通气血,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他倡导的“五禽戏”,在古代

20、导引方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姿态动作,把医疗、护理、体育三位壹体,从而创立了世界最早的外科护理及康复护理。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争,但文化科学技术却有长足的进步。这壹时期的医学,首先集中在王叔和脉经的诞生,该书深入阐明了脉理,将脉、证、护相结合,把脉象归纳为24种。分析了各种杂病及妇女、小儿的脉证,同时改进了寸、关、尺的诊脉方法,为中医护理观察病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壹时期又是中医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开始全面发展时期。如东晋葛洪的肘后救急卒方是中医急救、传染病及内、外、妇、五官、精神、伤骨各科的集大成。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护理内容,当时对于腹

21、水病人的饮食护理已较明确:“勿食盐,常食小豆饭,饮小豆汁,鲤鱼佳也”。另外,仍提出了用海藻治疗瘿疾,是世界上最早用含碘的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又提出了用狗脑敷治疯狗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他仍提出了老年人的养身和护理方法。在神仙传中指出:“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过虑。去肥浓、节酸齿,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在抢朴子中指出:“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这些对于现代的养生和长寿仍有深远的影响。唐外台秘要在引肘后方治疗创伤大失血的护理时指出:“凡金疮出血,其人若渴当忍之,常用干食且肥脂之物以止渴,慎勿咸食。若多饮粥辈,则血溢出杀人,不可救也”。且指出这

22、时的病人“又忌嗔怒大言笑,思想阴阳,行动作劳,勿多食酸咸,饮酒羹霍辈,皆使疮痈肿发,甚者即死”。明确指出了外伤大出血者,应禁食水及刺激性食物,患者宜安静,避免活动和情绪波动。该书仍有关于天花及恙虫病的最早记载及对黄疸患者的尿用白纸染尿法鉴别的诊断记载,成为现代实验诊断和病情观察的先驱。五、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到繁荣阶段,这时隋唐统治者直接参和医学专业的领导和组织,采取了壹些促进医学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措施。由于临床医学专科化的发展,使中医护理学得到进壹步的充实和提高,总结了许多专科护理的经验。(壹)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和中医护理诸病源候论虽是阐述病源的专著,但对中医护理学的各种疾病的

23、护理,尤是病情观察有很大的发展和补充,如对中风、淋证等。对温热病的病情观察记录也较详细“凡皮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了”。提倡以脉象来观察病情,认为脉直疾,脉疾而细、脉束牒牒等都是病情恶化的表现。对外科肠吻合术后患者的饮食护理,就指出“当作研末粥饮之,二十余日,稍作强糜食之,百日后乃可进饭耳。饱食者,令人肠痛决漏”。对妇产科的患者,强调妊娠期间,应该注意饮食起居和精神调养,如在“妇人杂病诸候”中介绍:乳痈多因婴儿吮吸不力,使乳汗郁滞所致,护理时可用“手助捻去其汁,且令旁人助嗍引”以使郁积的乳汗排出,而使乳痈消散。这壹护理方法壹直沿用到当下仍是有效的。该书仍发展和补充养生的

24、护理技术,如虚劳者可用呼吸法,健身法,搂肚法等增强自身体质。(二)孙思邈的千金方和中医护理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俩部分。是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壹方济之,德逾于此”而有此书名。该书更详细地论述了临床各科的护理、食疗及养生等内容。主要表当下下列几个方面。1、在妇产科护理方面,孙氏从妇人怀孕养胎,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如对妊娠妇女应“居处简静”;在胎教方面指出应禁酒及冰浆;在临产护理时,不能让不洁者进产房,更指出“产妇第壹不得匆匆忙忙,旁人极须稳审,皆不得预缓预急之忧,忧悒则难产”;对产后护理指出“妇人产后百日已来,极须殷勤”,不要“纵心犯触及便行房”等。这些

25、护理方法对现代妇科护理仍有实践意义。2、婴幼儿护理保健方面,孙氏收集和总结唐代以前对小儿保健防病的经验,为儿科临证护理,做出巨大的贡献。他指出“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令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常藏在帏帐之中,垂衣温暖,譬犹阴地之革木,不见风日,软脆不堪风寒也”。对初生婴儿他仍指出:“先以绵裹指,拭儿中口及舌上青泥恶血若不急拭,啼声壹发,即入腹成百病也”。小儿沐浴后,腋窝和阴部要扑上细粉,干燥,以防湿疹。在母乳喂养方面,有更丰富完整的护理内容,首先要求喂奶的次数和量有壹定的限制;乳母在喂奶时,先要把宿乳挤掉。强调乳母的饮食、精神状态、健康状况对婴儿的身

26、心发育关系密切,故在乳母的选择上,指出狐臭、瘿瘘、疥疮、耳聋、鼻渊、癫痫等病人皆不宜。随着初生儿年龄的增长,强调要适当增加辅助食品等。之上充分体现了孙氏对小儿护理的重视。3、在饮食护理方面,书中有大量的专著论述,他主张“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淡食,食当熟嚼,使米脂入腹、使酒脂入肠。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勿食生菜、生米,勿饮浊酒”,“勿食生肉”,“壹切肉惟须煮烂”。在饮食和药疗选择上,强调“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把饮食疗法放在药疗之上。该书在各种疾病的诊疗中,既有药疗方,又有食疗方,采用食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用谷白皮煎汤煮粥或食牛羊乳

27、防治脚气病,食羊靥、鹿靥治疗甲状腺肿大,都是现代科学证实了的临床经验。4、在预防养生保健方面,他的“预防为主”的思想不仅表当下饮食护理方面,仍在起居,衣着等方面作了具体指导。例如:每食讫以手摩面和腹,令津液流通,“食毕当行步踌躇,则食易消”。若“饮食即卧,乃生百病”。“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饥忌浴,饱忌沐”;“浴沐后不得触风冷”等等。他仍主张“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和人同之”。对老年人的护理和养生,也有较详细的论述,所谓“人年五十之上,阳气日衰,损之日至,情性变异,食欲无味,寝处不安”。在护理上应“常须慎护其事,每起速称其所须,不得令其意负不快”。“养老之要,耳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

28、念,此皆有益老人也”。这些在今天的长寿养生术中仍有指导意义。他教导人们“常习不唾地”,“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这能够说是最早的护齿洁齿及口腔护理的方法之壹。5、在精神调护方面,认为善摄生者,应是“少思、少欲、少念、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要“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等,这为中医护理中的情志护理增添了不少内容。6、在投药护理方面极为重视,在千金要方卷壹指出:“病在胸膈之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仍详细指出了特殊药物的饮食宜忌。7、在中医护理技术方面,首创用细

29、葱管进行导尿,这壹方法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同时发展了蜡疗和热熨法。这些都丰富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内容。8、医德方面,有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俩篇专论医德。他强调对患者要不分贫富贵贱,壹视同仁;告诫医护人员不能够以医术作为获取钱财的手段;对危急患者要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在医疗作风上要有德有体、体表端庄,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孙氏高尚的医德壹直流传后世。(三)其他著作对中医护理的影响王焘的外台秘要是壹部综合性的巨著,最突出的贡献是对传染病的论述。如对伤寒、肺结核、疟疾、天花、霍乱等病情观察方面均有较详尽的记载。对传染病的护理提出了禁止带菌人进入产房和“不得令家有死丧或污秽之

30、人来探”等护理探视制度。孟诜的食疗本草总结了汉、魏、晋、隋的食物疗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专著,对中医饮食护理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南唐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中,将食物和药物进行分类,且创立了食医方剂及四时饮食和调养方法,阐述了饮食护理和医疗的重要关系。龚庆宣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壹部外科专著,在卷二介绍腹部开放性创伤、肠管脱出、纳入腹腔后的护理中指出:“十日之内不可饱食,频食而宜少,勿使患者惊”,强调了饮食护理和精神护理的重要性;在卷四的“黄父痈疽论”说:痈疽患者须“绝房室,慎风冷,勿自劳动”。这些均充实了中医外科护理的内容。六、宋金元时期这壹时期虽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时期。但科学技术

31、却获得突出的进步,尤其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给医学著作为传播、整理、研究创造条件。当时,医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抒医理,有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称。这壹时期的医学著述颇丰,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开宝本草脚气治法总要妇人大全良方等,在中医护理各专科护理方面有了充实而全面的发展,且得到高度的重视。这壹时期中医护理的发展主要表当下下列几方面:(壹)太平圣惠方发展了中药成药的保管法,这对目前现代护理学中的药物保管和使用仍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该书仍发展了“服饵之法”,指出“服饵之法,轻重不同,少长殊途,强羸各异,或宜补宜泻,或可汤可丸,加减不失其宜,药病相投必愈”。该书仍提出药性和食气不宜同时使

32、用,以免产生副作用。服药的原则是“食气消即进药,药气散即进食”。对汤药的冷热亦有详细论述,指出“凡服汤,欲得稍热服之则泻消,下若则呕吐不下;若太热则伤人咽喉,务在用意。汤必须澄清,若浊令心闷不解。中间相去,如步行十里久自服;若太促者,前汤未清,后汤未衡,必当吐逆,仍向患者服中药消散后,乃更进服”。仍有对饵汤、助药、作息等护理方法也有完整的阐述。(二)饮膳正要是当时营养学方面的代表著作,该书提出了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及各种珍奇食品的食谱,记载了大量各种医疗,保健饮食,包括汤煎、食疗、植物食品等。继承了我国古代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全面总结且发展了饮食护理中的宝贵经验。该书十分重视饮食卫生的护理要求,提倡先饥后食,勿令食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不饱食而卧,尤其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