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2.29KB ,
资源ID:1599859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59985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docx

1、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一)观月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有删改)【注释】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尽却:全部退去。童隶:书童仆役。正黄:纯黄。1.解释下列

2、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临水之观,宜独往宜:_ (2)其具是四美者与 是:_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天色没有小云,月亮如同白昼。B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C天上没有云彩,月亮是白昼。D天上没有细云,月光白白的。3第2段中的哪句话是具体描写中秋金沙堆的景色的_4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盖 中 秋 之 月 临 水 之 观 独 往 而 远 人 于 是 为 备(二)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

3、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选自世说新语)【注释】郗超:东晋时曾任参军,中书侍郎;谢玄,东晋名将。问晋鼎:图谋夺取晋朝天下。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履屐:泛指鞋,这里代指平民百姓。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朝议遣玄北讨讨:_(2)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匿:_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已经像恶狼一样吃了梁州、岐山,又看老虎在淮南。B已经吃了梁州、岐山的狼,又在看淮阴的虎。C已经像恶狼一样吞并了梁州、岐山一带地区,又虎视眈眈地企图侵占淮河以南广大领土。D已经吞噬了梁州、岐山

4、的狼,又看了淮阴的老虎。3国家危亡之时,郗超力排众议,支持谢玄,从中可看出他是怎样的人_4结尾写“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对塑造郗超形象有怎样的作用_(三) 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

5、“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 (选自宋史刘安世传) 【注释】安世:即刘安世,宋代大臣。除:被授予官职。白母:禀告母亲。在言路:指当谏官。明目张胆:主持公道,敢作敢为。触忤:触怒(皇帝)。主上:皇帝。蓄缩悚汗:缩着头颈,吓出冷汗。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倘居其官/不可久居B或帝盛怒/或异二者之为C伺怒稍解/伺其欣悦D入白母曰/入则无法家拂士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他在职多年,真正的颜色在早上,帮助公道。B在职累了,神色严肃在早上,帮助公道。C在职的岁月累了,真正的颜色在早上,帮助公道。D他在职多年,神色严肃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

6、。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刘安世不想接受谏官这一官职任命的原因 _4你认为刘安世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段简要谈谈。_(四)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驺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注释】烦且:良马名。驺子:古代管车马的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趋驾烦且之乘乘:_(2)尽释车而走释:_2对句子“以烦且之良而驺子韩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凭着烦且这样的好马和马夫韩枢的技巧,齐景公还以

7、为不如自己下车徒步奔跑。B用烦且的马和韩枢的巧合,以为不如下车走。C凭着烦且这样的马和韩枢的巧合,是可以走下去的。D凭着烦且的良好技能和马夫的技巧,还是不走下去好。3文章画线句子写出了景公的什么心情 _4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用恰当的俗语、成语概括。_(五)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所以慷慨,夷、齐所以长叹。虽有窃秦之

8、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若不一叩洪锺,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释】庞士元: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为刘备中郎将。司马德操:司马徽,字德操。汉末名士,曾向刘备推荐庞统、诸葛亮。伯成:指伯成子高,尧时贤人,禹为天子,他辞掉诸侯回家种地。原宪:孔子弟子,宁愿过贫寒生活而不为官。许、父:许由和巢父。尧舜时期的两位隐士,尧想把君位让给许由,许由拒绝,归隐箕山。夷、齐:指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两人都不肯继承君位。周灭商后,二人不食周黍,饿死在首阳山。窃秦之爵:战国末年,吕不韦将和自己同居的邯郸美姬献给秦王子楚,生下嬴政,即秦

9、始皇。嬴政即位后,封吕不韦为相国,所以说他“窃秦”。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故二千里候之候:_(2)伐雷鼓伐:_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孩子知道邪恶的路更快,不考虑没道路的迷惑。B你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虑会不会迷路。C你是知道邪恶的道路,不考虑失去道路。D孩子知道邪恶的路更快,不考虑失去道路的迷惑。3文中司马德操用什么方法反驳庞统 _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司马徽是个怎样的人 _(六)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

10、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选自贞观政要)【注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晏子请数其罪云数:_(2)必轻吾国轻:_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太 宗 有 一 骏 马 特 爱 之 恒 于 宫 中 养 饲 无 病 而 暴 死 太 宗 怒 养 马 宫 人 将 杀 之。3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_4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_(七)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因谓新人曰:“

11、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选自战国策)【注释】劓:古代一种刑罚,割掉鼻子。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魏王遗楚王美人/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 右备容臭C虽恶,必言之/所恶有甚于死者D妾知也/知之为知之2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王 爱 子 美 矣 虽 然 恶 子 之 鼻 子 为 见 王 则 必 掩 子 鼻3从本文来看,郑袖是个怎样的人

12、_4郑袖计谋之所以得逞,在楚王身上可以找到什么原因_(八)记母教铨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注释】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纺绩:织布。句读(d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夏(ji)楚:责打。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儿怠,则少加夏楚怠:_(2)至夜分 至

13、:_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腿,解下衣服用胸暖温背面。B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双腿,解下上衣暖和胸和背。C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暖和着我的脊背。D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双脚,解下衣服盖在胸口和脊背上。3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恰当的标题。_4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_(九)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14、。”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选自初潭集)【注释】书舍:书塾。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童子苟有志/苟全性命于乱世B凡得学者/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C于是遂就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D过书舍而泣/及鲁肃过寻阳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原则并希望他不孤独,另一个就是羡慕他能够学。B一个就希望他们不孤独,第二个就是羡慕他能学。C第一个愿望是不孤单,第二个是羡慕他们学得好。D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_4我们从邴原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_5文中

15、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童 子 苟 有 志 吾 徒 相 教 不 求 资 也(十)赵人养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选自刘基郁离子)【注释】盍(h)去诸:盍,何不。诸,“之乎”的合音。何不赶走它呢若之何:为什么,怎么能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去饥寒犹远/去国怀乡B是非若所知也/若夫阴雨霏霏C乞猫

16、于中山/乞人不屑也D弗食鸡则已耳/食不饱力不足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与非像这样。我害怕老鼠,不在乎没鸡。B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的忧患在鼠上,而不在于无鸡上。C这不是你的东西。我害怕老鼠,而不在鸡。D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害怕老鼠,不在乎无鸡。3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的看法是否一样各自的主张是什么_4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_(十一)年羹尧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

17、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注释】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塌子沟:淤泥深坑。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此去西南十里()(2)比次日()2对画线句“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番人刚刚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集体到来了。B番人

18、刚刚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突然(或快速)到来了。C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集体到来了。D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突然(或快速)到来了。3联系选文,分析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_4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年 急 呼 某 参 将 领 飞 骑 三 百 往 西 南 密 林 中 搜 贼 果 尽 歼 焉。(十二)中山恭王衮,建安二十一年封平乡侯。少好学,年十余岁能属文。每读书,文学左右常恐以精力为病,数谏止之,然性所乐,不能废也。二十二年,徙封东乡侯,其年又改封赞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官属皆贺,衮曰:“夫生深宫之中,不知稼穑之艰难,多骄

19、逸之失。诸贤既庆其休,宜辅其阙。”每兄弟游娱,衮独覃思经典。文学防辅相与言曰:“受诏察公举错,有过当奏,及有善,亦宜以闻,不可匿其美也。”遂共表称陈衮美。衮闻之,大惊惧,责让文学曰:“修身自守,常人之行耳,而诸君乃以上闻,是适所以增其负累也。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其戒慎如此。(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二十)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然性所乐乐:_(2)有过当奏过:_2对画线句“且如有善,何患不闻,而遽共如是,是非益我者”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并且如果有好处,何必担心别人不知道,却急忙一起这样做,这对我可没有好处。B并且如果有善言善行,何必担心别人不知道,却急忙一起这样做

20、,不是对我好的人。C并且如果有善言善行,何必担心别人不知道,却急忙一起这样做,这对我可没有好处。D并且如果有好处,何必担心别人不知道,却急忙一起这样做, 不是对我好的人。3结合内容分析,概括恭王衮是一个怎样的人_(十三)信至武陶,东魏遣其弘农郡守田八能,率蛮左之众,拒信于淅阳;又遣其都督张齐民,以步骑三千出信之后。信谓其众曰:“今我士卒不满千人,而首尾受敌。若却击齐民,则敌人谓为退走,必来要截。未若先破八能。”遂奋击,八能败而齐民亦溃。信乘胜袭荆州。东魏刺史辛纂勒兵出战。士庶既怀信遗惠,信临阵喻之,莫不解体。因而纵兵击之,纂大败,奔城趋门,未及阖,信都督杨忠等前驱斩纂。于是三荆遂定。就拜车骑大

21、将军、仪同三司。东魏又遣其将高敖曹、侯景等率众奄至。信以众寡不敌,遂率麾下奔梁。居三载,梁武帝方始许信还北。信父母既在山东,梁武帝问信所往,信答以事君无二。梁武帝深义之,礼送甚厚。(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注释】信:独孤信,西魏、北周将领。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信谓其众曰 谓:_(2)梁武帝深义之义:_2对画线句“信父母既在山东,梁武帝问信所往,信答以事君无二”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独孤信的父母住在山东,梁武帝问独孤信到哪里去,独孤信回答说:“侍奉君主,决无二心。”B独孤信的父母住在太行山以东,梁武帝问独孤信到哪里去,独孤信回答说:“侍奉君主,决无二心。”C独孤信的父母住在太行山以东,梁武帝问独孤信到哪里去,独孤信回答说:“因为侍奉君主,决无二心。”D独孤信的父母住在太行山以东,梁武帝问独孤信为什么往那里去,独孤信回答说:“侍奉君主,决无二心。”3根据文意分析独孤信是一个怎样的人_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