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9 ,大小:27.51KB ,
资源ID:1600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00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公共基础12.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公共基础12.docx

1、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公共基础12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公共基础-12(总分:12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20,分数:120.00)1.过点(-1,0,1)且与平面x+y+4z+19=0平行的平面方程为( )。Ax-+y+4z-3=0 B2x+y+z-3=0Cx+2y+z-19=0 Dx+2y+4z-9=0(分数:1.00)A.B.C.D.解析:2.平面4x-6z-5=0的位置是( )。A平行y轴,但不通过y轴 B通过y轴C垂直于y轴 D平行xOz平面(分数:1.00)A.B.C.D.解析:3.方程2x2+y2z,表示( )。A双曲抛物面 B椭圆抛物面C双叶

2、双曲面 D单叶双曲面(分数:1.00)A.B.C.D.解析:4.Aa=40,b=6 Ba=6,b=40Ca=-6,b=40 Da=6,b=40(分数:1.00)A.B.C.D.解析:5.Ae2 B-e2Ce D1(分数:1.00)A.B.C.D.解析:6.设f(x)=g(x),则df(cos2x)等于( )。A2g(x)sinxdx Bg(x)sin2xdxC-g(x)sinxdx D-g(cos2x)sin2xdx(分数:1.00)A.B.C.D.解析:7.设y=f(x)具有二阶导数,且y0,则为( )。A BC D(分数:1.00)A.B.C.D.解析:8.设函数 若f(x)在x=0处连续

3、,则a的值为( )。A B-1C1 D0(分数:1.00)A.B.C.D.解析:9.下列定积分中,( )项等于0。A BC D(分数:1.00)A.B.C.D.解析:10.若级数在x=-2处收敛,则此级数在x=5处的敛散性为( )。A绝对收敛 B条件收敛C发散 D收敛性不能确定(分数:1.00)A.B.C.D.解析:11.无穷级数的和为( )。A BC9 D1(分数:1.00)A.B.C.D.解析:12.方程y-5y+6y=0的通解形式为( )。Ac1e2x+c2ex Bc1e2x+c2e3xCc1e5x+c2e6x Dc1e-5x+c2e6x(分数:1.00)A.B.C.D.解析:13.的值

4、为( )。Aa BC2a D2(分数:1.00)A.B.C.D.解析:14.若P(A)0,P(B)0,P (A|B)=P(A),则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AP(B|A)=P(B) BP(A|B)=P(A)CP(AB)=P(A)P(B) DA,B互斥(分数:1.00)A.B.C.D.解析:15.设总体x服从参数的指数分布,x1,x2xn是从中抽取的样本,则E(x)为( )。A BC D(分数:1.00)A.B.C.D.解析:16.盒内装有10个白球,2个红球,每次取一球,取后不放回,任取两次,则第二次取得红球的概率为( )。A BC D(分数:1.00)A.B.C.D.解析:17.已知E(x)

5、=2,D (x)=1,y=x2,则E(y)的值为( ),A5 B2C1 D20(分数:1.00)A.B.C.D.解析:18.当满足( )条件时,二次型f(x1,x2,x3)=为正定二次型。AA1 BA1CA1 DA1(分数:1.00)A.B.C.D.解析:19.设矩阵,则矩阵P的特征值为( )。A2和-2 B2和4C4和2 D2和-4(分数:1.00)A.B.C.D.解析:20.设A为n阶可逆矩阵,是A的一个特征值,则A的伴随矩阵A*的特征值之一为( )。A|A|n B-1|A|nC|A| D-1|A|(分数:1.00)A.B.C.D.解析:21.点M(1,2,1)到平面x+2y+2z=10的

6、距离是( )。A-1 B1C1 D(分数:1.00)A.B.C.D.解析:22.曲线y=sinx在-,上与x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2 B0C4 D6(分数:1.00)A.B.C.D.解析:23.设八元齐次线性方程组AX=0的解向量所组成的向量组的最大无关向量组含5个向量,则矩阵A的秩为( )。A2 B3C5 D7(分数:1.00)A.B.C.D.解析:24.设A、B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P(AB)=0.6,P(A)=0.4,则P(B)等于( )。A BC D(分数:1.00)A.B.C.D.解析:25.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为( )。A氧气的密度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B

7、氧气的压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C氢分子的均方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均方根速率大D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分数:1.00)A.B.C.D.解析:26.容器中储有氢气,温度为27,压强为P=1105Pa,单位体积中的分子数为( )。A2.411025 B2.411021C2.451025 D2.511020(分数:1.00)A.B.C.D.解析:2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为( )。A可逆过程不一定是准静态过程B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C不可逆过程一定是非准静态过程D非准静态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分数:1.00)A.B.C.D.解析:28.用白光作为光源做牛顿环实验,得到一系列的同心圆环纹,在同一级

8、的圆环纹中,偏离中心最远的光是( )。A绿光 B红光C紫光 D蓝光(分数:1.00)A.B.C.D.解析:29.某驻波波长为,则两相邻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为( )。A BC D(分数:1.00)A.B.C.D.解析:30.一平面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波速为8m/s,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处,已知波源振动方程y0=2cos4t(SI),那么在xp=-1m处的P点的振动方程为( )。Ayp=2cos4t Byp=2cos(4t+)C Dyp=2cos (47t-)(分数:1.00)A.B.C.D.解析:31.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通过两个偏振片,它们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a=30,设偏振片没有吸收,

9、则出射光强I与入射光强I0之比为( )。A BC D(分数:1.00)A.B.C.D.解析:32.在光栅光谱中,如果所有的偶数级次的主极大都恰好在每缝衍射的暗纹方向上,那么此光栅的每一个透光缝宽度口和相邻两缝间不透光的部分宽度6之间的关系为( )。Aa=4b Ba=3bCa=2b Da=b(分数:1.00)A.B.C.D.解析:3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钠光作光源(=589.3nm),双缝距屏D=500mm,双缝间距为d=1.2mm,则相邻明条纹或相邻暗条纹间距x为( )mm。A0.25 B0.45C0.50 D1.00(分数:1.00)A.B.C.D.解析:34.波长为0.168nm(1nm

10、=10-9m)的X射线以掠射角射向某晶体表面时,在反射方向出现第一级极大,已知晶体的晶格常数为0.168nm,则角为( )。A30 B45C60 D90(分数:1.00)A.B.C.D.解析:35.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一狭缝上,若第一级暗纹的位置对应的衍射角为=/6,则缝宽的大小为( )。A3 B2C D(分数:1.00)A.B.C.D.解析:36.若用衍射光栅准确测定一单色可见光的波长,则在下列各种光栅常数的光栅中选择( )最好。A1.010-1mm B5.010-1mmC1.010-2mm D1.010-3mm(分数:1.00)A.B.C.D.解析:37.下列分子中键有极性,分子也

11、有极性的是( )。AN2 BBF3CCO DCCl4(分数:1.00)A.B.C.D.解析:38.下列选项中符合基本态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的为( )。A3d84s2 B4f35s2C3d44s2 D2s22p2(分数:1.00)A.B.C.D.解析:39.当pH=10时,氢电极的电极电热是( )V。A-0.59 B-0.30C0.30 D0.59(分数:1.00)A.B.C.D.解析:40.用杂化轨道理论推测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其中为正四面体的是( )。ABBr3 BCHCl3CCH3Cl DSiH4(分数:1.00)A.B.C.D.解析:41.0.1mol/L的糖水溶液在室温25时的渗透压为(

12、 )kPa。A248 B262C269 D287(分数:1.00)A.B.C.D.解析:42.在温度和压力不变的情况下,1LNO2在高温时按分解,达到平衡时体积为1.3L,则此时NO2的转化率为( )。A60% B40%C30% D20%(分数:1.00)A.B.C.D.解析:43.将0.2mol/L的醋酸与0.2mol/L醋酸钠溶液混合,已知Ka=1.7610-5,为使溶液的pH值维持在4.05,则酸和盐的比例应为( )。A4:1 B5:1C6:1 D10:1(分数:1.00)A.B.C.D.解析:44.金属腐蚀可以分为( )。A电化学腐蚀和吸氧腐蚀 B化学腐蚀和析氢腐蚀C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13、 D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分数:1.00)A.B.C.D.解析:45.下列化合物中不能进行缩聚反应的是( )。ACOOH-CH2CH2CH2-COOHBHO-CH2CH2-OHCH2N-(CH2)5-COOHD(分数:1.00)A.B.C.D.解析:46.电解提纯铜时,使用纯铜做的电极为( )。A阴极 B阳极C正极 D负极(分数:1.00)A.B.C.D.解析:47.已知乙酸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氢(H)的质量分数为7%,其中碳(C)的质量分数为( )。A40.0% B41O%C42.0% D43.0%(分数:1.00)A.B.C.D.解析:48.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

14、O2与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则该有机物可能为( )。AHCHO BHOCH2CH2OHCCH3CH2OH DCH3OH(分数:1.00)A.B.C.D.解析:49.一平面力系向点1简化时,主矢R0,主矩M1=0,如将该力系向另一点2简化,则R( )。A可能为R1 B可能为R=0C可能为R=1 D可能为R1(分数:1.00)A.B.C.D.解析:50.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质圆盘在其自身平面内做平面运动。在如下图所示位置时,若已知图形上A、B两点的速度方向,=45,且知B点速度大小为vB,则圆轮的动能为( )。A BC D(分数:1.00)A.B.C.D.解析:51.刚体做平动时,其

15、上各点的轨迹形状( )。A不可能为空间曲线B可能为直线、平面曲线或空间曲线C必为平面曲线D必为直线(分数:1.00)A.B.C.D.解析:52.在下图中,将圆环的惯性力系向O点简化,其主矢F1和主矩MIO的数值为( )。AF1=0,MIO=0 BF1=mRw2,MIO=0CF1=mR2,MIO0 DF1=0,MIO0(分数:1.00)A.B.C.D.解析:53.-平面运动刚体在某瞬时处于瞬时平动状态,则此时刚体的角速度w和角加速度a分别为( )。Aw0,a0 Bw0,a=0Cw=0,a0 Dw=0,a=0(分数:1.00)A.B.C.D.解析:54.如下图所示,绳子的一端绕在滑轮上,另一端与置

16、于水平面上的物块B相连。若物B的运动方程为x=kt2,其中k为常数,轮子半径为R,则轮缘上A点加速度的大小为( )。A2k BC D2k+4k2t2/R(分数:1.00)A.B.C.D.解析:55.如下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盘以匀角速度w沿水平滚动而无滑动,AB杆的A端与圆盘边缘铰接,其B端在水平面上滑动,在图示位置时,AB杆B端的加速度aB大小为( )。A BCaB=Rw2 DaB=2Rw2(分数:1.00)A.B.C.D.解析:56.边长为L的匀质正方形平板,位于铅直平面内并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下图所示。若给平板一微小扰动,使其从图示位置开始倾倒,平板在倾倒过程中,其质心C点的运动轨迹为(

17、)。A椭圆曲线 B抛物线C半径为l/2的圆弧 D铅垂直线(分数:1.00)A.B.C.D.解析:57.任意截面形状的等直梁在弹性纯弯曲条件下,中性轴的位置为( )。A等分横截面积B通过横截面的形心C通过横截面的弯心D由横截面上拉力对中性轴的力矩等于压力对该轴的力矩的条件确定(分数:1.00)A.B.C.D.解析:58.在下图所示结构中,如果将作用于构件AC上的力偶m搬移到构件BC上,则A、B、C三处反力的变化应为下列( )项所述。A都改变 B都不变CA、B处反力不变,C处反力改变 DA、B处反力改变,C处反力不变(分数:1.00)A.B.C.D.解析:59.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ABC在垂直平面

18、内,用三根沿边长方向的直杆铰接,如下图所示,CF杆水平,三角形平板上作用一已知力偶,其力偶矩为M,三角形平板重为P,略去杆重,则CF杆对三角形平板的约束反力为( )。A BCD(分数:1.00)A.B.C.D.解析:60.以下说法正确的为( )。A质点系中各质点的虚位移都不是独立的B质点系中各质点的虚位移必须是独立的C在非稳定几何约束中,无限小的实位移仍是虚位移中的一个D在非稳定几何约束中,虚位移与时间无关(分数:1.00)A.B.C.D.解析:61.均质圆环的质量为m,半径为R,圆环绕O轴的摆动规律为=t,为常数。图所示瞬时圆环对转轴O的动量矩为( )。AmR2B2mR2cC3mR2D(分数

19、:1.00)A.B.C.D.解析:62.如下图所示,拉杆在轴向拉力P作用下,设横截面积为A,则Pcosa/A为( )。A斜截面上的总应力 B横截面上的正应力C斜截面上的剪应力 D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分数:1.00)A.B.C.D.解析:63.梁斜弯曲区别于平面弯曲的基本特征为( )。A斜弯曲时的载荷沿斜向作用B斜弯曲时的载荷作用面与挠曲面不重合C斜弯曲时的挠度方向不是垂直向下D斜弯曲时的载荷作用面与横截面的形心主惯性轴不重合(分数:1.00)A.B.C.D.解析:64.一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1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条件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的变化将( )。A增大1倍 B减小1/

20、2C增大3倍 D不变(分数:1.00)A.B.C.D.解析:65.第四强度理论认为材料的失效是由于构件一点处的( )达到了极限值。A形状改变比能 B最大伸长线应变C最大拉应力 D最大剪应力(分数:1.00)A.B.C.D.解析:66.在联接件挤压实用计算的强度条件中,Abs是指联接件的( )。A最大挤压应力所在的横截面面积B实际挤压部分面积C名义挤压面积D横截面面积(分数:1.00)A.B.C.D.解析:67.如下图所示,截面的惯性矩为( )。AIz1Iz2 BIz1Iz2CIz1=Iz2 D不能确定(分数:1.00)A.B.C.D.解析:68.在等直梁平面弯曲的挠曲线上,曲率最大值发生在(

21、)的截面上。A剪力最大 B弯矩最大C转角最大 D挠度最大(分数:1.00)A.B.C.D.解析:69.如下图所示,梁B端的转角B=0,则力偶矩m等于( )。APL/8 BPL/6CPL/4 DPL/2(分数:1.00)A.B.C.D.解析:70.应力圆周边通过-坐标系原点的平面应力状态为( )。A单向应力状态 B纯剪切应力状态C二向拉伸应力状态 D三向拉伸应力状态(分数:1.00)A.B.C.D.解析:71.如下图所示的一外伸梁,其外端C点的挠度fc为( )。A BC D(分数:1.00)A.B.C.D.解析:72.对于细长压杆,若其长度系数增加一倍,则压杆的临界力Pcr的变化是( )。A为原

22、来的1/4 B为原来的1/2C为原来的4倍 D增加1倍(分数:1.00)A.B.C.D.解析:73.如图所示两段空心圆轴,已知d1=30mm,d2=50mm,D=60mm,欲使两圆轴的扭转角1=2,则l2的长度为( )mm。A203 B213C223 D233(分数:1.00)A.B.C.D.解析:74.圆截面直杆发生扭转与纯弯曲组合变形时,其中各点的应力状态为( )。A单向应力状态 B纯剪切应力状态C单向或纯剪切应力状态 D二向应力状态或零应力状态(分数:1.00)A.B.C.D.解析:75.如下图所示,长方形截面细长压杆,b/h=1/2,若将6改为h后仍为细长杆,则临界力Pcr是原来的(

23、)倍。A2 B4C6 D8(分数:1.00)A.B.C.D.解析:76.两根细长杆,直径、约束均相同,但材料不同,且E1=2E2,则两杆临界应力之间的关系为( )。A(cr)1=3(cr)2 B(cr)1=(cr)2/2C(cr)1=2(cr)2 D(cr)1=(cr)2(分数:1.00)A.B.C.D.解析:77.理想流体是( )。A无黏性流体 B不可压缩流体C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 D静止的流体(分数:1.00)A.B.C.D.解析:78.以下关于均匀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线是直线的运动 B流线相互平行的流动C过水断面是平面的流动 DA、B、C均不正确(分数:1.00)A.B.C

24、.D.解析:79.下列关于沿程水头损失系数的确定,说法正确的为( )。A由雷诺数确定 B由相对粗糙度确定C由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确定 D由雷诺数和绝对粗糙度确定(分数:1.00)A.B.C.D.解析:80.如下图所示小车,水面距离开口高度为H=2.5m,开口直径D=50mm,不计损失,则小车静止时所受推力为( )N。A96.3 B87.6C75.2 D68.6(分数:1.00)A.B.C.D.解析:81.黏性流体总水头线沿程的变化为( )。A保持水平 B沿程上升C沿程下降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分数:1.00)A.B.C.D.解析:82.雷诺数物理意义表示( )。A黏滞力与重力之比 B惯性力与重力之比C惯性力与黏滞力之比 D压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