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1.29KB ,
资源ID:1576368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7636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

1、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检测新人教版2021-2022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检测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这里的“儒”是指()A.古代的专业神职人员B.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C.专门主持丧葬礼仪的人D.肩负维护礼制社会道义的人士解析A、B、C三项是“儒”最初的含义,孔子有感于“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这样,儒就不仅仅是一种主持礼仪的职业了。答案D2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 ()A.“为政以德”B.“己所不欲,勿施

2、于人”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D.“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D项的意思是为官者讲究礼节,百姓就没有不敢不尊敬的,说明孔子要求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符合题意。A项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B项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C项要求统治者关注民众的愿望和要求。答案D3xx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主题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明首善之区”。关于孔子的思想,叙述正确的是()核心是“仁”注重自身反省和个人修养旨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文化经历代的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A. B.C. D.解析孔子的思想旨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不正确。答案D4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有正

3、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这一认识体现了其 ()A.对雅典民主政治持肯定态度B.对抽签选举持反对态度C.主张按照人的出身来确定社会分工D.主张民众的直接民主解析“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说明柏拉图主张精英治国,反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轮番而治等做法,排除A项;C项柏拉图主张按照人的素质和职业来确定社会分工,而不是根据其出身;D项说法与柏拉图的主张恰好相反。答案B5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

4、念论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解析“乌托邦”是一种政治观点,即“不能实现的愿望或计划”,对应古希腊哲学家的政治观点应是指柏拉图的“理想国”。据此判断,理念论是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故B项正确。A项是普罗泰格拉的思想;C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D项是苏格拉底的思想。答案B6下图中从“完美的狗”到“狗的摹本”反映了柏拉图的什么思想()A.教育思想 B.理念论C.理想国 D.法治思想解析“完美的狗”是理念中的狗,“狗的摹本”是现实中的狗。这体现了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理念论。答案B7下列有关柏拉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生在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B.为维护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不懈奋斗C

5、.曾把“理想国”的理念付诸实践但没有获得成功D.对世界政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解析柏拉图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充满了成见,他希望雅典实行一种类似斯巴达那样的政体。答案B8下列哲学观点,属于亚里士多德的是()A.理念先于物质存在B.人的学习过程就是回忆过程C.感觉世界是完美的D.理念世界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理念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答案D9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哲学方面的最主要分歧在于 ()A.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B.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C.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D.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及其主要内容

6、。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干中“最主要分歧”的要求,C项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没有关系,D项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领域的相同点。答案B10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有一句名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以下对此的理解,正确的是 ()准确揭示了人的本性表达了作者的民主意识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政治环境体现了公民政治的理念A. B.C. D.解析“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强调的是人应该关心政治、参与政治,而不是解释“什么是人性”,所以是正确的,是错误的;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处于古希腊民主政治时期,

7、故正确。答案B11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应是()A.道家 B.儒家C.墨家 D.法家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贵贱是天生注定的,这与儒家思想注重等级秩序有一定的相似性。答案B12大前提:柏拉图主张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结论: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该推论()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B.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解析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

8、拉图的学生,但对老师的思想主张并不盲从,亚里士多德认为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不是先天就有的,故选C项。根据分析,A、B、D三项均错误。答案C13在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许多学科的最早起源都与亚里士多德有关。这是由于亚里士多德()A.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常用分类研究方法B.最早进行学科分类C.在哲学研究中大量引用其他学科知识D.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答案B14“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哪一学说()A.政治学者 B.教育学说C.伦理学说 D.逻辑学说解析本段材料讲的是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这是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答案D15下

9、列关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 ()都是教育家都提倡中庸之道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哲学A. B.C. D.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接近唯物主义,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所以表述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5分,第19题9分,共55分)16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

10、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8分)(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7分)解析第(1)问关于社会秩序和

11、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点根据材料一“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和“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两句概括作答;“礼”和“仁”的作用根据教材基础知识作答;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根据教材知识作答。第(2)问的原因从社会关系的冲突或社会秩序的混乱等角度作答,具体社会背景根据教材基础知识作答。参考答案(1)共同点: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2)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17阅读下列材料: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不过亚里士多德后来在许多问题上背离了他的老师而另辟蹊径,并常常把柏拉图的

12、思想作为批判的靶子,甚至有意夸大他与老师的分歧。多年之后,他自己创立了一个新的哲学学派,后世称为逍遥学派。可以说,在他的思想里既有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也有自己的创新。时代的交错,历史的动荡,使得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二人的思想必然是个交集,新与旧、继承与发展,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人生经历,却同样成就了两位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同样带给后世丰富的理论和无尽的思考。请完成:(1)亚里士多德批判他的老师柏拉图的思想,并夸大与老师的分歧,是否意味着他们的师生关系十分紧张?为什么?(8分)(2)如何理解“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二人的思想必然是个交集”?(4分)(3)材料中对“逍遥学派”的解释与教

13、材的介绍相比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解释?(4分)参考答案(1)这并不意味着两人的关系紧张。因为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之间的争执只是哲学观点的争执,并不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有何问题,相反,亚里士多德十分敬重自己的老师柏拉图,柏拉图也很欣赏自己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就是“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言行,正是他坚持自己哲学观点的表现。(2)因为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他们的思想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因而两人的思想“必然是个交集”。(3)材料中的“逍遥学派”是一个哲学派别,教材中的“逍遥学派”是指亚里士多德教学方法别具一格。(答案多元,言之成理即

14、可)18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材料二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结合起来,而把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和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人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正义就是占有

15、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柏拉图理想国材料三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法治应该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3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8分)(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发展。(2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两位西方先哲的治国理

16、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孔子:道德(仁)。柏拉图:哲学学识(治国知识)。(2)孔子: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柏拉图:正义、法治。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柏拉图: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3)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必须是良好的法律。(4)孔子主张人治,两位西方先哲主张法治。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论孔子思想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

17、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一面。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请完成:(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3分)(2)材料一、材料二中,作者在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参考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9H23194 5A9A 媚Q=20068 4E64 乤UgoR9m24172 5E6C 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