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0.90KB ,
资源ID:1594908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9490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护患沟通之国内外比较.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护患沟通之国内外比较.docx

1、护患沟通之国内外比较护患沟通之国内外比较【关键词】 护患沟通 国内外比较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彼此作用的进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包括两边的思想、情感、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沟通1。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思想发生了庞大转变,新医学模式的提出,要求护理工作的内容由“以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变成“以病人为中心”或“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个体化整体护理。随着整体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切,我国护患沟通方面的问题慢慢暴露出来,护理纠纷增多,病人的中意度不高,大量学者对护理人员的沟通现状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了解国内外护患沟通的现状,凸现国内外的异同

2、点,找到差距,从而提出适合我国现状的护患沟通制度,标准沟通行为,对提高有效的护患沟通十分重要。 1 护患沟通的目的 护患沟通是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2 目前,我国护患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热点和难点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真正属于护理过失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微乎其微,许多纠纷发生与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2002年1月2004年1月,中华医院治理学会对全国326所医院进行了多项选择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由医患沟通不顺畅引发的医疗纠纷发生率高达%,在“医院内部因素”选项中,选择“由于医务人员效劳态度不行”引发纠纷的占%4。还有调查显示5,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

3、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致使的;30%的护理人员不明白或不完全明白如何依照不同的情绪采纳不同的沟通技术;%护理人员对沟通方式大体不了解。Breen6等对某科研医疗中心的6个重症监护室进行了研究,发觉102个持续病例中,48%的病例存在医疗纠纷。最有可能致使医疗纠纷的确实是医生与患者家眷之间的沟通无效7。由此可见,增强沟通,减少医疗纠纷是国内外一起的目的。 在护理进程中,了解病人的需求是国内外护患沟通的一起目的 护患沟通是为了及时了解并知足患者被明白得的需求、受重视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及时和有序的效劳需求、减轻痛楚和感觉舒适的需求等,以便于患者对自己所参与的护理活动进程有较为符合实际的了解。沟通

4、要追求“以人为本”的最高效劳宗旨,最大限度的增进患者的舒适。同时,护患沟通是搜集病人资料的重要手腕。 提高病人依从性,使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是国内外护患沟通的一起目的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由于护理的对象是人,很多护理工作都需要病人的紧密配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医疗护理活动能顺利进行8。任真年9证明,患者中意率50%以上来自效劳性活动,而与技术无关。田玉峰等10研究提示,通过对病人及其家眷的良好沟通,可使病人的依从性由%提高到%。 2 国内外护理理念的比较 国内护理理念现状 人文关切是护患沟通的桥梁11。医学不管怎么进展,其价值不仅是治愈,而且是照料和关切12。护理学在相当长的

5、时期内只注重自然科学,轻忽人文科学,没有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最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进展,护士整体素养取得提高。但是,以疾病为中心、技术至上的观念仍对护理人员产生较大阻碍13。 国外的护理效劳理念 在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护士常常试探“患者此刻感觉如何”并及时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沟通时,突显人文关切,沟通内容从疾病知识扩展到对信念、态度、行为、健康增进等方面14。例如:对高危患者,护士第一在病房门口贴上“Falls”警告牌,然后详细告知患者目前常见的摔倒缘故,教会其预防摔倒的方式。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我国的护患沟通仍处于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缺乏系统的、有必然深度的并符

6、合患者个性化需要的内容。 3 护患沟通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比较 人员配备的比较 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护理人力不够时,护理人员关于大体的医治和护理,都需要一种高节拍工作流程才能完成,没有时刻与病人进行充分交流、沟通。目前,我国护士队伍严峻缺编,供不该求,平均千人护士比例为1,而世界大多数国家千人护士比例为5以上,世界大多数国家,一个医生配23名护士,而我国医护比例为115。而在爱尔兰,每一个病区内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为()1,在ICU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为(34)1。护士由注册护士、执照护士及护士助理组成,遇有紧急情形那么需要调动流动护士,这一部份护士要紧来自于中介机构16。我国护理

7、人员缺乏的现状,致使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没有足够的时刻和精力与病人进行沟通。 知识系统的比较 有调查显示17:护患沟通障碍的要紧缘故是沟通知识缺乏占45%,专业知识缺乏占30%,病人方面占25%。同时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听懂方言的能力,也是致使护患沟通障碍的缘故。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护士长排班,必需考虑各民族的护士混排上班,即每一个班总有华人护士、印度护士、马来西亚护士上班,其目的确实是知足各民族病人与护士交流的语言需要。有些发达国家在医学生的学习进程中加入“角色训练”,增强沟通能力18。由于目前我国护士缺乏完善的疾病知识、护理伦理、心理及其他相关的理论知识,使

8、沟通无法有效地进行。 护理目标的比较 在我国,病人被动的依从医生和护士的决策,医护人员对病人也仅限于大体的医治和护理,与病人沟通时仅限于知足医学需求的医学交流,较少考虑其心理和社会、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 在国外,护士牢牢围绕病人的需求,运用护理程序系统地护理病人,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各方面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帮忙病人最大程度地达到生理与心理、社会的平稳和适应;护士的角色已不仅是病人的照顾者,更是病人的教育者、咨询者和健康治理者;病人有权参与对其医治和护理方案的决策等。例如,在癌症患者的护理中,他们成立专门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放射科医生、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等,他们相互合

9、作,医生护士向放射科医生反映病人的躯体状况,放射科医生为医生护士提供客观的资料,一切考虑病人的需求,把病人需求放在首位,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19。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Family Centered Care,FCC)国内外的临床应用 FCC是把整体护理内容扩大到社区病人在内的各个层面,如家庭和社会,“家庭”囊括了为疾病康复提供支持和心理安慰的所有人员,如医务人员、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宗教工作者、学校教师、单位领导、律师、社会工作者等。护士作为人类健康的增进者、教育者、指导者,在开展FCC工作中起着和谐、指导的作用20,21,22。这是一种新型的护患关系,可增进护患沟通的有效进行。 在国内,F

10、CC尚处于起步时期。通过对我院199名护士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护士仅听说过FCC,仅有6名护士参加过FCC的培训。在美国,FCC已成为卫生系统中普遍的概念,日本、以色列、泰国、香港、台湾等诸多国家和地域已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4 计谋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2005年中国护理进展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在2020年,三甲医院床位与护士之比必需达到1。增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配置,加大一线护士职称聘用比例,提高一线护士福利、生活、工作平安环境等多方面待遇,尊重护士、爱惜护士,从而提高护士对病人的临床护理质量,进而增进护患的良好沟通。 增强护士自身素养建设,增强病人和家眷的信任感

11、 增强护士的业务素养培训 过硬的技术是架起病人及家眷对护理人员明白得与信任的桥梁。例如在儿科中,基础护理是儿科护理工作的起点,衡量护士大体素养的重要指标23。作为一名护士,除具有娴熟精湛的技术外,还要具有丰硕的疾病知识及人文理论知识,使病人产生信任感,对病人做出针对性的沟通和指导。 增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训练 例如,成为儿科护士前,通过“母亲角色”的情感训练和特殊技术训练24。要求儿科护士必需具有母爱,在与患儿的接触中体验其情绪,经历其熟悉,琢磨其心理。向家长说明护理操作给患儿带来痛楚的必要性,取得家长的明白得和配合,还可聘请有体会的护理人员现场讲课,言传身教25。 注重成效,讲求沟通技术 在

12、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应讲求沟通技术,当家眷情绪兴奋时,不要急于反对或严肃批评,应灵活机动,把握机会,恰如其分地给予说明。反之,医护人员假设给予针锋相对,就会使局面更糟,因此,护理人员要有开阔的胸怀,高贵的情操,面对危机,妥帖处置,化解矛盾。 学习国外先进体会,强化效劳理念,实施以家庭为中心(FCC)的护理模式 FCC全面适应医学模式转换,能使整个家庭取得对疾病预防、医治、护理、康复等知识,增进健康行为的形成。通过实施FCC,可使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要紧依托自我治理和家庭的帮忙,实现健康恢复,同时也可达到排除病人对医疗资源的过度依托,克服目前护理人员普遍不足的困难,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26

13、。 熟练运用人际沟通中的“共情”技术 共情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世界,即“换位试探”。护患沟通中熟练运用共情,能使患者取得充分的明白得和帮忙,优化护患沟通。而且也能使护士体会到自身的专业价值,不断丰硕自己的体会,增进自身成长27。在与家长的交流中,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问题,体验家长的心情,为了做好这一点,通度日动,如“人文问题、效劳”,演出情景剧“静脉输液”等,培训广大护理人员,让大伙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把握沟通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展,人民群众期望高质量护理效劳,社会呼唤深切的护患沟通。因此,如何更新观念,适应国际护理学进展趋势,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增进我国护理事业进展,如何使护患沟通更具可操

14、作性,更简便易行,更易被患者和家眷同意,是护理人员值得沉思和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 1 黄 萱, 胡景民. 论护患沟通技术J. 护理学杂志, 2005, 20(17): 64 65.2 金惠玉. 护患沟通的相关因素及计谋J. 中国护理杂志, 2006, 3(11): 36 37.3 张秀云, 王庆珍. 参照法律法规实施护理治理J. 护理学杂志, 2000, 15(9): 551.4 李承水, 安秀玲, 马素贞. 增强护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的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 2005, 11(1): 75 76.5 秦法玲. 浅谈增强沟通对预防护理纠纷的意义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6, 27(4)

15、: 371 372.6 Breen CM, Abernethy AP Abbott KH, Tulsky JA. Conflict associated with decisions to limit life sustaining treatm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J. J Gen Intern Med, 2001, 16: 283 289.7 Valdimarsdottir U, Helgason AR, Furst CJ,et al. Awareness of husband s impending death from cancer and long

16、tern anxiety in widowhood: a nationwide follow up J. Palliat Med, 2004, 18: 432 443.8 陈天艳, 赵佛容.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知现状及增进护患沟通的计谋J. 现代护理, 2006, 12(5): 418 419.9 任真年. 现代医院医疗治理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255.10 田玉峰, 刘文霞, 陈爱平. 住院病人依从性的护理干与J. 护理研究, 2007, 21(1): 263.11 朱锦莲. 在护患沟通中增强人文关切的探讨J. 中国护理治理, 2006, 6(9): 51 52.12

17、李殿富, 张铁山. 医患沟通的障碍J. 中国医院治理, 2005, 25(9): 56.13 丁炎明. 以人为本护理效劳的探讨与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1): 39 41.14 Twinn S.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J. Advance Nursing, 2001, 34(2): 230 237.15 黄人健. 温故知新展望2007年的护理事业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1): 5.16 吴爱丽, 车爱红.

18、 爱尔兰医院护理见闻J. 护理研究, 2007, 21(1): 89.17 胡国萍. 护理人员护患沟通方式调查及计谋J. 中华医院治理杂志, 2001, 17: 238 239.18 Debra Nestel and Tanya Tierney, Role play for medical students learning about communication: Guidelines for maximising benefits J. BMC Med Educ, 2007, 7: 3.19 L Ollivier, J Leclre, S Dolbeault, et al. Doctor

19、patient relationship in oncologic radiology J. Cancer Imaging, 2005, 5(Spec No A): S83 S88. 20 CARF. Medical Rehabilitation Standard Manual M. Tucson, AZ: The Rehabilitation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 1998: 208.21 Delbanco TL. Enriching the doctor patient relationship by inviting the patient s persp

20、ective J. Ann Intern Med, 1992, 116(5): 414.22 Johnson BH, Jeppson ES, Redburn L. Caring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Guidelines for Hospital M. Bethesda, MD: ACCH by the Institute for Famliy Centered Care, 1992: 159.23 唐丽敏, 李 丽, 孙亚杰, 等. 儿科护理点滴体会J.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6, 4(3): 77.24 赵爱兰. 美国医院护理见闻J. 有效护理杂志, 2003, 19(12): 65.25 贾启艾. 提高护生人际沟通素养的策略J. 护理研究, 2003, 17(11A): 1290 1291.26 张 际.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在儿科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重庆医学, 2005, 6(34): 932 933.27 吕应莲. 护患沟通的技术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22(6): 54 55.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