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56.18KB ,
资源ID:160045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0045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陇川甘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陇川甘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docx

1、陇川甘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陇川甘蔗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产业经济研究室) 陇川县地处我国边疆,甘蔗产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甘蔗产业能否健康稳步发展, 直接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 的繁荣和政治稳定。 2010 年 4-7 月,在德宏综合试验站和陇川区域推 广站大力的支持和协助下, 产业经济研究室成员对陇川的甘蔗发展情 况进行调研了二次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汇总如下:一、陇川甘蔗总体现状(一)甘蔗产业稳步发展 陇川县的甘蔗种植区域目前主要分布在八个乡镇 (章凤镇、景罕 镇、城子镇、清平乡、护国乡、王子树乡、勐约乡、陇把镇 )和一个 农场内陇川农场。近年来,陇川县立足区域优势,坚持因地制

2、宜 的方针,大力发展甘蔗产业,甘蔗产业呈稳定发展趋势。以下是近几 年陇川甘蔗发展情况:图表 1:陇川近 5 年甘蔗种植面积201816 面 14 (积1142 (万10 亩8 )6420图表 2:陇川最近 5 年产量情况:农业总产(二)种植模式以传统模式为主兼具新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试验, 陇川县逐渐摆脱了以往那种单一种植甘 蔗的传统模式, 在州甘科所和当地甘蔗技术推广站的技术支持下, 甘 蔗种植逐渐发展成为甘蔗套种玉米, 甘蔗宽窄行间套种马铃薯新的发 展模式,且经济效益显著,现该模式正在推广中。据调查, 2008 年 该县实施完成甘蔗宽窄行种植示范样板 707 亩,完成套种马铃薯 415

3、亩,涉及农户 59 户(其中:章凤镇 102 亩、 12户,景罕镇 313 亩、 47 户 ) ,马铃薯于 4 月底至 5 月初收挖,最高亩产达 1250 公斤,最 低亩产 600公斤,平均亩产 824公斤。 2009 年, 该县实施甘蔗套种 玉米示范样板 317亩,甘蔗设计单产 7500 公斤,玉米设计单产 150 公斤。(三)品种结构 针对陇川甘蔗品种的多、杂乱和早、中、熟搭配不合理的现象,整合品种结构,加快粤糖、新台糖等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品种结 构日趋合理, 良种品种覆盖率得到巩固和提高。 据调查, 2009/2010 年榨季全县甘蔗品种有 16 个,良种覆盖率 92.7%,种植面积万

4、亩以 上的品种有 5 个。( 四) 加强技术支撑 近年来,陇川县针对糖料蔗主要以旱地种植为主的特点,选准 科技兴蔗突破点,以实施甘蔗提质增效工程为载体,以良种工程为 切入点,加大了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了甘蔗生产粗 放栽培,广种薄收,低产低效的现状。围绕甘蔗规范化栽培技术和 农田机械化作业的推广。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 保方针,做好甘蔗病虫害防治工作。(五)龙头企业发展强势陇川现有糖厂两座,即陇川糖厂和景罕糖厂。其中,陇川 250 吨 机制白糖厂 1961 年建成, 1979 年,在改造原 250 吨 / 日压榨机的同 时,新建了一列 500 吨/ 日榨的机组。 198

5、0 年起又对煮炼、清净、锅 炉等几个主要车间进行了技术改造,日榨量达 1150 吨以上。 1989 年 7 月 15 日至 1995年 1 月 5 日,进行第二次技改,日榨量达 1900吨。 2006 年陇川糖厂在原来基础上进行第三次技改扩建,改造后的陇川 糖厂生产规模达到日榨 3000 吨以上的加工能力,年可以加工甘蔗 45 万吨,每年缺口甘蔗原料 10 万吨左右。景罕糖厂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1981 年新建成的日加 工能力 500 吨的机制白糖厂。 1985 年扩建成加工能力 2500 吨/ 日, 当时是云南省最大的机制白糖厂。 1998 年再次扩建成日加工能力5500吨。 19

6、96年投资 880 万元,新建了一条年产精制白糖 10000吨 的生产线。 2003 年英茂公司接手后,通过技术改造,日榨规模达到 7000 吨,景罕糖厂现已成为西南地区综合规模最大的糖业企业之一。两座糖厂的建立, 有力的带动了当地甘蔗产业经济的发展, 特别 在上缴利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近些年 的不断发展, 两家制糖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升, 为全省同行业先 进水平,白砂糖平均生产成本低于全州,全省平均生产成本,制糖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强。二、甘蔗发展环境(一)政策保障在中央支农惠农的政策下, 云南省政府的重视下, 陇川县不断加 大对甘蔗发展的投入。随着省政府对陇川

7、甘蔗“示范区”建设的不断 推进,将进一步加强陇川甘蔗产业发展的基础, 为甘蔗产业发展提供 强大的动力。德宏州委州政府把甘蔗产业确立为巩固和提升的支柱的 产业,先后出台各项措施, 使陇川甘蔗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有了很大 的保障。(二)自然资源陇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农业县, 属低纬度南亚热 带季风性气候,有四季不明显,干湿分明、湿热同季的特点,光热资 源充沛、降水适中、水田资源丰富,十分适宜甘蔗生长。陇川全县现 53%的耕地用于甘蔗生产。(三)区位优势 陇川地处德宏腹地,形成了对内瑞龙、遮陇二级公路、梁陇公路 贯穿全县,对外直通缅甸八莫的交通网络,交通发达,在物流时机和 供求节奏上有一定

8、市场先机。 位于陇川的章凤口岸, 是国家级二类通 商口岸,比邻缅甸国家级口岸雷基,为陇川甘蔗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尤其是走向东南亚市场打开了渠道。(四)产业优势“十一五”以来,国家先后在陇川进行了甘蔗糖料基地建设,通 过基地建设,加强了蔗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年来,陇川通过农业 技术体系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吨糖田”建设以及蔗区社会服 务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 改善了生产条件, 提高了蔗区的综合生产能 力。与此同时, 全县 2 家制糖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 模优势。三、陇川县甘蔗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陇川县甘蔗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呈现出很多问题, 具体表 现以下:(一) 受自

9、然灾害严重,影响了蔗糖生产和蔗农的收入提高 2009/2010年,陇川县遭遇罕见的干旱和几十年不遇的冰冻灾害 甘蔗遭受很大的损失。 据统计,干旱造成甘蔗受灾面积达到 61069亩,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0万以上;冻害造成甘蔗受灾面积达 0.73 万亩, 造成经济损失上 100 万元。这些灾害给蔗农的直接损失主要是减少当 年的甘蔗产量,减少当年的收入,而间接损失主要是蔗苗的受损,相 应会增加明年的种植成本, 从而减少来年的收入; 制糖企业的直接损 失主要是减少当年的产糖量, 增加当年的管理费用, 从而减少当年的 利润,间接损失是会影响第二年的产量和产糖率。(二)基础设施薄弱陇川县 47.7%

10、甘蔗在山区,这部分蔗地水利设施薄弱,主要依靠 自然雨水,每年 10 月至第二年 6 月大部分时间甘蔗处于缺水状态, 甘蔗生长受到很大影响,而在每年雨季的 7 月下旬 8 月,降水又过 多,涝害严重。另一个基础设施薄弱表现在蔗区道路等级低,蔗区道 路大部分为制糖企业自己修建、自己维护,近年来企业效益不佳,维 护能力弱, 很多数路段为晴通雨阻, 道路交通成为影响正常运榨的瓶 颈, 既影响当季效益,还影响下季生产,形成恶性循环。(三) 蔗区布局、开发欠合理陇川县的老蔗区布局不尽合理, 还有部分应该退耕还林的高海拨 和山坡地仍在种植甘蔗,这种蔗区生产效益低,栽培粗放、单产低、 效益低等突出;在经济效益

11、的驱动下,部分新蔗区开发远离糖厂,有 的蔗地离糖厂远至 100km,这样无形中增加制糖企业的运输成本及生 产成本;毁林植蔗现象也有发生。(四)种蔗比较效益低,农民种蔗积极性不高陇川县甘蔗种植保险、 糖蔗联动价等发展滞后, 蔗农抵御自然和 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加上近年来农业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 粮食价格 普遍回升,其他农作物如马铃薯, 晒烟,澳洲坚果等也在大幅度上升, 劳动密集型的甘蔗虽然收购价格近两年来有所提高, 但种蔗的比较效 益呈下降趋势,蔗农积极性受很大影响。(五)甘蔗的综合利用率低在陇川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全县甘蔗收割以后的蔗叶、蔗稍约 18 万吨,只有不到 30%用于畜牧养殖饲料, 剩下

12、的被烧毁用作肥料或废 弃,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一定的环境污染; 糖企生产中产生的蔗渣 约 30 万吨,主要用于烧锅炉;滤泥产量约为 3.9 万吨,主要用于蔗 农施肥。制糖企业基本上还未开启食糖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产业链短、 附加值低,像上述副产品等资源没充分利用,资源潜力未充分挖掘, 造成制糖企业效益低,抵御市场风险较差。(六)甘蔗产业化程度低目前,陇川县甘蔗生产主要是家庭经营为主,生产管理粗放,种 植技术水平不高, 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低, 由于大部分蔗农只种植几 亩到十几亩,不成规模,一般仅凭自己的经验进行种植,很难做到科 学种蔗,更谈不上推广优种化,机械化和专业化,造成甘蔗收入低, 农民种

13、蔗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四、对策与建议(一) 各部门应该积极动员,使灾害损失降低至最低针对陇川目前的受灾实情, 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让农民充分认识 抗灾救灾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认真落实抗旱工作责任制; 糖办应 该加大对抗旱、抗虫、抗冻知识的培训和开展经验总结会,以增强蔗 农抗灾救灾的本领; 甘科所应努力研究抗旱、 抗虫、抗冻的优良品种, 增强甘蔗自身的抗灾本领。 政府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对受灾严重的 蔗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并积极引导下期生产, 从而使甘蔗的损失 降低至最低。(二)合理布局,正确引导甘蔗产业发展 根据陇川县甘蔗区域布局规划,重点抓好各乡镇的甘蔗发展工 作,解决好甘蔗与晒烟等

14、争地的矛盾,确保规划面积的落实。在规划 中要坚持以下原则:重点发展优势区域,合理规划,科学布局,规 模化生产;按“甘蔗种植向最适宜区域集中、 向制糖企业附近集中、 向好田好地集中”的思路来发展;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推广高优甘 蔗新良种,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稳定的甘蔗生产基地;对坡度 在 25 度以上、海拨 1200 米以上、内涝及水淹田等生产成本高、科技 应用程度低、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效益低的蔗田逐步调整下来。(三) 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首先要逐步改善陇川甘蔗产业发展靠天吃饭的局面, 政府要加大 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建设的投入,从当地水资源实际情况出发, 因地制宜的抓好 “五小 ”:小

15、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水沟、小抽 水站的“特色”水利工程建设;同时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 造,建设一批节水灌溉示范点,加大对水资源不均地区的 “集雨节灌 工程建设力度, 努力为陇川甘蔗生产保驾护航; 其次要加大对道路基 础设施的投入,减少甘蔗的运输成本。(四)加大甘蔗的间套种,提高甘蔗的比较效益 甘蔗的间套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受灾的损 失,提高甘蔗的比较经济效益。目前,陇川县只有小部分蔗田试行间 套种,且这些间套种的经济作物也是局限于马铃薯和大豆等少数品 种,还未形成规模化和品种多元化。 应该积极引导和推广甘蔗间套种, 加大在技术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必要时可以开展短期的

16、集中培训会给 予帮助,以达到间套种种植普遍化、 品种多元化、 效益高效化的目标。 同时我们还应该结合市场需求和 “哪种农作物价格高就间套哪种农作 物”的思路来播种,真正做到与市场同步。(五) 拉长蔗糖产业链,从产业链中求效益 针对目前制糖企业效益低, 副产品利用不充分, 要着力抓好蔗糖 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发展蔗糖深加工以及与糖有关的产业, 以发展循 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甘蔗全身是宝, 甘蔗制糖以后的副产品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纸酒精酵母味精甘蔗醋食 用色素等, 这一级产品还可以再深加工成为医药制品, 食品添加剂化 妆品和日常化工制品等, 从而形成甘蔗制糖酒精造纸甘蔗生物的

17、产业 链条,按照食糖得价就生产食糖,酒精得价就生产酒精。走发展能源 替代产品与制糖双轨并行之路, 开发蔗糖精细生物化工产品, 利用现 代生化生物技术实现甘蔗, 蔗糖及其生物的深加工, 生产社会需要的 搞附加值的产品, 逐步形成蔗糖与生物化工有机结合, 将产生一个庞 大的产业链,从而更好提高陇川糖企的效益。(六) 提高产业化水平传统的家庭甘蔗种植模式, 不仅面积小和管理水平差, 而且种植 甘蔗经济效益低,蔗农种植甘蔗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蔗农的收益, 提高他们种植甘蔗的积极性, 可以把蔗农的土地资源集中起来, 组成 多个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 由甘蔗种植大户牵头, 蔗农以土地折价入 股,由合作社统一安排甘蔗的种植管理和砍收, 部分蔗农作为劳动参 与其中,也可以解放部分蔗农劳动力从事其他行业,年终按股分红, 专业合作社可以更好地进行良种应用和机械化推广, 科学种植, 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甘蔗种植效益,使广大蔗农都从中受益,通过试点推 广,最终使家庭单一生产逐步向合作社集中生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