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75.08KB ,
资源ID:1602879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0287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CA6140拔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床夹具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A6140拔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床夹具设计.docx

1、CA6140拔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床夹具设计摘要拨叉的加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机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次设计旨在提高CA6140车床拨叉的加工效率,由此我们首先对拨叉的结构特征和工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然后确定了一套合理的加工方案,加工方案要求简单,操作方便,并能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在制定加工工艺规程的顺序如下:1分析零件;2选择毛坯; 3设计工艺规程:包括制定工艺路线,选择基准面等; 4工序设计:包括选择机床,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切削用量及计算基本工时等; 5编制工艺文件。此外,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加工质量,需设计专用夹具,本次设计选择了第六道工序铣断双体的

2、专用夹具设计,以满足加工过程的需要。关键词:拨叉;工艺规程;夹具设计前 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床卡具”的工程实践能力。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一部分专业课进行的。大学两年半年来对机械相关知识学习的一次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应该得到下述几方面的锻炼:1、 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问

3、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2 、提高机械结构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3 、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由于能力有限,本课程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给予指导。1. 零件的工艺分析1.1 零件的用途 参阅车CA6140 831008零件图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作用,使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主轴回转运动,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零件上方的2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下方的5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

4、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该拨叉在改变档位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拨叉的工作条件。1.2 审查零件的工艺性CA6140 831008零件共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分述如下:1. 以20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20 的孔,以及其上下端面,上端面与孔有位置要求,孔壁上有一个装配时钻铰的锥孔,一个M6的螺纹孔。下端有一个47的缺口。这三个都没有高的位置度要求。2. 以50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50的孔,以及其上下两个端面。这两组表面有一定的位置度要求,即50的

5、孔上下两个端面与20的孔有垂直度要求,主要是:50mm的孔的上、下表面与20的孔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50mm、20mm的孔的上、下表面以及50mm的孔的内表面的粗糙度误差为3.2um。20mm的孔的内表面的粗糙度误差为1.6um,精度为IT7。20mm的孔的上、下表面与20的孔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加工另外一组表面,并且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1.3 零件的生产类型 该零件生产为中批量生产。2 、确定毛坯、绘制毛皮的简图2.1 选择毛坯由于考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零件材料

6、为HT200,且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综合考虑选选择铸件毛坯。采用砂型铸造方法制造毛坯。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加工余量为MA-H级,并查表2.2-4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用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简 图加工面代号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加工余量说明D120H102孔降一级双侧加工D250H22孔降一级双侧加工T230H3单侧加工T312H3单侧加工T412H3单侧加工3. 拟定拨叉工艺路线3.1 定位基准的选择1 粗基准的选择:以零件的小头上端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表面为辅助粗基准。 2

7、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柱表面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3.2确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工艺路线方案:工序1 铣 :以尺寸30上端面为基准,用V形块定位,粗精铣尺寸30下端面。 工序2 铣 : 以尺寸30下端面为基准,用V形块定位,粗精铣尺寸30

8、上端面。 工序3 钻 :以尺寸30下端面为基准,钻18mm孔,扩至19.8mm,铰至要求。 工序4 钻 :以20-2为精基准,钻M6底孔5。工序5 钻 :以20-2为精基准,钻锥孔8。工序6 车 :以20-2为精基准,粗车50孔至48mm,精车至要求,车72上端面至要求。工序7 铣 :以20-2为精基准,粗铣斜肩至要求。 工序8 铣 :以20-2为精基准,将工件双体铣开。 工序9 钳 :攻M6螺孔,去毛刺。工序10 检 :终检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1.圆柱表面工序尺寸: 前面根据资料已初步确定工件各面的总加工余量,现在确定各表面的各个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如下:加工表面加工内容

9、加工余量精度等级工序尺寸表面粗糙度工序余量最小最大50IT12(D2)铸件7.0CT12粗镗4.0IT126.30.956.8半精镗3.0IT103.22.93.2520IT7(D1)钻18IT1117.8918扩1.8IT106.31.7161.910粗铰0.14IT83.20.1070.224精铰0.06IT71.60.0390.0932.平面工序尺寸:工序号工序内容加工余量基本尺寸经济精度工序尺寸偏差工序余量最小最大铸件5.0CT1201粗铣20孔下端面4.036.0121.57.7502粗铣20孔上端面4.032.0121.57.7503粗铣50孔上端面4.014.0121.86.38

10、07精铣20孔下端面1.031.080.751.28308精铣20孔上端面1.030.080.751.28310精铣50孔端面1.0212.080.9511.016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4 钻M6底孔,攻螺纹,以T1和零件中线为基准(1)钻螺纹底孔5mm机床:Z525立式钻床刀具:高速钢麻花钻根据切削手册查得,进给量为0.180.22mm/z,现取f=0.22mm/z,v=17m/min,则:查简明手册表4.2-15,取。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计算切削基本工时:工序5 钻、铰8锥孔,以T1和零件中线为基准。刀具:专用刀具机床:Z525立式钻床确定进给量:根据切削手册表2.7查得,查Z5

11、25机床使用说明书,现取。查切削手册表2.15,计算机床主轴转速:按机床选取,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计算切削基本工时:6. 专用夹具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并设计工序5钻8孔的夹具。本夹具将用于Z525立式钻床,刀具为高速钢麻花钻。(一)问题的提出本夹具主要用来钻8孔,该孔为斜孔,跟拨叉的中线有一定的角度要求,在加工时应保证孔的角度要求。此外,在本工序加工时还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而其位置尺寸为自由公差,精度不是主要问题。(二)夹具设计1、定位基准选择 由零件图可知,8为斜孔,相对于拨叉中线有30的要求,为使定位误差为零,应该选择拨

12、叉中线为定位基准保证该角度。此外,还应以20孔端面为基准,从而保证8孔在拨叉体上的位置。 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刀具:硬质合金麻花钻,d=8mm。由实际加工的经验可知,钻削时的主要切削力为钻头的切削方向,即垂直于工作台,查切削手册表2.3,切削力计算公式为: 其中:,与加工材料有关,取0.94;与刀具刃磨形状有关,取1.33;与刀具磨钝标准有关,取1.0,则: 在20孔两个端面只需要采用开口垫圈和六角螺母适当夹紧后本夹具即可安全工作. 3、定位误差分析(1)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两个定位销,这两个定位销的尺寸与公差规定为与本零件在工作时与其相匹配轴的尺寸与公差相同。此

13、外,这两定位销共同保证加工孔偏斜的角度,其中心连线与工作台面成10角。(2)计算钻套中心线与工作台的垂直度误差。钻套外径与钻模板孔的最大间隙为:则钻套中心与工作台平面的垂直度误差为:0.026(3)计算定位销轴与工作台的平行度误差。定位销轴与夹具体孔的最大间隙为:夹具体孔的长度为22mm,则上述间隙引起的最大平行度误差为:0.034/22,即0.155/100。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应该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设计采用了快换装置。拆卸时,松开夹紧螺母12扣,拔下开口垫圈,实现工件的快换。总结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

14、这四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我有了一中”春眠不知晓”的感悟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有2次因为不小心我计算出错,只能毫不情意地重来但一想起老师平时对我们耐心的教导,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呀养成一种高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工作作风上得到了一次难得的磨练短短四周的课程设计,使我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15、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几年来的学习了那么多的课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会用想到这里,我真的心急了,老师却对我说,这说明课程设计确实使我你有收获了。 师的亲切鼓励了我的信心,使我更加自信。由于时间短暂,课程设计中还有一些地方值得改进。例如,压紧螺钉所选类型是否最合适,夹具各零件是否便于加工、装配的布局安排是否最为合理等还有待探讨,我会利用其它时间进一步思考致谢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们算是真正的做了一次工艺人员,由方案的出台、查表、计算到夹具的设计,都由我们自己独立思考亲自操作完成的。在这次课程设计当中,我们重温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制图的课本知识,第一次感受到了运

16、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实践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提高了我们查图、查表的能力,也算是为以后的工作提前进行了适应。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当中,我们明确了做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具有的认真、仔细的素养,也是机械人员最基本的素养,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当中,必须重视这种这素养的培养;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可贵,1加1大于2,我们一次次的对方案进行讨论、修改,使我们的方案逐渐走上成熟,各种疑团都得到了解决,团结合作是我们完成工作的保证。四周的课程设计是如此短暂,但在此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将指引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感谢老师的指导,也感谢我们这个团队。再次感谢姜老师!给您拜个早年!祝您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参考文献1

17、 周哲波,姜志明. 机械制造工艺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 孙已德. 机床夹具图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3 贵州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教研室. 机床夹具结构图册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3.4 刘友才. 机床夹具设计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5 孟少龙.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6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修订组. 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7 李洪.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8 艾兴,肖诗纲.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 陆剑中,孙家宁.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0 董怀武,刘传慧.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 关慧贞,冯辛安.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 周哲波.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