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4 ,大小:338.91KB ,
资源ID:15880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880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MF RC500的通用射频读卡器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于MF RC500的通用射频读卡器设计.docx

1、基于MF RC500的通用射频读卡器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 基于MF RC500的通用射频读卡器设计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基于MF-RC500通用射频卡读写模块的设计摘要:RFID技术是在雷达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自动识别技术。一个最基本的RFID应用系统包括标签和读写器,类似于条形码识别系统,但它们的工作原理不同,条形码识别用的是光学技RFID用的是无线电技术。RFID技术在国外发展很快, Philips公司、Motorola公司等世界著名厂家都生产RFID产品,由于标准尚未统一,他们的产品各有特点,自成体系。在北美、欧洲、大洋洲、亚太

2、地区及非洲南部,RFID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如今,RFID技术在中国已经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RFID设备的应用正逐渐普及开来。在RFID系统中,读卡器模块是该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将标签中的信息通过射频电路读取到MCU中,以达到检测标签中信息的目的。本设计的主要方向即是针对读卡器模块进行相应的设计工作。本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Philips公司的MF RC500通用射频卡读写模块的设计:首先介绍了MF RC500芯片、Mifare1射频卡和AT89S52单片机的特性,,接着给出系统的组成以及天线的设计方法,然后给出AT89S52

3、单片机与MF RC500、AT89S52单片机与LCD1602、MF RC500与天线的的硬件接口连接图,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软件控制部分的设计思路与相应的程序代码。 关键词:RFID MF RC500通用射频卡芯片 Mifare1射频卡 AT89S52单片机 LCD1602 射频天线Design of I/O Module Base on MF-RC500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ardAbstract:Rfid is a new kind of automatic recogni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based on

4、the radar。A fundamental Rfid application systems, including the labels and a read module, is similar to the bar codes identification system.However,they work in different way, bar code use the optical technology and rfid is a radio technology. Rfid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philips,motorola a

5、nd other worlds famous manu -facturers have manufactured their products.because rfid standards are not unified, their products have characteristics. In north America, Europe, Oceania and Asia pacific region and southern Africa, rfid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industrial automation or comm

6、ercial autom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some other fields. Nowadays,Rfid is devolop at a amazing speed in China and Rfid manufactures are used widely. In a Rfid system,the read module is a important part.It is used to transport the information in the label to the MCU so that the MCU could check that i

7、nformation.The main direcion of the design is focused on the read module.This paper shows the design of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radio-frequency IC card module which is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MF RC500 used in Philips Company. It presents the information about MF RC500 chip, Mifare1 radio-frequenc

8、y IC card and the characters of MCU(AT89S52) respectively. Then it introduces the composing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its antenna. In the end, it presents the I/O diagram of MCU(AT89S52) with the interface of MF RC500, the I/O diagram of MCU with the interface of LCD1602 ,the interface o

9、f MF RC500 with the Rfid antenna and it shows the operation flow of the Mifare1 radio-frequency IC card and the reading program of the card. Finally it gives out the software relevant code.Key words: Rfid MF RC500 chip Mifare1 Card MCU (AT 89S52) LCD1602 Rfid antenna第1章 引言11课题背景及目的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0、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的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技术已经大大的提高了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但仍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早在1996年,日本提出了Ubiquitous网络”概念,即“无处不在的网络”。这种网络要把通信服务的对象从人扩展到物,构成“物联网”,通信方式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而且还包括人与物之间和物与物之间的通信。能够上网的设备将比现在更加广泛,包括从电视机到电冰箱,再到智能大楼、汽车、手机等,它们如同目前互联网上的计算机一样接入到网络中,形成物对物的通信方式。这种“无处不在的网络”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感知网络的存在,并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所需对象的各种信息。这一新概念反映了人们要求未来获取信息

11、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当然,这种“无处不在的网络”的实现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有专家认为,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的发展有可能使得这种网络成为现实。虽然现在做出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但也足以反映出RFID技术将在未来的信息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技术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提高物品的管理和流通的效率,降低成本。发展RFID产业对提升社

12、会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公共安全与国防安全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RFID产业将形成一个高技术产业群,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它正在成为继互联网热潮之后的又一个受到科研、产业、用户、投资商以及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一个新领域。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RFID技术的重要性,决心大力支持RFID技术和产业的发展。2006年6月,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射频识别技术政策白皮书,这是我国第一次针对单一技术发表白皮书。白皮书系统阐述了RFID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RFID的关键技术以及我国发展RFID技术的战略部署。同年10月,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将“射频识

13、别(RFD)技术与应用”列为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中的“十一五”重大项目。这个项目将围绕我国RFID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前瞻性技术、涉及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典型行业或企业RFID技术示范应用以及RFID标准研究五大方向开展RFID技术与应用研究,力争在几年时间内能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建立起我国RFID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公共应用体系和自主RFID标准体系。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增长,对于公共交通行业、无线通信领域、卫生保健行业、封闭式场所管理、身份识别、电话通信、大楼保安系统等,人们亦愈来愈多地开始接受和使用IC智能卡。特别是银行服务系统,IC智

14、能卡替代流行多年的磁卡而服务于大众已日渐成熟。并且“一卡通”,一卡多用,给我们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提高。IC智能卡自动电表抄表系统、煤气、自来水抄表系统、公交、地铁自动售票、检票系统、移动通信手机中IC智能SIM卡等,已愈来愈贴近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刷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接触式IC卡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具有高度安全保密性、使用简单等特点,使之在各领域的应用异军突起。尽管RFID技术在许多行业开始了应用,表现出许多优越的性质。但在应用中也不是尽善尽美,比如标签贴在金属物体上时,由于受金属

15、的影响,效果不好,甚至无法读出;标签成本还相对过高,限制了它在超市中的应用。这些问题制约着RFID得发展,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RFID技术有进一步发展。因此,RFID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RFID系统中,读卡器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读卡器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标签的通信距离和通信速率等因素,因此,设计合适的读卡器对于一个RFID系统来说至关重要。1.2国内外研究现状 RFID射频识别技术正在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RFID射频识别技术正在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的领域。各国政府、零售业巨头、IT业著名厂商给予高度关注,并且大力支持甚至给于巨大的投入,全面推动RFID

16、电子标签产业快速发展。由于发达的国家RFID电子标签工作开展得较早,所以在标准、技术、产业链及应用方面都已经比较完备,并且仍在发展中。发达的国家在核心技术尤其是在芯片技术上目前已经提供了相对完备的产品线,并且由于技术进步和RFID电子标签工艺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应用推广进入了良性循环。对于国内市场,在政府支持和企业的推动下,RFID产业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在国家颁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都阐述了发展RFID产业的重要性,指出推动RFID技术的发

17、展,可增强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部发表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国家还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RFID产业的发展,为RFID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经济环境。近年来,我国RFID技术的研发和产品设计都有相应进展,已经应用多个行业。市场潜力大。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物流管理到资产跟踪、防伪识别、公共安全管理、车辆管理到人员管理等都充满了巨大商机。目前RFID技术在国内交通管理、物流、食品安全、重要资产的跟踪、防伪等领域开始应用。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在国家颁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

18、6-2020)中都阐述了发展RFID产业的重要性,指出推动RFID技术的发展,可增强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部发表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国家还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RFID产业的发展,为RFID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经济环境。近年来,我国RFID技术的研发和产品设计都有相应进展,已经应用多个行业。市场潜力大。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物流管理到资产跟踪、防伪识别、公共安全管理、车辆管理到人员管理等都充满了巨大商机。目前RFID技术在国内交通管理、物流、食品安全、重要资产的跟踪、防伪等领域开始应用。但是,目前我国的RFID产业发展还不成熟

19、:一是起步较晚,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人手中;二是产业链发展不够均衡,成本高,市场的成熟度低。我个人认为,我国RFID产业发展之路仍然比较曲折,并且发展速度不会像大家想象得那么快。中国的RFID产业要想迅速通过培育期,就必须通过政府牵头、企业主导、选择重点、行业突破来协调解决,形成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政府监管和扶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产业化;同时,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品牌宣传,参与国际竞争。1.3设计方法本设计为非接触式射频卡读卡器,它是基于单片机AT89S52与Philips公司的MF RC500嵌入式读写芯片设计开发的,整个系统包括由AT8

20、9S52构成控制模块,由MF RC500构成的射频模块,天线模块,由LCD1602构成的显示模块,通信模块以及若干标签等组成。它能完成对Mifare1卡所有读写及控制操作,并且还可以方便的嵌入到其他系统(如:门禁,公交)中,成为用户系统的一部分。1.4设计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本设计所研究的读卡器为非接触式的静距离无限读卡系统。该系统为无线通信系统,对通信距离和通信信息的可靠性等都需进行研究。主要考虑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的射频读卡器系统拥有不同的通信频带,RFID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W),相对应的代表性频率分别为:低频135KHz以下、高频

21、13.56MHz、超高频860M-960MHz、微波2.4G、5.8G,在设计系统时,标签与天线和读卡芯片模块的带宽需严格匹配,否则将无法进行通行或出现通信错误。本设计中采用的为高频频带,在天线设计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天线设计的参数要求,设计与高频相匹配的天线,并选用合适的标签,并且标签和射频芯片的需遵守相同的通信标准才能够成功的进行通信。由于RFID通信采用的无线通信方式,无线通信的通信信道是开放性信道,因此对通信安全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因此在通信时需要有严格的通信加密方式,才能够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在读卡的过程中,由于可能同时存在有多个标签在读写范围内,要能识别正确的标签,则需设计相应的防碰撞法则

22、,以能够选择出对应的标签进行操作并防止出现通信混乱。第2章 核心模块简介2.1 MF RC500芯片概述MF RC500是PHILIPS公司生产的高集成度TYPEA读写器芯片。其主要性能如下:载波频率为13. 56MHz;集成了编码调制和解调解码的收发电路;天线驱动电路仅需很少的外围元件, 有效距离可达10cm; 内部集成有并行接口控制电路,可自动检测外部微控制器(MCU) 的接口类型;具有内部地址锁存和IRQ线,可以很方便地与MCU接口;集成有64 字节的收发FIFO缓存器;内部寄存器、命令集、加密算法可支持TYPE A 标准的各项功能, 同时支持MIFARE 类卡的有关协议;数字、模拟、发

23、送电路都有各自独立的供电电源。基于以上特点,用MF RC500极易设计TYPE A型卡的读写器, 可广泛用于非接触式公共电话、仪器仪表、非接触式手持终端等领域。2.1.1引脚功能MF RC500为32脚SO封装,其引脚功能如表2.1 所列。需说明的是:某些引脚(带*号) 依据其所用MCU(微控制器) 的接口情况具有不同功能。表2.1 MF RC500引脚功能管脚符号类型描述1OSCINI晶振输入,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入,该脚也作为外部时钟输入(fosc=13.56MHz)。2IRQO中断请求,输出中断事件请求信号。3MFINIMIFARE接口输入,接受符合ISO14443A(MIFIRE)的数字

24、串行数据流。4MFOUTOMIFARE接口输出,发送符合 ISO14443A(MIFIRE)的数字串行数据流。5TX1O发送器1 ,发送经过调制的 13.56MHz能量载波。6TVDDPWR发送器电源,提供TX1和TX2 输出电源。7TX2O发送器2,发送经过调制的13.56MHz能量载波。8TVSSPWR发送器地:提供TX1和TX2输出电源。9NCSI片选:选择和激活 MF RC500的微处理器接口。10NWRI写MF RC500寄存器写入数据D0D7选通。11NRDI读MF RC500寄存器读出数据D0D7选通。12DVSSPWR数字地。13D0D7I/O8位双向数据总线。20AD0AD7

25、I/O8位双向地址和数据总线。21ALEI址锁存使能,为高时将AD0AD5锁存为内部地址。22A0I地址线0,寄存器地址位 0。23A1I地址线1,寄存器地址位 1。24A2I地址线2,寄存器地址位 2。25DVDDPWR数字电源。26AVDDPWR模拟电源。27AUXO辅助输出,该脚输出模拟测试信号,该信号可通过 TestAnaOutSel 寄存器选择。28AVSSPWR模拟地。29RXI接收器输入,卡应答输入脚,该应答为经过天线电路耦合的调制 13.56MHz载波。30VMIDPWR内部参考电压,该脚输出内部参考电压(注:必须接一个 100nF 电容)。31RSTPDI复位和掉电,当为高时

26、,内部灌电流关闭,振荡器停止,输入端与外部断开,该管脚的下降沿启动内部复位。32OSCOUTO晶振输出 振荡器反向放大器输出。2.1.2 工作原理MF RC500 的内部电路框图如图2.1 所示, 它由并行接口及控制电路、密钥存贮及加密算法(Cypto1)、状态机与寄存器、数据处理电路、模拟电路(调制、解调及输出驱动电路)等组成。图2.1 MF RC5OO芯片内部寄存器2.1.3 MF RC500寄存器设置MF RC500芯片的内部寄存器按页分配, 并通过相应寻址方法获得地址。内部寄存器共分8页,每页有8个寄存器,每页的第一个寄存器称为页寄存器, 用于选择该寄存器页。每个寄存器由8位组成,其位

27、特性有四种: 读/ 写(r/ w) 、只读(r) 、仅写(w) 和动态(dy) 。其中dy属性位可由微控制器读写, 也可以在执行实际命令后自动由内部状态机改变位值。微控制器MCU 通过对内部寄存器的写和读,可以预置和读出系统运行状况。寄存器在芯片复位状态为其预置初始值。了解内部寄存器的设置对于软件编程至关重要,表2.2 给出了寄存器的配置情况。表2.2 内部寄存器配置页号功能寄存器地址相应寄存器名0命令与状态07Page ,Command ,FIFOData 6,PrimaryStatus ,FIFOLength FSecondaryStatus ,InterruptEn ,Interrupt

28、Rq1控制与状态8FPage ,Control ,ErrorFlag ,CollPos R,TimerValue CRCResultLSB ,CRCResultMSB ,BitFraming2发送与编码控制1017Page,TxControl CWConductanc,PreSet13 ,PreSet14 ,ModWidth ,PreSet16 ,PreSet173接受与解码控制181FPage,RxControl1,DecodeControl,BitPhase,RxThreshold,PreSet1D,RxControl2,ClockQControl4定时和通道冗余码2027Page,RxW

29、ait,ChannelRedundancy,CRCPresetLSB,CRCPresetMSB,CRCPreSet25,MFOUTSelect,PreSet275FIFO,定时器和IRQ引脚282FPage,FIFOLevel,TimerClock,TimerControl,TimerReload,IRQPinConfig,PreSet2E,PreSet2F6备用3037Page,RFU 7测试控制383FPage,RFU,TestAnaSelect,PreSet3B,PreSet3C,TestDigiSelect,RFU,2.1.4 并行接口MF RC500芯片可直接支持各种微控制器(MCU

30、) , 也可直接和PC 机的增强型并行接口(EPP) 相连接,每次上电(PON) 或硬启动(Reset) 后,芯片会复原其并行接口模式并检测当前的MCU 接口类型, 通常用检测控制引脚逻辑电平的方法来识别MCU接口, 并利用固定引脚连接和初始化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正确的接口。图2.2给出了本次设计相应的连接接线图。2.1.5 EEPROM 存贮器MF RC500 的EEPROM 共有32 块, 每块16 字节。EEPROM 存贮区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块0, 属性为只读,用于保存产品的有关信息;第二部分为块1 和块2, 它们具有读/ 写属性,用于存放寄存器初始化启动文件; 第三部分从块3 至块7,

31、 用于存放寄存器初始化文件, 属性为读/ 写; 第四部分从块8 至块31,属性为只写, 用于存放加密运算的密钥, 存放一个密钥需要12 字节, EEPROM 密钥存放区共可存放32 个密钥, 实际密钥长度为6 字节, 存放在紧邻的12 个EEPROM 字节地址中。一个密钥字节的8 位必须分开存放, 若设密钥8 位为K7,K6,K5,K4,K3,K2,K1,K0。则存放在两个相邻字节时为k7k6k5k4 K7K6K5K4 和k3k2k1k0 K3K2K1K0 , 例如密钥字节为A0H 时, 则存放内容为5AH 、F0H 两个字节。2.1.6 FIFO 缓存864位的FIFO用于缓存微控制器与芯片之间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可处理数据流长度达64字节。FIFOData 寄存器作为输入/输出数据流的并/并转换口; FIFOLength 寄存器用于指示FIFO缓冲器的字节存储量、写时增量、读时减量; FIFO缓冲器的状态(如空、溢出等) 可由寄存器PrimaryStatus 、FIFOLevel的相关位指示;对FIFO的访问则可通过微控制器送出有效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